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因果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記者林可妮報導】韓劇當紅,不過有一些劇情受到質疑,資深媒體人楊秉儒指出:韓國的劇作家存在著「犯下大錯的人可以當使者,而且一當就一千年,為了『飽受悔恨的折磨』」這種概念,其實不只是在「與神同行」之中出現,之前的《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電視劇中,也有同樣的概念。李棟旭以及其他的「陰間使者」也大多是在生前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而必須擔負起陰間使者的任務。這或許與韓國人的民族性有關。 楊秉儒分析指出,這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 1.相信『世人皆有罪』,罪人可藉由為神服務(陰間使者)獲得救贖,並在漫長的服務年月中受到悔恨折磨。其實是融合了部分基督教、天主教與佛教甚至道教的東西方宗教信仰。從現實來看,這也有點像獄政系統中,罪刑較輕且表現良好的受刑人可以在監獄中擔任「雜役」的概念。 2.服膺中國道教與印度佛教『天、人、地』三界時間觀:簡單來說,『天上一日,地上千年。』在佛教與道教信仰中,三界的時間觀是同軸卻不同步。人世間的千年,在天上不過是瞬間。所以,「陰間使者」就算任期需滿人間千年,在鬼神領域中,其實非常短暫。而在這千年當中,又有多少生命興衰,須接受審判? 3.最大的因果邏輯謬誤在於:怎樣的罪算輕?怎樣的罪又算是無法饒恕,必須墜入永世煉獄?標準在哪裡?什麼樣的資格才能成為「陰間使者」?而《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中的男主角金信明明是受冤枉死的忠臣,為何反而成為千年無法超生的孤魂野鬼,必須靠「鬼怪新娘」金恩卓來救贖?這固然是劇作家的劇情鋪陳設定,但也是不符合因果邏輯的地方。 楊秉儒認為,韓劇或韓國電影的這種鋪陳的原因在於:「贖罪情感上的依歸投射導致因果邏輯上的謬誤」。
年初看過「台灣影史最賣座韓片冠軍寶座」的電影《與神同行》的觀眾們,想必最近又進電影院看了續集︰《與神同行︰最終審判》(第一集上映10天全台票房破億,第二集上映3天即破億)。續集電影一向不容易突破第一集,但觀眾們幾乎還是會買帳去看第二集,因為好奇,也因為一份牽繫︰因為看了第一集,和片中的故事情節、人物有了一種心理連結,那些虛構的人物像是銀幕上的老朋友……人的確是情感的動物。 深入「人心」探究 第二集的故事主線是陰間使者江林護送在軍中枉死的金秀鴻接受地獄審判。金秀鴻是地獄千年來的第49位「貴人」,這個「貴人」的定義有點不完全等同於中文裡的意思,在片中,閻羅王親口對「貴人」下了定義︰「所謂的貴人,是永遠想要幫助別人的正義之士,或是沒有安享天年、不明就裡死掉的人。 」除了好人,也包括含冤而死的人。 另一條故事主線則是另兩位陰間使者——解怨脈和李德春——在陽間和老爺爺的家神「成造神」與小男孩的故事。和第一集一樣,故事線在陰、陽之間穿梭並行,地獄的恐怖冷冽依然,在無奈悲憐的人間也一樣加入了溫馨、逗趣作為調味。和第一集不同的是,多了另一條貫穿古、今的故事線︰一千年前的人與事,和現在的人與事。 當地獄出現恐龍時令人有點哭笑不得︰《侏羅紀公園》搬到這裡來了,實在有點……但有令人玩味的另一層深意︰在這個地獄,江林問金秀鴻「你最害怕什麼?」金回答︰「我什麼都不怕。」所以什麼都沒出現;後來他想起來了︰「人間沒有我害怕的東西,但在人間之外有……」然後他「心裡」最害怕的恐龍出現了——這不正是「萬法唯心造」? 事實上,在看過第一集裡對七種地獄的視覺刻畫後,這一集裡地獄的意象已並不太令人意外或驚喜;江林護送金秀鴻在地獄闖關,經歷任何危難也難以再讓觀眾的心懸起來了,因為大家對本片的鐵則已了然於心︰好人絕對不會有事,更何況是武功高強的陰間使者。 這樣說起來,本片還有什麼可看、精彩之處呢?有的。就是那條貫穿千年之前和千年之後的故事線所述說的內涵。作為一部強調視覺特效的商業娛樂片,它仍然給予觀眾應有的視覺奇觀體驗,另一方面也更深入「人心」的探究,也因此讓人有更多的回味空間,在看完電影的兩、三天後,心裡仍不時回想片中的點點滴滴…… 精準地抓住了人心,這是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 「沒有壞人,只有壞的情況」 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最可貴之處,在於它對「因果」的陳述。 