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少年願望事務所

已找到5則相關結果

新型態社交產物  網紅泰辣、黃豪平用證據資料夾保護自己

新型態社交產物 網紅泰辣、黃豪平用證據資料夾保護自己

網紅泰辣在公視《少年願望事務所》分享自身經歷,他談及高中時期遭好友強迫出櫃,氣憤之下甩了對方一巴掌,並揭露自己如何透過「證據資料夾」來保護自己,避免未來再次受傷。 「最信任的人,往往帶來最深的傷害。」泰辣回憶,高中時期有一位知心好友,兩人無話不談,卻沒想到在一次爭執後,對方竟私下向全班公開他的性向。泰辣表示:「當下真的氣炸了,所以在排練時,直接當著全班的面打了她一巴掌。」然而,這個衝動的行為反而讓他成為眾矢之的,班上原本還有人不認同這位好友的行為,卻因為泰辣動手,讓他成為輿論焦點,甚至遭到排擠。「現在想起來,那真的不是成熟的處理方式。」 泰辣坦言,因過去多次遭遇背叛,他現在習慣在雲端硬碟建立「證據資料夾」,保存涉及利益衝突的對話與截圖,藉此保護自己。他表示,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學會了將所有期待明確化。「不管是合作關係、友情,甚至婚前協議,我都會講清楚,避免未來的誤解。」他認為,許多被背叛的感覺」其實來自於雙方對彼此期待的落差,若能在關係初期清楚溝通,就能減少衝突。 主持人黃豪平聽完後,分享自己當年發現前女友劈腿時,為了保護自己,他將相關的對話紀錄、爭執過程的截圖整理壓縮,交給一位信任的朋友保管。「我不會主動拿來用,但如果有一天我受到傷害,請把這個檔案還給我,讓我有機會澄清自己。」他強調,這樣的做法並非出於報復,而是擔心對方未來可能會散播不實言論。令人欣慰的是,保管這些資料的朋友至今未曾背叛他的信任。 談及「背叛」,一個經典問題浮現:如果前任和自己的好友交往,能接受嗎?鄧惠文醫師分享了自己的原則:「如果我的朋友要和我交往過的對象在一起,那請便。我不會欺瞞對方,該提醒的優缺點我都會坦誠相告。」然而,她也坦言,在這種情況下,她無法維持與這位朋友的關係。「這不是出於憤怒或報復,而是我對自身心理界線的尊重。如果你還想維持這段友誼,對不起,我就是沒有辦法,這是我的使用手冊。」

民雄再婚談新家庭磨合之道  鄧惠文憶媽媽男友如何解除她武裝

民雄再婚談新家庭磨合之道 鄧惠文憶媽媽男友如何解除她武裝

民雄在《少年願望事務所》中暢談離婚後,如何面對孩子對重組家庭的不適應與掙扎,他強調:「孩子應該被尊重,讓他們理解並參與家庭的變化。」希望能給面臨相同狀況的家庭一些參考與力量。 民雄表示,重組家庭並不可怕,關鍵在於父母態度。他認為,當父母決定進入新戀情時,應該誠實且尊重孩子的意見:「因為爸爸戀愛了,或者媽媽戀愛了,應該誠實地詢問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讓他們突然面對一個新的家人,措手不及。」但孩子真的能輕易接受嗎?民雄坦言,孩子沒有選擇,他們只能適應。但如果父母願意在一開始就誠實溝通,而不是讓孩子在無預警的情況下接受新家人,衝突就能大幅減少。 民雄再婚時,與妻子約定好對彼此的孩子都要一視同仁,從日常生活、旅遊到教育,都讓孩子們公平參與。他認為,父母若有意識地創造共同回憶,就能促進手足間的感情:「哥哥們會愛護妹妹,妹妹們也會尊重哥哥,這樣的互動讓家裡的氣氛變得自然和諧。」 談到親子相處,民雄強調,他不會責罵或過度干涉孩子,而是選擇用朋友的方式與他們溝通。例如,他會藉由觀察孩子的朋友圈來了解他們的狀況,也會用輕鬆的對話方式提醒孩子哪些行為可能不妥:「如果孩子做了某些事情,我不會責罵,而是會告訴他『這樣可能有點Over,媽媽可能會有很大反應喔!』」他相信,這種方式能讓孩子更願意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想法與困擾。 在節目最後,民雄鼓勵所有重組家庭的父母:「我們曾經都跌倒過,但愛不該是一場輸贏。重組家庭的挑戰無法避免,真正決定家庭關係的是我們願不願意放下成見,聆聽彼此的聲音。」 主持人鄧惠文回憶,少女時期單親家庭的她,十分排斥「搶走媽媽時間」的媽媽男友存在。但有一位媽媽男友卻用行動改變她的看法,當她為一場舞會想買新衣服時,這位男士不僅細心詢問活動細節,也擔心她挑選困難,還在日本購買四件禮服,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當時深刻體會到「被聽見、被理解」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愛。她強調,在重組家庭中,願意傾聽與在意孩子需求的陪伴,比單純的物質給予更能帶來安全感與情感連結。

