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台語
已找到 15 則相關結果
2019年《國家語言發展法》橫空出世,高中階段必須把本土語言納入必修,不過高中又是怎麼教閩南語的?立委翻出目前高中《閩南語文》課本,短短一段課文裡充斥「姑情」、「司奶」等令人看了莫名其妙的用字,造成很大的認知負荷,「還不如跟阿公阿嬤一起看八點檔學閩南語比較快。」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6日)邀請文化部部長李遠、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客家委員會專題報告「自信台灣深根文化軟實力-『國家語言發展法』推動成效總檢討」並備質詢。立委柯志恩先問候文化部長李遠,李遠是外省第二代的客家人,但小時候因為老師都用閩南語教書,李遠被迫在很短時間內學閩南語,長大後客語忘光光。 柯志恩說,她來自鄉下,周圍都說閩南語,她7歲以前也是根本不會說國語。語言是文化根本,她完全贊同母語要好好學、要振興,但是現在政府用的方法不對。她秀出現行高中《閩南語文》課本裡幾段教材,要李遠讀讀看:「菜市仔踅煞,買兩尾烏魚轉去……」有些課文還是英文跟閩南語交雜,像是「姑情(央求之意)」、「司奶(撒嬌之意)」底下有註解,還有羅馬拼音,像天書一樣,「這就是我們學台語的方法!造成我們很大認知負擔!」 現行高中《閩南語文》課文令立委大呼宛如天書。圖/立委柯志恩提供 柯志恩說,現在還有人在辯論應該稱「台灣台語」還是「閩南語」,但看看行政院推動「「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111-115年)」,經費321億元;教育部推動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15年,每年花費1億多元辦考試,得到甚麼效果?錢沒有花在刀口上,拿到認證的老師,如果都用這樣的教材教學生,學的人沒有動機,那可以不用教了,陪阿公阿嬤看閩南語八點檔的效果可能還比較好。 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表示,辦理閩南語認證是要鼓勵民眾學習母語,語言學習不是一蹴可幾,所以從小一開始慢慢學習,教材內容也可以精進。
作家小野、文化部長李遠今天(22日)赴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首次業務報告與備詢。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語言」的部分,李遠表示將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方案、策辦第2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並將推動台語主流化,復振馬祖語與台灣手語。 《國家語言發展法》是2019年通過,主旨是為了「尊重國家多元文化之精神,促進國家語言之傳承、復振及發展」,中央主管機關是文化部;至於「國家語言」的定義,指的是「台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由此法源,2021年文化部將金曲獎「國語」獎項改為「華語」,當時文化部也表示初步規劃將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等書面語正式名稱冠上「台灣」兩字,改為「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族語」。 