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憂鬱症

已找到 9 則相關結果

養貓治療憂鬱症?她想找個伴 卻有了最美好的意外收獲

網紅大圓子(貓咪)的主人曾經發布過一段影片,為什麼要養貓?原因是她被確診了憂鬱症,當初養貓不是為了治療憂鬱症,而是想有個伴。她跟大圓子生活以後,她的憂鬱症狀一直減輕,也很少再發作。這是巧合,還是貓咪真的可以治療憂鬱症呢? 憂鬱症是一種可怕的心理疾病,嚴重情況會危及生命,普通人和知名人物都有因憂鬱症而死亡的。憂鬱症患者除了就醫接受藥物治療與醫師的諮詢外,通常也會建議患者透過一些生活上的調整,才能夠更好的緩解病情。建議患者可以調整的部分大多是規律的生活作息,以及良好的飲食習慣與運動習慣,養貓正好能夠對患者的生活作息有良好的影響。 根據研究發現,與貓咪一起生活可以改善憂鬱症等心理疾病。透過與貓相處的過程,可以舒緩精神的緊張。也因為要定時為貓咪準備食物,使自己的生活步調會隨之規律。而陪伴貓咪玩耍時,不僅可以暫時擺脫煩人的心事,缺乏活動的現代人也可藉此活動筋骨。透過長時間的陪伴,貓咪能夠成為憂鬱症患者無話不說且信任的好友。 據研究「動物療法」在治療心理疾病方面確實有很好的療效,但前提是要積極遵醫囑。BBC紀錄片中科學家也曾提到:擼貓能緩解人的壓力,降低血壓,讓人得到真正的放鬆。 養貓也會讓人不自覺的增加一些社交活動,幫助患者打開心扉。其次,貓咪天真可愛,單純無害,無條件信任人類等等這些特徵,都給人強大的治癒力。人與人之間相處交流也許需要偽裝,但在貓咪面前你可以無拘無束的做自己。 最後,貓咪的呼嚕聲震動頻率在20赫茲到140赫茲之間,剛好很多音律療法頻率也在這個範圍。 無論選擇哪種動物,大多數寵物主人都會從他們所投入的關係中得到一些快樂與獲得。

走過低潮與憂鬱症 蕭秉治摘下墨鏡面對真實 「活著就是很了不起」

蕭秉治10年前以MP魔幻力量團員身份站上小巨蛋開唱,這10年期間他歷經團體解散、工作低潮、憂鬱纏身,如今宣布蕭秉治《活著Alive》台北小巨蛋演唱會12/7見。10年前,他在小巨蛋卸下墨鏡的那一刻,坦露了真實的自己,10年後他歷練人生起伏,希望成為照亮別人的一道光,「活著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希望來看我演唱會都能獲得滿滿的能量,再回去好好過自己的生活。」 相隔10年重返小巨蛋,蕭秉治先是淡定的說:「興奮大過緊張,因為很期待!」隨即笑稱:「說不緊張是騙人的,但我會全力以赴!」這10年來,蕭秉治創作多首金曲,甚至有網友留言「2024年還在聽」,創作總點閱突破10億次,包括破億神曲〈我還是愛著你〉、以及〈毒藥〉〈射手〉〈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我好想好想你〉〈愛過你有多久就有多痛〉〈凡人〉等,登上小巨蛋他坦言最害怕和歌迷聊天的環節,「我現在變得不太喜歡在台上說話,但當天應該會蠻有感觸侃侃而談。」

