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屈原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新書《課本中消失的文學生命與千古追求》中,第一部分「那些漸漸消失的文學大家」,寫的是新課綱中被刪掉的經典古文,但其實一開始區桂芝列了至少34位作者,只是最後限於篇幅只寫了6人。區桂芝說,很難想像國文課本沒有屈原、曹操等三曹父子,沒有李白、王昌齡、李商隱,沒有宋代三蘇翻案文章,沒有明朝劉基、黃宗羲,沒有清朝劉鶚,「我們失去了多少?我們失去了整整5千年。」 推薦1:文學史明星屈原、曹操、李白 區桂芝一一細數:屈原〈漁父〉、賈誼〈過秦論〉現在都刪掉了;曹操〈短歌行〉以前就沒有,都是出現在選修,但實在太精采,不能不收。 比較令人驚訝的是課文中不再有李白。區桂芝表示古文只剩15篇古文,詩詞類都只出現在選修,雖說詩詞選哪位作者都可以,但是她連續教了幾年,都沒有李白,杜甫「三吏三別」倒是有的。至於寫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名句的王昌齡,國高中都沒教,所以現在學生不知王昌齡;白居易〈與元微之書〉、〈琵琶行〉不見了;李商隱是本來就沒有,但要講晚唐重要詩人,能繞過「小李杜」李商隱、杜牧嗎? 推薦2:翻案天才王安石、歐陽修、三蘇 宋朝則出了太多精采的翻案文章,例如王安石〈讀孟嘗君傳〉,歐陽修〈縱囚論〉、蘇洵〈六國論〉等,這不就是多元價值、獨立思考嗎?現在強調多元價值,但課本內卻沒有給學生這些東西。 區桂芝特地提出,以前一定會讀歐陽修〈縱囚論〉,前一陣子台灣社會熱議廢死,我們不禁聯想到唐朝289年大赦天下高達180多次,皇帝動不動找理由廢死,跟歐陽修時代的宋仁宗一樣,這是歐陽修寫〈縱囚論〉的背景,因為歐陽修認為「殺人者都不必赴死」不能是常法,否則天下會大亂。 區桂芝引述《論語》「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檢察官破案抓到犯人,不要高興,而應對社會發生犯罪事件感到沉痛。雖然有死刑,但是刑責是為了給老百姓一個公道,而不是為了以暴制暴;刑責要符合比例原則,犯錯者要付出代價,對受害者而言也是還他們公道。學生讀這些文章都可以跟現實結合,那麼他們的印象會非常深刻,更能培養思辯能力。 區桂芝在新書第二部分討論甚麼叫做「仁者」?她表示,只要是正常的皇帝,都希望歷史記載他是仁君,但是仁有大仁小仁,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仁的教化是從小到大慢慢累積。如果教育能夠從小就強化倫理道德,社會就能更和諧穩定。 像歐陽修寫的〈五代史記一行傳序〉,說自古以來忠臣多出於亂世,板蕩識忠臣; 文天祥〈正氣歌〉說「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朝堂上各個有模有樣,亂世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節操。但這些文章教改之後就漸漸沒有了。 推薦3:向陸游、文天祥學習節操 曾鞏〈墨池記〉則提到,書法只是一種技藝,但只要深造有德、專心致志,就可獲得眾人愛戴,而不是只有讀書可以獲得眾人愛戴。這是在教學習態度、也是教做人品行,這對技職學生是很好的文章。 區桂芝說,過去的公民與道德課拿掉了道德,現在只講法律。當年教改時有人對此提出異議,但有教授說「品德教育交給國文課」,結果108課綱之後砍光,甚麼都不留。 三蘇現在也刪得幾乎沒有,區桂芝說,以前三蘇有蘇洵〈六國論〉、蘇軾〈教戰守策〉和詞〈念奴嬌〉等等,我們對三蘇了解會比較全面。蘇軾的理性辯論文章非常重要,但是現在只剩下〈赤壁賦〉。此外,蘇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跟李白的〈與韓荊州書〉一樣,是古人的自我推銷術,教我們求職時如何自我推薦,現在通通沒有。 區桂芝也選了2位女作家及其作品:李清照〈金石錄後序〉、徐淑〈答夫秦嘉書〉。她表示,中國歷史上女作家出名的不多,但只要是出名的就是響噹噹不讓鬚眉,綠營不是強調女權嗎?課本卻刪掉李清照、徐淑,反而只留下名不見經傳、日據時期張李德和的〈畫菊自序〉。 推薦4:《老殘遊記》從容觀看生活 關於家國關懷,區桂芝推薦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金句是「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歐陽修〈五代史記伶官傳序〉,談後唐開國君王盛衰過程,金句是「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聽了是否會聯想到目前某些政黨?另外陸游愛國詩詞、文天祥〈正氣歌〉,讓學生學到愛國情操。 區桂芝說,現在的教育常常口說「尊重」、「多元」,卻缺乏中心思想、大是大非大原則,因為在大是大非之前,是沒有所謂的「尊重」和「多元」的。台灣現在把常常把低俗視為台灣特色,這是一種社會錯亂,這種文化之下怎麼教小孩? 在個人立身處世方面,區桂芝則推薦明初古文三大家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他以自身自學經驗勉勵東陽馬生要懂得吃苦,在艱困之中,建立自己的學問;方孝孺〈指喻〉說明如何以小見大,這些都是學生很好的引導。 政治思想方面,黃宗羲〈原君〉思考民主,區桂芝表示,君主時代的人有這樣的思考,多麼了不起!完全啟發了之後的清朝革命志士。 個人生活情趣上,區桂芝說,新課綱刪掉《老殘遊記》,以前國中會讀〈黃河結冰記〉,高中有〈王小玉說書〉,現在都沒有了,未來學生不會知道劉鶚是誰了。國文課本中每一個作者就是一個小小世界,一個個作者串起了5千年中華文明,她痛惜表示,課本刪掉了這些中華文化的寶貝,我們失去了多少? 【區桂芝書單】(有*號表示區桂芝新書有選入) 1,屈原〈漁父〉 2,賈誼〈 過秦論〉 3,班固〈李夫人傳〉 4,曹操〈短歌行〉 5,曹丕〈典論論文〉 6,曹植〈與楊德祖書〉 7,王粲〈登樓賦〉 8,徐淑〈答夫秦嘉書〉 9,*王羲之〈蘭亭集序〉 10,李白 11,王昌齡 12,白居易 13,*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4,李商隱 15,杜牧 16,*范仲淹〈岳陽樓記〉 17,歐陽修〈縱囚論〉 18,王安石〈傷仲永〉 19,曾鞏〈墨池記〉 20,柳永 21,蘇洵〈六國論〉 22,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23,李清照〈金石錄序〉 24,*辛棄疾 25,陸游 26,文天祥〈正氣歌〉 27,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8,方孝孺〈指喻〉 29,劉基〈郁離子選〉 30,*顧炎武〈廉恥〉 31,黃宗羲〈原君〉 32,袁枚〈祭妹文〉 33,龔自珍〈病梅館記〉 34,劉鶚〈老殘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