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政策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民眾:大小綠有臉批評大巨蛋?

【特約記者賴庭筠報導】近日大綠與小綠政黨批判大巨蛋政策轉彎,砲火猛烈,北市提出合法檢測報告,說明大巨蛋復工的原因。有民眾質疑:「政策若是不能因時制宜,那民進黨如何解釋『非核家園』的跳票?」 據能源局資料顯示,台灣2017核能發電佔比為近 35 年來最低:8.3%,而議員侯漢廷日前指出,2019 年核能使用量佔比則增為 16.6%,對照今年核能使用統計數字,民進黨蔡英文政府在非核家園政策上顯然跳票。 2018年,台灣公投通過「以核養綠」,為了回應公投結果,總統蔡英文曾要求相關部會將電業法第 95 條民進黨主張的「非核家園」的時程規定拿掉,不過今年初,經濟部宣布 2025「自然廢核」,現有的核電廠「不重啟、不延役」。 執政黨違反公投結果,經濟部透過文字遊戲的方式解釋道,「公投要求的是不限制2025 年的非核年限,沒有核能並沒有違反該結果」。於此,不禁令各界懷疑公投是否僅是一場勞民傷財、真民主實專制的過場表演。 大眾盼中央政府在放大檢視地方政府之餘,也能提「非核家園」政策的詳細施政報告與數據,為其政策跳票作說明。

