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國共內戰
已找到 9 則相關結果
「我認為人要活得有價值感,看到我們國家強壯、有希望,我才活得安心!」 90歲的李一良,有著不折不扣的鐵血軍魂,他曾是中華民國海豹部隊成員,不僅執行特種任務、更參與過多場戰役,這一輩子都以身為軍人為傲! 祖籍江蘇蘇州的他,老家位於江南水鄉,家門口就是河,因此自小便很會游泳,更成為他一生為榮的當家本領,1949年正值國共內戰,15歲的李一良瞞著父母偷偷當兵,就這麼頭也不回地隨軍到了台灣,卻沒料到,這一離家竟是永別。 「我離開家時,我媽還在睡覺,我背著書包跟我爸說『我去上學了』,之後就再也沒回家,一直到現在都沒回去過。」李一良說 抵台後,李一良進入海軍士校受訓,結業後於205中建艦上服務,才剛執行任務不久,便碰上1953年的東山島戰役,當時,正值韓戰尾聲之際,美國為了牽制中共對朝鮮的支援,要求我方配合攻擊福建東山島,不料戰役失敗,還犧牲了上百名國軍。 「空降部隊他們當時降落在八尺門,還沒降下去,地面共軍就朝上面打,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死了400多個人」! 也是在那場戰役中,李一良因擅長游泳,下水救了許多弟兄,因而獲得榮譽表揚,隨後他被派往美國接收漢陽艦,更靠著自學英文被選為翻譯官。1955年,他隨軍去支援一江山戰役,當時共軍大舉進攻大陳島門戶一江山島,歷時兩天,我方傷亡慘重,而他則親眼看到大批國軍遭俘。 「船要到一江山了,馬上有道緊急命令,叫我們趕快撤回來!因為共軍他們已經準備好飛機要轟炸軍艦,我眼睜睜看著弟兄們遭俘,一提這就掉眼淚,這800條人命可以活下去的,為什麼死掉了?現在誰還去想他們!」李一良哽咽說道 之後,他報考了中華民國海軍水中爆破大隊,也就是俗稱的「海豹部隊」,負責執行各種作戰、偵搜等高危險任務,不只要會空降、還要海中破壞、陸地攻擊,具有極高危險性,短短幾年,卻成了他一輩子榮譽的海豹生涯,然而他並不因此滿足。 1980年2月,國際爆發伊朗人質危機,美國派空軍前去營救,卻造成8名軍人不幸罹難,李一良得知消息後,對陣亡士兵感到不捨,特地寫信到美國國防部向家屬致意,沒想到竟獲得對方回覆,往後的17年,他都寫卡片致意,更關心並聲援許多國際弱勢,甚至獲得美國總統布希及柯林頓回函致意。 「我一直只要有空,想投身到別的國家去戰爭。恐怖分子、或許是暴力分子,我要跟這些人戰!」 退役以後,他曾到中油工作,更擔任救生員直到退休,他從沒想過游泳這項技能,影響了他一生、更救人無數。出生在戰亂年代,即使對家人懷著虧欠,但李一良仍以軍人為榮,骨子裡的軍人魂,永恆不滅。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我們眷村子弟,很多人都去念海軍官校,我大哥二哥也是小軍人,但他們連老婆都養不活,所以我決定跑船,去外面闖天下!」 1935年出生的張寶鈞,從小住在南京城內的大瓦房,祖上留有不少田地,家境十分寬裕,只是2歲時遇上日軍侵華,日本人在南京城燒殺擄掠,把他家房子也燒了,因此他只得跟著家人去安徽避難,直到抗戰勝利後,他才又回到南京。 「日本人投降的那一晚,整個南京城是舉國歡騰啊,所有鞭炮都拿出來放,我那時候十歲,看著國民政府的軍隊進城,有夠帥氣,連馬蹄子走在那鵝卵石上都會啪搭啪搭冒出火花!」張寶鈞回憶。 張寶鈞還記得,抗戰勝利後,南京城也來了許多美國大兵,看著他們開著吉普車穿梭在大街小巷,那股歡快又神氣的模樣,讓他開始對海外的世界充滿嚮往,怎料,國共內戰爆發後,隨著國民政府節節敗退,南京城也陷入一片混亂,於是張寶鈞在海軍服役的大哥,便決定要帶著全家一起搭船來台。 抵台後,張寶鈞跟著家人住在左營的海軍眷村,由於家中人口眾多,加上軍人的薪水微薄,日子並不好過,於是初中畢業後,看著眷村的同學多半選擇從軍,他卻選擇了就讀高雄水產學校,想要去海外的世界闖一闖。 「我畢業後就去跑船,為了賺錢,我一口氣跑了8年,從實習生、船員、做到船長,中間都沒休息過,一休息,就把機會讓給別人了。」張寶鈞說。 跑漁船的紅利很高,讓張寶鈞得以改善家中經濟,也拓展了視野,期間,他也娶妻生子,為了養兒育女,他後來更改跑瓦斯船,儘管風險高,但月收入可高達8萬塊,比起當時基本工資才3千多塊,可說是天文數字。 「跑船的人是靠天吃飯,有很多我的同事跑到一半就沉船、人就沒了,我很幸運,跑到45歲才離開商船,那時候錢也賺夠了!」 25年的海上生涯,讓張寶鈞有著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也慶幸自己當年沒有選擇從軍,從小就歷經戰亂,他深知財富是依傍著凶險而來,他既不屈服、也從不僥倖,如今將滿九十高齡,張寶鈞覺得自己幸運,也感謝上天和大海給予他的一切。