看了第二集才知道,為什麼陰間使者的隊長江林總是鎖著眉頭、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第一集中為什麼時不時出現過去世的他在戰場上的畫面?為什麼三名陰間使者中只有他保有過去世的記憶,而解怨脈和李德春沒有?為什麼陰間使者是他們三人?為什麼他常常一個人行動,而解怨脈和李德春常常兩人一組去執行任務?(而且顯而易見的這兩個人關係、感情都比較好)……甚至到最後觀眾才恍然大悟︰為什麼江林對金秀鴻真正的死因如此在意、執著,非要把真相公諸於世?這和千年來他日日夜夜遭受的心靈折磨有關。正如金秀鴻所說︰「我現在才知道,審判的主角並不是我,而是你。」是的,本片的主角是江林,是他千年前犯下的大罪,和千年後他為自我救贖所做的努力。 片尾(全片結束後)更有神來之筆,把閻羅王的身分也做了交待——不禁令人在意外之餘又深深感慨︰因果關係是如此強大、難以撼動。千年前的父子、兄弟恩仇,爭戰殺戮,使得這幾人千年來的命運一直糾結在一起,即使換了面孔、身分,因果鍊卻始終牢不可破! 故事是好看的,而內裡透露的宇宙法則——因果律——更是令人敬畏。難怪佛法教導我們︰無始劫輪迴以來,每一個眾生都曾經是我們的親人,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般對待一切眾生,與一切眾生結好緣、結善緣。否則,因果相繫、業力纏繞,生生世世都和冤家、仇人攪在一起,不斷重演一幕幕重複過的恩怨情仇……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情緒永遠新鮮、強大,這樣的輪迴,豈非徒然、無望? 但人是可能改變的,命運也是可以改變的。「不是沒有請求原諒的心,而是沒有請求原諒的勇氣」。千年來飽受心靈折磨的江林,藉著查明金秀鴻真正死因的機會,當眾懺悔了自己千年前的罪行,也鼓起勇氣請求原諒——看這一幕時,我再次印證了人類都是「懺悔」的信奉者一說︰即使是犯下那樣不可原諒罪業的人,在他真心懺悔時,所有人都同情他、都願意原諒他(包括一直與江林站在利益對立面的判官),完全不會以有色眼光看待他…… 這正是本片的第二大亮點︰慈悲。 在電影的最後,江林懺悔自己的罪業時說,最讓他感到痛苦的不是千年前一念之差鑄下大錯,而是「再也無法對父親當面認錯、請求原諒」——也就是說,真正折磨人的不是犯錯,而是沒有懺悔的機會。「人都會犯錯」,說來容易,但能真正接受「人都會犯錯」這個前提,是慈悲。 片中的「家神」成造神說︰「我在人間做了千年的家神,有時候真的不了解人類,但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沒有壞人,只有壞的情況。」——這句飽含理解與慈悲的話,是全片讓我印象最深刻、也最得我心的台詞。不久前看到一位法師回答信眾的問題說︰「我們看不慣別人,是因為別人的某些語言、行為、性格,讓我們不適應。但是我們忘了︰每一個性格的背後都有因果,每一個缺點的背後都是苦難。因為我們沒有慈悲心,面對別人的苦難,我們沒有產生悲心,都是瞋心」。 成造神說︰「當你埋怨、憤怒,無法理解時,就把一切倒過來想想。」 是的,沒有壞人,只有壞的情況。 每一個性格的背後都有因果,每一個缺點的背後都是苦難。 生生世世須耕「緣」 走出電影院,再審視自己的生命、人生,似乎有了另一層不同的體悟。 會遇到的人都是有因緣的人。貴人也好,怨親債主也好,因果不可撼動,但緣分可以經營。佛法就是教人怎麼耕耘緣分、轉變命運。 心道法師說︰「無論是曾經珍惜的緣、不珍惜的緣,都會漂過。而每一個漂過的緣,我們都應該灑下一些種子,即使是壞的種子,也該留下一點覺悟的泡沫。任何的緣都可以把它當做一塊田地,不斷地耕作、播種。好的田你一定要去下種,壞的田要加些養分,也就是要加倍付出。也許好的緣付出不用那麼多就可以收成了,而壞的緣卻要加倍地付出、加倍地承擔,才有辦法把這個緣轉好。」 感恩,在無始輪迴裡,有佛法的慈悲指引。 感恩。 本文由「靈鷲山平安禪網」授權刊登http://peacemeditation.ljm.org.tw/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