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名色脈輪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禪師說禪】八正道的真實義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對剛入門修行的人來說,意識非常重要,因為修行就是從意識開始修起,像佛家說的末那識,就是第七意識,也就是潛在意識;還有第六意識,是經過五官「眼耳鼻舌身」的資訊所產生的意識。而我們修行是要回到原點、要歸零、要無意識、要歸空,所以從哪裡開始修起呢?就從名色脈輪開始,也就是臍輪。 外息根塵相 內修清淨戒 因為我們的生命是從名色脈輪開始的,在胎兒時期,不管是呼吸,還是接收母體的營養,都是透過臍帶,所以我們要回到過去、回到靈性的原點,就要從胎息開始。由此可知,名色脈輪非常重要,修行就從名色脈輪開始。 禪定時,胎息一定要做好,如果胎息做得好,當我們從初禪天,到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的時候,就會很順利。過去佛曾說的「四禪八定」,就是四禪天、八定天;而四禪天是在色界。 我們知道,修行要超越三界;這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在人間,所以人會有很多欲望,並因欲望而生出我執和法執。因此欲界的修行就是守戒,要保持清淨。至於色界,是在「人」以上的「天界」,從天界再往上,就進入聖位,也就是無色界。 如果欲界沒有圓滿,色界就不可能圓滿。而要超越欲界,必須做好守戒,也就是要守「貪瞋癡慢疑」、「殺盜淫妄酒」十戒。 貪是貪心;瞋是生氣、情緒化和暴力;癡是癡心、沒有智慧,或是在某方面受到迷惑;慢是傲慢;疑是懷疑。這些都是很不好的,會妨礙修行。另外像殺生、偷盜、淫亂、妄言、酗酒,也都要戒掉。當這十戒都戒掉以後,才能真正進入色界,也就是天界。 換句話說,就是要多行善事、心存善念,這樣就可以上天界。 雖然師父說,我們是從菩薩起修,所以讓大家能趕緊到達天界,從無色界開始修;但如果沒有師父帶領,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色界雖是羅漢階段,已進入聖位,但還要再繼續往上修菩薩,十地菩薩,所以一定要與師父同心同行,要和師父一樣,以共同的心,共同來成就。而這條路師父走過,知道該如何帶領大家修行。 尤其剛入門的同修,師父有個要求就是,不管過去是否修過其他法門,本事有多大、才華有多高,或是擁有多少的財富和多高的地位,通通都要放空,要忘掉過去,虛心地接受師父傳的靈性教育,這樣才能真正對修行有助益。 修行是從意識初動開始,也就是從五官接收的意念開始,所以才有所謂的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了悟心是真 覺行八正道 什麼是正見?就是對五官所接收的資訊要有正確的見解,而不是偏見或邪見。那要怎麼做?必須保持一顆正心;只要有正心,就可以化解偏見。 什麼是正思維?就是接收了資訊以後,不要負面思考,要正面思考。比方有人會觸景生情,讓自己掉進負面情緒,走不出來,此時就要立刻提醒自己「正思維」,想一些快樂的事。 正語也一樣;不管自己聽到的話是真是假,在說出口之前,先要想一想,這麼說會不會影響什麼人,或是傷害什麼人,不要犯了口業。像密宗就特別注重「身口意」的清淨,身是指行為,口是指話語,意是指意念;其實所有修行人都應該要注意。 什麼是正業?舉例來說,有人聽到某個事業可以賺錢,只要投資十萬元,每個月就可淨賺兩萬五千元,於是便找了親朋好友一起投資,結果倒掉了,甚至把賺來的錢都賠進去還不夠,像這種投資就不是正業。那什麼才是正業?簡單地說,就是具有正當性的工作。 再說到正命,真正的正命是我們在這一生中,能夠「立功、立言、立德」,要做到這「三不朽」;但這是指我們在世的時候,至於百年之後,比生命更重要的就是性命,所以正命除了在世時的生命以外,還包括身後的性命。 這個身後的性命要如何安頓?必須靠正定,也就是經過修行、證道以後,讓靈性回到佛國、回到原點。所以修行要有時間和空間的觀念,一定要超越時空,不能隨著地球的有限時空而運轉,那是不可能解脫的。 以西方宗教來說,人死後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但佛教在「人」以下,還有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很多人認為,下地獄好像沒關係,其實不然,我們在人間一天,等於地獄好幾千年,所以,如果在人間一年,換成地獄就是幾萬年。試想,如果靈性要經過幾萬年以後,才能離開地獄,那種折磨誰承受得起?所以謗佛、謗法、謗師父的人,小心將來會下地獄。而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在閉上眼睛後,會看見地獄,嚇得不敢睡覺,無奈人往往很快便忘了這種恐懼,然後又繼續重蹈覆轍。 由此可知,修行不能以地球的時間和空間來看,而要以另一個法界的時空為標準。像地獄的時空就不同於人間,我們的一天等於它幾千年;但在天界,甚至更高的菩薩界,祂的一分鐘等於是我們幾百年,相差甚遠。 所以,如果修行到天界,大概可以享受幾千年,但福報享完了,還是要下來輪迴,所以我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滿意,還要能更上層樓才好。 修行到天界,就是到了色界,這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講得清楚的,日後在大家的修行過程中,我會再加以說明,如何才能超越色界及無色界。今天,大家就先從欲界開始,好好地遵守十戒,確實做到,這樣才能真正與師父同心同行,這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