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我的老家是一個在山坳裡,我早前的時候夢到過,但夢裡頭到了山,看著家在那頭,我卻過不去。」 出生於1931年的曾慶陽,祖籍為湖北十堰,由於家境貧苦,父母養不起八個孩子,因此七歲時他就與妹妹離家,進入了「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在保育院裡生活。這個組織是蔣宋美齡1938年所創辦的,專門收容在戰亂中無家可歸的孤苦孩童,也是少見由國共兩黨共同合作的戰時教育事業,在全國一共有53個分院,成立八年,培育了近三萬名兒童,讓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還能健康成長。 保育院就像一個大家庭,提供院童飲食起居及教育,曾慶陽十分感激自己跟妹妹能受到國家的恩惠,甚至在戰亂的年代中,還能有讀書的機會,因此他對宋美齡有著特殊情感,不僅喊她「蔣媽媽」,當年保育院院歌,他至今都能琅琅上口,其中一段歌詞是這樣的: 「我們離開了爸爸,我們離開了媽媽,我們失去了土地,我們失掉了老家,幫助他,去看望爸爸媽媽,幫助他,一起來建築新中華。」 抗戰勝利後,保育會解散,曾慶陽決定加入空軍,替國家盡一分力量,隨軍至武漢時,他原本打算回老家探望父母,卻因為新制服被同袍借走,遲遲未歸還,穿著襤褸的衣衫回家沒面子,因而錯過了返家機會,不料竟成了終生的遺憾。 「當初這一不回去,造成了終生的遺憾,爸爸媽媽先後都升天了,連送他們一程都沒有,連奉他們一碗飯都沒有。」講到激動處,曾慶陽忍不住傷心落淚。 由於國共內戰戰況激烈,他後來隨著軍隊一路撤到台灣,就這麼在寶島落地生根,整整服役了23年。空軍退伍後,41歲的他住進空軍單身宿舍,自覺條件差、年紀又大,因而一直孤家寡人未能結婚,直到75歲時,才遇見來自安徽的另一半。 妻子楊順蓉小他30歲,原本只是來台依親,認識曾慶陽後兩人相當投緣,漸漸培養出既像伴侶又如家人般的深厚情感。曾慶陽85歲時,兩人才登記結婚,雖然沒錢辦婚禮,但女方並不計較,對於妻子的真誠相待和不離不棄,曾慶陽滿懷感激,認為太太是上天給他的禮物。 「我先母也姓楊,應該是她在天上看兒子一個人年紀大了,在台灣受苦,才讓我遇到我太太,所以我很感動,也很感謝她。」曾慶陽說。 有妻子陪伴,彌補了曾慶陽心中的遺憾,也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如今高齡93歲,曾慶陽最大的心願,便是能夠有朝一日能帶著太太上照相館,讓她穿上新娘禮服。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從軍已二十八歲 如史詩的戰火浮生錄 「如果不是國家萬分需要你的話,我真想你現在回來,讓我們找個荒野僻壤去墾荒,不想任何的榮華富貴,只盼望能夫唱婦隨、平平安安過一輩子。」這是妻子葉霞翟給抗日名將胡宗南的書信。 日寇侵華烽煙起,讓投筆從戎成為動亂的青春基調。胡宗南一九二四年披上軍裝之時,雖尚不知日後際遇,但國父孫中山在黃埔軍校的演講澎湃於心,沒有一日不提醒「做為一個革命軍人,要以黃花岡烈士為榜樣,不怕死,就是所謂死節。」終身奉行第一次作戰寫下的遺書「老百姓生活這樣苦,我非常非常痛心;獻身革命,所做的是什麼?就是要救他們出來。所以,我寧願戰死。」 進入黃埔軍校已二十八歲,老練的社會經驗令同學都叫胡宗南「老大哥」,王叔銘上將甚至在晚年已經記憶不清,只要一聽到名字卻能立刻叫起「老大哥」。 生於理智,長於戰鬥,成於堅苦,終於道義 嚴格遵守軍人法紀,奉行鐵漢紀律,「有一次在南京隨委員長蔣中正同車去國民大會講話,委員長要父親順便也去參觀,卻因為那不是軍人的本分,寧抗命而不願奉命下車。」黃埔男兒的堅強意志,培養胡宗南成為一代名將,軍旅生涯由長子胡為真陳述出無盡的緬懷與傳承,追憶與敬佩……,融匯一本真切民國史。 胡宗南出生在浙江孝豐,山多陵密,七山一水二分田,演繹著祖先開拓的足跡。東征、北伐、統一、剿匪、抗戰、戡亂與保台無役不予,獲得青天白日勛章是抗戰勝利第二年,「對防禦外侮有重大貢獻。」胡為真集合父親的文件日記與口述追憶,從軍團長升到34軍總司令,戰區司令副長官,第一戰區公司令;一九四五年間,向東抵擋日本,向西防禦蘇聯,向北阻止中共,團結西北各方的力量。在河南靈寶及西峽口殲滅戰兩場戰役中,過黃河擋住日軍攻勢,打完後,抗戰就勝利了。胡宗南生前告訴兒子胡為真說,「槍起盧溝橋,日落西峽口」就是這個意思。 擔任軍長參加淞滬會戰,一分鐘內日軍的炸彈和艦炮就擊出206發,白天退出戰場,晚上接著再恢復陣地,四萬人戰到最後只剩1200人,百分之九十七的戰士都不幸為國捐軀了。「接連激戰對峙三個月,堅守六周不退,那可是國軍的精銳呀!」重大損失換來日軍攻擊線從南到北改成由東向西,沿著長江仰攻。 願參與前線大二膽作戰 抗戰時期在西安創辦第七分校,胡宗南廣被稱譽的「今日的戰士」演講成為日後黃埔子弟言行準則:「生於理智,長於戰鬥,成於堅苦,終於道義」。