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戴爾電腦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退出股市5年之後,IT集團戴爾(Dell)2018年12月重新在紐約證交所上市,華爾街對該公司新上市的股票估值為340億美元。 戴爾電腦成立於1984年, 2012年個人電腦產業光環不再,市場的銷售疲弱,顯然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讓個人電腦的銷售起了變化,曾經的金雞母已孵不出金蛋。 戴爾將市場份額的減低歸咎於不願參與「低價值」激烈競爭的結果,但技術研究機構稱個人電腦的整體銷售其實同比持平,只是亞洲的巨擘們,如Lenovo、 Acer、 Asus顯然贏得較多份額,但他們微薄的營業利潤率不符合美國對於好業務的標準,使得戴爾寄望於高端產品的市場。 2012年佔戴爾營收一半以上的個人電腦業務銷售額下滑13%,另一半企業訊息需求的業務表現持平,總體利潤下滑。 戴爾從事的所有 業務在下滑(電腦),要麼面臨激烈競爭(伺服器、存儲器、IT服務)。 華爾街股市無情地唱衰他,他抱怨說:「股市的短期主義沒有更長遠地看待他的公司可能有的轉變留有餘地。」 戴爾決定以244億美元私有化收購(低價回購戴爾),他想要利用他的巨額財富挽救這家30年前他在大學宿舍創建的個人電腦企業。 此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上市終結了這家個人電腦製造商為期五年的私有制,其間邁克爾•戴爾和私人股本合伙人銀湖(Silver Lake)利用財務操作、交易撮合及大舉借債對戴爾公司進行了徹底改革,其中包括以670億美元收購數據存儲製造商EMC,以及累積超過500億美元的債務。 Michael Dell(戴爾)的第一桶金來自銷售個人電腦(PC),但讓他重返科技界巔峰的,卻主要是金融運作。 這位電腦金童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直接商業模式」,即去除中間人,直接向客戶銷售產品,在當時的產業界可是創舉。 當時管理教學只要提到「經營模式」,都會拿他當例子,一個創意模式讓他擠下蘋果和康柏克等大廠,與惠普平起平坐。 科技產業最重要的是自身有研發創新的能力,才能夠像蘋果一樣推出令人驚豔讚賞的金牛級產品,戴爾自六年前起就不斷透過收購取得技術,這樣的彎道超車是否能讓他再創奇蹟,相信是所有PC迷都很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