李遠在今日的業務報告上針對「國家語言」一項,提出「鼓勵傳承國家語言多樣性」的重點政策,底下包括4個方向。 首先就是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方案。李遠表示,為復振各面臨傳承危機國家語言,文化部、教育部、原民會、客委會共同規劃,從家庭、社會、學校等領域,落實國家語言生活化及現代化,支持各面臨傳承危機國家語言復振與多元發展,並營造語言友善環境。 另由於《國家語言發展法》規定定期召開國家語言發展會議,李遠表示,預定今年6至10月召開第2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蒐集各界意見。 第三點是推動台語主流化。業務報告提到,去年起支持各縣市政府辦理台語說故 事爸媽活動,鼓勵民間辦理語言創作應用、推廣活動、友善環境及台語人才培育。 透過「表演藝術台語主流化補助計畫」,鼓勵製作兒少台語節目;辦理網路影音內容台語主流化徵件計畫;持續支持公視製播台語影集、綜藝節目等。 最後是復振馬祖語與台灣手語,文化部將加強語料保存,建置馬祖語與台灣手語語料庫。
【愛傳媒王華南專欄】分享幾個台語漢字的正解: 應為「逐个」【dk- ,ㄉㄚㄍˇㄝˊ】而非「大家」: 北京話「大家好」之「大家」是從古漢語(即台語之前身)「逐个」音變而來,「逐个」之古音(同今日之台語)發【dk-,ㄉㄚㄍˇㄝˊ】,「逐」是帶顎(下巴,台語曰下頦【-hi,ㄝˇㄏㄞˊ】)音之入聲字,但是北京話形成時已失入聲,因此【dk-,ㄉㄚㄍˇㄝˊ】在最初期之北京話發成【d-k,ㄉㄚˇㄍㄝˊ】(即k與e結合成一個字音),北京話之白話文寫成「大家」。 台語之「逐个」是北京話「每一個人」之意,「逐項」【dk-hāŋ,ㄉㄚㄍˇㄏㄤ】是北京話「每一樣東西」之意,「逐位」【dk-ūi,ㄉㄚㄍˇㄨㄧ】是北京話「每一個地方」之意。 近年來,北京話在台員已成最強勢語言,反倒轉影響台語發音,造成現代不少人將台語之「逐个」讀成「逐家」【dk-ke,ㄉㄚㄍˇㄍㄝ】或「大家」【di-ke,ㄉㄞˇㄍㄝ】,而「逐家」在台語是「家家戶戶」之意,「大家」在台語有兩種發音、其意各不相同,「大家」發【di-ka,ㄉㄞˇㄍㄚ】是指頭銜或尊稱,如「文學大家」、「音樂大家」;而「大家」發【dā-ke,ㄉㄚㄍㄝ】是「婆婆」之意。 應為「黕也膠」【dam-a-ka ,ㄉㄚㄇㄚㄍㄚ】而非「點仔膠」【dam-a-ka,ㄉㄚㄇㄚㄍㄚ】其正字為「黕也膠」: 《唐韻》:「黕,都感切」,發音同「膽」。 「黕」之文讀音取「都」【dɔ ,ㄉɔ】陰平調之聲母【d ,ㄉ】和 「感」【km ,ㄍㄚㄇˋ】陰上調之韻母【am ,ㄚㄇ】,切合成陰上調【dm ,ㄉㄚㄇˋ】。《說文解字》:「滓垢也」。「黕也膠」即北京話之柏油、瀝青,亦即提煉石油時沉澱於最底層之「滓垢也」用來舖路或為舖屋頂防漏之用。 但因「黕」在北京話為罕用字,不知正字者遂以「點」字代替,結果造成一般人以「點」字發【dim ,ㄉㄧㄚㄇˋ】音,將【dam-a-ka ,ㄉㄚㄇㄚㄍㄚ】發成【diam-a-ka ,ㄉㄧㄚㄇㄚㄍㄚ】,更離譜者發明了「打馬膠」,其論述為「打在馬路上之膠」,可謂造詞天才也。 應為「同姒也」【dāŋ-sāi- ,ㄉㄤㄥㄞㄚˋ】而非「東西仔」 北京話之妯娌,台語曰:【dāŋ-sāi- ,ㄉㄤㄙㄞㄚˋ】應為「同姒也」,見康熙字典所載:「兄弟之妻相謂皆曰姒。」不知正字者皆曰台語無字,所以造「東西仔」以充數。 《正韻》:「姒,詳子切。」 