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影視

已找到 5 則相關結果

楊秉儒/製作節目奉行的最低道德標準!

很少在自己的臉書上推薦任何一個節目。不過,就讓我破例一次吧!因為這個節目真的製作得非常用心,無論是在敘事觀點、內容深度、節目品質⋯⋯等,都值得推薦。尤其節目中以非常完整的論述,宣導「捕獸鋏」、「山豬吊」等非法狩獵陷阱對台灣生態保育造成的危害,以及「台灣黑熊保育協會」與各原住民部落密切合作,保護台灣山林生態,搶救台灣黑熊所做的努力,再再都令人感動。一則好的「專題報導」新聞或節目,不一定要靠「獨家搶先報」的方式,以提供閱聽者「淺碟式即時資訊」來搶收視率或點閱率;而是必須思考,這個節目能帶給閱聽者什麼樣的省思?對社會大眾能帶來什麼樣的正面思考甚至教育意義?「台灣1001個故事」節目製作團隊耗費時間、資源、人力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合作,製作了這一次的專題節目,他們難道不想跟拍到最後,完整記錄「南安妹仔」從發現、拯救、照護、野訓,一直到最後成功野放的「全紀錄」嗎?我相信他們一定非常想。但是為何節目製作團隊最後沒有這麼做?「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不但是做人的道理,也是媒體從業人員在製作節目時,應該奉行的最低道德標準。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惠台措施奏效 兩岸影視合作引起迴響

【記者林可妮報導】惠台措施對兩岸影視合作開始出現正面效益!2018年十二月北京衛視播出「幸福一家人」,這是由李立群、邱澤主演,馮凱導演,編劇則是兩岸合作,連配樂都是由台灣的金鐘團隊操刀。 對兩岸影視有深刻觀察的人士指出,「幸福一家人」這部戲是惠台31條下的兩岸影視合作案,內容是台灣最為擅長的家庭倫理劇,播出時在大陸引起了很大的迴響。由此可見,兩岸影視擴大交流之後,雖然對岸業者規模比較大,但是台灣的團隊要求生存不是沒有可能,最主要是從業人員自己本身也要有條件。從比例上來看,一位演員在台灣是萬人中選一,但是在大陸卻中千萬人選一。再加上中國大陸經濟起飛,製作環境、軟硬體無上限的升等,台灣真的難望其項背。但是從「幸福一家人」這部戲來看,從業人員個人條件,再加上「視時務為俊傑」,把握機會合作才是真正的活力。 專家指出,製作用心,讓觀眾們在看戲時還可以得到真實的歷史元素認知,這就是近年陸劇成功的潛在因素之一,例如剛剛播出的「大江大河」,這是講改革後四十年的發展,忠實呈現文革後的落後,本於歷史、記取教訓,難怪讓人肯定。 更多I-media話題●智商與執政能力是否成正比?柯文哲「我進步很快。」●立委補選是柯文哲消風? 他:不是哦●韓流排擠效應? 新北市:今年招商300億

