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學術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記者林可妮報導】大數據是目前最紅的顯學,知名的大數據公司營運長林慧珍15日應邀到台灣藝術大學演講,從具體的數據剖析政治商業等未來的趨勢。 林慧珍表示,大數據公司的KEYPO平台每一年蒐集的資料超過三億筆,透過精密的語意分析,可以精準掌握品牌及競品分析、產品、政治人物的網路聲量,包括好評與負評的比較,以及討論的情緒。 針對影視票房,林慧珍指出從2017年的資料可以看出,網路聲量跟票房之間有高度相關性,大致上來說,一則網路聲量差不多可以反映出一萬元台幣的票房。在政治領域,大數據也可以精準分析出每一位政治人物的網路熱度,也可以幫各政黨或政治人物分析現況,並且提供強化的策略建議。至於網路聲量要如何推論出最後的得票成績,目前已經有分析模式,今年投票成績就可以驗證各家大數據的推論是否精準。 林慧珍的媒體經驗非常豐富,曾經在東森、三立、聯合影音都擔任過高階主管,涉足節目、新聞與新媒體等領域,後來投入大數據分析,再創媒體生涯的新高峰。 這場專題演講是由台灣藝術大學「廣電暨傳播管理教師成長社群」召集人賴祥蔚教授主持,出席的聽講者包括教授與博碩士研究生。台藝大的影音博士班,是國內傳播學界第一個以創作為特色的博士班。
【記者林可妮報導】第七屆「兩岸通訊傳播法論壇」十月二十一日落幕,會議中針對大數據與網路平台的法律責任以及治理,結合國際最新發展,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 論壇主席劉孔中教授針對了「貿易戰、大數據、雲算法與反托拉斯」發表專題演說,並且指出雲算法或是雲端演算,如何建立公平的監督機制,將是未來重點。 中國移動法務副總經理于莽與Intel中國區法律政策總監續俊旗都針對網路數據應用的法律責任提出了分析。台灣的學者程法彰與賴祥蔚教授則分別針對網路知識產權與新聞報導的著作權保護發表論文,指出未來的發展方向。 「兩岸通訊傳播法論壇」旨在持續推動兩岸電信、廣電與網際網路最新趨勢與法學的定期交流,促進學術界與實務界的密切互動和廣泛合作。自從2012年創辦以來已先後在兩岸輪流連續舉辦六屆。今年第七屆是由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中南大學法學院作為「兩岸通訊傳播法論壇」秘書處單位,承辦、策劃和實施第七屆「兩岸通訊傳播法論壇」,今年的會議聯合了第三屆「網絡法治30人論壇」,負責承辦的王紅霞副教授巧妙安排,兩天會議非常緊湊且成功。 出席論壇的中國大陸產業主管包括了:百度公共政策院院長張麗君、Intel中國區法律政策總監續俊旗 、中國移動法務副總經理于莽、京東集團法律研究院院長丁道勤,另外還有多位重量級的學者,包括王曉曄、陶正華、盛傑民、齊延平、時建中、張文祥等。台灣的與會學者包括了劉孔中、馮震宇、賴祥蔚、程法彰、陳思廷、江雅綺、葉志良、黃郁雯等,產業主管則有賀陳冉等多位。
圖/左起:吳景欽教授、鄭自隆教授、王育敏立委、賴祥蔚教授、莊伯仲教授 【特約記者李念穎報導】假新聞議題一直被炒作,政府現正研擬修正《國家安全法》等法規遏止假訊息在網路亂竄。此舉讓多數外界人士認為是觸及新聞自由的紅線,使公民言論自由大後退。針對什麼是假新聞?有無必要修法管制?成為各界關注的重點,有鑑於此,立法委員江啟臣與中華傳播管理學會於2日在立法院召開「假新聞治理與言論自由公聽會」。多名立委與跨黨派的傳播、法律學者針對假新聞議題進行意見交換。會中各方針對言論新聞自由不應該由行政機關立法管制,避免造成寒蟬效應,有高度共識。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鄭自隆首先針對何謂新聞作出定義,他指出,新聞是經由專業新聞機構做媒體守門的動作,經過層層把關的過程,才能稱是新聞。諸如臉書、PTT、爆料公社等網路平台的訊息,只是消息來源。 真理大學法律系所副教授吳景欽認為,何謂「真」、「假」,我們難以定義,大法官釋字第509號針對刑法毀謗罪就已明定,採善意傾向原則,而非真實原則,實為保障人民的言論基本自由。 立委王育敏表示,2017年台灣在無國界記者組織公布的新聞自由排名為亞洲第1名,如果政府真要使用公權力箝制新聞自由,恐怕我們的言論自由將倒退走。此外,台灣衛星廣播電視法第67條早已明訂媒體需負起查證義務,違者將處以20~200萬罰緩。國內也有許多媒體自律協會,可見新聞自律為媒體的最高原則。 立委柯志恩説:「媒體的自律與閱聽人素養,是阻止假新聞進入到我們生活最好的方法。除非是戒嚴時代,才會把謠言跟訊息,用法律來界定。」 身兼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的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表示,若政府要求媒體網路平台協助將假新聞下架,是給予他們言論審查的權利,箝制了人民的言論自由,完全不能接受。 立委江啟臣指出,假新聞本身是不是就是一個假新聞?假新聞要有明確定義,不是對執政者不利的新聞都是假新聞。 最後鄭自隆總結,新聞指涉的對象是媒體,不涉及一般民眾。且新聞查證有層次之分,沒有一定的標準,故屬於倫理標準而非政府單位能夠規範的。若由行政機關進行管制是對新聞自由的藐視與侵犯。媒體是社會公器,不是政府的傳聲筒,只要符合描述事實、合理查證、平衡報導等三規範,就是一則合理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