「姒」之文讀音取「詳」【sɔŋ ,ㄙㄧɔㄥˊ】陽平調之聲母【s,ㄙ】和「子」【ch ,ㄗㄨˋ】陰上調之韻母【u ,ㄨ】,切合成陽上調【sŭ ,ㄙㄨ】,陽上調轉為陽去調、口語音轉為【sāi ,ㄙㄞ】。 同韻之「似」文讀音為【sŭ ,ㄙㄨ】、口語音轉為【sāi ,ㄙㄞ】,如「熟似」口語音為【sik-sāi ,ㄙㄧㄝㄍˇㄙㄞ】。 《廣韻》:「姒,詳里切。」 「姒」之文讀音取「詳」【siɔŋ ,ㄙㄧɔㄥˊ】陽平調之聲母【s,ㄙ】和「里」【l ,ㄌㄧˋ】陰上調之韻母【i ,ㄧ】,切合成陽上調【sĭ ,ㄙㄧ】,和「里」同韻母之「利」文讀音為【lī ,ㄌㄧ】、口語音為【lāi ,ㄌㄞ】,「眉」文讀音為【b ,ㄅ゙ㄧˊ】、口語音為【bāi ,ㄅ゙ㄞˊ】。 同理,「姒」文讀音為【sĭ ,ㄙㄧ】、口語音為【săi ,ㄙㄞ】,陽上調【săi ,ㄙㄞ】轉為陽去調【sāi ,ㄙㄞ】。 應為「酒㼛」【chiu-kan ,ㄐㄧㄨㄍㄢ】而非「酒矸」: 台語稱「酒瓶」為【chiu-kan ,ㄐㄧㄨㄍㄢ】,正字應為「酒㼛」。 《集韻》:「㼛,乎經切。似鍾而頸長,一曰酒器。」「㼛」之文讀音係取「乎」【hɔ ,ㄏɔ】陰平調之聲母【h ,ㄏ】和「經」【kieŋ ,ㄍㄧㄝㄥ】陰平調之韻母【ieŋ ,ㄧㄝㄥ】,切合成陰平調【hieŋ ,ㄧㄝㄥ】。 在台語文讀音【h ,ㄏ】聲母有轉為口語音【kɔ ,ㄍɔˊ】聲母之常例,如:「糊」文讀音【hɔ ,ㄏɔˊ】、口語音【kɔ ,ㄍɔˊ】,糊也(漿糊)【kˉɔ- ,ㄍɔㄚˋ】。 在台語文讀音【ieŋ ,ㄧㄝㄥ】韻母有轉為口語音【an ,ㄢ】韻母之常例,如:「瓶」文讀音【piŋ ,ㄅㄧㄝㄥˊ】、口語音【pn ,ㄅㄢˊ】,溫瓶【ūn-pn,ㄨㄣㄅㄢˊ】,所以「㼛」之文讀音【hieŋ ,ㄏㄧㄝㄥ】、口語音可轉為【kan ,ㄍㄢ】。 至於「矸」文讀音為【kan ,ㄍㄢ】,見《集韻》:「矸,山石貌、石淨貌。」「矸」並無瓶、器之意,因此用「矸」當做「瓶」意有欠允當。 應為「水洔」【chi dī ,ㄗㄨㄧˋㄉㄥㄧ】而非「水滇」 《唐韻》:「洔,直里切。」 「洔」之文讀音取「直」【dĭ t,ㄉㄧㄊ】陽入調之聲母【d ,ㄉ】和「里」【l ,ㄌㄧˋ】陰上調之韻母【i ,ㄧ】,切合成陽上調【dĭ ,ㄉㄧ】,口語音轉為帶鼻音之陽去調【dī】。 說文解字:「水暫益且止未減也,一曰與沚同」,台語形容「以水加之於容器,水滿未溢出」稱為「水洔」。「滇」雖然可以集韻:「堂練切」,文讀音切合成陽去調【dīen ,ㄉㄧㄝㄣ】,口語音轉為陽去調【dī ,ㄉㄥㄧ】,但原意是大水,並無滿溢之意。 作者為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曾任華南銀行副理,板信銀行經理退休;多校台語教師,曾受僑務委員會聘請赴全美進行台語教學巡迴演講。著有《古意盎然話台語》、《實用台語詞彙》、《台語入門新階》、《簡明台語漢字音典》、《愛說台語五千年──用台語解讀漢字聲韻》、《講台語過好節──台灣古早節慶與傳統美食》、《台語漢字正解》、《精解台語漢字詞典》。 延伸閱讀 王華南》平假名和台語漢字發音完全相同或近似 了解書籍 ●本文原發表於台灣網路教會,經作者同意轉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王華南專欄】應為「不知也」【m`-chāi-i ,ㄇˇㄗㄞㄥㄧㄚˋ】而非「不知影」: 台語之口語中常用句【chāi-i ,ㄗㄞㄥㄧㄚˋ】、【m`-chāi-i ,ㄇˇㄗㄞㄥㄧㄚˋ】,即華語「知道」、「不知道」之意,而句尾之【i ,ㄥㄧㄚˋ】係語尾助音詞,非「影」之意,實體有「影」,抽象何來有「影」?用「影」字(口語音發【i ,ㄥㄧㄚˋ】)係音合、意不合,正字應為「知也」、「不知也」。 