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子宮內膜癌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議員許家蓓子宮內膜癌逝享年48歲 異常出血恐是警訊

台北市議員許家蓓17日中秋節才在臉書發文,祝大家平安健康,今天(18日)卻不敵癌症病逝,享年48歲。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110年子宮體癌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其中92%為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至59歲停經後婦女,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常見症狀包含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和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狀。惟目前國際科學實證子宮內膜癌並無有效之篩檢工具,更高居台灣婦女癌症死因第10位。 據悉,許家蓓於今年5月確診子宮內膜癌,癌細胞擴散至骨頭與其他臟器,她仍以樂觀態度接受療程,在馬偕醫院積極接受治療。許家蓓原規劃康復後投入抗癌公益活動,擔任志工等,希冀能推動癌症防治,未料上周病情急轉直下,陷入昏迷,撐過中秋節後,於今天(18日)凌晨2時25分病逝。 許家蓓的父親許富男為民進黨團創黨元老,她跟隨父親的腳步,在20歲時就加入民進黨,現任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許家蓓病逝消息讓民進黨北市黨部主委張茂楠難過不捨,直言北市第三選區痛失一名戰將。 許家蓓2014年以21444票之第二高票當選北市松山信義區議員,成為該選區當時最年輕的議員,之後又在2018、2022年三度當選議員,打破以往對政二代的印象,交出亮眼成績。 張茂楠一早受訪,對許家蓓辭世的消息感到訝異與不捨。他提到,許家蓓認真問政,是相當務實的政治人物,性格又隨和、不與人爭,在黨內人緣很不錯。張茂楠說自己也是前兩個月才知道許家蓓身體抱恙須進出醫院,卻沒想到病情惡化得那麼快。 張茂楠表示,黨內同志對許家蓓離世都感到十分難過,在北市第三選區松山信義區痛失一名戰將。但民進黨在2026年到來前,還有一段時間可以培養人才,空缺的這一席應該會有很多人想爭取,接下來將著手辦理初選。

停經後又來潮 慎防子宮癌變

60歲陳女士,於10年前停經。近一兩個月開始出現停經後陰道出血,她先行前往住家附近的婦產科診所進行檢查,醫師幫陳女士檢查超音波,發現她的子宮內膜厚度達1公分,於是建議陳女士前往大醫院就診。經國泰綜合醫院黃家彥醫師幫陳女士進行子宮內膜切片,病理報告呈現惡性,即所謂的子宮內膜癌。經過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後,判斷為早期子宮內膜癌。黃醫師幫陳女士進行內視鏡微創手術,所幸術後的病理報告確認為第一期(早期)的子宮內膜癌。陳女士術後恢復良好,接受定期門診追蹤中。 另一位48歲林小姐單身未婚,近兩個月開始出現下腹部腫脹,她前往國泰綜合醫院腸胃科檢查,發現她有大量腹水,並且有卵巢腫瘤,高度懷疑是卵巢癌。腸胃科醫師將她轉診給婦產科醫師,判斷林小姐必須接受手術。 林小姐詢問是否可能進行內視鏡微創手術,但醫師認為,林小姐的病情不適合接受內視鏡微創手術,必須接受剖腹手術。手術時切除卵巢腫瘤,同步進行冷凍切片檢查,經由病理科醫師確認為卵巢癌。術後林小姐恢復情形良好。最後病理報告確認為第三C期的卵巢癌,林小姐後續接受了6次化學治療,目前恢復良好,接受定期門診追蹤中。 何謂「內視鏡微創手術」? 黃家彥醫師表示,內視鏡微創手術是利用腹腔鏡或是達文西機器手臂系統進行手術。有別於傳統剖腹手術,內視鏡微創手術是利用3到4個1公分以下小傷口進行手術。 「內視鏡微創手術」有何優勢? 內視鏡手術具有傷口小,出血量少,恢復快,住院天數短的優勢,而且手術視野會放大,手術醫師可以將病灶看得更清楚。 婦癌手術適合「內視鏡微創手術」嗎? 並不是所有的婦癌手術都適用「內視鏡微創手術」,必須經由專業的婦癌科醫師判斷。 目前一般適合的情形為: 1.早期子宮內膜癌 2.早期卵巢癌 黃家彥醫師強調,晚期的子宮內膜癌與卵巢癌因為有癌細胞藉由腹腔鏡手術而擴散的疑慮,目前婦癌相關治療共識皆不贊成採行腹腔鏡手術。至於子宮頸癌部分,根據新英格蘭雜誌(NEJM)2018年11月的一篇論文指出,微創內視鏡子宮頸癌手術,較傳統開腹手術,病患4.5年的存活率會降低10%(微創內視鏡子宮頸癌手術6.0%,傳統開腹手術96.5%);目前一般認為,2公分以下的腫瘤,術前影像檢查未有淋巴轉移的子宮頸癌患者,才適合採微創內視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