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引爆點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電影「引爆點」監製透露幕後故事

【記者林可妮報導】由金獎影帝吳慷仁領銜主演,知名電影人張艾嘉、馬天宗監製,榮獲2017年優良電影劇本首獎、更入選2018年台北電影節閉幕片,號稱開創懸疑類型電影的國片《引爆點》,在經過多日強力宣傳之後,即將上映。 《引爆點》監製、知名電影人馬天宗接受賴祥蔚訪問時透露:電影中,吳慷仁扮演重視科學分析的法醫,帶著觀眾抽絲剝繭,找出抗爭自焚者「阿海」錯綜複雜的死因。「阿海」是這部電影本來的劇本名稱,當初一看到劇本就非常喜歡,經過了兩年多的修改,劇本才最後定案。 馬天宗說,《引爆點》這部電影不但劇情強調科學辦案,在拍攝的時候也高度科學化,對每個分鏡都有嚴格要求,而且導演親自帶領讀本,做到了幾乎不浪費拍攝團隊時間的程度。 賴祥蔚教授日前在Nownews的名家專欄也以「台灣人最擔心的『引爆點』」專文指出:《引爆點》電影的英文片名,製作團隊選的是High Flash,Flash Point是從化學而來,指的是引爆點、引燃點,也可以用於政治動亂的爆發點。賴祥蔚的專欄文章提到,《引爆點》另外一個英文翻譯是Tipping Point,是從流行病學而來,強調病菌多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大流行。賴祥蔚說,「引爆點」的兩種翻譯有相通之處,就是社會出現動亂的關鍵點;然而,「引爆點」也可以是正面的力量與信念,就像電影《引爆點》最後是由法醫與記者聯手揭發弊案,以合法手段來改變政商掛勾的不公不義。  電影《引爆點》監製馬天宗的完成訪談,在News98電台星期日的「民意新連線」播出,隔天在YouTube上也有完整呈現。

楊欣/《引爆點》:在懸疑線索中思考更多

圖/吳慷仁出席媒體試映會。照片攝影:楊欣 《引爆點》基本上是一部相當成熟的懸疑類型商業電影,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高潮迭起。另一方面,非常難能可貴的,它同時保有台灣電影一直以來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將兩者非常自然地接合在一部電影中。 《引爆點》是一部懸疑推理片,而主要的故事線索是一具焦屍,法醫與檢察官不只要找出他的「死因」,更要找出「死法」,才能偵破這樁案件。電影開場,這具焦屍以「自焚」之姿出現在以環境保護為訴求的示威抗議現場,也就為整部電影鋪上了社會議題的底色。關注社會,是台灣電影從80年代以來一直具備的人文精神。《引爆點》將環保議題作為背景,開展出一部面向觀眾的高品質懸疑商業電影。 在主要的懸疑推理線之外,還交纏著法醫與檢察官的感情線。這條感情線也並非偶像劇般,在破案過程中、劇情開展中日久生情的愛上彼此。相反的,在《引爆點》中的感情線更進一步去剖析男女關係中為什麼曾經相愛的兩個人分開了。這個情感論點和今年上半年由瞿友寧導演的偶像劇《動物系戀人啊》不約而同。這也說明台灣影視在情感議題上的多元性,不再喂糖般地只呈現人們如何墜入情網,更開始思考當今社會的人們為什麼不願再被情所困。圖/吳慷仁出席媒體試映會。照片攝影:楊欣 因此,在《引爆點》電影展開的過程中,觀眾們不僅跟著線索與劇中人一起追查死者的死因與死法,更會開始思考個人之死與整個社會背景之間的關係。以及思考兩人的情感關係,其實不是兩人關係。也就是說,《引爆點》的懸疑線、社會線、感情線,三條劇情線索非常自然的交織在一塊,並且傳遞了錯綜複雜如人生的訊息。台灣電影製作界曾經疾呼沒有好劇本,而2018 年8月31日,我們將可以看到一個非常好的劇本,加上非常專業的製作在台灣的電影院上映。 《引爆點》的結局跳脫尋常框架,絕對讓人驚訝。也因此,或許暫且將之稱為2018年的《目擊者》,能夠更快捷的給出《引爆點》的定位。《目擊者》是2017年十分叫好也頗為叫座的台灣電影,票房約五千萬台幣,許多人都認為這個票房相當可惜,在批踢踢電影板上也是好雷如潮,討論度非常高。而《引爆點》和《目擊者》在製作水平、演員表現、故事劇本等方面都不相上下。 因為電影隱藏了非常多線索等待觀眾一一解索,本文未免爆雷不便多說。總而言之,《引爆點》是一部無論主題、劇情、以及所有演員演技都在水準之上的作品,期待它能引爆2018年暑期票房。本文作者為傳播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