內戰激烈,也因一路轉戰西南拖住共軍,國民政府方能從容整備,護衛海島。從隔海到渡海,和綿延阡陌結下善緣的一九四九年,胡宗南帶領部隊從基隆上岸,風霜烽火中,因大軍的殿後讓百萬難民流離不失所,島嶼成為再生新鄉,出任澎湖司令為民做前鋒。 胡為真說,國軍撤退來台,父親最後一個離開而奉命赴浙江外海的大陳島整編游擊隊,擔任反共救國軍總指揮,以「我們一無所有,有的是赤膽忠心;我們一無所求,求的是反共復國」為悲壯口號,以一萬游擊隊員、五千噸海軍牽制沿海十八萬共軍,二十五萬餘民兵、以及海軍船艦五萬噸,在台灣兵力最脆弱的時候,胡宗南率軍抵擋共軍凌厲攻勢,無機犯台而保住小島。 帶領反共救國軍時期極為艱辛,每週要走一大段上坡路去培訓幹部,秘書陳和貴忍不住問:「您明明有吉普車,為什麼不搭車?」胡宗南回答:「大陳的汽油都得從台灣運來,能夠節省一滴汽油,當然就要節省!」 一九六九年,胡宗南從澎湖防衛司令調任總統府戰略顧問,蔣公兩次要給胡宗南一個實職,他都以心臟病婉拒職位而堅持「如果是打仗就要去。」胡宗南寫信給金門防衛司令劉安祺說,如果共匪蠢動攻打金門,自己願意到最前線大二膽作戰,「你早上給我電報,我晚上就到。」可惜第二年,胡宗南就因為心臟病離世。「劉安祺將軍要我把信抄下來,因為都是珍藏的寶貝,具有歷史價值。」胡為真瞭解父親沒有存款,薪俸都轉給陣亡部屬的家人,抗戰前還籌款舉辦「傷兵年會」,寄路費給受傷返鄉的士兵回到師部。 也大格局把電影院與戲團包下來,讓傷兵觀賞,最好吃的東西給他們,鼓勵在部隊為良兵,回家鄉要作良民,為百姓的表率:「無我為大,不要有我;無名為大,外界根本不知道你是誰。下層為大,任何機構的基層最重要。」胡宗南完全做到和部屬過同樣生活,不分彼此。 將軍與才女,延宕十年的姻緣 良緣佳話早有伏筆,胡宗南和妻子葉霞翟的婚姻當年由戴笠做的媒人,卻因戰亂延宕十年。一九三七年,浙江家鄉雙親逼婚,「兒子,你已經四十二歲了,還不結婚,對不起胡家祖先。」於是,胡宗南找好友戴笠幫忙介紹女朋友,與葉霞翟一見鍾情。 葉霞翟出生浙江松陽,因為家中經濟困難而就讀公費的杭州警官學校,成了戴笠的得意門生,畢業後繼續到上海光華大學進修。一天接到戴老師商量要事的電報,趕到杭州看到一個相貌堂堂的年輕軍官上樓,戴笠交代說:「霞翟啊,這位是胡軍長,他很有學問喔,你要好好的向他請教。」 戴笠說完出外辦事,留下兩人單獨談話。過沒多久,胡宗南捧著一大盆花對她告白:「如果送你一束花,幾天後就要丟掉。而這盆花是需要澆灌的,希望你好好灌溉培植。」愛情令葉動容,兩人在一九三七年訂下婚盟。 不料,七七事變爆發,因為擔心抗日可能陣亡連累葉霞翟而把婚事暫停,一拖延,就過了十年。 離別,自古便是難事,多少離人留下各式心緒,依依不捨的,是自家府城顏色。抗戰延誤了婚事,卻也意外讓葉霞翟出國留學進修,不但成為威斯康辛大學第一個拿到全額獎學金的中國留學生,也是第一個留美的政治學女博士,學成返國任教於成都光華大學與金陵大學。 每個名字,父母滿懷期望的刻痕 一九四七年,國軍打下延安,胡宗南帶著打勝仗的愉悅到南京晉見主席蔣中正,表示希望娶妻成家。獲得同意後,同年長子胡為真出生於南京,中文名字還沒決定之前,葉霞翟就先給他取了Victor(勝利)的英文名字,以此紀念胡宗南打勝中共、克復延安。 每個名字,都有父母滿懷期望的刻痕。 一九五九年大陸情勢惡化,胡宗南在西安指揮作戰,拜託在東南負責軍事的好友湯恩伯將葉霞翟和胡為真帶往台灣。有天,台灣省主席陳誠夫人來看葉霞翟,兩人相談正歡時,調皮的胡為真爬窗竟然失足掉到院子,大哭大鬧。陳夫人同情地建議:「我看這樣寄人籬下不行,你這地方太小了,請辭修(陳誠)想辦法配個房子給你吧。」母子倆才得以有了棲身之所,一住就是幾十年。 胡為真記得,幼年家裡生柴火,用煤炭煮飯菜。台灣夏天熱,電風扇聲音很大,窗簾一拉隨時可能會破,非常舊。二級上將家庭這樣樸素,但母親卻甘之如飴。有次,父親部屬,陸軍總司令羅列,好意叫人送來一台美製二手冰箱。結果當晚父親從辦公室回來,一看到冰箱就指著母親問:「這什麼意思?」 母親解釋:「羅先生叫人送來的,是二手冰箱。」胡為真追憶,父親很威嚴、臉一擺說:「不可以,要送回去!」母親很清楚家裡的需要,但也只好回答:「好,我明天打電話。」父親第二天上班去了,母親想盡辦法拖延才好不容易把冰箱留了下來。胡為真對冰箱的事記憶深刻,連PHILCO的牌子名都還記得,那可真的是很舊的一台冰箱,家用了好多年。 「行年一十三,常穿破布衫;縫補又縫補,難看真難看!」這是胡為真十三歲時,父親哈哈大笑做的打油詩,雖然打趣他穿破舊汗衫,但給家中孩子的觀念還是:「絕對要勤儉生活。」征戰沙場,父子從不聊軍事,只講做人處事基本道理。 承襲父親是翻版,也可能是改良版。胡宗南去世前三年,有天把胡為真叫住,問他以後要做什麼,他回答:「我要像您一樣從軍打仗。」胡宗南笑了說:「你應該立願要做大丈夫。」大丈夫對人民有貢獻,像醫生、科學家。胡為真本來真的從命要做科學家、做工程師的;沒想到保送到政大,改變了一生方向而成了外交官。 