鄭中基切割經紀人後宣布暫離歌壇原因 將赴美國專心治療酗酒問題

香港藝人鄭中基上週末無預警宣布與經紀人「何慶湘」切割,同時將於高雄演唱會後無限期停工暫離歌壇,今(6)日他再於臉書粉專發文,坦承自己罹患憂鬱症又靠酒精逃避現實,對太太及子女感到抱歉,接下來除解決公司問題,也會前往美國參加戒酒中心療程,用行動證明自己能做好丈夫及爸爸。 鄭中基上週末突然表示要跟經紀人「何慶湘」劃清界線,並宣布暫離演藝圈,引起各方揣測,並衍生出鄭中基太太不滿經紀人說法。鄭中基今於臉書粉專發文,坦承自己表面上看似快樂,其實一直以來都不懂得面對壓力,也不夠成熟,2000年時在飛機上酒醉鬧事後決心戒酒,想當清醒的人。後來與蔡卓妍(阿Sa)結婚後過得很不開心,以致婚姻僅維持很短時間,事後他也不斷反省自己的問題。 直到遇到太太余思敏,倆人婚後過著一家4口幸福生活。然而當他面對壓力、面對工作、面對人時,過往狀況再度發生,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從未解決,再次讓家人失望。 經朋友建議去看醫生,發現自己有憂鬱症,靠吃藥控制病情,但他再次做了錯誤決定,選擇倚賴酒精逃避現實,最終壓力爆發。鄭中基說,「太太也有跟我說,我是自己騙自己。」 鄭中基表示經過這幾天自我反省,知道工作忙不是藉口,應學著去溝通,也自責讓妻子及小孩承受這一切,接下來在解決好自己公司問題後,會跟太太前往美國參加戒酒中心療程,期許自己回來後可以做一個更好的自己。而他對近來占用媒體版面感到抱歉,希望「自己的問題可以自己解決」,盼外界給他一點空間及時間。

王若琳認憂鬱5年 靠老爸王治平一句話「有依靠」

王若琳(Joanna)推出全新英文創作專輯《Hotel La Rut破爛酒店》,專輯中23首歌皆是她親自填詞譜曲,雖然遠赴冰島錄音,但她與錄音師雙雙得了憂鬱症,錄音師還得靠藥物控制。「那時我非常低潮,種種私人發生的事情,加上疫情、專輯做很久,工作形式都不一樣了,變得很懷疑自己。」而這張專輯因為是全英文,也無緣報名金曲獎。 王若琳面對憂鬱症,曾試過用書寫發洩,卻越寫越深究自己的負面情緒。除了跟朋友訴苦,王若琳也會跟父親製作人王治平吐露心情,雖然王治平只說了一句「人生就是這樣」,但意外讓王若琳感覺有了依靠。 王若琳分享專輯中的23首歌曲就是破爛酒店中的23位房客,專輯主打歌〈She Had a Habit of Meeting All of the Artists Backstage〉描繪一位少女和喜歡的樂團說到話,快樂地活在自己的粉紅泡泡中。〈There She Smiles (In a Memory)〉則是一位困在思念回憶中不停哭泣的房客。〈I Believe That All His Words are True〉講述一位女孩看到電視中的殺人犯後,深深愛上他的故事。 〈Jump in the Water〉裡的房客在大眾眼中叛逆瘋癲,明知不該做卻總是遵循自己內心生活,成為在自己的世界中最自由的女子。〈Drunken Song〉是Joanna想像海賊會唱的歌曲,這首歌沒有歌詞,卻仿佛能看見裡面住著一群喝醉的歡樂海賊。 〈Ragged Stairs to Heaven〉描繪著心裡夢著天堂的人,Joanna認為大家都走在破爛階梯上天堂是一個很有感觸的情愫,「小時候在很多音樂或是畫裡看到這樣的主題,都會非常的憐愛或感動。尤其在慶祝這樣的感慨之時。」 專輯展覽則以Joanna主臥室為概念,擺放床、燈、椅子等傢俱,再以復古電視播放MV視訊,營造出酒店主人邀請房客及朋友們一同進入「破爛酒店」,展區內也規劃23首歌曲中不同房客的專屬空間,並在旁附上QRCode連結導入對應的歌曲,且在現場設有視聽區,共享Joanna音樂的詼諧與美麗。 Joanna Wang王若琳《Hotel La Rut破爛酒店》專輯__聽歌會展覽 時間:5/9-5/12 地點:萬秀洗濯實驗室/Coffee Law萬秀樓頂店 入場方式:免費入場

