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打開二通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打開二通」3路線串連22間嘉義店家 漫步街角探尋美食與在地文化

嘉義市這個位於阿里山腳下的城市,昔日因伐木業興盛,目前也仍保存著許多木造房屋,成為嘉義市街道漫步時不經意的驚喜。為迎接明年建城321年,嘉義市文化局策劃了「2024打開二通」活動,以中正路與鄰近街道區域作為「城市博物館」衍伸展場,規劃了「尋畫風景」、「尋藝探奇」、「尋味路徑」三條遊走路徑,除輔導店家優化店貌擔任起說故事角色,民眾來到嘉義可以按圖索驥,經由這些店家歷史,拼湊出嘉義庶民的生活樣貌與城市百年歷史。 說到嘉義,無人不知的林聰明沙鍋魚頭就位於中正路上,適逢創立71周年的林聰明沙鍋魚頭,特選「7+1」道在地特色料理為插畫、結合二代老闆林聰明親自說菜錄音,打造多感體驗美味路徑,旅客可以此為起點進行城市漫遊。 「尋畫風景」系列包含「成利電器行」梳理家族故事與攝影紀錄,搭配珍藏電器音響設備,主動收集街區店家聲音地景,打造民間版的「聲音記憶館」;「活泉人文館」重塑狹長走廊為展示空間,前段常設展出方家歷史年表,後段增設茶詩互動板與醫館導覽地圖,探討自「弘仁診所」至「尋鷗吟社」,嘉義醫者與在地文化交流之重要性。 「尋藝探奇」系列完整呈現嘉義傳統工藝,與創意轉化經營的在地精彩。傳承五代「嘉義針車行」,由右而左的商號匾額、四字電話號碼、檜木雙開大門、腳踏式復古縫紉機,述說著曾經的繁華風尚。店內還保存著百年前第一代的縫紉機,結合實體物件與創意設計為展示,打造兼具展示陳列與體驗教學的工藝街角館。 「桃城明山軒」加設實木陳列收納櫃,以不同階段的實體雕刻為展品,讓民眾瞭解神像雕刻的不同階段準備工作,並延伸出繪本圖像。「美街藝廊」透過梳理後的店家故事年表,呈現四代裱褙家業,亦才瞭解裱褙業不只裱畫,近年最常處理的物件是球衣,也有人裱褙絲巾、幸運物,近年更推出線上裱畫服務,網站上可即時呈現畫框與畫作的樣貌,輕鬆解決選擇困難症。 「尋味路徑」路徑有創立於昭和五年的「永昌行」,取自「永遠昌盛」祝福寓意,1930年由曾祖董再福先生創立,初期以養蜂賣蜜、龍眼烘焙、花生批發起家,歷經綠肥與食品工廠等不同農產內需時期,愛之味八寶粥的原料,當初都出於此處,至今已在西門城外現址經營近百年。 主修商學、卻有著熱愛文史老靈魂的第四代董耀鴻,主動申請街角店輔導,透過硬體改造與內容優化,將店內商品與老物件轉化為「會說故事的展品」,明亮整齊的五穀雜糧、產業相關的民藝古物如日治至今不同度量衡制度的秤、嘉義第一間百貨丸茂的原始招牌、插畫手繪的家族歷史,打造兼具展示銷售與文史推廣的主題街角館。今年除了整合連結線上主題策展,董耀鴻更邀請建築設計團隊在天井空間進行現地創作,透過家族歷史連結世代的「垂直博物館」願景。 隔壁「金和泰」則改造木製貨架為阿里山小火車樣貌,盤整主打商品堅果的貿易來往路線,彰顯其匯聚五穀雜糧之重要地位,店主更是好客,試吃品一樣樣送上毫不手軟,並在網站上推薦「二通尋味之旅」,店主說:「這些店家都是跟我們叫貨,才敢推薦。」 而位於二通生活圈兩端的老屋咖哩「榖谷」與日式糰子店「新華美西裝社」,以「永續生活故事館」為題,「榖谷」重整規劃庭園造景為「植物鏈」策展,透過呼應6名畫家陳澄波、林玉山、張李德和、席德進、林臥雲與翁坤德的代表畫作中出現的植物,以及嘉義相關的地景風貌,透過植栽盆器呈現,並以店家LINE帳號進行線上影片導覽,親近藝術並不難。 相較於「穀谷」以「植栽說嘉義故事」,「新華美西裝社」則重新打造老屋外側空間,加設長椅矮桌與充電接口,提供來往旅客在街角休憩、並訪談同樣位於二通生活圈、忠義街上的「義美西服號」,透過老師傅的「新華美」習藝回憶,遙想過往西裝社工作情景、與當時街區情況,形塑跨時空的交流對話。更多打開二通內容,請洽網站https://outsiderinchiayi.com/2024openmusu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