• logo

搜尋標籤文化

已找到 17 則相關結果

湖北人「早上喝酒」疑成文化陋習 專家:易釀事故

湖北省監利市的早酒文化由來已久,許多當地居民在早晨便習慣飲酒,引發了關於這一習慣屬於文化傳承或是陋習的討論。專家擔心,這一習慣可能對工作和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在監利市,早晨飲酒已經成為一些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論是在家中還是餐館,一杯早酒似乎是當地居民習慣的一部分。然而,這種習慣引發了對其文化意義及可能影響的辯論。 監利市的一些長者表示,早酒是一種傳統習俗,象徵著對生活的熱愛和社交的親密。然而,這一習慣是否仍符合現代社會的健康標準,卻成為學者和健康專家的關注點。 專家指出,早晨飲酒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長期早酒習慣可能導致肝臟疾病、心血管問題等健康風險。尤其對於需要在上午工作的人群,早酒可能影響工作效率和專注力,甚至可能導致事故和錯誤。 對此,健康專家和學者們提出了一些建議。他們認為,應當進行公共教育,提升居民對早酒潛在健康風險的認識。此外,政府和相關機構應加強對早酒文化的監管,鼓勵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廣。 衛生專家指出,人們不能否定早酒在某些社會和文化背景下的存在意義,但也必須重視其對個人健康的長期影響。應加強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幫助人們做出更健康的生活選擇。 總之,早酒文化在監利市的存在引發了文化與健康的雙重思考,未來如何平衡傳統習俗與現代健康需求,仍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簡秀枝/太陽雨 東南亞政經翻臉如翻書!

連喊了30年的南向政策,究竟我們對東南亞了解多少!?如何看待?!又如何對話!?聚焦東南亞當代藝術的「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於5月4日起在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行,值得細細咀嚼。這個展覧,堪稱是國內近期重磅型的國際大展,幕後大功臣,係由高美館長李玉玲發揮國際影響力,爭取這個曾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過、引發廣大迴響的跨國、多元文化的優質展覽,移師南台灣,非常令人興奮。開幕典禮於3日傍晚,在象徵著陰晴不定的《太陽雨》作品下舉行,高雄副市長洪東煒、東京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美術館之友會長劉如容夫婦、國藝會之友前會長楊麗芬夫婦、台新基金會代表、秋雨董事長陳慧遊⋯以及國內企業、藝術文化界人士踴躍出席,氣氛熱鬧。取名為太陽雨,是發想自東南亞國家的氣候現象,常見陽光普照,但同時又細雨霏霏,彷彿是東南亞政經社會翻臉如翻書的現實。在國際藝術文化圈舉足輕重的高美館長李玉玲解釋該展覽,是回應東南亞歷經社會變遷、滄海桑田的詩意隠喻。回顧區域歷史,二戰後去殖民浪潮下,引領東南亞國家,步入民主化與國際化,經歷殖民與獨立、獨裁政治與民主化、經濟發展與落失⋯。回顧這段陳年往事,儘管走過動盪年代,晚近正向經濟與都會發展的快速發展,但其中的劇烈變化,令人點滴在心頭。策展人片岡真實(Kataoka Mami)分析指出,這個展覧歷時近3年的研究踏查,含括東恊十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汶萊、越南、柬埔寨、緬甸、寮國,精選了47名當代藝術家,結合日本福岡美術館及森美術館的東南亞藝術館藏,由6個主題面向呈現。這6個主題分別是:激情與革命、流動的歷史與記憶、多元身份認同、現代發展及歷史傳承之間、冥想的媒介、存檔記錄,捕捉在時代浪潮與波瀾下東南亞當代藝術發展的動態與多樣性。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這麼感恩!韓國人維持了數百年的思明之情

