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抗衰老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禪與科學】細胞自噬的現代養生觀

文/黃金龍博士 iScim雲端計算中心執行長 站在台灣街頭,滿目盡是「火鍋吃到飽、299吃到飽、各式燒烤、日本料理、泰式、韓式、自助餐Buffet……」的招牌,無一不標榜著「吃到飽」特色,有人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有人是為了滿足大碗便宜的心理;然而,我們也對一些養生名言,如「七分飽,剛剛好」、「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等等,十分耳熟能詳,甚至大部分的醫生和專家也不贊成吃太飽,這是為什麼呢? 你餓了嗎? 餓即「食我」又等同於「自己吃自己」 1963年,比利時細胞與生物化學家Christian de Duve經由電子顯微鏡,發現了細胞透過溶酶體降解自身細胞器與蛋白質的過程,並將這個過程定義為「自噬(autophagy,auto:我;phagy:食)」。1974年,Christian de Duve因這個自噬理論,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殊榮。 「自噬」最主要的特徵,是在細胞質內形成一個可以包裹各種細胞器及胞漿內物質的雙層膜結構,這個雙層膜會與溶酶體融合,形成自噬溶酶體,將原先包裹在雙層膜中的物質降解回收。 實際上,自噬過程就是物質再回收的過程,這對細胞有多重好處,首先,通過自噬,細胞可以及時清除細胞質內多餘或已損壞的成分;其次,通過溶酶體的降解作用,可將構成細胞質內的大分子物質,轉變成最基本的小分子,滿足細胞在不利環境中,能量供給與材料合成的需求。 當個體在營養物質充足的情況下,自噬過程是比較微弱的;但如果缺少葡萄糖、胺基酸和生長因子,或是氧氣不足、DNA受損、被病原蟲侵襲、細胞氧化還原狀態受到破壞等等,自噬過程就會迅速激活。由於各種刺激都有其特點,細胞內有許多信號傳導網絡來整合細胞內外的刺激信號,故可精確控制自噬的發生方式與強度。 自從60年代Christian de Duve提出自噬概念後,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非常緩慢。到了90年代,日本學者大隅良典(Yoshinori Oshumi)經由酵母研究,發現了十幾個自噬相關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s, ATG),此後,他更以這些自噬核心基因為基石,將自噬的發生和調控的分子機制的研究迅速開展。2016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諾貝爾醫學獎頒予大隅良典,以表彰其貢獻。 通過自噬相關基因的分析可知,自噬過程在動物體的生長、發育、生存與衰老等方面,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文獻中可發現,自噬與老年癡呆症、帕金森氏症、II型糖尿病、脂肪肝、病原菌感染,甚至癌症等現代人疾病高度相關。這可能與自噬的啟動能清除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受損的細胞器和侵入細胞內的病原微生物等功能有關。 利用少食或禁食 啟動自噬機制 在細胞自噬機制啟動的因子裡,「減少食物的供給」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方法。僅管細胞自噬的引發、控制仍有許多變數,但近年來,學者運用禁食的方式,激發細胞自噬,以探討延長壽命與治療現代疾病的可能性,已經得到很多正面的成果。 事實上,在過去數十年中,有相當大量的抗衰老研究,便是集中於減少熱量的飲食方式(卡路里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而且實驗也已證明,每天減少標準飲食量卡路里攝取的30%,可降低血壓、膽固醇、血糖等,還可壽命延長30%左右;與「七分飽,剛剛好」的養生名言不謀而合。 美國巴爾的摩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的Mattson M.P.醫師於2017年,在Ageing Res Rev.的發表文章中表示,由於人類是在食物相對匱乏的環境中進化,因此在人體機能上發展出各種適應能力,以便他們在食物匱乏或禁食的狀態下,可以在生理及認知上發揮高水平的功能。 Mattson M.P.醫師以大鼠進行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or periodic fasting)實驗,每週兩天或每兩天中的一天,僅提供正常食量的60%;結果發現,禁食對許多不同的健康指標都有提升作用,而且對許多與年齡相關的疾病也有助益,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胰島素抵抗、中風和神經系統疾病(如阿爾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症)等。 Mattson M.P.