賴祥蔚/台灣影視產業面臨內外交迫

最近跟台灣影視產業的朋友交流,見面往往先說一聲「新年快樂!」不過一聊到台灣影視產業的未來,不約而同就「唉」聲歎氣。 「政客誤國!」有人這樣說。「快被那些不懂卻又當官的政治人物搞死了!」有人這樣駡。 兩岸關係凍結,連帶也影響了台灣影視產業的發展;偏偏本來應該政策鬆綁讓產業好好發展的主管機關,最近卻越管越多,難怪業者感到內外交迫。 兩岸關係到底該怎麼交流,確實是一個大難題。對岸太大,台灣太小,一不小心就會被吃掉,但是如果都不交流,恐怕也會自己死掉。 中國大陸的影視產業市場有多大?當然是世界第一。中國大陸的電影總票房過去幾年持續高速成長,2016年2月達到69.7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超過10億,超越了同期北美電影票房的8億美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影票房市場;據統計,2016年全年的電影總票房為人民幣457.12億元,換算成新台幣大約2100億元,預估還會繼續成長。 台灣電影呢?過去幾年的電影總票房大約都只有新台幣100億元上下,而且看不到什麼機會能再成長。 在電視市場方面,中國大陸的2014年電視廣告總收入為1278.5億元人民幣,換算成新台幣將近6000億元,到達了一個歷史高點,後來因為「限娛令」等政策限制,以及網路視訊平台興起分食了廣告大餅,廣告總收入小幅下修,2015年電視廣告總收入1146億元人民幣,2016年繼續下降,但是仍然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台灣電視呢?回顧過去幾年的電視廣告總收入,大概只有新台幣300億元,而且還在持續下降。 中國大陸因為影音市場龐大,整體的製作實力也隨之水漲船高,目前在規模與品質上,都已經具有了世界一流的水準。以電視劇的製作費來說,陸劇的製作費在過去幾年從一集新台幣300萬、500萬、800萬,迅速跳到一集2000萬元。這樣的大手筆,已經快速追上了前幾年迅速發展的韓劇,即使跟美國老大哥比較尚有不如,但也拉近了一些。舉例來說,韓國的《太陽的後裔》一集平均製作費大概就是新台幣2000萬元;美國的《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前幾季一集的製作費將近新台幣2億元。 台灣的電視劇製作費呢?平均一集大約不到200萬元。這樣未來還能競爭嗎? 對岸市場大,限制也多,常常有編劇、導演與演員等人員,因為意識形態立場而遇到紛擾。面對大陸市場,台灣要思考最有利的策略,不能被吃掉,但是也不能自己關門死掉,回歸務實交流才好。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i-Media愛傳媒榮譽社長

點亮文學影視 董成瑜成產業天使

【記者林可妮報導】許多觀眾應該都曾經感嘆,怎麼台灣的電視頻道上面都是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的海外戲劇節目,台灣自己的戲劇為什麼越來越少?在此同時,很多小說作家也常常感嘆,為什麼自己寫出了好的故事,卻很少有機會可以被看見、被拍成影視作品? 鏡文學總經理兼總編輯董成瑜過去幾年以實際行動,想要協助台灣的文學影視作品被更多人看見,先是共同創辦了鏡文學平台,找出好的IP協助募資、拍片,就像扮演天使基金的角色,其中以「驚悚」為系列的七部短片已經拍攝完成,正在洽談播映平台,今年就會跟觀眾們見面。在此同時,鏡文學在2018年不只簽下了2000部文學作品,而且創辦「百萬影視小說奬」,要讓鏡文學成為幫台灣作家們完成從文學到劇本、到影視作品的整合服務,希望鼓勵更多創作者能夠勇於創作。 董成瑜在News98電台「民意新連線」節目,跟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對談時指出,鏡文學在2018年就跟五百多位作家簽下了經紀約,其中有多位作家是一簽五年,保證提供合理收入,讓作家們可以專心創作,其中知名作家「天地無限」本來的正職是記者,靠閑暇時間創作,簽約之後已經辭去工作,全心投入創作。完整訪談在1月20日星期日上午播出。 賴祥蔚說,過去台灣在小說到劇本、再到影視作品之間,存在許多斷裂,現在鏡文學與董成瑜填補了這些斷裂,宛如點著了產業的動力之火,對台灣的文學與影視產業有重要貢獻。

裴偉要帶「鏡文學」進軍兩岸影視圈

【記者林可妮報導】創辦《壹週刊》、《鏡週刊》的「鏡文學」董事長裴偉接受訪問時指出,「鏡文學」要當台灣的IP基地,成為原創劇本的智慧財產重鎮,而且還要積極進軍兩岸影視圈。 從《壹週刊》到《鏡週刊》,裴偉認為紙本雜誌還有生存空間,而且不忍心看著自己創辦《壹週刊》以來,一路合作的優秀同事在《壹週刊》停發紙本之後失去舞台,所以當初投入創辦《鏡週刊》,曾經是大陸最大網路文學平台的「盛大文學」前董事長邱文友加入創辦「鏡文學」之後,目前這塊事業版圖的發展超乎原本預期,而且比《鏡週刊》先一步開始獲利。 裴偉說,「鏡文學」要當網路文學作家的全方位經紀人,幫好的故事找資金、找拍攝團隊、找播出平台,而且已經陸續實現。 今年「鏡文學」舉辦了第一屆百萬影視小說奬,就是要以重金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個網路文學平台,而且也會擇優把好的網路小說作品同步推廣到大陸的網路文學平台。 「鏡文學」董事長裴偉與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的完整訪談,會在七月14日星期六的News98電台「民意新連線」播出,之後會放上YouTube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