【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在韓國傳承了兩百年的,是那不變的精神,每到正月初四,當時是朱元璋開國之日,韓國所有的的「大明遺民」就會齊聚一堂,緬懷明朝,若沒有當時的明朝,也就不會有朝鮮,因此,直到今日,這個重要的日子一直在韓國人的心中,只要到韓國京畿道加平郡朝宗岩,就能和他們一同體會那不變的思明精神。左化鵬說,每年正月初四,總有一群韓國人,在京畿道加平郡朝宗岩的「大統廟 」,身穿明朝服飾,峩冠博帶,向西朝拜。他們攘臂高呼「反清復明」的口號。他們誦唸祭文,要矢志「驅逐韃虜,恢復大明」。左化鵬提到,正月初四,是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登基稱帝日。「朝鮮」就是明太祖當年所命名。後人感恩戴德,在此祭拜。同時,遙祭他們的祖先。他們的祖先被稱為「明末九義士」。清太宗皇太極曾率兵親征朝鮮,朝鮮世子鳳林大君,被拘瀋陽,後被釋放。九義士隨他避難朝鮮,他們有的是進土,有的是秀才,來到朝鮮後,他們一度從事反清復明的活動,可惜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最終都成了歷史上波瀾不驚的一段小插曲。左化鵬說,參加祭典的這群韓國人 ,大多是九義士的後裔,他們雖早已歸化為韓國人,但慎終追遠,仍不忘自己是中國人的血脈。沒有明朝,就沒有朝鮮 ,也沒有今日的韓國。1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推翻高麗宗室,自立為王。遣使上表明太祖,請賜國號,從此開啓李成桂綿延五百年的朝鮮李氏王朝 ,直至上世紀初被倭寇侵佔止。對明朝的思念,從這個從來沒有間斷過的日子就能知道,韓國人常將此懷於心,明朝的滅亡也時刻提醒了他們天地變異的痛苦。

