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工藝中心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中心)策劃4條工藝行旅路線,從工藝、藺編、原族與藍染出發,巡遊中台灣工藝足跡。 工藝印記|探索工藝原鄉 南投不僅以天然景色優美著稱,也乘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工藝中心所屬台灣工藝文化園區位於草屯鎮,擁有六公頃的寬廣腹地,園區就像是一個大公園,除給予旅人體驗、療癒、休憩及把心放慢的悠遊空間,亦是探索工藝文化內涵的最佳場域。接著,走入緊鄰草屯鎮旁擁有「花園城市」美譽的中興新村,傾聽在地的文化歷史故事,觸摸時光留下的印記,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挖掘文化的無窮潛力,享受一段探索工藝與懷舊文化之旅。 自然而生|藺編工藝見學 從藺草生態認識苗栗苑裡小鎮,苑裡是苗栗縣最早開發的鄉鎮之一,得天獨厚的水文與氣候條件使其成為稻作的理想之地,因此有「苗栗穀倉」的美譽。作為藺草編織發源地的苑裡,藺草文化館以藺草生態及獨特原生種的火炎山赤松為主題,打造迷人的庭園景觀,與周圍的環境交相輝映,宛如一幅美不勝收的畫作;「台灣藺草學會」則以五感體驗,延續傳統與創新設計,賦予百年藺編工藝新的生命,讓清新的自然空氣再次吹拂,感受其背後含蘊的故事與文化價值。 部落絮語|賽德克族的織藝與自然 暢遊於部落文化與自然之間,從賽德克族文化出發,深入了解這個古老民族的智慧與傳統,認識精湛的織藝,並親手體驗織布的魅力。從「里山織色纖維工坊」與「熊肯作織布的家」探索從苧麻取出纖維的過程,見證古老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並欣賞自然與文化的結晶,感受時間在這片土地上的沉澱與流動。 采藍纈染|太平藍染與自然生態的文化旅程 藍染的魅力在於運用多種防染技法,設計出藍白分明的花紋。位於台中市太平區的「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將藍染技藝融合在地文化及對地方的人文關懷,讓太平藍染綿延不絕。從頭汴坑感受大自然的靜謐與豐富生態,在太平藍體驗客家藍染,了解藍染原料植物與製作過程,體驗製作獨特的藍染作品,最後到周邊景點蝙蝠洞、蜜蜂生態教育園區了解大自然的生態,開啟一段結合手作、文化與生態教育的旅行。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工藝行旅不僅是對旅行與技藝的深入探索,更是台灣深厚文化的體現,相關活動訊息請至國立台灣工藝發展中心官方網站(https://www.ntcri.gov.tw/)或官方臉書(facebook.com/ntcrintcri)查詢。
工藝中心即日起推出「尋找顏水龍」特展,邀請民眾趁著暑假來到顏水龍70年前推動成立的工藝中心,了解他一生推廣台灣手工藝,讓藝術寓於生活、融入空間,致力培育現代工藝人才的遠見, 「尋找顏水龍」特展以整個「台灣工藝文化園區」出發,跳脫以往固定場館空間的展出形式,串聯園區內以顏水龍為關鍵元素的特展、書展、家屋模型、3D影像、園區地景及馬賽克展示空間。 透過「顏水龍 台灣工藝」、「顏水龍 工藝中心」、「顏水龍 馬賽克鑲嵌藝術」三大軸線,展示顏水龍對台灣工藝的影響、與工藝中心的關係及提倡馬賽克鑲嵌藝術的理念等脈絡內容。 「顏水龍 台灣工藝」主要揭示顏水龍對台灣工藝的影響,以顏水龍的工藝活動對應至百年尺度的台灣工藝史,也特別重現曾在「日月頌顏水龍與台灣」展覽中展出的顏水龍台中家屋模型、3D影像與設計稿(顏水龍台中家屋巡禮),同時藉由相關文本圖書展示(顏水龍與台灣工藝主題書展)等,期待觀者能從不同面向理解顏水龍「生活就是藝術」的理念與實踐。 園區內相關的馬賽克藝術,包括1973年顏水龍接受委託製作的《熱帶魚鑲嵌壁畫》,以燈箱形式再現的《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與《向日葵》等多幅作品,還有馬賽克嵌畫藝術家簡源忠帶領地方社區學員於2008年完成的《馬賽克鑲嵌工藝牆》,以及簡源忠受邀展出的個人創作 (簡源忠馬賽克鑲嵌藝術展)。此外,園區內的兒童共融工藝空間(龍龍好!共融玩聚列車特展),亦規劃有顏水龍馬賽克互動體驗區,讓親子共創美好工藝回憶。詳細展覽資訊及介紹,請至工藝中心官方網站查詢(https://www.ntcri.gov.tw/) 。 「尋找顏水龍」特展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2024年11月3日 展覽地點|台灣工藝文化園區(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中心)欣逢70週年,將於6/5起至6/10舉辦「六五工藝節」展開為期6天系列活動,包含工藝行旅、工藝辦桌、電影欣賞、工藝市集、工藝展覽等,民眾可利用端午假期,欣賞藝術家顏水龍的馬賽克作品《熱帶魚》修復後的完整模樣。 