挺過家破人亡 台中媽媽返校打造第三人生

「感恩父母親給我堅韌的心、感恩老天給我無比的考驗、感恩自己給我站起來的勇氣、感恩身邊師長貴人給我的鼓勵,相信精彩人生正等著我。」—李鳳珠 李鳳珠,1967年出生於苗栗後龍的農村,現任台中市東勢警分局志工,國中畢業即步入社會,開始在工廠縫皮包、車衣褲,貼補家計。 浴火「鳳」凰 人老「珠」不黃 李鳳珠,22歲時嫁為人婦、育有一女,因先生染上毒品、躲債離家、拋妻棄女,向法院訴請離婚,獨力帶著女兒遷居外地。 李鳳珠,32歲時再嫁,對方有三個兒子,豈料接二連三的天災摧毀溫暖的家,及賴以維生的香菇寮,先生又交友不慎,最終離婚。 然而打擊接連而來,李鳳珠的獨生女在颱風天失足墜橋而亡,母親因自責輕生,加上離婚官司,重重打擊致使她企圖輕生,送醫治療後又被診斷出癌變,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最後深陷憂鬱症。 李鳳珠在49歲時戴起老花眼鏡,重拾書本、返回校園,一一成功克服學業上的挑戰,更憑藉著精湛廚藝參加國際賽事,榮獲三面金牌。 李鳳珠走出二度離婚、喪母喪女、天災家毀、診斷癌變、憂鬱症之人生低谷,為了替愛女及自己一圓就學夢,49歲時重返高中校園,成為證照達人,橫跨保母、照服員、中餐、烘焙及美容等領域,大學還創下連續七學期蟬聯書卷獎第1名,積極經營第三人生,課後之餘不忘參與志工服務回饋社會,累積服務時數高達數千小時以上,以正面樂觀的態度,展翅迎接精彩未來,不愧為「逆境重生媽媽」,榮獲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24年第27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台灣逾400萬人使用安眠藥 美女醫師教3招擺脫藥物

根據健保署統計,國內有超過400萬國人使用安眠藥,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吃安眠藥,睡眠障礙儼然已成為現代人的困擾之一,有人光是入睡就有困難,有人淺眠一點聲響就被吵醒,有人作夢夢多夜驚,也有人因為長期失眠,飽受頭痛之苦,甚至影響情緒焦慮。 為恭紀念醫院中醫部黃靖雅醫師表示,透過中醫治療失眠,可以幫助害怕依賴安眠藥的患者,以陳女為例,會失眠的原因是因為陳女急性子加上容易煩惱子女,到了晚上準備睡覺時會想很多,因此每晚需要服用鎮靜劑才能入睡,但經過每周兩次的針灸及中藥內服調理,一個月後入眠時間縮短、夜寐不再那麼容易驚醒,陳女與西醫師討論後,成功地將鎮靜劑劑量減半。 黃靖雅醫師表示,針灸不單單只是治療痠痛的利器,從神經系統、腸胃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甚至也能處理「心」病,過去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接受八周針灸治療後,可以有效改善睡眠品質與精神情緒。 黃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醫重視整體治療,身與心不可分割,其中哪一段不流暢,都可能使氣血的運行受到干擾。因此失眠在中醫師眼中,並非只是「火氣大」一個原因,無論是工作壓力或煩惱、更年期後,都有可能使人出現短暫或長期的睡眠困擾。 中醫講求陰陽平衡,陽潛入陰,亢奮的精神才能沈靜下來,安穩地進入夜寐的週期,而針灸可以加乘中藥的效果,使病患得以好眠。除了個人化的中藥調理,為恭醫院中醫科一併開發水煎中藥,包含夜交藤養血安神、柏子仁滋陰寧心,搭配具備舒緩壓力的中藥材,緩解自律神經緊繃的失眠,再將藥材高溫高壓煎煮下,濃縮成更高濃度的藥液包,效果加倍之餘,也不必擔心晚上飲用過多水份夜尿,造成睡眠中斷。 黃靖雅醫師呼籲,患者的生活作息也是決定自己能否成功擺脫失眠的要素,除了診療時幫助紓解情緒,通常會請患者居家時盡力做到以下三點: 一、午休不超過一小時。許多患者因為整夜沒睡,想靠隔日白天午休歇息,其實這樣一來,會造成惡性循環。白天應以活動為主,也可以加入運動,精神到晚上更能沉靜下來。 二、睡前三小時不進食。胃不和則臥不安,睡前的進食強迫腸胃繼續工作,胃氣若降不下來,也可能造成失眠加重。 三、按摩耳朵。耳朵上有許多穴道,其中耳神門穴能夠平衡交感神經,黃醫師表示若找不到穴道,睡前將整個耳朵輕輕搓揉,使血液循環向耳朵集中,也能達到「助好眠」。 原文出處

好眠事務所》一覺好眠可有效預防憂鬱症與自殺?