引爆傳統與創新衝撞的文化運動,台灣文博會4月24日沿著舊鐵道廊探索五大展區

2019臺灣文博會已邁入第九年,即將在4月24日盛大登場!今年主題為「Culture On the Move—文化動動動」,強調文化的動態與多樣性,從中看見傳統與創新的對接碰撞。今年臺灣文博會突破以往,沿著臺北舊鐵道線,串聯華山1914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花博公園爭艷館、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等地,規模擴大為5大展區,另加入位於舊鐵道廊帶起點之「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及「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各據點,打造「文化創新廊帶」,於展期間配合規劃各式周邊活動,以城市為展場,讓民眾透過行動探索體驗,重新認識這片土地。 文化部於今(17)日在華山舉行展前記者會,五度擔任文博會大使的黃子佼,透過播放臺北機廠內部景觀,搶先帶大家一睹百年鐵道線的歷史軌跡,同時呼應今年文博會沿著舊鐵道廊帶串聯五個產業歷史空間,打造成「文化創新廊帶」之主題,今年文博會將持續深化文化概念策展,由策展總顧問詹偉雄、策展人劉真蓉領軍,號召來自設計、表演藝術、音樂界等跨領域的創意人共同參與,試圖透過跨領域創意能量的交流激盪,開創台灣文化的全新視野。記者會中,由文化部長鄭麗君、文化創新廊帶各據點及策展團隊代表,共同透過大力揮舞大旗,秀出今年各展館特色,為即將到來的臺灣文博會暖身。 今年臺灣文博會展場延伸至5大展區,分別以「演變舞台 、編輯地方、博覽會、文化大學堂 、NEXT鐵道博物館」5大議題呈現。在華山文化概念展區中,「演變舞台」將打破前台、後台界線,展場即是表演場,共有超過40場演出、動員29個參與團體、近百小時表演節目輪番上演、跨界演出,如布袋戲大師陳錫煌將與新生代台味搖滾樂團「拍謝少年」合作,打造前所未見的野台大戲、金曲獎最佳新人的以莉高露將與同根生樂團攜手合作,用溫潤嗓音和融合中西方樂器,演繹最真誠純淨的土地之音,透過表演和紀錄,從每個演出背後的文化累進,看見台灣文化的真實動態。 華山文化概念展區另一主題「編輯地方」,首次以策展方式介紹地方文化館,策展人王耀邦、游智維、方序中、游適任及舒米恩,分別策劃桃園、臺南、屏東及臺東四個城市,由策展團隊深入各地方調查地景與風土,透過實際的探索與紀錄,充分展現在地文化精神。而配合地方文化館所特別策劃的地方誌刊物「本地The Place」,則試圖跳脫傳統經濟導向的思維,透過編輯團隊對 於各地方的深入理解,挖掘出屬於地方 「最野最現代」的一面。另外,由工藝中心及策展人徐景亭、吳孝儒所策劃的工藝館,以「茶3.1415」為題,將茶文化演變的時空路徑作為端點,論述生活中的工藝百態。除了豐富的展覽之外,「山海廟集 大好辦桌」市集,則集結「編輯地方」4個城市的24個品牌,包括桃園的野上麵包店、台南的阿霞飯店、屏東的福灣巧克力等在地好味道,以廟埕熱鬧辦桌的型態與大眾共享。 空總的「文化大學堂」以「混水釣蝦場」為題,舉辦展覽、論壇與工作坊等活動,打造多元討論及思辨學習空間;位在臺北機廠「NEXT鐵道博物館」,則打開靠近松山文創園區之局部圍牆,透過大型看台裝置與策展空間,讓民眾一覽臺北機廠全景,看到過往時空軌跡並想像未來城市面貌。 此外,「博覽會」為文博會商展區,預計超過570家設計及圖像授權品牌,將分別在松山文創園區、花博爭艷館強力展開。展期間同時策劃多項主題展區,包含:松山展區今年特別以時間軸串連5個類型不同的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家人權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推出「Hi, Story 過 去未來」博物館聯合展區,從史前文化、臺灣歷史、政治軌跡到常民生活,表現過去成就當下與未來,同時透過數位與科技展示手法,達到未來博物館的想像與示範。爭艷展區則將Talent 100參展者們的創作圖像,以平面結合AR的呈現展出,規劃「Talent 100」展區,藉以展現圖像創作的多維度及無限可能。圖/今年文博會有來自設計、表演藝術、音樂界等跨領域的創意人共同參與。 而今年參展品牌中不乏有許多跨界聯名、臺日合作、循環經濟、網紅IP以及與飯店聯名合作之作品,反映當今時下設計趨勢以及臺日設計交流蓬勃發展,其中多件作品於記者會現場搶先曝光,例如:Talent 100「YIBOXOUNCE studio」有時尚與插畫的跨界合作,運用絹印手法將插畫躍然衣料之上,激盪多元創作火花;擁有132萬粉絲的超高人氣網紅IP-「黃阿瑪的後宮生活」、首位以插畫介紹冷知識的創作團隊「怪奇事務所」及「黑啤與皮下組織」,同步於記者會公開亮相,展現人氣網紅IP所帶來不可忽視的周邊經濟效益。另外,擁有3600萬下載量的日本手遊「貓咪大戰爭」與台北捷運大使「麻吉貓」合作,將於文博會期間首度曝光限定聯名扭蛋;台電文創的「人孔蓋媒灰杯墊」,材料取自燃煤電廠的煤灰廢棄物,結合臺灣陶瓷工藝成為文創商品,並實踐循環經濟理念;時尚旅店「CHECK inn雀客旅館」與「蛋定人生」、「鬍子大叔」、「一點點怪獸」原創角色合作,讓旅客與人氣角色共眠,充分展現臺灣設計的創意能量。 2019臺灣文博會將於4月24日盛大開場,今年主題館展覽時間延長至12天,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將從4月24日至5月5日開放展出;松山文創園區及花博公園爭艷館展覽期間為4月24日展至4月28日。此外,「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院區」於文博展期間特別規劃15場導覽,活動全程免費,歡迎民眾前來參與。文化部期待透過今年文博會,除了深度展現臺灣在地文化風貌,更能吸引國際品牌同台較勁,並藉透過深化策展主題,匯集臺灣的文化創意力量,朝亞洲最具思考力的展會前進,進而向世界發聲。

陳耀昌/台灣 漢字文化、方塊字文明之幹細胞

讓台灣能維持數十年來作為「漢字文化/方塊字文明幹細胞」的政治模式,對兩岸及世界均最有利! 在過去數十年,台灣能作為「漢字文化」的幹細胞,是因為台灣能夠維持政治、經濟及體制的獨立。 如果台灣改變目前的體制,與13億人無所區別,那就無法成為「漢字文化/方塊字文明幹細胞」。這無庸置疑。 所以台灣與中國能有李登輝所謂「特殊國與國關係」,則是13億人與2300萬人的最佳關係。那就是兩岸邦䏈(台灣有國際地位,兩岸充分交流)再加上台海中立。 這其實在中國的一念之間。關鍵字為「漢字文化」之共通性。 台灣可以維持漢字文化加南島文化之獨特風貌。 台灣南島民族既熟用方塊字又維持其原族群文化,「和而不同」,這是最佳模式。 作者為臺灣醫學血液疾病及骨髓移植教授、台灣史小說家,獲得多項文學獎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簡秀枝/文化高雄 給人許多憧憬!