茲引三則古文為證: 一、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出處:《論語為政篇》〕最後一句:「是知也」即台語之口語:【s-chāi-i ,厶ㄧˇㄗㄞㄥㄧㄚˋ】。 二、孟武伯問:「子路人乎?」子曰:「不知也。」〔出處:《論語公冶長篇》〕「不知也」,即台語之口語:【m`-chāi-i ,ㄇˇㄗㄞㄥㄧㄚˋ】。 三、「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處:《孟子梁惠王篇》〕「有也?」即台語之口語:【- i ,ㄨˇㄥㄧㄚˋ】。 應為「麻餈」【muā-ch ,ㄇㄨㄚ-ㄐㄧˊ】而非「麻糬」 台語稱「用糯米做成之黏糕餅」曰【muā-ch ,ㄇㄨㄚ-ㄐㄧˊ】,因為不知正字,所以從同音字再加「米」部首,造成「米」和「麻」結合之新字及「糬」。 《集韻》:「餈,才資切」,取「才」【chi ,ㄗㄞˊ】陽平調之聲母【ch ,ㄗ】和「資」【chi ,ㄐㄧ】陰平調之韻母【 ,ㄧ】,切合成陽平調【ch ,ㄐㄧˊ】。 《周禮天官籩人》:「羞籩(竹器)之實,糗餌粉餈」註:「皆粉稻黍米為之,餌言糗,餈言粉,互足其義也。合烝曰餌,餅之曰餈」疏:「今餈糕之名出於此」。《說文解字》:「餈,稻餅也。」《說文解字》之作者雪V先生則對「餈」詳述:「餈稻餅,謂炊米爛乃擣之,不為粉也;粉餈以豆為粉,糝餈上也;餌則先屑米為粉,然後溲之,餈之言滋也;餌之言堅,潔若玉珥也。」「餈」,或滾沾芝麻,或以芝麻為餡,則稱「麻餈」;若以豆沙為餡,則稱「豆餈」;若滾沾塗豆(花生)粉,則稱「塗豆餈」。 延伸閱讀: 王華南》平假名和台語漢字發音完全相同或近似 了解書籍 ●本文原發表於台灣網路教會,經作者同意轉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王華南專欄】「㑃霸」、「阿婆也攏逛」、「安怎」、「安爾」等字之正確用法。 1、應為「㑃霸」【-p ,ㄚˋㄅㄚˇ】而非「壓霸」、更非「鴨霸」: 台語形容「狠戾乖張」、「執拗不講理」為【-p ,ㄚˋㄅㄚˇ】,因不知正字遂以諧音字「壓霸」來表示,雖然「壓」字之意不合,但尚不若「鴨霸」離譜,公認之錯字還用得很起勁,此乃最典型之「肉麻當有趣」,在抗議場合之布條、木板屢屢出現「鴨霸」,如今已成見怪不怪。 《廣韻》「㑃,戾也。於教切」,取「於」【i ,ㄧ】之空聲母【,】和「教」【ku ,ㄍㄠˇ】陰去調之韻母【au ,ㄠ】,切合成陰去調【u ,ㄠˇ】。 同韻母之「教」文讀音為【ku ,ㄍㄠˇ】、口語音為【k ,ㄍㄚˇ】,所以「㑃」文讀音為【u ,ㄠˇ】、口語音可轉為【 ,ㄚˇ】。 2.「阿婆也攏逛」【ā-pō-ā laŋ-kŋ ,ㄚㄅㄛㄚㄌㄤㄍㄤˋ】 俗語講:【ā-pō-ā laŋ-kŋ ,ㄚㄅㄛㄚㄌㄤㄍㄤˋ】其意為形容「出走」,前三音字是阿婆也,而後兩音漢字如何表達?需知古代婦女着長衫,若欲起立行走,必先將提持長衫高逾鞋面,否則一起步必被鞋絆倒,提起褲管底部台語曰:「攏褲跤」【laŋ-kh΄ɔ-kha ,ㄌㄤㄎɔˋㄎㄚ】,提起長衫曰:「攏衫」【laŋ-sa ,ㄌㄤㄙㄥㄚ】,《集韻》:「攏,魯孔切,意為持也。」 「攏」之文讀音是取「魯」【l΄ɔ ,ㄌɔˋ】陰上調之聲母【l ,ㄌ】和 「孔」【kh΄ɔŋ ,ㄎɔㄥˋ】陰上調之韻母【ɔŋ , ɔㄥ】,切合成陰上調【l΄ɔŋ ,ㄌɔㄥˋ】,口語音轉為【lŋ ,ㄌㄤˋ】。 【kŋ ,ㄍㄤˋ】為走之意(台語和古文中之「走」為現今北京話「跑」之意), 《等韻》:「逛,居往切。」 