蔣偉文謝爸放生學會負責  孩子這件事踩他地雷

蔣偉文謝爸放生學會負責 孩子這件事踩他地雷

《少年願望事務所》邀請蔣偉文分享當爸媽的地雷,他大吐苦水表示孩子說謊讓他最抓狂,太太也曾因孩子一句「不關你的事」氣得爆炸。而蔣偉文分享年輕時也曾因「不聽老人言」吃過虧,他大學因忘記選課導致延畢半年。「我爸爸提醒過一次後就不再多說,讓我自己去承擔後果。」雖然因此捶心肝,但他深感這種教育方式讓他真正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談到演藝圈的起步,蔣偉文回顧自己25年前辭去薪資優渥的外商工作,為追求夢想「家裡蹲」了三個月。當時,父親雖然著急,但選擇尊重他的決定,並坦言:「我精神上支持你,但金錢上無法幫你。如果不行,就去找工作;如果行,就加油!」蔣偉文回憶父親忍住焦慮的表情,認為這種不苛責、不反對的態度,是尊重與信任的最佳示範。 蔣偉文提到,有一次兒子興奮地描述自己在學校走廊踢球,還繪聲繪影地形容球如何形成「V字形」的反射軌跡。然而,他下意識回應「很危險」,卻瞬間澆熄了孩子分享的熱情。經過反思,他學會「踩煞車」,先讓孩子說完,再用適當的方式給予建議。「當孩子願意分享,父母應該抱著好奇心參與,而不是急於糾正。」 節目主持人鄧惠文醫師也指出,青少年常以情緒化的語言表達內心壓力,父母需避免直接感受到攻擊。「當孩子說『你很煩』,其實是在說:『我現在很煩。』透過溝通引導,能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父母也不會誤解。」試著理解彼此的出發點,避免用「帶刺」的語言攻擊對方,或許就能減少不必要的衝突。

樂天女孩張雅涵認了容貌焦慮有動刀  被爸爸嘲笑「擴頭妹」

樂天女孩張雅涵認了容貌焦慮有動刀 被爸爸嘲笑「擴頭妹」

《少年願望事務所》邀請樂天女孩張雅涵,暢談她從因容貌焦慮而心情低落,到逐漸釋懷的轉變。張雅涵直言:「以前非常在意自己的膚色,因為外景拍攝和啦啦隊活動經常曬得很黑,加上本身是黑肉底,為此嘗試過各種偏方。」還大方坦承自己動過醫美手術。 本集《少年願望事務所》以「為何給我這張臉?我要怎麼樣才能變好看!」為主題,深入探討容貌焦慮的心理成因及其影響。張雅涵坦承,過去為了膚色曾嘗試美白錠、美白針,但逐漸意識到「有人特地曬成歐美膚色,現在的膚色其實很流行。」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張雅涵竟是透過一黑還有一黑高,看著身邊同樣黝黑的啦啦隊成員,來緩解自己黑肉底的容貌焦慮。 談及整形經歷,張雅涵表示,最初選擇雙眼皮手術的原因並非追求外表完美,而是為了解決化妝的不便。她說:「以前是單眼皮,看起來太腫,必須畫很粗的眼線還要貼雙眼皮貼,貼到眼皮都破皮,乾脆直接割雙眼皮,省下時間又方便。」 她也透露小時候因為額頭飽滿且髮際線較高,把頭髮梳上去很像清朝人,曾被父親戲稱為「擴頭妹」,一度因此感到自卑。後來發現飽滿額頭成為流行,於是接受自己的自然特徵,不再刻意改變。張雅涵也強調,自己的整形經歷以微整形為主,對大手術仍存有顧慮:「全身麻醉我不敢,怕會有風險。」 節目中,主持人鄧惠文也指出,容貌焦慮源自人們渴望變得更好的基本心理,但在過程中如何發展自信,並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才是關鍵所在。節目將於26日晚間9點在公視及公視+播出。

女兒迷初音未來  黃鐙輝驕傲:我年輕也想當海賊王

女兒迷初音未來 黃鐙輝驕傲:我年輕也想當海賊王

《少年願望事務所》昨(21日)晚間9點公視主頻首播,由鄧惠文及黃豪平主持,堪稱是「爸媽冏很大」2.0版,首集以「爸媽不要怕,做這個我養的活自己!」為題大聊孩子的興趣。黃鐙輝及女兒黃太後分享父女相處之道,黃鐙輝驕傲地表示女兒迷上初音未來,還為此自創角色。 黃鐙輝表示:「我的女兒因為喜歡初音未來,自學繪畫,從零開始到可以創造角色,前面以為是浪費時間,到變成我的驕傲。」他進一步表示自己年輕時也曾想當海賊王,所以不會禁止孩子有自己的興趣。女兒黃太後則是表示媽媽不但支持自己追求興趣,購置新平板,還會幫忙搶演唱會門票、買周邊。 鄧惠文指出有些孩子進入青春期變沉默,是因為開始有獨立意見,孩子對表達不滿時,爸媽要肯定自己給孩子足夠的信任感、空間,讓他願意表達,並提供適當的協助。黃豪平說:「青少年不是一群人,是一個又一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帶來不一樣的生命經歷,在節目上討論的內容,都會影響到彼此的生命經歷。」 《少年願望事務所》於10月21日起公視每週一至三晚間9點播出,公視+可同步收看,每週四至六晚間9點於小公視首播。透過對談直視時下青少年所面對的難題,如同儕關係、親子關係、談戀愛、金錢使用、未來規劃等。除了立場不同的討論過程,節目中也不乏幽默搞笑的橋段,在劍拔弩張之中也能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