一直以來憂鬱症和自殺都有相當高的關聯性,而憂鬱症也經常伴隨著各種睡眠障礙,憂鬱與失眠兩者往往互為因果,讓我們一起來正視,一覺好眠對於預防憂鬱症與自殺的重要性。 憂鬱症與睡眠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幾乎所有患有憂鬱症的患者都會遇到睡眠相關的問題,在臨床診斷上,睡眠的問題或困擾,對於憂鬱症的診斷是重要的指標。憂鬱症與睡眠有著雙向的關係,也就是,睡眠不足會導致憂鬱症,而罹患憂鬱症的人更容易出現睡眠不足的現象,這種複雜的關係,讓我們很難知道,究竟是先有失眠的問題,還是先有憂鬱症。 與憂鬱症相關的睡眠問題包含了:失眠、嗜睡、睡眠中斷、呼吸中止症等等,失眠是最常見的,許多憂鬱症患者,會在失眠與嗜睡之間擺盪。睡眠問題可能會改變神經傳導血清素的功能,而引發憂鬱症,睡眠中斷會影響身體的壓力系統,擾亂晝夜節律,也讓情緒更加的不穩定與易怒。 睡眠問題也是導致自殺意圖增加的重要因子,雖然改善睡眠是否能夠直接減少自殺行為尚未確定,但改善睡眠可以降低自殺風險因素,也可以降低憂鬱症病程的發展,並且有效改善情緒失調並且減少衝動的行為。 若想要降低睡眠問題與自殺的關係有三個重點: 一、睡眠障礙篩檢 二、自殺評估與安全計畫 三、有自殺傾向患者的睡眠治療 改善失眠對於憂鬱症的減輕與自殺的預防,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其他自殺防治相關專業資訊,請參考自殺防治中心與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有任何情緒及困擾請撥打:【安心專線:1925 】或【生命線:1995 】 參考資料:Sleep Foundation、Psychiatric Times、自殺防治學會。 作者為好眠事務所諮商心理師顧問 ●更多文章見好眠事務所,經授權刊載。 ●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更多資訊請上網搜尋:好眠事務所WellSleep。

張少楷/憂鬱症難熬輕生  腦科學解析對策

台灣HP惠普科技前董事長黃河明,十月底從台北市大安區八樓住家跳樓輕生的消息震驚各界,由於黃剛從醫院返為住家,並未留下遺書,推斷為生前罹患憂鬱症,初步研判為輕生,消息傳來,讓許多朋友相當驚訝與不捨,也再度引起社會大眾對憂鬱症的關注。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洪敬倫醫師分析,一般而言,長年憂鬱症患者隨著每次病情復發,治療會越來越棘手。大型臨床研究顯示,約有40%-50%的憂鬱症患者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特別是老年憂鬱症患者,藥效會更緩慢。此外,年長者也可能因為久病厭世,加上身體脆弱,因此更容易有負面念頭在心中打轉。     洪敬倫提到,一般人對於憂鬱症的認識,常認為是意志力與抗壓性不足的結果。但追根究底,除了環境因素導致患者情緒低落這種心理機轉之外,以科學角度來看,憂鬱症患者的大腦其實已經生病了。此外,醫學臨床研究證實,憂鬱症患者腦中的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不足,且負責思考與調整情緒的前額葉活性明顯較一般人低落。      由於憂鬱症治療困難,目前除了服用藥物提升血清素外,近期臨床上也有新的科技突破,透過對大腦皮質層進行重複的磁波刺激,活化原本功能低落的前額葉。這種新科技,臨床上正式的名稱是「rTMS 重複透顱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國外施行rTMS治療已行之有年,台灣則在去年上半年由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正式核准施行。「可惜知道這個治療選項的患者並不多,提供rTMS的醫療院所也很有限。」洪敬倫分享,目前選擇rTMS的病人,多半是因為對多種藥物反應都不好的憂鬱症患者。       每當有名人選擇結束人生時,總會讓社會大眾感到驚愕。但客觀而言,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生活背景與心理歷程,行為背後的動機與成因也非常複雜。然而,以醫學跟腦科學角度來解析,憂鬱症發作時的負面意念是一種「症狀」,是大腦迴路「短路」造成思考打結,經過治療是可以改善的。醫師也呼籲大家平時多關心身旁需要關懷的家人朋友,若有症狀或需要,需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各縣市自殺防治專線。作者張少楷為醫療照護產業網路媒體總編輯,負責內容與流量成長,對腦科學有興趣,喜歡閱讀、寫作。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朱亞君/完美與令人失望之間的距離