「逛」之文讀音是取「居」【ki,ㄍㄧ】陰上調之聲母【k,ㄍ】和 「往」【΄ɔŋ, ɔㄥˋ】陰上調之韻母【ɔŋ, ɔㄥ】,切合成陰上調【k΄ɔŋ,ㄍɔㄥˋ】, 口語音轉為【kŋ,ㄍㄤˋ】,玉篇:「逛,走貌。」 出門必需跨門檻(台語稱做:戶橂【h`ɔ -diēŋ ,ㄏɔˇㄉㄧㄝㄥ】),跨戶橂更加需要先「攏衫」。因此本句原意為阿婆也攏衫跨戶橂出去逛,簡稱為「阿婆也攏逛」。 3.應為「安怎」【an chuh ,ㄢㄗㄥㄨㄚ˙】而非「按怎」 「按」發音【n,ㄢˇ】是陰去調不符合,「按」亦無如何、怎樣之意。「安」發音【an,ㄢ】陰平調則符合,「安」方有如何、怎樣之意。古文中多見「安」為「何」之意,如《禮記檀弓篇》:「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4.應為「安爾」【an ne或an ni ,ㄢㄋㄝ或ㄢㄋㄧ】而非「按呢」 「按呢」發音不合、更無「如此」、「這樣」之意。 「安爾」即古文之「焉耳」、「焉爾」。參見《玉篇》:「焉,安也」、《廣韻》:「焉,何也」,「焉」之上古音(即台語口語音)發音同「安」,所以在商周時,「焉耳」、「焉爾」發音同「安爾」。 參見《孟子˙梁惠王篇》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盡心焉耳矣」之上古音同台語之口語皆曰:「chn-sim an ne(或an ni)h , ㄐㄧㄣˇㄒㄧㄇㄢㄋㄝ(或ㄢㄋㄧ)ㄧㄏˇ」 參見《論語˙雍也篇》子曰:「女(古汝字)得人焉爾乎。」 「女得人焉爾乎。」之上古音同台語之口語皆曰:「li dit lŋ an ne(或an ni)h`ɔh , ㄌㄧㄉㄧㄊㄌㄤˊㄢㄋㄝ(或ㄢㄋㄧ)ㄏɔㄏˇ。 作者為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曾任華南銀行副理,板信銀行經理退休;多校台語教師,曾受僑務委員會聘請赴全美進行台語教學巡迴演講。著有《台灣人在滿洲奮鬥之憶景》、《華語、台語對照辭典》(上、下)、《台語漢字正解》、《新約聖經台語漢字版》、《由方寸之美看聖經》、《簡明台語漢字音典》等書。 延伸閱讀: 王華南》平假名和台語漢字發音完全相同或近似 了解書籍 ●本文原發表於台灣網路教會,經作者同意轉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王華南專欄】《台語漢字正解》的出版目的:1.希望教育部主管單位重視台語正確漢字之使用。2.喚起媒體工作者嚴謹使用台語正確漢字來表達。 誠摯期望:1.人人使用「正確文雅台語漢字」。2.將「正確文雅台語漢字」納入台語教學之教材。 台語字詞所使用之漢字,因書寫者不知正字,而用各種諧音字取代,輕者變成啼笑皆非、重者變成積非成是。尤其是2007年教育部公佈三百個台語漢字,爲了避免被批評,於是改稱「屬於建議性」,其實當中將近一半是具有極大爭議性,立法委員曾質詢教育部長為何用此字,結果得到「參考卡拉OK伴唱碟片」如此答覆,看過伴唱碟片者皆知其中不少是借音字、諧音字,根本是莫名其妙,毫無學術根據可言,由此可知教育部有司者審議用字之草率,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現今各種媒體爲表達台語所使用之漢字,不外乎取其諧音者為最多,因此造成詞不達意,已至慘不忍睹之地步,實在有匡正之必要,以正視聽。否則誤導一般民眾以為台語無正確漢字可用或是所使用之漢字毫無水準、依據。 筆者鑽研台語漢字達三十年,以嚴謹治學之態度訓詁及考證台語漢字之字音、字意,期盼能予筆者機會將研究之心得分享社會大眾,進一步導正各媒體使用有水準、依據之台語漢字,深感為幸。