到高雄參加漢來集團董事長侯西峰女兒的歸寧喜宴,夜宿高雄,24日起早隔著38樓的窗扉外探,一片平和幽清。高雄有國際一流的衞武營音樂廳、剛整修過展覽空間的高美館,創意活力十足的駁二文化特區。 高雄,其實除了賣農特產品外,文化藝術,底蘊不差,是值得用力推廣的。 觀光代言,除了邀請白冰冰、張俐敏等大明星之外,坐鎮高雄的名指揮家簡文彬、留日美博士館長李玉玲、高雄在地藝術世家劉耿一,都具代表性與影響力,何不也請他們上上大高雄的行銷舞台,不必只讓外來影劇明星,專美於前!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文大廣告系畢業展「享鏈結Share!Link!」即將登場!

【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新潮來襲!每個時代都有屬於他們的經典,走在最前端的社會趨勢,透過分享讓彼此距離更加接近,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第30屆畢業展「享鏈結Share!Link!」藉此充分展現分享的魅力,「享」即字面之意分享,「鏈結」除了有別於連結外,其核心價值在於資訊不易被攥改,如同化學式純物質結合出的新產物,彰顯自媒體存在的重要性,因應「三八婦女節」到來,文化廣告系的同學也自創手勢舞,搭配洗腦的Electronic Dance Music (簡稱EDM)旋律,邀請身旁的姐妹動起來,藉此也成為畢業展宣傳的亮點! 畢業展年度歌曲「Get Link!」,以EDM曲風共同創作增加與大眾的互動性,歌詞也完整詮釋社群媒體現況,網路瘋傳的訊息無論是FB或IG,只要一鍵按下,資訊如同紙飛機一般隨即被發送。畢業班編舞楊承樺同學表示,三八婦女節,透過簡單的手勢鏈結世代,表示萬事都ok,一起心鏈心代!更集結師長及畢業班同學一同跳舞享樂,感受三十慶典歡樂的氛圍,讓廣告人的熱情永不熄滅! 文化大學廣告學系主任鈕則勳指出,為凸顯自媒體經營的重要性,文化廣告點出最前衛的指標「分享」,讓更多人能享受數位環境下資訊的快速交流,藉此展現自我獨特的風格,更能促進點擊率及瀏覽率,與觀者達到互動的效果!本次影音行銷透過簡單清楚易懂的舞步及歌詞,成功吸引大眾的目光,引爆社群關注! 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第30屆畢業展「享鏈結Share!Link!」,主軸著重於分享,透過人與人溝通能產生最基本的連結,本次展場中有各種情境模擬空間,深入主題闡述分享的行為及背後意涵,本次畢業展將於3/22(五)-3/24(日)在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11六樓信義劇場盛大開幕,屆時歡迎與我們共襄盛舉,感受大學生畢業展的創意與活力,現場更能充分享受本屆主軸「張手分享,繫心鏈結」所帶來最真實的價值!

李福軒、藍蝴蝶/無腦沒有限度—揭藝術史研究員林子昭對北市議員徐弘庭文化城市政見之偏執?