「六五工藝節」開幕儀式由電光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及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共同為顏水龍的「熱帶魚」馬賽克壁畫揭幕,「熱帶魚」馬賽克壁畫為顏水龍於1973年(時年70歲)應電光牌衛浴設備公司之邀所創作,這也是顏水龍唯一以海洋為題材的馬賽克壁畫。《熱帶魚》在電光牌台北門市改建時,因工程碎裂成多塊,董事長李昭亭出資請顏水龍學生進行修復工作,完成修復後將該作品捐予工藝中心保存迄今。 「2024-2025年工藝遶境展」第一境【風起-南投】作為六五工藝節的重頭戲之一,於今(5)日同時開展,該展緣起顏水龍1937年的全臺火車環島工藝產業調查,及1954年促成工藝中心成立之始,匯集顏水龍、歷屆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南投在地人間國寶及技術保存者等人匠心獨具的作品,並推出工藝占卜、VR科技體驗、永續工藝、隨行旅物.SHOP等特別企劃,即日起至8/4於工藝文化館1樓至2樓展出。 6/6將推出「工藝大師獻藝傳心」活動,邀請7位藝師及21位學生以現場展演方式帶來7項精湛工藝,由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高齡103歲的漆藝大師王清霜,與同為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4位大師-竹籐編工藝師張憲平、木雕工藝師陳啟村、織繡工藝師粘碧華、剪黏工藝師陳三火,及文化部重要傳統工藝賽德克族傳統織布保存者張鳳英及玉雕工藝保存者黃福壽等7位國寶級工藝師現場傳授工藝技藝。當日亦有「茶席茶聚」迎賓活動。 6/7則將以文化與工藝作為路徑,陸續推出全台各區適合各族群的工藝行旅計100條路線,從工藝體驗中發現療癒人心的新價值。 6/8至6/10端午節3天連假期間,將有台灣綠工藝假日廣場及台灣社區工藝展示等相關活動,6/8以「工藝辦桌文化饗宴」活動為主,號召近80位工藝師擔任桌長與民眾互動,以「工藝下午茶」方式,展現手感溫度的工藝品。 6/9起連續4週星期日,播放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修復的經典系列電影,並有電影映後座談會及示範演出等相關活動。更多活動訊息請至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官方網站(https://www.ntcri.gov.tw/)或官方臉書查詢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中心)成立70週年,推出「工藝七十」系列活動,五月以「大師月」為重點主軸,展出楊英風「鳳凰來儀(三)」作品原型,此為藝術家楊英風於1970年為大阪萬國博覽會所創製之「鳳凰來儀」巨型鋼鐵雕塑,以流暢動態線條引領觀者視線,表現祥瑞神獸婉約英姿,且其色彩隨光影角度變化,展現出豐厚細膩、雍容古雅的含蓄美感。展期預計即日起至2026年5月止。 楊英風致力藝術創作超過一甲子,作品領域橫跨傳統與現代,包含水彩、油畫、水墨、版畫、漫畫、插畫、設計、石雕、木雕、泥塑、不鏽鋼、景觀規劃、雷射、攝影等。 工藝中心與藝術家楊英風緣份,起源於1970年代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推動「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工藝中心前身),楊英風先生受委託,擔任該研究所新建工程之總設計師,現今臺灣工藝文化園區中的指標性建築「工藝文化館」與「工藝設計館」均為其作品。 「工藝文化館」由楊英風先生邀集貝聿銘建築團隊之彭蔭宣與程儀賢二位建築師共同設計,外型簡潔以四支橢圓柱直立支撐,以雙十及經緯交織為元素,呈現工藝產業向上拓展的意象。 「工藝設計館」亦由楊英風規劃設計,建築美學揉合現代主義極簡風格與東方哲學表現形式,並透過景觀雕塑創作理念與手法,呈現內斂而平穩的空間精神與簡潔的混凝土建材質感。楊英風先生對兩館設計理念考量建築與環境整體性的表現,也試圖從設計與工藝技術中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謙卑思惟。 而工藝中心推出的五月大師月活動,除了本次展出楊英風的「鳳凰來儀(三)」之外,也將可欣賞到工藝中心重要創立人顏水龍經典的「熱帶魚」馬賽克作品,以及當代藝術家楊北辰的公共藝術「工藝之樹」等,以長中青三個不同世代脈絡呈現時代的變遷與多元性,另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南海路)也正展出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楊英風美術館共同主辦之「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