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布袋戲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賴祥蔚》收視率超過90%!布袋戲的百年傳承與興衰

【愛傳媒賴祥蔚專欄】臺灣的布袋戲曾經走過百年輝煌,各地都有蓬勃發展的劇團。 在百家爭鳴之中,有不少劇團始終是業界領袖,如果特別針對「古冊戲」與「武俠戲」兩種傳承來看,前者有李天祿以及他創立的「亦宛然掌中劇團」,後者則有來自雲林的黃俊雄以及他繼承之後又多次轉型的「霹靂布袋戲」。 國寶級的李天祿是「亦宛然掌中劇團」的創始人,生於臺北大稻埕,他的父親是許金木,入贅李家,所以李天祿是跟隨母親姓李。 李天祿的父親許金木就已經開始投入學習布袋戲,拜在南管布袋戲老師許金水的門下。許金水與許金木名字像兄弟而成為師徒,也是一段佳話。許金水的老師,則是光緒年間從泉州來臺發展的布袋戲師父陳婆。 許金水經營布袋戲有成,定居於新莊的西盛里。當時,新莊、艋舺、大稻埕這三個地方,是北臺灣最出名的「戲窟」。這個年代,也是布袋戲的黃金時期。 在布袋戲輝煌的年代,提起新莊的西盛里,很多人就會想到那裡有布袋戲發源地之一的許家。小西園、亦宛然掌中戲等知名臺灣布袋戲劇團都源自於此。老新莊人更是自豪於「許家祖厝」就位於西盛里。 隨著李天祿在布袋戲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亦宛然」也成為新的布袋戲金字招牌。西元1970年,黃俊雄帶領劇團演出的《雲州大儒俠》在台視播出,平均收視率超過90%,盛況驚人,紅遍全臺,當年有許多觀眾因為熱衷追劇而無心上班上課,布袋戲播出遭到關切與禁播,從紅翻到被禁,這種經歷堪稱布袋戲的再一次攀登巔峰。黃家當紅之際,許家相對平淡,後人也慢慢在布袋戲領域淡出。 現在年輕一代的觀眾大多已經不再著迷於布袋戲,連在地新莊人也慢慢對許家古厝開始陌生。 具有百年歷史、佔地上千坪的許家祖厝,更在西元2008年、2014年兩度遭到大規模拆除,如今再也無法看到當年的盛況。 許金水會選在西盛里定居,其來有自。西盛里的歷史相當悠久,在清朝就已經發展有成,當時西盛地區為一街庄,名為「西盛庄」,隸屬於擺接堡。日治時期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西盛庄因為行政改制而改稱為西盛「大字」,隸屬於臺北州新莊郡的新莊街。「大字」二字是日治時期的用語,是當時的行政層級之一,大概相當於現在的「里」。在「大字」底下還有「小字」,相當於鄰。 如今的西盛里,作為布袋戲發源地的光環已經淡去;發展很早的歷史傳統也隨著新莊都已經都市化而看不出特色。 臺鐵、高鐵都經過新北市新莊區的這個里,可是沒有在境內設車站,所以絕大多數臺鐵、高鐵乘客即使經過了,也不知道剛剛跨過了新北市新莊區,更不會注意那裡正是臺灣布袋戲發源地之一的西盛里。 作者為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作家 本文出自作者新書《穿越臺灣趣歷史》 照片為霹靂布袋戲電影《素還真》截圖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布袋戲文化 三大理由吸引年輕族群

圖/金光布袋戲角色扮演,赤羽信之介:CN昔觴、攝影與後製:小妃、事務助理:麻糬 【實習記者詹芳瑜報導】常常有人好奇問:「布袋戲不都是給老人看消遣時間的嗎?」其實這是很大的迷思,一直以來,身邊的大學生愛好者、甚至更年輕的「道友」們不在少數,台灣的電視布袋戲文化甚至風靡至中國及日韓動畫漫畫圈等,現在就跟著我一起探討,肖年郎為什麼漸漸對布袋戲文化情有獨鍾吧! 一、劇情虛幻中貼近生活,時事入劇,立意深刻: 大多數人認為,布袋戲劇情平淡、集數又多,看上去與八點檔無異,也不可能有結局,事實上現在的布袋戲劇集跟單元劇較為相似,每檔不同的劇集皆是能夠獨立出大主線的故事,即使和之前的故事有所關聯,也不影響觀眾對於新劇集的理解,雖說故事發生在編劇架構的虛幻世界中,探討的議題卻讓時下年輕族群非常有感,例如聆秋露與萬雪夜的同性愛情戀歌,探討的是性別認同光譜等,太虛海境探討種性制度對於國家進步的戕害,玄武真道探討宗教可敬同時亦可畏,能使人無知的力量,與台灣甚至是世界正在發生的各種議題有十分相似的連結,編劇利用虛構出的大陸,道出最真實的世界,讓觀眾以更溫柔委婉的方式接受生活這個世界的善惡兩面。 二、角色性格與既定印象衝突,使人記憶鮮明: 布袋戲在上一個世代延留下來的印象,不外乎是充滿豪氣的劍俠劇情,而如今傳奇劍豪也不乏在江湖世界中輩出,只不過現下的劍俠,不再是以前那樣正氣凜然,從容赴義的形象。他們有的患有人群恐懼症、有些談吐粗魯、有的好吃懶做、更有些健忘不拘禮節,與當年的雲州大儒俠和清香白蓮文武雙全、溫文儒雅的形象大相逕庭。每個角色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拉近了觀眾與角色的距離,甚至將有相同境遇的角色帶入成自己,更能投入劇情。 三、勇於嘗試新的傳播方式,突破傳統框架、文化保存與進步拿捏得宜: 電視布袋戲跨越多個領域,舉凡電影拍攝、漫畫發行、中文配音等等都有不同的嘗試,甚至還有戲偶的角色直播。然而並沒有因此停止傳承布袋戲藝術性的傳統之美,例如口白、詩號、唱招;武戲的槍劍氣架式,在操作上也漸漸克服大型木偶關節可動性低的限制,配合分鏡和木偶製作技術,有相當大的進步。 如今更有著重在布袋戲偶造型製作的社團以及獨立布袋戲劇組如雨後春筍般相繼組成。 布袋戲文化還帶動了粉絲與日本同人插畫文化以及cosplay文化結合,以共生共榮的方式在文化洪流下繼續傳承。

素還真30歲生日 布袋戲偶科幻特展

【記者賴御文報導】霹靂國際多媒體在中正紀念堂一樓舉辦「霹靂藝術科幻特展」,這是慶祝霹靂布袋戲男主角「素還真」30歲生日「蓮華誕」的一系列慶祝活動之一。  在霹靂藝術科幻特展現場除了結合AR及光雕佈置,還有「霹靂魔吞十二宮展偶」穿上特別訂製的服裝造型,讓十二位主人翁呈現布袋戲偶的全新形象。  在展場電影院播放的影片剪輯,則是預告會在2020年推出精彩的電影,足足提早兩年引發布袋戲迷的期待。  「霹靂藝術科幻特展」展出時間自即日起,一直到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