臉友推薦我《麥蒂為何而跑:一個典型青少年的私密掙扎與死亡悲劇》(高寶),火速訂購,並一口氣讀完了。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美國長春藤名校的大學生麥蒂,在2013年的自殺事件。麥蒂是個優秀的運動員,是全紐澤西跑得最快的選手之一。數家大學都急著招募他,爭搶他進入田徑校隊。麥蒂美麗健康,他在賽道上的英姿,和學業優異的成績,他在instagram上傳一張張快樂光鮮、紀錄每個精彩時刻的照片,無一不在訴說這亮眼的人生起點。 而那背後,沒有人知道他在經歷甚麼,為什麼要結束青春?他在IG上有一萬多名粉絲,他在墜下之前幾小時,還在各種通訊軟體的社群裡和友人聊天,他的家人天天與他通訊,他看似有強大的感情支援,但為什麼? ESPN的專欄作家凱特費恩,他辭掉工作,走訪麥蒂的家人、朋友、師長,然後在親人的協助下,進入麥蒂的電腦,看他每一封簡訊、e-mail、IG,抽絲剝繭去拼湊事實的真相。 這本書的好,在於他有好多個層次。 其一,我們都在經歷一個網路社群軟體時代的劇變。 麥蒂與他的父母關係很好,但這一代的父母卻很難理解身為「網路原生代」的麥蒂面對著甚麼樣的壓力。 過往離家上大學,也許一周打一次電話報平安,但如今網路讓孩子無時無刻在哪吃甚麼睡覺沒等瑣事都無一現形,他縮短了距離,卻也變成成長的另一種阻礙。 且網路媒體與社群平台是一個公眾與私人交織的複雜平台,「好還要更好」,為了掩飾而過度扭曲自我形象,讓世界不在表裡如一。 每一個網路世代的人都在迫切追求自我更新的「更高版本」。  第二,憂鬱症不是一種以偏概全的病,更不是抗壓性的問題。自殺很少是單一理由,沒有唯一凶手,自殺是一種累積的情緒,同時需要引爆的動機與事件。活著的人總想卸責般地為逝去的人找到代罪羔羊,但你是否想過,你曾經有機會扮演那雙扶起他的手? 其三,這本書有兩條線在走。一線是麥蒂的死,一線是作者的自我探索。同樣身為運動員,同樣在青春時面對要不要結束的掙扎,同樣在面對眾人期待下,彷彿道義的,必須要呈現樂觀開朗的一面......作者在寫麥蒂,也在寫自己。 最後,我想引一下書上的話,為我們這個荒謬的時代: 我們飽受煎熬,沒人教我們如何輸得起。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消費主義下的產物,我們視自己為一項即將被貼上標籤的產品。在人生的各個不同的階段:社交、愛情、專業上被「上架」,等著待價而沽。 每一件事在我們眼中都是行銷自己的手段。焦慮和憂鬱的狀況,當然也就無止盡的蔓延。 即使在你眼中完美的人,其實都正在經歷一些掙扎。 作者為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本文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朱亞君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yeachun・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