日前徐弘庭議員投書媒體風傳媒發表了「活用故宮—讓台北成為華人文化首都」(以下簡稱「徐文」)的政見。該政見提出了「以博物館群的概念,把故宮博物院的世界級豐富文化資產在台北的閒置空間或城市博物館預定地點展出來,以提升台北市已奄奄一息的觀光產業」。  徐議員這項觀點正是博物館教育功能的現代主流論述,而此類論述的具體成就乃在各博物館到偏鄉舉辦特展來平衡城鄉教育差距,例如:勞安部的防災體驗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巡迴展、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的行動科教館等等,都是把現有展示或展品移到館外作巡迴推廣的行動。其目的除了是為了推廣普及教育外,更有宣傳並招來觀眾的效益。  不但我國的先進博物館這樣做,世界各國也是如此,大陸更是不遺餘力的運用中央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簡稱中國科協)的力量,以每年數億人民幣的經費全力挹注於推廣「科普大篷車」的各地巡迴展示。  這種分散式展示,本就是一種推廣、一種推動地方觀光同時提升地方社會教育的現代手法。我國新設的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就是這個概念下的產物。我們姑且不論故宮南院目前所遭遇的難題,但她確確實實的提升了嘉義地區的觀光產業。  然而,令筆者難以置信的是,徐議員這種符合現代需求的優質政見,突遭一名自稱為藝術史研究學者的林子昭先生視為攻擊目標,撰述一整篇非理性、充滿負面的評論文章「人蠢要有限度──評徐弘庭議員的文化政策」(以下簡稱「林文」),林先生充滿偏執之大作公然投書於媒體,等同對大眾進行己身文化素質低微之表白。  首先,從林文「人蠢要有限度──評徐弘庭議員的文化政策」可以得知,該文莫名其妙的把博物主題扯硬上同婚議題,再不倫不類的以計程車載樂高積木跑來跑去來無限上綱的醜化巡迴或分散式展示。 這種作法恰如其分地示範了中學教材中所說的「演繹不嚴謹」問題。  再者,林文中對博物館的研究、典藏、展示、教育等四大功能也提出了『獨到』的見解,稱博物館四大功能為『博物館自己要先知道自己的專業在哪裡』、『面對自己的藏品有良好的管理維護能力』、『要將展品展示給民眾觀看』、『告訴民眾這些東西的重要性在哪』。 顯然該文作者對國立故宮博物院具備了相當有限的了解。  博物館們在設立之時就已經由先期研究中定義好博物館的「任務」。例如,故宮博物院的任務就是「對那批從北平故宮來的文物來進行研究、典藏、展示、教育等任務」。  而這任務則載明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法」第1條,條文內容為「為整理、保管、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及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所藏之歷代古文物及藝術品,並加強對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以擴大社教功能,特設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本院),隸屬於行政院」。 這條文確定了故宮博物院的專業,也是每一位故宮人都必須了解的。 至於該文對故宮博物院四大功能的其他三大功能的『詮釋』,我們就不必浪費篇幅了,只能以『三芝牛蛙跳下水』來欣賞了。  林文看似很高竿的提出似是而非的觀念來量化參觀博物館的行為,該文計算出以全年不休、每天8小時來看完故宮博物院69萬件文物共需要39.3年或3.9年,還問徐議員有沒有興趣看。看來該文作者事僅把參觀博物館當作檢視博物館展品。  事實上,徐文所說乃在分散並巡迴展示,這正是博物館教育功能在現代的主流論述,而此論述的具體成就則在於未來的博物館到偏鄉舉辦特展來平衡城鄉差距。可見自稱為藝術史研究學者之人,對徐議員要求得『看完』69萬件文物事,完全無視「平衡城鄉差距」,並且欠缺「深耕文化城市」的概念!  此外,林文最後還以國家圖書館到各地設分館一事比擬博物館的分散或巡迴展示並拿來揶揄徐議員政見為『吠』。殊不知,設立分館必須新購(或徵或求贈)書籍,與徐議員所說的「拿出已收藏的展品來做分散或巡迴展示」是天差地別的兩件事!  若林「藝術史研究學者」真有心計劃到各地分設國家圖書館分館,與其擔心徐議員的城市政見,不如多花點時間及心力籌措分館設立及求書事宜。 否則,給自己添了「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身」之名,可不太好了!  「博物館」是門極專業的博學領域,博物館經營更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任務。 如果,我們把博物館精神本質回歸到她的基本社會任務「寓教於樂」,視博物館為公益事業,那很容易的就會發展出與徐議員所提出之「以博物館的展示推廣來帶動地方觀光及經濟」的共榮共享概念。這是人民之福,社會之幸。助之唯恐不及,怎會以惡言惡語隨意評之呢?  《禮記·中庸》第十九章說:博學也,審問也,慎思也,明辨也,篤行也。 藝術史研究學者之人必須以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極端為核心思想,同時透過學、問、思、辨、行五個環節,把自己修養成君子,使當代讀書人不違背博學於文、行己有恥宗旨,成為具有遠大志向、又有廣大文化知識的人才。  或許有人會認為,林文對於社會來說正面參考價質趨近於零,但從另一面向來說林文對國人來說頗具負能量啟示意義,也不能說完全是一篇廢文?!  .藍蝴蝶,公共行政碩士,時事評論人。 .李福軒,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電機博士,567大聯盟召集人,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文化廣告學生狂喊:這樣的老師超有感