另有一天再問他:「一日之計在什麼?」胡為真回答:「在於晨。」「一年之計在什麼?」「在於春。」父親接著說:「那我告訴你,一生之計在於青年,青年就是十歲到二十歲之間。你十一、二歲,所以要好好努力唸書。」記住了這番話,胡為真每個週末都到圖書館苦讀,盡到學生的本分。 遵循禮記,傳承好榜樣 胡宗南更帶動兒子服膺禮記儒行篇,認為一個人主要價值觀是忠、信以及禮,家庭教育特別重視忠跟信。一生忠於領袖,把蔣公當作父親般,忠於他並愛戴他,對蔣的一切命令都徹底執行。至於忠於國家,自然更不在話下,因緣於此,胡為真與弟弟妹妹都全心全意接受父親的教誨,忠於中華民國。 「父親守信,對小孩也一樣。」胡為真記得,小妹五歲時眼睛開刀,父親送她去醫院,答應她:「小明,爸爸每天會來看你。」第一、第二、第三天都來了,到了第四天,時間到了卻遲遲未現身。母親叫妹妹先睡,妹妹堅持要等爸爸。晚間十點多時,剛下班的父親果真出現了。 父親對自己也是如此,答應的一定做到。胡為真回憶小時候把《水滸傳》看完,很想再看後傳《蕩寇誌》,父親答應幫他買,過了兩個月都沒有消息,胡為真以為父親一定是忘記了。直到有天晚上,父親回到家跟他說:「今天我到台北最後一家還沒打烊的書店,但沒看到你要的那本書。」原來父親一直都堅守誠信。 苦軍民之苦,無我為大 軍人家庭全家到齊不容易,父親不是在前線,就是在辦公室,家教來自母親,和社會互動全由母親形塑,兄妹不小心講句粗話就可能被嚴罰,如今都七十多歲的胡為真,那管教仍清楚記憶。 母親葉霞翟絲毫不因遷台生活困窘而影響對丈夫的尊敬,曾在親筆書信中寫著,「如果不是國家萬分需要你,我真想你現在回來,讓我們找個荒野僻壤去墾荒。我不期盼任何的榮華富貴,只盼望能夫唱婦隨、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字裡行間,見證大時代下家國兩難的無奈。 一九六二年初,胡宗南在台北病逝,胡為真此時十四歲。他日後對妻子說,「母親是寡母,我又是老大,娶媳婦是否能孝順母親,極為重要;這也是我高中時為未來婚姻對象向上帝祈求的第一條件,感謝上帝也賜下了佳偶。」 父親逝世後,有天胡為真跟母親去做禮拜,蔣夫人邀母親留下來到官邸共進午餐,蔣公與孫子蔣孝勇當時都在:「胡太太,宗南去世了,妳心情很壞,換個環境吧,送你們到美國去,我可以幫忙。」沒想到,母親的婉拒堅決又迅速:「謝謝夫人,我要我的孩子在台灣受到完整的中華文化教育,大學畢業後再去國外留學。」 倒背如流的生命故事 一九九五年暑假,胡為真為了讓子女們更了解沒有機會見面的祖父,特別帶家眷前往澎湖瞻仰父親銅像,澎防部退休老士官老劉說,當年胡將軍將薪餉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司令部作為公家開銷,一份寄回台北的母親家用,另一份則送給兩位子女眾多的退休老部屬。 胡為真方才知母親當年持家有諸多難處。「為什麼每次收到薪水反而發愁,原來是擔心家用不夠。父親在世時不願母親出去教書,她只好在家寫稿賺稿費貼補家用。」胡為真追憶,母親開始投稿時並不順利,經常被退稿,讓留美博士散文沒有被接受而難過,不免私自傷心掉淚。 孔老夫子說,「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和困而知之。」胡為真引用此話形容,母親真的是困而知之,日後果然也成了知名的女作家、教育家,這也算是從艱困環境中磨練出了本領,不但協助創辦文化大學(當時名文化學院),並當了家政系主任、研究所所長和訓導長,每年過年過節,都會把在台灣沒有家的研究生請到家裡團員,是學生口中親切的「葉阿姨」。 倒背如流的生命故事重複再重複,將心中最完整的角落保存雙親的點滴。胡為真瞭解母親的慈悲和父親相似,文化大學老教授王士誼學生時代辦活動,錢不夠,就想請訓導長資助,葉霞翟當下把皮包打開說:「你們需要多少,就自己拿。」 王士誼年輕,心想訓導長身為上將夫人,這點錢應不算什麼,於是也就毫不客氣地把錢全都拿了。事後才知道,拿的是訓導長全家的菜錢。多年後,他把這件事情講給胡為真聽,對當年的無知與魯莽充滿歉意。 胡為真 小檔案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南京,浙江省孝豐縣人。曾任總統府資政、國安會秘書長,駐德國、新加坡代表、國安局副局長、政治大學副教授。現為中美文經協會榮譽理事長、中華軍史學會理事等。父親是陸軍上將、抗日名將胡宗南,黃埔一期學生,歷經東征、北伐、剿共、抗日、戡亂、保台。 母親為教育家葉霞翟女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政治學博士,協助創辦文化大學,為國立台北師專首位女校長。 