醫師認為,現代人每天至少進食3次的習慣,容易導致代謝疾病(胰島素抵抗、內臟脂肪過多積累等),特別是現代人經常久坐的生活方式。 2018年,美國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學者Leanne M. Redman針對人類進行了兩年實驗,並在Cell Metabolism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兩年間,減少攝取卡路里約15%,可減緩新陳代謝的過程,預防與老化相關的疾病。 Leanne M. Redman教授說:「減少卡路里的攝取,對所有人都有健康益處,不管他們現在的健康狀態如何。」 古人以「辟穀」進行機能調節 民以食為天,如果能運用飲食控制而得到健康,確實是最方便的方式。而這樣的養生觀念,並不是近年才開始流行,中國古代的道家修鍊,便有所謂「辟穀(breatharianism,意為吸食空氣)」的方法。通常在辟穀期間,不吃任何食物,只喝水,但要搭配調節氣脈,再加上練氣、瑜伽、禪定,才能維持身體健康。 另外,除了道教,世界各地的許多宗教,也有類似的修身方法,比如藏傳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也都有禁食與齋月的習俗(參考網路維基百科)。 辟穀,辟為摒除、躲開;穀即五穀;因此,辟穀為「不食五穀」之意。辟穀源於先秦,流行於唐朝,又稱卻穀、去穀、絕穀、絕粒、卻粒、休糧等。有關辟穀的文獻,最早記載於《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可見古人確實認為少食,甚至不食,有助於長生不老。 古代的辟穀,分為服氣辟穀、服藥辟穀兩種主要類型,前者主要是通過絕食、調整氣息(呼吸)的方式來進行;後者則是在不吃主食(五穀)的同時,通過其他輔食(堅果、中草藥或每天1顆紅棗等),對身體進行機能調節(參考維基百科)。 辟穀的方式也存在於台灣佛教界,近代的佛教大師廣欽老和尚長年修鍊「不倒單(不平躺睡覺的苦行方式)」,平時只喝溪水、吃水果,因此人稱「水果師」。禪宗悟覺妙天禪師在早年修行期間,亦曾遵照師父敬哉禪師的囑咐,入山修行禪定,融入大自然環境;在修鍊過程中,也是只喝水,偶爾吃些水果。 依妙天禪師敘述,在深山修行禪定期間,因為完全離群索居,徹底放下了人間的俗塵與事務,所以境界快速提升,更見證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異象。禪師發現一個修行秘訣,就是清淨,因為當身心清淨以後,不但一切煩惱及干擾都當下斷除,身體也很自然地沒有病痛,精神舒暢愉快。從禪師這些敘述可知,「禪定加上辟穀」確實有益身心健康,同時對修行境界的提升也頗有助益。 禪定、飲食控制 全面提升人體能量 筆者依前文整理後,設計了一個為期5日的「禪定+飲食控制」實驗,並用量子能量儀器Metatron檢測實驗前後測的分析。實驗過程如下: 1、請受測者放輕鬆,進行實驗前的檢測,包括自律神經、腸道、腦神經的能量狀況,並加以記錄。 2、請受測者實行每日一餐禁食(三餐中,挑一餐不食),並依十脈輪禪定法,每日禪定20分鐘。 3、如此進行5日後,再檢測一次自律神經、腸道、腦神經等能量狀況,並與前測做比對。 結果發現,受測者的能量呈現全面提升的狀態,各能量平均指數分別為自律神經提升76%、腸道提升58.5%、腦神經提升66%(見下方4圖)。 禪定與辟穀,在近年受到許多名人的喜愛,如前Evernote執行長Phil Libin,以及飾演福爾摩斯的明星Benedict Cumberbatch,都是辟穀運動的實行者。至於禪定的愛好者,則有前Apple執行長Steven Paul Jobs、NBA明星Kobe Bryant等人。 古籍有云:「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穀)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辟穀的進行,需要循序漸進,初學者應參考具相關經驗的專家、營養師的建議後再執行。另外在進行飲食控制的同時,亦應修鍊禪定,以提升身心狀態的正常運行。依筆者禪修多年的經驗認為,如能依照印心禪法十脈輪禪定法,再搭配適當的飲食控制,不失為現代人修行、養生、延年益壽的一套好方法。 黃金龍博士 小檔案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工學博士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美國自然醫學醫師 現任: iScim雲端計算中心執行長 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整合醫學系教授 中華兩岸三和文教美容養生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 台灣長生學會理事長 DynaDx cooperation Senior Advisor 杏群診所康活麗苑自然醫學部主任 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淡水禪修會館負責人 修行資歷: 自1996年修行印心禪法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