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地球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疾呼一個都不能少!2019地球日「與野共生」 號召各界響應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地球日網絡(Earth Day Network)以及台灣地球日公布今年(2019)的地球日主題為「與野共生Protect our Species」,呼籲各界關注物種生存危機,一同守護生物多樣性。 2018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過去40年來野生動物的數量下降了60%,而除了老虎、大象、等明星物種之外,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們也正以飛快的速度消失在地球上。今年世界地球日即以「蜜蜂」作為代表物種,象徵「再小的生物,都具有無可取代的生態地位」,一個都不能少。  今年台灣地球日以「生活中的生物多樣性」為主軸規劃一系列活動,包含講座、工作坊以及生態工作假期,並攜手國立臺灣博物館、田裡有腳印市集、彎腰市集以及數個NGO共同舉辦地球日市集,邀請民眾認識居住在城市中的生物鄰居們,期望建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城市。 系列活動由4/20、4/21的地球日「與野共生」市集拉開序幕,市集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舉辦,精選50組綠色店家、10個NGO共襄盛舉,12場精采的講座、DIY、地球電影院輪番上陣,現場集點還能獲得限定版紀念品,讓民眾吃喝玩樂也能愛地球!同時會推出線上市集「生態學家夢のSupermarket」,展現餐桌上的生物多樣性。環境資訊中心也與林務局合作,共闢「與野共生」專欄,介紹人與野生物共處的案例。圖/ 地球日市集精選50組綠色店家、10個NGO,讓民眾吃喝玩樂也能愛地球!圖/ 地球日系列活動即日起開放報名。  4/28(日)的「城市養蜂初體驗」將帶領民眾認識全球正夯的城市養蜂,活動中近距離接觸蜜蜂、學習如何與蜜蜂相處、DIY製作蜂旅館,還有機會嚐到最新鮮的蜂蜜!而5/12(日)的「一枝草的阿木傳情」歡迎民眾帶著媽媽參加,跟著講師走進菜園觀察蔬菜、野草、昆蟲間的微妙互動,然後利用葉拓做出獨一無二的母親節卡片送給最親愛的阿木!圖/ 「城市養蜂初體驗」,將帶民眾體會城市養蜂的樂趣。 5/25(日)「與野共生:森林夜探體驗趣」則是新竹自然谷難得一次對外公開的生態工作假期,更加碼推出夜間生態導覽行程,一窺夜晚生態的神秘面貌。自然谷是全台唯一的「環境信託」案例,保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堪稱淺山生物的秘密基地。這次的活動,民眾可以親身參與棲地守護行動,並利用在地的竹子自製竹吸管;享用完客家風味晚餐後,便進入越夜越熱鬧的淺山森林裡,靜下心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圖/ 歡迎民眾參與自然谷的棲地守護行動,響應2019地球日「與野共生」。 今年的「綠色生活21天」將於4/2正式展開,已在社群媒體上引起討論。綠藤生機自2017年起,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發起綠色生活21天,響應台灣「百萬綠行動」,目前已累積超過 86,000 個綠行動,並透過社群力量強化參與度,讓1+1>2!。綠藤生機:「2019綠色生活21天slogan 是「一起習慣為自然」,希望更多人一起養成綠色習慣,透過彼此交流,感受到環保也可以是快樂的事!」為呼應「與野共生」主題,更與知名插畫家咻咻熊合作 LINE 貼圖,此外,今年還有 RE-THINK 加入共同主辦,將綠行動化成趣味插畫,期待帶動更多人參與綠行動!圖/綠色生活21天於社群媒體上引發熱烈迴響。來源:綠藤生機 士林科教館將於4/20~6/9舉辦「大海的塑囚Out to Sea?」特展,展示塑膠如何改變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為響應地球日,凡參與地球日指定活動並留下email者,即可以優惠票價入場參觀,了解塑膠汙染的議題。 台灣地球日鼓勵民眾從生活中做起,支持友善農產品、親近大自然、關心環境議題等,都是守護生物多樣性的好方式,「現在開始採取行動,就有機會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世界!」