本文取自《我家的兩岸故事(二):渡阡陌》專書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畫,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民國24年出生河南寶豐的高雙印,從小就是一名「抗日兒童」。他的父親是著名的抗日將領高俠軒,也因為這樣,自他有記憶以來,父親總是在外地征戰,他則隨母親與兄弟姊妹留在老家,人生第一個記事的印象,便是四歲時在防空洞裡躲避轟炸。「那個日本飛機轟轟轟,丟炸彈下來,把防空洞的泥土都震下來,我一直哭鬧不休,那我母親就趴在地上把我壓著,一邊安撫我說『喔,兒不怕、兒不怕』這是我還記得的印象。」高雙印說。 後來,日軍佔領河南,高雙印跟著母親及兄弟姐妹,逃到豫西山區與父親會合,從此展開了游擊隊的生活。他後來也加入少年兵,跟著游擊隊一同抗日,平均兩、三天就得遷徙一次,同行的還有流亡學生,儘管日子很苦,但行軍之餘,大家會一同唱歌看戲,撫慰戰亂思鄉之情。當年學的抗戰歌曲,他至今都能朗朗上口。「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爹娘呦、爹娘呦,什麼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 抗戰勝利那一年,高雙印十歲,他還記得西安街頭鳴笛慶祝,夜裡全城提燈遊行的盛況,只是,隨之而來的國共內戰,讓父親不得不再次前往戰場,而戰落中,高雙印則成了流亡學生跟著學校南遷,也與家人斷了聯繫。 民國38年,隨著流亡學校解體,高雙印加入胡璉將軍新招的12兵團,輾轉來台。當時他年僅十四歲,儘管與家人失聯,但他繼承父親之志,先後當過憲兵、步兵及兩棲部隊,甚至長達十幾年都待在外島,帶領部隊挖坑道、運補彈藥,好幾次差點沒了性命。 後來,他透過同鄉會找到了母親,並得知父親高俠軒已經在前線陣亡的消息,對此,他一方面難過,卻也深深以父親為榮,父親一生高風亮節,尤其生前崇拜岳飛,同是河南人、又是武聖,岳飛的忠孝節義,深深為後人敬重,因此高雙印退休後,也一直致力於兩岸文化的交流,其中最重要的一塊便是推廣岳飛文化。 歷經戰亂來台,如今即將邁入90歲高齡,高雙印在外島時曾落下大大小小的病根,87歲時因脊椎舊傷復發需要開刀,手術風險極高,但他卻看得很開。「我小時候身體不好,算命的算我活不到30歲,現在都80多了!我們抗戰也好、到台灣也好,我能夠活過來,唉,怕什麼!就是這樣子嘛!真正怕死,你怕的時候才死,才可怕。」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畫,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人生過去這一段時間,都是苦難的事情,現在都過了!」1925年出生的梅鑫寶,家鄉在江蘇無錫,村子裡的人都姓梅,家中經營館子,從小他就跟著父母,在上海、無錫兩地做生意,抗戰爆發後,12歲的他因戰亂無書可念,便隻身前往上海謀生。 儘管正值抗戰,上海偶有日本軍機飛過,當時市區的生活依舊繁華,梅鑫寶進入當時知名的工廠慎昌工作,放假時就和同事一塊出遊,日子過得還算安穩,不料,就在1939年某一天,他和同伴去看上海第一場「有聲電影」時,竟然被部隊抓兵。「阿兵哥到電影院抓兵,把我們這些小傢伙全都抓走了!抓走了家裡面都不知道,家裡面還到處找我。」梅鑫寶回憶。 就這樣,14歲的梅鑫寶被迫從軍,跟著部隊從上海一路向南行軍,中途曾參與1941年的第二次長沙會戰,當時與日軍激戰攻防,他的肩膀還因此負傷。抗戰勝利後,梅鑫寶回到上海與父母團聚,不料這時國共內戰越演越烈,戰火中,他與父母各自逃難,最後投靠了在上海專門負責爆破、敵後任務的技術總隊,並在1949年跟著軍隊撤來台灣。 抵台後,梅鑫寶被重新整編進入工兵部隊,在各地造橋鋪路,但由於實在太想念家人,又無法回去對岸,於是他自告奮勇擔任國軍的「水鬼」,兩度潛伏到大陸執行秘密任務,而真正目的,是順道探尋失聯的父母。 「從台灣上去的時候,不是浙江就是江蘇沿岸,有人會在碼頭上接應,那邊的狀況要帶回來、該破壞的就破壞,最後要想辦法自己回台灣,如果被抓到就是死路一條。」梅馨寶說。冒著生命危險,梅馨寶曾回到無錫老家尋找親人,不料卻看見叔叔被吊在樹上鬥爭,在共產黨追擊之下,他只能倉皇逃走,直到最後都沒能見到父母,也與親友失聯。 回台之後,梅馨寶就像失了根的浮萍,退伍後儘管做過許多工作,卻始終孤身一人。2009年他入住桃園八德榮民之家,在這裡結識了許多朋友、更潛心學佛,對人生有更深的體悟。 歷經抗日、內戰,走過那段烽火的日子,轉瞬間梅鑫寶已經百歲,每當想起父母,他仍會心酸,但也慶幸能平安自在就是福報。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畫,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乾脆斷了音訊,免得牽腸掛肚 生了一場大病後更加思念對岸親人,姚雲龍鼓起勇氣寫家書,「音訊中斷三十多年,你們一定以為我早已不在人世,既然無法相會,乾脆斷了音訊,免得你們牽腸掛肚。」