【記者林可妮報導】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即將臨來,有別於以往賀卡的祝福,文化大學廣告系在社群平台上大膽發揮創意,以KUSO影音的方式來感謝教師們平時的辛勞。為了讓同學們能與老師鏈結更緊密,相處更貼近,以收服老師大作戰為題,將老師們分成爆怒型、溫馴型以及念經型三種類型,對於吵鬧的同學們總是束手無策,在透過鏈結啟動後交由正義魔人來替老師解圍,進而讓師生間的互動升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暖化大作戰正式啟動。 影片創意發想人胥芮絜同學表示,本次影片以幽默的手法呈現學生對老師尊敬,在嬉鬧的氣氛中,一聲令下老師有難還是會站出來,進而拍攝師生之間的互動,並以學生如何應對三種不同個性的老師為概念,展現學生與老師的相處之道,更利用經典語錄點出與老師的互動方式!為了讓老師也可以是朋友,這次換我們走入老師的心裡,在教師節這個特別的日子裡,透過影片感念老師們的教誨,也期許同學們可以互相分享,除了達到『享鏈結』的效果,也能更尊敬師長。 文化廣告系主任鈕則勳也在影片最後一段參了一咖,和同學互動。鈕則勳表示,廣告系同學藉由影片創意表現,安排了同學最有感的爆怒型、溫馴型及念經型的老師,也發想了幾種搞定或協助老師們的操作方法。希望透過有趣的表現方法,能更活絡師生間的感情,同時表達出對老師的敬意。鈕則勳也於片尾以「只要同學用心,老師就會很開心;越努力、越幸運」來鼓勵同學,影片確實充分展現廣告系師生間相互「鏈結」腦力激盪的創意成果。 緊扣本次畢業展主題『享鏈結』,學生們善用社群平台的影響力,以詼諧的調性,展現教師儘管出招,學生都能應對,達到老師的要求,最重要就是讓老師們能夠開心授課,讓教學氛圍不再僵硬死板,而是活潑有趣,最後向全國的老師獻上最真誠的祝福!在求學生涯中,也有更多的老師類型,影音在上線後便引起廣大迴響,成功掀起一波討論,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在學生時代遇過的老師類型, 成功達到社群媒體的效益。 文化大學廣告系學生搭上節慶熱潮,在教師節強勢打出『暖化老師大作戰』的影音,最主要向全台教師表達尊敬及感謝外,並巧妙連結畢業展主題『享鏈結』,主動發起分享,並繫心鏈結。文化廣告學系第30屆畢業展預計將於明年三月開展,透過社群行銷豐富內容,展現學生自媒體平台操作的勢力,更能鏈結文大廣告最具職場即戰力的印象。 文化廣告30屆畢業展:暖化老師大作戰

《何處白雲引頸望: 越境畫家劉錦堂》

【記者廣容報導】李梅樹紀念館正進行一系列的台灣藝術美學講座,針對台灣美術史作深入的講述介紹,帶領民眾了解台灣當時社會文化現象,一探台灣藝術文化之美好情境。9月8日講座上場,呂采芷老師的講座主題是《何處白雲引頸望— 越境畫家劉錦堂》。 劉錦堂(1894-1937)於台灣割讓日本的前一年在台中出生,中日戰爭爆發數個月前在北京過世。他的生涯跨越海洋,在台灣19年,日本6年,中國16年,身處三地關係複雜的時代持續創作,其作品深具歷史意義。  劉錦堂所屬的19世紀末到20世紀前半這個時代的東亞,既是外來「美術」概念在地化,紮根發展的時期,也是多變的政局和頻發的戰爭造成人口大移動的時代。包括劉錦堂在內的眾多藝術家流轉他方,或短期逗留或長期移住,成為異種文化碰撞交融的媒介,刺激各地美術多樣的發展,也導致畫家本身藝術的變化。他們的創作敏銳地反映了東亞近代美術發展時面臨的共同課題,如「地域性對普遍性」、「東方對西方」、「傳統對現代」等。以巨視的觀點探討這些畫家的藝術活動是掌握近代東亞各地美術脈絡的必經之徑,可是他們的活動範圍超越戰後界定的國界,無法從戰後的國別美術史視點來全面理解他們戰前活動的內容與意義,因此有必要從當時畫家們移動的場所「東亞漢字文化圈」這個大框架來探討其作品的歷史定位。 本次演講將以劉錦堂為例,討論兼具「漢人」與「日本殖民地人」雙重身分的台灣畫家如何嘗試掙脫政治的枷鎖,將自己定位於東亞,以漢文化圈共有的固有文化為基礎,在新時代的美術範疇中創出東亞共通的圖像與樣式。 ◎李梅樹紀念館系列講座講者: 呂采芷老師講題: 《何處白雲引頸望— 越境畫家劉錦堂》講座時間: 9/8(週六) 15:00~16:30 (14:30開放入座)講座地點: 李梅樹紀念館(新北市三峽區中華路43巷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