茲舉常見之字詞建議導正如以下論述。 筆者所秉持之基本原則是: 第一、引用康熙字典對漢字音意之解說,而康熙字典被漢字研究者公認為最具參考價值及正確性之字典,亦為台語漢字研究者所認同之最大公約數。 第二、根據口語音和文讀音之間已被認定之對應規則,再推出其他屬於相同聲母或韻母漢字之口語音。 筆者為了正本清源,在此引證解說台語字詞之漢文正字。 本書為兼顧國際化,所以標音部分將「新式台語國際音標」和「新式注音符號」並列於【】之內。 全書內容共四篇包括: 第一篇、台語音標、符號、聲調及切韻 第一章、台語發音結構及標音符號 第二章、台語聲調 第三章、漢字切韻 第二篇、台語漢字文讀音、口語音之對應 第三篇、台語字詞之漢文正字 第一章、代名詞 第二章、人體部位名稱 第三章、台語漢字音意之正確註解 第四篇、源自日語之台語字詞 第一章、源自日語之外來語 第二章、源自日語之漢字但轉為台語漢字發音 第三章、源自日語直接照日語發音 最後一篇是為了使得諸位讀者明瞭台語之日常用語中源自日語之詞彙,也可以利用此種「台語外來語」之橋梁位階,提供想要學日語者多一個入門方便階梯,既可學台語、又可學日語、更可學一些日語之外來語,所謂一兼三顧。 承蒙台灣網路教會郭弘斌牧師之熱心協助,並介紹達遵泰電腦排版有限公司負責人林素清女士完成編印,本書方能順利出版,特此向郭牧師致謝。 作者在「台灣網路教會」有「語言世界觀」之專欄及專題演講介紹台語,歡迎各位讀者點看。 台語本調十種 :台語本調之聲調由上述之八聲加上陰輕和陽輕共十種,分類如下: 1◆陰平調(第一聲):東daŋㄉㄤ變調為陽去調dāŋㄉㄤ 2◆陽平調(第二聲):銅dŋㄉㄤˊ變調為陽去調dāŋㄉㄤ 3◆陰上調(第三聲):董dŋㄉㄤˋ變調為陰平調daŋㄉㄤ 4◆陽上調(第四聲):動dăŋㄉㄤ變調為陰去調dŋㄉㄤˇ 5◆陰去調(第五聲):凍dŋㄉㄤˇ變調為陰上調dŋㄉㄤˋ 6◆陽去調(第六聲):重dāŋㄉㄤ變調為陰去調dŋㄉㄤˇ 7◆陰入調(第七聲):篤dkㄉㄚㄍˋ變調為高入調dakㄉㄚㄍ 8◆陽入調(第八聲):逐dākㄉㄚㄍ變調為低入調dkㄉㄚㄍˇ 9◆陰輕調(第九聲):答dhㄉㄚㄏˋ或ㄉㄚ˙變調為陰上調d(h)ㄉㄚˋ 10◆陽輕調(第十聲):踏dāhㄉㄚㄏ變調為低輕調dhㄉㄚㄏˇ ◎在南部台南、高雄、屏東等地方之腔調有兩聲調與實際發音不同。 1.「陽入本調」在南部腔之發音已成為「陰入本調」變調後升至較高階之「高音入調」。 如小學之「學」原本發陽入調【hāk ,ㄏㄚㄍ】,南部腔則升高至【hak ,ㄏㄚㄍ】。 2.「陽輕本調」在南部腔之發音已成為「陰輕本調」變調後之「陰上調」。 如生活之「活」原本發陽輕調【uāh ,ㄨㄚㄏ】,南部腔轉為陰上調【u ,ㄨㄚˋ】,同「倚」之口語發音。 ◎在口語中陽上調皆轉為陽去調,此為俗稱實際本調只有「七調」之由來。 如:「動」【dăŋㄉㄤ^】原為陽上調,因速讀時和陽去調幾乎無差別,最後在口語中轉為陽去調,所以「動」轉發【dāŋㄉㄤ】。而台語之字詞(兩字以上)連讀發音產生各種不同變調法則,成為全世界中唯一有變調法則之最特殊語言。 台語變調衍生五種規則,變調衍生「高入、低入、低輕」三種,三連音變調衍生「中入、中輕」兩種。 ★所謂本調即指該字原本音調,變調分為規則、不規則兩大類,以規則變調居大多數。規則變調即指兩字以上相連字詞時,前字變調、最後一字維持本調不變。不規則變調又分為(一)最後一字變調、前字不變調、(二)前後字皆變調、(三)同字三連音變調三種。 ◆台語規則變調所衍生之聲調有高入、低入、低輕三種。