展讀舅舅回信,令他斷腸的說,「媽媽披頭散髮,拈香在手遙拜雲天,跪在地上呼我的名字,這樣叫孩子就想家、就會回家。」 窗外一片寂靜,天明前響起滴答雨聲,是初冬的淅瀝吧?姚雲龍腦海中浮起許多舊日思緒,片段又彷彿完整……,讓訪談悲喜交集。 先談到自己那段遙遠卻難以忘懷的夏日戀曲,高齡的百歲老兵竟然臉紅起來。他吐字異常清晰,湖北鄉音雖濃重,卻絕無百歲老人蒼老,一字一句朗聲喚起排灣族妻子「江美蘭」的名字,那是屏東冰果室夏日的浪漫老派邂逅,起源於老闆娘告訴穿軍裝的這批血氣方剛小伙子:「全村最漂亮的,就是江美蘭。」 江美蘭可愛的拿出身分證 姚雲龍心想,究竟怎麼漂亮?緣分終於來到,1960年,有一天,清香冰果室來了幾位少女,他猜那烏溜溜大眼睛的應該就是公認的「山地之花」,所以就大聲問,「誰是江美蘭呀!」未料大眼睛少女竟然很快回答,「我就是。」還拿出身分證證明,可愛逗趣極了。 「妳為什麼給我看身分證?」「因為我們小時候,好朋友聚在一起說悄悄話,大家就說,要找一個心愛的丈夫。」江美蘭直覺,帥氣的姚雲龍正是她等待的真命天子。 和排灣族的妻子相差十八歲,交往幾個月後便決定共結連理,夏日戀曲有藏不住粉紅泡泡呢!「我們那時候叫紅色炸彈,夠厲害的,我也投出一個,哈哈。」七月認識,九月就閃電結婚,「村莊最漂亮的那個,大家都在追,結果被我追上了。」百歲老先生呵呵的笑得好開懷,對一見鍾情的過往,樂不可支。 部落少女嫁給的不僅是漢人,還是軍人,更還是外省人,這可不得了,整個部落村莊大反彈,只有年紀輕輕,卻主見分明的江美蘭在滿城風雨下,堅持非卿不嫁。娶進才情優秀,又與人為善的妻子,「不像世俗女孩,只單純希望我永遠對她真情不改。」姚雲龍講妻子千百個好。 一場戰役一個衝鋒,幾千人就亡了 講完羅曼史,姚雲龍心緒一轉,提起自己與戰爭共生的坎坷身世,不禁悲從中來。1924年出生於湖南,在七七抗戰爆發成為流亡學生的1941年被抓去當兵,走上與年齡不符的長征之路,參與了國共戰爭的無數戡亂,順應時代大環境而認命。 從軍並非志願而被強押,充滿命運的捉弄。被抓兵的那天早上,無所事事上大街溜彎,突然聽到人聲喧嘩,「我們點名,要發餉了。」 正發愁身上沒有半毛錢,他一聽發餉,三步併兩步趕緊擠進人群排隊。「沒想到領餉後,當場就被當成壯丁,抓去當兵了。」連家都來不及回。 從軍原是身不由己,許多年輕人根本不知道領餉後,會糊里糊塗被抓走。他親眼看到保長領來兩個槍兵往老百姓家裡隨便一指,指到誰就抓誰,姚雲龍也沒逃過這一劫,只是多領到一點餉勉強充飢而已。 當兵日子千艱萬難,有時被綁起來像囚犯一樣,跟著部隊前進,瓷碗放在行軍背包裡還被撞爛掉,沒碗可以吃飯,只好到老百姓家借用香爐當碗湊合著三餐。最不堪回首的是上前線火拼,「一場戰役,一個衝鋒,幾千人就亡了。」歷經戰亂即將迎接百歲,耳聰目明的他,身體仍十分硬朗,而且熟悉3C資訊,每周都會在Facebook發文,寫下自己戰場上的從軍往事,濃濃的記憶出現在不間斷的書寫中。抗戰勝利後回故鄉當小學老師,1949年隨軍來台,經歷過八二三砲戰,「記得當年抗戰勝利被解編,少得可憐的遣散費,還不夠吃一碗大滷麵,怎麼有盤纏回家?」 家在千里之外呀!連買張火車票也不夠,流浪很久,還是老長官保住,1946年才幾經波折回到家。未料,國共內戰又烽煙四起,戰爭沒完沒了,他再度入伍當兵,一路從福州廣州到海南島,跟著部隊遷往台灣以為暫可喘口氣,那又想到再被派往金門前線打仗,砲彈像下雨一樣落下來,歷經四十四天的八二三砲戰,記憶裡全是槍林與彈雨,直到1973年以少校官階退伍。 從軍的記憶,在書寫中 姚雲龍異常清楚記得1958年隨隊駐防大膽的那段前線的枕戈待旦時光。俞大維擔任當時的國防部長,「這位時代巨人幾乎沒見過他兩肩掛星星的戎裝照片,只常見戴船形帽和墨鏡,穿短大衣和長統皮鞋的身影。」 八二三砲戰期間,姚雲龍記得金門有八個砲兵營,裝備是四種舊型的美式野戰砲,但與共軍相比,質和量皆居於劣勢。M55型八吋榴彈砲雖射程不算很遠,但精準度甚佳,且爆炸範圍大得驚人。「感覺上,這位世界知名的彈道學專家,似乎天天都在島上,看到大膽島上官兵每天清晨出來,鼻孔都是黑的,關心詢問後,得知是因為使用煤油燈,碉堡內空氣又不流通造成的。」於是,俞大維為大膽島送來一架發電機,命各碉堡都架起電線來解決問題。 得知島上缺乏淡水,俞大維又命相關單位送來一架海水變淡水機。發電機由南山營部連幹事任佩辰管理,海水變淡水機管理人是姚雲龍。他回憶,大膽島道路兩旁布滿了各式地雷,夜間開車非常危險,螢光罐裝在道路兩旁的木樁上,天越黑,光越亮,但發電機和海水變淡水機兩個都太耗油,用一加侖油,才能變出一加侖淡水,「備而不用,只有部長來視察時,才會全部開機。」 年已花甲,思鄉情切 姚雲龍在大膽還種過花草,把碉堡前約五平方公尺的土地,耕之耘之,又加點肥料播種,勤加灌溉,把連長、副連長三人早晚的洗臉、洗腳水都奉獻出來澆水灌溉,果然不負所望,一周後,花苗冒出來了,再一週花莖挺拔而起,再一周枝葉茂密,花朵也呈現紅黃與白三色,「花瓣似菊花,花朵似玫瑰,但比玫瑰大。