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客委會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前幾個月,「客家委員會」在YOUTUBE上架了一部影片,片名是「台灣客家的介紹」。此部影片全程是以較為時下潮流的風格呈現,全片總長3分43秒,內容出現「小心客家人就在你身邊」、「最早台灣客家族群從中國來台時忘了帶錢包,所以有了這首歌」;接著羅時豐唱「唐山過台灣,沒半點錢」...等趣味搞笑的方式剪輯;但內容帶出了介紹客家話的腔調「四海大平安」、也介紹了「還我客語運動」,更以輕鬆的方式介紹了「客家委員會」。 相信這部短片,多數客家鄉親,甚至海內外客家人可能看過,甚至也有不少非客家人,從這部短片中認識了客家,引起的迴響非常巨大。然而,這樣的宣傳短片,也的確在部分年長前輩的眼中或心中會認為說:這影片是「不正經的」、「不適當的」、「不好的」影片;認為怎麼會有客委會自己嘲諷客家人很「小氣」;認為怎麼可以用戲謔的方式,剪輯這些「搞笑」的片段來嘲諷自己族群;認為既然是「客家委員會」的宣傳品,就是代表「客委會」的形象,應該端正適當,如同以往的宣傳影片才是。然而,這支短片,目前的觀看人數已經超過120萬,此片可能是客家影片歷史中,觀看點閱排行榜第一名的影片。 肩負官方全國級的客家公共傳播推廣的重責大任,除了「客家委員會」之外;目前還有「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也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在剛開始運作時,是一群年輕人組成的工作團隊,他們非常努力的使用新媒體來發揮創意;不斷在臉書粉專、YOUTUBE上,透過拍趣味短片、「梗圖」、「雙關圖」、「KUSO圖」...等各種創新多樣的方式,在做客家公共傳播推廣。當時,同樣也面臨到部分長者批評:「...沒水準」、「不應該...」、「沒有美感」、「沒有藝術眼光」、「失去全國級基金會的格」...等較為嚴厲的指正。 值得思考的是,客家公共傳播推廣的受眾或目標團體到底是哪些人(是通俗普羅大眾或是菁英團體)!?是希望推廣傳播給怎樣的年齡層(是年長群體還是年輕人)?!怎樣的知識文化藝術水平的人(是一般民眾或是高知識文化藝術水平的人)?!是官方人士或一般民間人士!?是客家人抑或各種族群的人?!這些思考非常的關鍵。因為若釐清了客家公共傳播推廣的主要受眾團體或目標團體,更能對焦受眾團體的特性與需求偏好並具體操作新媒體以及新媒體呈現的內容,來觸及廣大的目標團體,來發揮客家公共傳播推廣的效能。 目前大家都很清楚的認知到,客家語言文化傳承的最大挑戰,是斷層的問題;快傳承不下去的問題。尤其客家年輕的一代,對自己客家族群的認同逐漸模糊、還能有客語能力聽說讀寫的年輕人逐漸稀有、能對客家文化熟悉的後生人更是遞減。這是我們共同面對的困境:客家認同式微、客家文化消逝、客語傳承危機的現況。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好?!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我們能夠束手無策嗎?! 因此,很多的客家長輩前輩不斷聲嘶力竭的發聲,提醒我們要正視客家傳承的危機;很多客家長輩前輩不斷力挽狂瀾想要改變這樣的困境。猶記得我們客家之父鍾肇政生前曾在媒體面前,哽咽地說道:我們正面臨客語、客家人消失的危機。按照客委會所統計的數據,客語每年以5%的速度消失。這樣的數據太令人憂心了,也顯現出客家語言文化的斷層,是立即迫切的議題;在目前更是危急的關頭,需要搶時間;跟時間賽跑;需要迫切的讓客家語言文化能一代傳給下一代;能讓更多年輕的客家子弟能認識自己的族群;願意學習自己的母語;想要了解自己族群的文化。因此,如何讓更多客家年輕子弟願意認識客家;靠近客家;認同客家;喜歡客家,最終達到:年輕的客家子弟認識自己的族群;學習熟悉自己的母語;認識自己族群的文化,成為目前客家語言文化傳播推廣的重中之重。 因此,客家公共傳播推廣的主要受眾團體,可能會是客家年輕或年幼的世代。這群年輕與年幼世代的特徵與使用新媒體的習慣與偏好,尤其需要掌握並對應。這群不太看傳統電視;不太看報紙新聞;生活在網路世界的世代;他們習慣掛在IG、YOUTUBE、臉書等自媒體上;偏好趣味短片、「梗圖」、「KUSO」等新媒體內容...,這些年輕世代使用新媒體的特徵、習慣與偏好,我們是否足夠了解?!我們是否願意尊重對應他們的需求與偏好?!我們在客家公共傳播推廣上的新媒體內容,是否能夠吸引年輕人!?我們是否願意欣賞鼓勵這些年輕的新媒體工作者,讓他們自由展現才華?! 以上這些提問,可能都會關乎到,是否能有更多年輕的客家子弟,透過新媒體與新媒體的內容來認識到客家、認同客家、想要學習客語文化。當我們在客家公共傳播推廣的新媒體內容上,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客家年輕子弟,覺得客家很有趣、客家很酷、很想了解客家、很願意認同客家、很願意學習客家語言..,如此情況,客家傳承,或許還有契機還有希望。新媒體以及新媒體的內容,即成為關鍵的利基,有機會緩解客家語言文化快速消逝與斷層的危機。 意即,若能善用新媒體來推廣傳承傳播客家,相信如同客委會楊長鎮主委所期許的願景「客語主流化的社會環境」,將指日可待。 作者為世界客家雜誌社長 ●投稿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