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女人皆如是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不只歌 更有劇—2024小澤征爾音樂塾《女人皆如是》京都周日場戲感十足

今日(18日)的京都突然下起了雨,略帶寒意的天氣,也澆不熄前往京都ROHM劇場觀眾們的熱情,當中更有來自蹦藝術的「京都雅遊|魅麗音樂之旅」共26名團員,以及12位從台灣自行前來參加的樂友一起加入,欣賞2024小澤征爾音樂塾《女人皆如是》的演出。 有了週五首演場的成功表現,其實對這場演出我的心情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有時首演成功後,化解緊繃的氣氛,反而會造成下一場的過度放鬆,還好這完全不是今天《女人皆如是》的狀況!可以聽出來不論是樂團或歌手的確有更加放鬆,這樣的感覺反而讓大家進入了一種「自在」的狀態,尤其是三位女性角色:飾演奧迪麗姬的女高音克拉克(Samantha Clarke)、飾演朵拉貝拉的次女高音凱依(Rihab Chaieb),以及飾演黛絲碧娜的女高音弗托莉(Barbara Frittoli),今日完全能在有限的空間裡加足戲感,這是本週從總彩排到首演都沒感受到的情況。加上三人的聲音狀態一樣維持高標準,除了黛絲碧娜最終在結婚公證人時意外落掉兩句歌詞外,其餘皆是滿分演出,讓觀眾感受到在台上的她們不只是唱「歌」,而是把「劇」的成分發揮到百分百。 這樣的效果相當驚人,不但與之對戲的三個男角也同樣被渲染出更好的回應,更重要的是這齣「劇」終於傳達到觀眾眼裡了——週五場的演出雖然在音樂上堪稱完美,但觀眾對於劇中的情節或笑點鋪陳其實沒什麼反應,原本還認爲是不是導演過度收斂,實際上可能是歌者在經過多次排練及演出後,才終於找到對的表現方式!今天的觀眾反應熱烈,在劇情安排以及動作巧思都有明顯回應,最可愛的情況發生在黛絲碧娜下半場開頭的詠嘆調〈芳齡十五的女子〉(Una donna a quindici anni),由於此曲在最終段前有一個明顯休止,加上前面唱得太精彩,觀眾自然忍不住鼓掌,這時女高音弗托莉用手指稍為示意觀眾停下,然後再邊唱最終段邊離開,讓原本刻意安排好的橋段,卻像是現場即興加唱的感覺,感受到台上台下完全浸淫在莫札特美妙樂音的氛圍裡。 嚴格來說,今天小澤征爾音樂塾樂團並不像週五場那麼「精準」,可以聽得出來有一小部分唱段明顯沒對上歌者,但就如同前面所說,在大家更「自在」的情況下,本場音樂聽起來更加有一體感,也能聽出來首席指揮馬休斯(Diego Matheuz)在不少地方刻意把速度或音量做出更強烈的對比,帶領樂團更朝著「一起做音樂」邁進。相當恭喜2024小澤征爾音樂塾度過了「莫札特歌劇」這個大難關,也十分期待明年的威爾第《茶花女》,又可以帶給大家什麼驚喜。 原文出處