南山指揮部派人連花盆都取走了,放在指揮部飯廳、客廳。」長官來了也大叫「好美!好美!」其實早知道是那位姚指導員,那個姚雲龍班長栽種的。 戰爭後,終於在台灣過了幾十年和平無戰事的日子,婚姻美滿,兒女也成材。1985年,姚雲龍意外生了一場大病,極為思念對岸親人,他想,自己就快要死了,總要讓家人知道怎麼死的,兩岸還沒開通,寫信又犯法,只好鼓起勇氣,由澳洲親友轉信。 每思及此都心如刀割。姚雲龍家書是這樣寫的,「大哥,大嫂,音訊中斷三十多年,你們一定以為我早已不在人世。既然無法相會,乾脆斷了音訊,免得你們牽腸掛肚。請大哥大嫂向我的父母跪拜請安,請老人家寬恕我這不孝子。」 信還寫到,「我已年近花甲,思鄉情切,縱使不能落葉歸根,至少彼此要取得連繫,將來下一代方便相聚。」臨書唏噓,仰天歎息,親人遠去,往事歷歷!淚水模糊雙眼,止不住的悲傷席捲而來。由澳洲朋友轉信,姚雲龍才知安徽老家早已空無一人,郵差輾轉尋找,好不容易才聯絡到舅舅。「安徽家人都不在了,只剩舅舅。」 圓滿了心中家的拼圖 思念很飄渺,來了又走。那時,他天天到門口等郵差,聽到有重機車送信的聲音就趕緊去看,等了好幾個星期。有一天,太太終於說有寄來的信,姚雲龍心跳加速,一看是澳洲寄來,兩排洋文,他不禁兩手顫抖,力持鎮定,把信貼在胸口喃喃自語,「這是我的家信,我的家信呀。」興奮與哭泣交錯,好像信裡裝一隻小鳥,深怕牠飛掉。「我知道,我千思萬想的信件已抵達台灣。」隔了三十多年,收到家人的第一封回信,時而仰天大笑、時而傷心落淚,訪談因哽咽而中斷訪談近五分鐘,那可是沉澱七十年的莫大激動呀。 「抽出信紙,慢慢地抽,慢慢地抽,」信中第一行一就稱他為雲龍二胞弟,激動在也忍不住,「從來沒有人叫我胞弟呀!」姚雲龍忍不住嚎淘大哭,信上說,「我父親1959年去世,媽媽為想我,眼睛哭瞎了。九十四歲的母親老人家叫舅舅拿出照片來給她看。」 舅舅當時覺得奇怪,「妳又看不到,」「我摸摸也好。」失明的母親這樣回答,日夜想念兒子,只能靠孩童模糊的記憶去想像他長大後的模樣,姚雲龍聽著這番話哭得斷腸,幾乎激動到說不出話來,「舅舅告訴我,每年的年三十晚上,我媽媽都要披頭散髮,拈香在手,遙拜雲天,跪在地上呼我的名字,說這樣叫孩子就想家、就會回家。」 他老淚縱橫萬分心疼媽媽,也感嘆戰爭無情,「這樣能不痛苦嗎?」害得他這輩子沒能好好盡孝。所幸大難未死,「大家搶著結婚,趕上結婚潮,我也娶妻生子,建立家庭,」圓滿了心中那塊家的拼圖,相信天堂的爸媽必然也感到萬分欣慰吧。 雖然沒有建樹,自覺無忝此生 《遷台歷史記憶庫》訪談團隊問他對人生有何看法,「如果庸庸碌碌平平安安老死在鄉下,這個人生真毫無意義,」反觀自己經歷過飢寒交迫與顛沛流離,還有槍林彈雨,算最慘的,也因而最瞭解命運的捉弄。 心能停泊所在,安處即為鄉。雖然沒有什麼建樹,但姚雲龍自覺無忝此生。轉身就是一輩子,方才領悟「床前一杯水,勝過墳前萬柱香」,幸福源於被家人包圍的溫暖,留下的回憶而共同經歷的歲月,讓姚雲龍心內波瀾不止,「瞧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歷史長河內的因緣際會,姚雲龍又何嘗不身在其中?重溫渴慕的親情,怎能不方寸大亂?沉靜與從容有時候多餘,一家人既血脈相繫,就無須隱藏自己脆弱的一面。 姚雲龍1924年出生於安徽鳳陽縣,七七抗戰爆發成為流亡學生。1941年被抓壯丁當兵,抗戰勝利後回故鄉當小學老師。1949年來台,經歷過八二三砲戰,娶山地之花為妻,1973年少校退伍,至今高齡仍勤寫作,臉書常有回憶之作。 娶本省少妻,做湖南臘肉 時間與陽光山風淬煉出在地的舌尖層次,百歲人瑞彭中悠遊彰化八卦山下,佐以拿手的正宗湖南臘肉,和孩子講戰爭、鬼子,也講共產黨。排山倒海的苦難,總成為思鄉的閒話主題。 本文取自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推出之《我家的兩岸故事(二):渡阡陌》專書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畫,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我從年輕就一個人出來,一直活到現在,自立自強、自由自在。」 96歲的鄧曙,1928年生於山東棗莊。當時,位於棗莊的中興煤礦是中國三大煤礦之一,因而成為日本人的目標,1938年就被出兵占領。家鄉被占領時才十歲的鄧曙,從小受的是日文教育。 「我讀小學的時候,校長就是日本人,中國的小孩常常被日本學生欺負,追著打。我個子很矮,坐在第一排,老師教完日文就會點我起來念,如果叫到誰不會念的,就會用日文大罵『混蛋』」鄧曙回憶。當時,棗莊常常有游擊隊,在夜晚偷襲日軍,為了避免百姓跟游擊隊勾結,居民常常被集中到大禮堂睡覺,游擊隊打不到日軍就放火燒房子,所以鄧曙從小就要跟哥哥提水去滅火,遇到兩軍巷戰就在角落躲子彈,這就是她的童年生活。 