邱智淵/保護熱帶雨林 維護地球生物生存的關鍵時刻

根據媒體與專家研究,全球熱帶雨林在2017年損失1580萬公頃森林(15萬8000平方公里),其面積如同孟加拉國相當;在佛國緬甸的熱帶雨林也已被人類破壞殆盡,只剩少少一片,不加強保護會從地球消失的。  聯合國農糧組織發布今年的《世界森林狀況》調查時也強調,世界森林面積正日益縮減,森林受到人類威脅,迫切需要得到保護,尤其攸關生態多樣化保育的熱帶雨林地帶正以飛快的速度從地球消失,聯合國以及許多環保團體,因此敦促各國政府採取行動,保護熱帶雨林,以造福樹木與依賴樹木維生的人們與生物環境。 熱帶雨林位處於地球約北緯10度、南緯10度之間熱帶地區,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眾多太平洋島嶼,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是巴西亞馬遜雨林。 熱帶雨林地區長年氣候炎熱,雨水充足,全年每月平均氣溫超過26℃,季節差異極不明顯,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極快,是地球上過半數動物、植物物種的棲息居所。由於現時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現代藥物是由熱帶雨林植物所提煉,所以熱帶雨林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藥房」。 熱帶雨林提供了動植物優異的生長條件,形成人類與其他生物生存與棲息的重要基地,尤其在糧食安全、飲用水、再生能源和農村經濟方面對人類有很大的助益,它們對人類生計的貢獻也比我們認知的要多。 除了提供生存的來源與庇護外,雨林對於地球氣候穩定有很大的貢獻。大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被認為使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導致了全球氣候變遷,雨林中的植物可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可幫助穩定全球氣候。因此雨林對於處理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的現象,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此外,雨林能保護水源,幫助保持水的循環。在水的循環中,雨林的植物是通過蒸氣作用增加大氣中的水氣,這些水氣有助於雨雲的形成,雨雲降下的水又會回到雨林。亞馬遜生態系統的水循環中,留存著50 %到80 %的水分。如果森林被砍伐了,進入大氣的水氣就會減少,降雨相應減少,有時就導致了乾旱,保存雨林就能製造雨水並緩和溫度來影響當地的天氣。 當然,雨林還能減少地質沖蝕,保護土壤。雨林中樹木和植物的根系能幫助固定土壤,當樹木被砍伐,就沒有什麼東西來保護地面,土壤也就被雨水沖走了。土壤被衝進了河流,也給魚類和人類帶來了問題。魚兒因為水變得渾濁受苦,另水中泥沙增加,導致河道變淺,人們的航行與飲用水源也受到影響。同時農民們失去了重要的可耕作表土。 靈鷲山心道法師多年前就提倡愛地球理念,並經常說到我們總是以破壞、需求無度的方式對待這個地球,地球便會反撲而傷害我們,譬如氣候丕變、風災、水災、土石流不斷,就是因為人類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環境。 面臨人類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了保護滋養人類賴以生存的森林,以滿足世界對於水和能源的需求,並且維護生物多樣化的存在,永續保護熱帶雨林勢在必行。所以,我們需要立即採取行動,終止消滅雨林,建立永續森林管理,恢復被迫化的森林以及增加全球林木覆蓋率,以避免對地球和人類產生潛在的破壞性後果。 ●本文由「靈鷲山平安禪網」授權刊登。●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邱智淵/塑膠氾濫危害人類 飲用水也含有塑膠微粒

圖:美聯社、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台灣已成為世界「塑膠島」(Plastic Island),再不自我節制,塑膠微粒更將佔領地球,成為人類身體基因的一部份。 根據媒體報導,由於中國大陸政策上不再接受世界各國的廢棄物,使得這些垃圾轉往台灣進行處理,台灣現階段也因此成了名符其實的「垃圾島」,尤其大量的廢棄塑膠運往台灣,對於已經塑膠袋為患的台灣山林,造成了更大的環境負擔。 政府環保單位才以救救地球的主張大聲疾呼要求限制塑膠袋使用,也準備禁止使用塑膠吸管,但是這樣的心願卻與政府經濟單位開放廢塑膠原料輸入台灣的作為大相逕庭,相對於台灣廢棄塑膠材料遍布各地海灘的醜陋污染場景,這樣猛進廢棄塑膠的情形,真令人遺憾。 然而,更令人吃驚的是,根據統計,每一年全球可追溯到的在各地移動的廢棄塑膠產品就達到了5,6百萬公噸之數,更別提沒有飄洋出海以及被就地任意棄置的塑膠垃圾了。人類每年製造的塑膠垃圾數量真令人乍舌,難怪全球各地塑膠垃圾遍蓋海灘與山林、塑膠袋已經開始危害地球所有生物的生命與安危了,並在南北太平洋地區形成了個有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塑膠流動間帶;更糟糕的是塑膠原料可以產生塑膠微粒,並可以分解融入水中,成為名符其實的「塑膠水」了。 媒體報導,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日前接受非營利組織 Orb Media 委託,針對 9 個國家,共 11 種不同品牌的 259 罐瓶裝水進行成分分析,結果發現每公升的水平均含有 325 個塑膠微粒。在所有接受檢驗的瓶裝水中,只有 17 罐完全找不到塑膠蹤影,亦即高達 9 成產品被驗出含有不同程度的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許多知名大廠牌也無法倖免。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已表示,將儘速研究瓶裝水含有塑膠是否會造成消費者健康傷害。 無獨有偶,另一個美國組織Story of Stuff 也提出類似的飲用水水質報告,指出飲用水含塑膠微粒越來越明顯。報告指出,最常見的塑膠種類是常用來製成瓶蓋的聚丙烯,以及逐漸受汙染的水源,對此,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雖然目前尚未有證據顯示水中的塑膠微粒會影響人類健康,但該組織將仔細審核現有不多的證據,目的是找出證據缺口並催生研究議題,以便提出更完整的風險評估。 這幾年來,雖著塑膠垃圾汙染水源的現象日益可見,外界已知道塑膠正在海洋生物體內堆積,這也代表人類將跟著深受其害,但如今塑膠微粒會充斥水源中,更會讓我們身體裡出現塑膠微粒,這樣的水質塑膠化現象,對人類是否有害,就是我們該密切注意的了。 面對這些地球的苦難與衝突,靈鷲山心道法師號召由生命覺醒出發,透過禪修,終止人心內在的貪婪,落實靈鷲山所提倡的九大生活主張(註一),鼓勵簡樸生活,闢有機農場,打造低碳步道等實際行動,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註一:九大生活主張:寧靜、愛心、對話、素食、再生、節約、減碳、節水、綠化 作者為自由作家本文由「靈鷲山平安禪網」授權刊登http://peacemeditation.ljm.org.tw/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