絕美舞台解禁!2024小澤征爾音樂塾《女人皆如是》首演夜

經歷了兩個多月的排練,終於到了2024小澤征爾音樂塾《女人皆如是》的首演之夜,由於本劇時間較長,週五即便六點半開演,預估結束都要超過十點,也讓今年的首演夜不像往年的人潮洶湧,不過最終還是有約七成滿的入座率,當中包含了本次參與台灣優惠方案週五場的19位觀眾,搭配著京都連兩日的暖陽,以輕鬆愉悅的心情等待開演。 正式開始前,小澤征爾音樂塾的首席指揮馬休斯(Diego Matheuz)在樂池的指揮台轉向觀眾,表示要將待會的曲目獻給已經在天上的大師,樂曲一下是莫札特的弦樂嬉遊曲第二樂章,馬休斯用了較慢的速度處理,樂團也十分精細地給予應和,讓人驚艷於這些年輕學子們的實力,曲畢觀眾也等待良久,讓聲響留在ROHM劇場中飄蕩,相信大家的心中也都想著小澤征爾過往的英姿! 在管樂與定音鼓團員入座後,正式進入了《女人皆如是》的序曲。讓我頗意外的是,樂團似乎在剛剛的弦樂嬉遊曲後,有了一定的暖身效果,這次的序曲是這幾天聽下來最不疾不徐、也最典雅優美的版本,馬休斯把速度稍慢了一些,也讓音樂從中跑出了靈魂,這點也延續到歌者進場後,樂團有了比較「鬆」的狀態,也讓聲樂家更有發揮空間,今晚的演出要大大給樂團一個讚,與台上歌者的高難度快速音群配合都緊密對上,幾乎到達零失誤的表現,可以想像大家是花了多少苦心在練習這次的演出! 到了正式演出,聲樂家們都是毫不保留,不過從一開口就讓人驚艷的,應該還是飾演奧迪麗姬的女高音克拉克(Samantha Clarke),從最開始的二重唱、到著名的詠嘆調〈如同磐石堅忍不拔〉(Come scoglio immoto resta),以及第二幕高難度的〈請原諒我,我的至愛〉(Per pietá, ben mio, perdona),克拉克都表現得游刃有餘,而且聲音共鳴充滿整個劇場,每每獲得滿堂彩;不過全劇的六個角色,其實戲份都一樣吃重,加上有許多二、三、四甚至六重唱的橋段,本次音樂塾的卡司陣容絕佳,配合默契皆相得益彰,個人特別欣賞飾演費蘭多的男高音阿戴尼(Pietro Adaìni)的表現,他在高音域的聲量控制得宜,尤其能收到相當弱的程度,技巧十分出色。 在看過總彩排之後,這次首演夜也可以認真觀察導演尼斯(David Kneuss)放入了哪些小細節,可以看出尼斯試圖在一些片段加入可愛的小動作或是暗示,但不知是不是為了維持角色的貴族氣質,大家的表現都相當收斂,一不小心就會錯過這些巧思,對於首次欣賞的觀眾(尤其還需要分心看字幕)可能無法十足感受這些部分,讓整體製作的戲劇感稍嫌平淡了些。即便沒有什麼大場面,佈景與服裝設計師佩德左拉(Robert Perdziola)依然不讓人失望,光四幅華麗細緻的巨大景片就美不勝收,細節令人目不轉睛,從後院、庭園到起居室的佈置,也是相當復古典雅,而左右舞台各放上數棵大型的橘子樹,則是兼帶鏡框效果,讓多半時候只有六個人的舞台不會看起來太空,到後來我有點懷疑那些橘子到底是自己在發光,還是打燈讓他們發亮?這份疑惑,大概要等到週六中午舉辦的台灣觀眾限定後台導覽活動,才能一見分曉了! 原文出處

初見全貌—2024小澤征爾音樂塾《女人皆如是》總彩排之夜

經歷昨日因突發狀況而造就的獨一無二「給兒童的歌劇」後,今日小澤征爾音樂塾進行首演前的最後一次總彩排。由於昨日台上情況讓眾多環節無法發揮,今日以正式卡司的完整總彩排,讓人以高度期待的心情,進入京都ROHM劇場。 在精彩熱鬧的序曲後,正式卡司一開口就立刻感受到世界一線聲樂家的不同,尤其飾演費奧迪麗姬的女高音克拉克(Samantha Clarke)從第一個音就驚艷全場,飾演阿方佐的男低音吉弗雷(Rod Gilfry)也是渾身充滿戲感,越聽下去我就越心生疑惑:即便昨日的替補卡司有身體上的狀況,但不論是2016《蝙蝠》、2017《卡門》或2023《波希米亞人》的音樂塾演出中,都沒有出現正式卡司與替補卡司表現有這麼巨大差異的情況,左思右想發現關鍵點:原來全都是莫札特的關係! 學習器樂的人都知道,莫札特一向是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作曲家,乍看沒有艱深技巧,但要演奏得純粹寫意不造作,實在是難上加難,這點放在歌劇也是一樣,尤其像《女人皆如是》,全劇的六個角色各有吃重的獨唱與合唱片段,加上很多時候與樂團聲部有緊密的配合與銜接,只要一個沒合拍就會相當明顯——此點要給目前小澤征爾音樂塾的首席指揮馬休斯(Diego Matheuz)很大的掌聲,樂團在他的帶領下相當精準地與歌者配合,尤其幾個加快或漸強段落更是充滿張力,讓全劇的音樂能在有限度的編制下做出很好的起伏,也證明了小澤征爾為何會親自選擇馬休斯做為他在音樂塾的接班人。 同時,要如何讓六人撐起偌大舞台,相當考驗導演尼斯(David Kneuss)的功力,在此先不爆雷,但個人相當喜歡尼斯在一些小細節上的處理,譬如可能某人對某人的動情早在測驗計畫之前就有跡可循,或是阿方佐究竟如何策動這一切,是否缺少了他的煽動,整個故事就不會朝這樣的發展?另外,《女人皆如是》最令當代人詬病的,是劇本結局相當不符合時代潮流,即便無法改動原本的台詞,尼斯也透過角色的動作,轉譯出新的詮釋,給予觀眾新的想像空間。很快地週五就是今年小澤征爾音樂塾的首演,到底火力全開的正式卡司,到時會帶給大家什麼樣的精彩表現呢?已經感到迫不及待了!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