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壓力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禪與科學】科學研究證實 禪定可改造大腦調控神經系統

採訪整理/謝明媛 專訪/許晉銓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 禪定的練習需配合身心專注、調息、盤腿抗痠痛等多項動作,會迫使腦部不同區域的神經元相互協調運作。這些神經元間的連結與調控,可以幫助大腦更有效率地進行運作。 自1970年代,腦神經科學家開始從事禪修高僧的研究,並獲得驚人的成果後,科學界對於禪定如何調控大腦活動,充滿諸多的想像與好奇,而隨著腦神經科學研究技術與儀器的推陳出新,讓禪定所產生的神秘力量,也被科學家逐一以科學量化,人類原有的心靈力量與訊息得以解碼。 根據美國奧瑞岡大學Michael Posner教授與中國大連科技大學唐ㄧ源教授共同發布的新聞稿顯示,大多數人在經過每天20分鐘密集的禪定練習後,可以在1週後迅速提升注意力,並有效控管壓力、焦慮與疼痛。研究指出,身心專注的禪定練習與ㄧ般的放鬆呼吸,對大腦的調控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也凸顯出「身體」與「心靈」之間的連結,在實質上是提升腦力與改變生理反應的重要關鍵。 禪定可以活腦抗壓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許晉銓博士指出,此次的研究方法,有別於一般直接測量禪定者的腦部運作模式,而是直接採用一般藥廠在測試臨床新藥的方法,隨機取樣與分群練習,因此參與此項計畫研究的測試者,本身都不曾練習過禪定。 Posner教授是腦神經科學界的權威,長期致力於研究大腦如何控制人的意念與專注力,他在完成此研究後指出:「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東方禪定學的相關研究,我非常驚訝這種禪定練習竟有如此正向的效果!」 藉由MRI腦部影像分析的結果顯示,受測者在經過身心專注的禪定練習後,可以開啟腦部不同區域神經元間的連結。Posner教授解釋:「禪定的練習需配合身心專注、調息、盤腿抗痠痛等多項動作,會迫使腦部不同區域的神經元相互協調運作。這些神經元間的連結與調控,可以幫助大腦進行更有效率的運作。」這些研究結果可以充分解釋,爲何經過短暫ㄧ週的禪定練習,就可以改造大腦的神經調控系統。 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並從事於「大腦與心靈」研究的科學家Clifford Saron指出:「現在是我們探討禪定練習是否對一般人有所助益的時候,同時可以進ㄧ步確認,何種禪定練習對沒有經驗的初學者具有真正實質的效用。」 許晉銓博士預期,在不久的未來,「以禪定自我保健」不再只是修行人或出家人獨享的智慧,對於生存壓力大、忙於家庭與事業的現代人,也可以藉由禪定達到活腦、抗壓的功效,只要透過正確的禪定方法,或許只要一個星期的練習便可見效,這對忙碌的都會人而言,真是ㄧ大福音!(註) 註:此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Tang YY, Ma Y, Wang J, Fan Y, Feng S, Lu Q, Yu Q, Sui D, Rothbart MK, Fan M, Posner MI. (2007) Short-term meditation training improves attention and self-regulation.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4:17152-6.

簡秀枝/60歲的慶生 了卻一椿心願

忙完活動,回到山上,我快步登高,大口呼吸著山上的嵐氣,氣喘如牛,和著淋漓汗水,好不痛快。大自然最能接收我的糾結與壓力。 從台中辦完展覽活動北返,真的累暴,倒頭就睡,直到翌日,睡飽睡夠,自然甦醒。 趕去林口,看失憶的媽媽,住院的哥哥,最近一忙,明顯疏忽了親人。屈指一算,再過幾天,我要過60歲生日。其實,已經很多年,我不過生日,也刻意避開外界的慶生邀約。 但近期,我反覆思考,60是大數字,意味著走過一甲子的豐盈,但未嘗不是「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的提醒與寫照。我該嚴肅整理自己,趕快做些可以做、應該做、必須做的事,否則會徒留遺憾。 首先跳入腦海的是,我該好好報答引導我進藝術之門的趙春翔,因為低調收藏他的作品26年,大家都私藏起來。我該登高一呼,結集各界資源,好好為他籌備一次學術展覧,把他的藝術風華,分享大眾之外,也還他被冷落、低估、邊陲化的公道。 謝謝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蔡進發校長,非常信任我的推薦,一口就答應;也謝謝收藏家們的共襄盛舉,慷慨借畫;佳士得國際拍賣公司臨危授命,情義相挺;還有亞大美術館與典藏團隊的合作無間,在王嘉驥老師策展下,果然打造出高水平展覧,呈現出專業內涵。開幕當天的花禮人潮,賀客盈門,簡直讓我受竉若驚。 果然,這是一個有情有義有愛的社會,太令人感動。 我告訴自己,這是我大半生以來,最引以為傲,也是最有意義的慶生方式。因為,我讓等待了26年來的夢想,在60歳生日前夕,夢想落實了。 坐在已經叫不出我名字的老媽媽面前,我拉著她的手,告訴她,我要過60歲生日了,我用舉辦一場轟轟烈烈的展覽來慶生。她儍儍的笑,似懂非懂。我去醫院看哥哥,我們很少談心理的話,這回我告訴他,雖然我們都一大把年紀,但還是要像年輕時候一樣要求自己,凡事全力以赴,縱使是自己的健康。 我其實也是在說給自己聽的。60歲以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越來越需要有聽天由命的心理準備。但我還是希望大我2歲的哥哥,否極泰來,跟我前陣子一樣,從鐵鞋拐杖中,努力要求自己,脫掉石膏,勇敢走出來,重新找回自己的健康。 早晨上山,櫻已殘,花不多,天氣微熱,奔湧而出的是熱汗,還有滿滿自我壓力的釋放。 我60歲了,提前慶生了,了卻一椿心願了。些許無奈,卻也真實。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