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數位銀行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歐美老牌銀行的確存在收費嚴重過高的問題,但Facebook就是值得信賴的革新者嗎? 多年前有一位在跨國公司服務的人士,他的職務必須經常往返美國,因此他在舊金山灣區矽谷開了一個銀行帳戶,方便提領應付日常生活所需。一年之後他的任務完成,他想著日後還會有機會來出差,因此銀行帳戶沒有關閉,裡面約有900多元美金,一放就放了好幾年,等他又去矽谷出差時,裡面的錢已所剩無幾,他大感不解趁著出差的機會去詢問銀行經辦人員。 才發現美國銀行對於所謂「sleeping account」,意思就是平日沒有存提的帳戶,銀行依然收管理費,而且價格不低。他趕緊關閉帳戶,以免日後所剩餘額不夠支付管理費。 眾多大型金融銀行都在考慮推出數字貨幣(數位貨幣),JP Morgan就在嚷嚷要推出摩根幣,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英國央行不愧是擁有300年歷史的老字號,行長卡尼(Mark Carney)率先宣布將允許金融科技公司存入隔夜資金,此舉是向金融新人(數字(數位)銀行業務)敞開了貨幣體系的內部密室。英國央行推動支付手段現代化的勇氣值得讚揚,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商業銀行整合阻礙了數字業務的發展,現在通過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接入英國央行金庫的機會,可以替央行引入急需的競爭,之後要做的就是積極的監管,以確保新的支付系統接受與實體銀行一樣嚴格的審查。Facebook自從涉及劍橋分析的濫用數據醜聞,以及無力阻止用戶散播仇恨訊息,已對其聲譽構成了挑戰。 上週Facebook雄心勃勃的宣布Libra倡議時,刻意描述成致力在全球消除貧困和盤剝現象的恢弘舉措,Facebook打算將業務從訊息領域拓展到金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