抗戰勝利後,為了幫忙家計,鄧曙輟學報名了鎮上的藝工班,學唱歌表演,怎料此時國共內戰愈打愈激烈,某天夜裡,共軍攻進城裡,她揹著一床棉被就跟著逃難,連家人都來不及聯絡。逃難的日子異常辛苦。當時正值徐蚌會戰前夕,大批難民往南逃,往往是一邊躲子彈,一邊討飯吃,有車子坐順風車,沒車子就靠著雙腳徒步走。沿途喝生水,挖野蘿蔔吃,腳底起水泡了也不敢稍作休息,就怕掉隊了會被共產黨抓走。 當時是十月底,北方已經很冷了,她穿著薄棉袍、薄棉褲,跟著逃難的隊伍一路往南,一路上飢寒交迫,還得躲子彈,餓了就沿路挖田地裡的蘿蔔、或去敲門乞討,走到腳底都起水泡了也不敢鬆懈,生怕一脫隊就會被共軍抓走。鄧曙思來想去,還是跟著學校走比較保險,因此她走了上百公里到位於南京的教育部,恢復了自己的學生身份,隨後便馬不停蹄趕往瓜州,與流亡的師生們會合,自此她成了流亡學生的一份子,跟著濟南第四聯中南遷。 「教育部當時有發給每人一塊袁大頭,讓我們想辦法去廣州集合,到了廣州別人都去買吃的,但我買了一把口琴。」 琴音為離家的日子,帶來撫慰和力量,隨後她便跟著學校一路到了廣州、再上船到了澎湖,被編入「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後,1953年又隨校遷至彰化員林。 畢業後,鄧曙取得小學教師資格,也與同鄉的先生結婚生子,共組家庭。兩岸開放後,離家近50年的她終於踏上故土,才得知母親已經在文革的時候過世,回到家鄉連墳墓都沒有。 第二次再回鄉時,大姊也走了,時至今日,鄧家的長輩只剩她一人。即便如此,她依舊樂觀開朗,鄧曙的「曙」,是逃難時她替自己改的名字,也期許自己能積極向上,光明正大。歷經抗日、內戰,如今96歲,每日運動不輟,身體仍十分硬朗、笑口常開, 簡潔的名字,映著她獨立不拘的個性,更透著她一生向光的期許。 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 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本專欄與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合作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畫,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我這個性本來就直來直往,我出來就不後悔。」 出生於雲南大姚的金宏春,家中擁有大片田地,祖輩以務農維生,家境小康。排行老么的他更是備受疼愛,從小就養成了驕縱性格。 國共內戰爆發後,國軍挨家挨戶抽壯丁,當時家中只有金宏春和他的姪子符合從軍資格,不忍長輩傷腦筋,他便自告奮勇參軍。跟著軍隊,一路從雲南撤往越南,沿途不但得躲避共軍追擊,還得翻過十萬大山,超過1200公里的路程,異常艱辛。 「我們抬著馬克沁機槍座架,走在山溝裡,底下那個小石子很多,我們穿著襪子走,腳都起泡,每個人腳幾乎都爛掉了啊。」金宏春回憶。 跟著國軍26軍93師,金宏春翻山越嶺,最終到達了越南萊洲。當時越南由法國統治,一到越南境內,國軍就被要求繳械,後來更被關入富國島的集中營裡頭,整整軟禁了四年。 「富國島的生活很無聊,我們在裡面沒事就下棋或看書,一心只想要趕快重獲自由。」 1953年,在國際輿情的壓力下,法國同意讓滯越國軍返回臺灣,政府因而啟動了「富台計畫」,將三萬多名國軍分批接來台灣,這也讓金宏春抵台時激動不已,在高雄下船時,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看到眾人熱情迎接,那真的是熱淚盈眶。 只是來台後的發展,並沒有想像中順利,在軍中因為派系問題,讓金宏春備感歧視,在台灣服役26年,始終沒有機會升遷,因此50歲退伍後,他選擇到電子廠上班,展開新生活的同時,也透過香港轉信,和家鄉的親友取得聯繫。 1989年,離家30多年的金宏春,終於踏上返鄉之路,只是再回到雲南,父母早就不在,反而結識了小他15歲的陸籍妻子,但結婚後兩人感情生變,常為了錢財爭吵,最終只好走上離婚一途。 再加上軍中的同袍相繼離世、居住的房子被迫拆遷,種種遭遇讓他對人生十分感慨,於是在90歲時決定一個人住進榮民之家,還把過去的所有物品通通扔掉,只留下了一張大頭照及兩枚勳章。 「我把以前的日記、照片通通燒掉了,只留下勳章,想說將來我走了,我的骨灰罐子還能放在軍人公墓,還有這個東西做為證明啊。」 想到從前,金宏春常常會在窗戶前流淚,他思念母親、更感嘆這輩子的顛沛流離。 造化弄人,94歲的他只期盼能平靜度日,拋開過往,好好享受晚年。 本文取材自YouTube人物故事 本專欄與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