廖新田/台灣美術史生態調查的必要性

樂見台灣藝術史受重視並納入政策發展 文化部全國文化會議於2017 年3 月25 日起跑,由下而上歷經一百多次會議,針對六大議題(「六力」)達成產官學的共識,並作為未來文化政策白皮書的基礎。 其中,和臺灣美術史相關的意見、規劃,都記載於「2017 年全國文化會議實錄」《21 世紀臺灣文化總體營造》中,蔡英文總統致詞:「越在地越國際。只要建立更完整的體系,年輕世代就可以在這塊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根,挖掘出源源不絕的題材。因此我們的文化政策也要重視對文化資產的保留,文化部正在推動鐵道博物館、再造歷史現場,還有重建台灣藝術史,都是要讓創新跟傳承能夠並存,把台灣的過去轉化成為邁向未來的基礎。」 文化部鄭麗君部長在回應與政策說明針對「重建台灣藝術史」表示:「我們希望透過經典作品的典藏,強化軟、硬體,包含在既有組織結合既有空間來擴充專業館設,……以美術史、音樂史、工藝史、影像史、建築史為主要的內涵,來強化藝術台灣製造的品牌在國際的定位。」 在過去,文化的發展往往是自然天成,沒有干涉的狀態;當今,在全球化競爭之下,在地文化常常以「文化例外」的角度被呵護著,以免在強勢文化傾壓下消亡殆盡。這種文化政策的基本設想是「文化平權」與「文化多樣性」。有了這樣的意識,才能化為具體的行動。這次全國文化會議的文化行動是台灣文化發展的一道曙光,台灣美術史也將和台灣各項藝術史一起分享這遲來的暖意。 台灣美術史到底有沒有被邊緣化? 其實,我們樂見政府開始重視本土美術史的政策規劃,但也憂心良法美意淪為口號或空談。我曾在〈從被遺忘的故事重建台灣藝術史〉提醒慎思明辨「重建」的意涵。除此之外,我認為,重建台灣藝術史的前提與基礎是了解當前台灣美術史的生態,過去累積下來的成果有多少,我們有必要深入調查。簡言之,不知道台灣美術史在方方面面的現況(也是窘況),如何能「對症下藥」?我也呼籲大家重視台灣美術史在台灣自己的所在地變成少數族群的難堪境況,提出學術機制上台灣美術研究也或多或少、有形無形地被放在一邊擱置。 以上憂心的呼籲,終於被立委黃國書看見,這位已具書家功力的國會議員並在107 年10月8 日立法院第九屆第六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會議質詢科技部陳良基部長。陳部長及其相關部屬在啞口無言下也善意地回應要導正這長期的偏頗。當然,聽其言觀其行,執行單位真心與否,很快便知曉。 這是第一次有立委關心這個特定的議題,台灣藝術史學界應當記住這十四分鐘,短暫但寶貴,也希望空前而不絕後。另外,我們也誠摯盼望,教育部的美感教育及相關的藝術教育能將台灣美術史納入,因為沒有脈絡內容的美感是空泛的,接不到地氣的,文化認同是有危機的。 訪談目的與觀察 誠如前述,「對症下藥」是這份調查的主要目的。長久以來,我們並不知道台灣美術史的課程、教學,以及受眾等等的情況(多好?多糟?),即「生態調查」,這就是忽視、邊緣化的態度與反映(敢問:哪一個國家會如此對待自己的美術史?)。 每年各式各樣的文化統計當然也照顧不到這一塊。於是,台灣藝術史學會發起自主研究,從調查大專院校台灣美術課程的比例,民眾的認知,驚覺:「沒有最糟,只有更糟」!於是,我們更進一步溯追源頭:誰在傳道、授業、解惑台灣美術史?狀況如何?這十五位長年默默地在各大 學播種澆灌的教授們,雖然一路以來寂寞艱辛、外在環境資源匱乏,但都展現甘之如飴的熱情與承諾。以十來個題目為基本架構(也許還有點暗示引導),我們驚訝地發現被訪問者的想法及感受是差別很多的,並沒有制式答案,因此本書不會千篇一律,而是生動感人的觀察與心路歷程。雖然是正式訪談,但採取的是開放式對話,往往「一發不可收拾」。例如:蕭瓊瑞教授從表定的一個小時拉長很多暢談其心路歷程,在台東獨力奮鬥多年的林芊宏老師則語重心長。老師們在談到某些提問的時候會相當悸動,反映出台灣藝術史教學的強烈憂心與高度期許。 總的來說,受訪內容反映出幾個現象,算是冰山一角,讀來有些心酸:(1)台灣美術史教育課程缺乏系統性支持體系,「放牛吃草、單打獨鬥」是普遍的情況,教師們期待決策者能挹注更多資源。(2)台灣美術史教師養成制度匱乏,老師們都是採取「自力更生、單打獨鬥」的方法求生存,教師們期待機構化。(3)台灣美術史教材零散,無法有效提供教師們教學上的支援,因此只好「各自為政、自行揮灑」,教師們期待有更豐富的教材使用。(4)台灣美術史研究的經費上的支持相對薄弱,在科技部的預算結構中處於少數中的少數,而在強勢的當代藝術氛圍中審查時也很吃虧,只好「度小月、想辦法」。 不過,當問及台灣美術史課程比例是否過低時,有些老師卻認為合理,畢竟中國藝術史和西洋藝術史的範圍很大,台灣美術史還是相對很小,前者比例上多一些無妨,因位藝術史教育要培養的是有世界觀的台灣公民。另外,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以台灣為中心的「同心圓」概念是台藝美術史教學上的理想架構。大家均憂心但期待改變,能拉台灣美術史一把是總體的「卑微」請求、心願,特別是政策與平台的建立。種種的感受與觀察,其實是台灣美術史教學的「披荊斬棘、開疆闢徑」的歷程,而且是在政府政策、制度沒有介入的情況下的一個「自力救濟」的情勢。 本書因為是訪談實錄(有實務教學經驗曾在大專院校開課的老師),文句內容難免有停頓狀況,不像一般的行文流暢,請讀者們諒涵。也因為如此,受訪者的殷切情緒溢於言表,卻振聾發聵、逆耳忠言。要特別聲明:訪談與相關調查所採用的方式並非嚴謹的統計學的方法與方法論的要求,有鑑於經費及種種其它原因。無寧地,訪查採取的路徑與內容是朝向質性的、人類學式的操作。目的在喚醒、呼籲我們所感受、預測的情況不要惡化,若有志者願意接續做更為科學性的質量調查,並調整、糾正其中的錯誤,提出更為精確的報告,我們樂觀其成,並心存感激。 有歷史是有力量的,能論述才能展現存在的價值。我曾聽過一個寓言,頗有啟發。非洲諺語說:「除非獅子有歷史學家,否則打獵的故事總是榮耀獵人。」台灣有精采而動人的藝術情節,但缺乏說故事和書寫的人才和環境(國際化也沒完備),當然會不為人知,當然會認為「西方∕東方」文化為典範而缺乏認同依據與文化自信心。從土地上長出的文化的樹才能茁壯、開花最後結實累累。當我們體認到台灣文化文本傳遞的重要,蔣渭水當年的理想,台灣文化復興就有希望。 最後,這份紀錄是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兩年來的自主研究成果,謹獻給台灣美術花園裡辛勤灌溉點滴的前輩藝術家、評論者、歷史書寫者、支持者、教學者等等,也留給台灣美術史一個傳承的印記。十五位教授台灣美術史的大學老師,剖白教學上的心路,有自學歷程、教學甘苦、學術視野、制度建言、理念價值、觀察批判……更綜合了焦慮、掙扎、失望、孤獨、堅持及滿滿的期待、熱情等情緒。對於文化與藝術教育領導者,有意投入台灣美術史研究或教學者,或喜愛台灣美術的人來說,這本書是非常珍貴的田野資料、決策參考與故事。作為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的第三期自主研究成果,因為本書的集結,這些分別的行動將成為集體宣言:宣稱台灣藝術史的重建,已有人另闢蹊徑,並期待形成台灣美術的康莊大道。 書名取《同心圓》,乃是不少受訪老師不約而同地以同心圓的文化地理想像來定位台灣美術史和世界美術史的關係,因此成了在大專院校教受台灣美術史教師們的「通關密語」和「最大公約數」。另一方面,隱喻上,我們希望在台灣美術史教育的推動上「同心協力」、「圓滿達成」─因為「同心則圓」。「同心圓」也是「同心園」─我們齊心齊力一起打造台灣美術史的花園,花若盛開,蝴蝶蜜蜂自來飛舞。(本書為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自主研究成果,歷時兩年,將於年底出版。)  作者為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本文為《同心圓:大學台灣藝術史教師實訪錄》序摘。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