陰入調變調為高入調、陽入調變調為低入調、陽輕調變調為低輕調高入調:「一七」【it-tst ,ㄧㄊㄑㄧㄊˋ】之「一」由陰入調【t】變做高入調【it】低入調:「六十」【lk-chāp ,ㄌㄚㄍˇㄗㄚㄅ】之「六」由陽入調【lāk】變做低入調【lk】低輕調:「合身」【hh-sin ,ㄏㄚㄏˇㄙㄧㄣ】之「合」由陽輕調【hāh】變做低輕調【hh】 ◆台語同字三連音變調所衍生之聲調有中入、中輕兩種。 中入調:「熟」本調為陽入調,「熟熟熟」同字三連音,表示非常「熟」之意,連讀發音為「siĕk-sik-siēk」(厶ㄧㄝㄍ^厶ㄧㄝㄍˇ厶ㄧㄝㄍ),第一字變為「siĕk」(厶ㄧㄝㄍ^)。 中入調、第二字依規則變調降為變調為「sik」(厶ㄧㄝㄍˇ)低入調、第三字維持「siēk」(厶ㄧㄝㄍ)陽入本調。 中輕調:「白」本調為陽輕調,「白白白」同字三連音,表示非常「白」之意,連讀發音為「pĕh-ph-pēh」(ㄅㄝㄏ^ㄅㄝㄏˇㄅㄝㄏ),第一字變為「pĕh」(ㄅㄝㄏ^)中輕調、第二字,依規則變調降為變調為「ph」(ㄅㄝㄏˇ)低輕調、第三字維持「pēh」(ㄅㄝㄏ)陽輕本調。 ◆台語變調所衍生之聲調共有高入、低入、低輕、中入、中輕五種,加上十種本調,台語聲調共有十五種。因此台語被聲韻學家認為保留最古老字音,亦可印證歷代之聲韻著作,可謂人類一項極重要文化資產。 作者為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曾任華南銀行副理,板信銀行經理退休;多校台語教師,曾受僑務委員會聘請赴全美進行台語教學巡迴演講。著有《台灣人在滿洲奮鬥之憶景》、《華語、台語對照辭典》(上、下)、《台語漢字正解》、《新約聖經台語漢字版》、《由方寸之美看聖經》、《簡明台語漢字音典》等書。 延伸閱讀: 王華南》從世界語言看台語瀕危及世上本無閩南語 ●購書https://reurl.cc/GbKEby ●本文原發表於台灣網路教會,經作者同意轉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王華南專欄】平假名(ひらがな,hiragaana)是日語表音符號之一種,平假名自漢字之草書體演變而來,又稱為草假名(そうがなsōgana)。早期為日本女性專用,後來隨紫式部之《源氏物語》流行而使得日本男性亦開始接受和使用平假名。 現代日語中,平假名通常用來表示日語中固有詞彙及文法助詞,做為日文漢字注音時一般亦使用平假名,為了表示漢字之日語發音,書寫日文時可以在漢字旁添上假名,表示漢字之讀法。此種近似中文注音或拼音標記在日文稱為「讀假名」(読みがな,yomigana)或「振假名」(ふりがな,furigana)。 從照片可知平假名自漢字之草書體演變而來。為了說明平假名所選用漢字和台語發音完全相同或近似,將平假名發音以羅馬字母標注如下: 〈安〉あa 〈以〉いi 〈宇〉うu〈衣〉えe〈於〉おo 〈加〉かka〈幾〉きki〈久〉くku〈計〉けke〈己〉こko 〈左〉さsa〈之〉しsi〈寸〉すsu〈世〉せse〈曾〉そso 〈太〉たta〈知〉ちchi〈川〉つtsu〈天〉てte〈止〉とto 〈奈〉なna〈仁〉にni〈奴〉ぬnu〈祢〉ねne〈乃〉のno 〈波〉はha〈比〉ひhi〈不〉ふhu〈部〉へhe〈保〉ほho 〈末〉まma〈美〉みmi〈五〉むmu〈女〉めme〈毛〉もmo 〈也〉やya〈由〉ゆyu〈与〉よyo 〈良〉らra〈利〉りri〈留〉るru〈礼〉れre〈呂〉ろro 〈和〉わwa〈為〉ゐwi〈惠〉ゑwe〈遠〉をwo 〈无〉んn(韻尾鼻音) ◆平假名和台語漢字發音比對 註:●記號係發音完全相同◎記號係轉借別字發音近似 「あa」來自「安」、台語發「an ,ㄢ」,將韻母「an」去韻尾「n」得「a」音。 ●「いi」來自「以」、台語發「 ,ㄧˋ」。 ●「うu」來自「宇」、台語發「 ,ㄨˋ」。 ◎「えe」來自「衣」、但是e音係漢字「裔」日語發音「えいe i」同台語發音「 ,ㄝˋ」。 ●「おo」來自「於」、台語古音發「ɔ」 〈註:台語嘆詞「於乎ɔˉ-hɔ , ɔㄏɔ」通「嗚呼」〉。 ●「かka」來自「加」、台語發「ka ,ㄍㄚ」。 ●「きki」來自「幾」、台語發「k ,ㄍㄧˋ」。 ●「くku」來自「久」、台語發「k ,ㄍㄨˋ」。 ●「けke」來自「計」、台語發「k ,ㄍㄝˇ」。 ◎「こko」來自「己」、台語發「k ,ㄍㄧˋ」,但是ko音係漢字「古」日語發音「ko」同台語發音「k΄ɔ ,ㄍɔˋ」。 「さsa」來自「左」、台語發「ch,ㄗㄛˋ」,但是sa音係漢字「差」日語發音「sa」由台語發音「tsa」去「t」而轉來。 ◎「しsi」來自「之」、台語發「chi ,ㄐㄧ」,但是si音係漢字「絲」日語發音「si」同台語發「si ,ㄙㄧ」。 「すsu」來自「寸」、台語發「tsn ,ㄘㄨㄣˇ」,由「tsun」去「t , n」得「su」音轉來。 ●「せse」來自「世」、台語發「s ,ㄙㄝˇ」。 「ソso」取自「曾」、日語訓讀音「そ, so」,但是so音係漢字「蘇」台語發「sɔ ,ㄙɔ」。 「たta」來自「太」、台語發「ti ,ㄊㄞˇ」,由「tai」去韻尾「i」得「ta」音。 ●「ちchi」來自「志」、台語發「ch ,ㄐㄧˇ」。 「つtsu」來自「川」、台語發「tsuan ,ㄘㄨㄢ」,由「tsuan」去韻尾「an」得「tsu」音。 「てte」來自「天」、台語發「tien ,ㄊㄧㄝㄣ」,由「tien」去「i ,n」得「te」音。 「とto」來自「止」、但是to音係漢字「土」台語發「t΄ɔ ,ㄊɔˋ」。 「なna」來自「奈」、台語發「nāi ,ㄋㄞ」,由「nai」去韻尾「i」得「na」音。 「にni」來自「仁」、日語漢字吳音發「にんnin」去韻尾「n」得「ni」音。 ◎「ぬnu」來自「奴」、台語發「n ɔ ,ㄋɔˊ」,漢字「奴」北方中古音後期(唐代中葉)已轉為「n ,ㄋㄨˊ」。 ●「ねne」來自「祢」、台語發「n ,ㄋㄝˋ」。 ◎「のno」來自「乃」、台語發「ni」,但是no音係漢字「ㄋ」中古音「n΄ ɔ ,ㄋɔˋ」。註:「ㄋ」係「乃」之古字。 「はha」來自「波」、台語發「pho ,ㄆㄛ」、中古漢音發「pha ,ㄆㄚ」,由「pha」去「p」得「ha」音。註:見梵文「paramita」譯成「波羅密多」,「波」即「pa」之對應音,「pa」發聲較出力即「pha」〈強送氣聲〉。 「ひhi」亦來自「飛」、台語發「hui ,ㄏㄨㄧ」,由「hui」去「u」得「hi」音。 ◎「ふhu」來自「不」、但是hu音係漢字「婦」日語發音「ふhu」同台語發「hū ,ㄏㄨ」。 「へhe」來自「部」、日語訓讀音發「へ, he」,日語之「部屋」(房間之意)發「へやheya」。 「ほho」來自「保」、台語發「p ,ㄅㄛˋ」之「o」做韻母,再加「h」聲母。 「まma」來自「末」、台語發「buāt ,ㄅ゙ㄚㄊ」、日語漢音發「まつ, matsu」去「つ, tsu」得「ま, ma」音。 ◎「みmi」來自「美」、台語發「b ,ㄅ゙ㄧˋ」,mi音係來自吳音將bi鼻音化。 ◎「むmu」來自「武」、台語發「b ,ㄅ゙ㄨˋ」,mu音係來自吳音將bu鼻音化。 註:韓語之「武」亦發「무」即「mu ,ㄇㄨ」音。 「めme」來自「女」、日語訓讀音發「め, me」。 ●「もmo」來自「毛」、台語發「mɔ ,ㄇɔ」。 ●「やya」來自「也」、台語發「i ,ㄧㄚˋ」。 ●「ゆyu」來自「由」、台語發「i ,ㄧㄨˊ」。 ◎「よyo」來自「與」、台語漳州音發「 ,ㄧˋ」,「ヨyo」一說是源自「與」之古代吳音。 「らra」來自「良」、日語音讀為「らra」,日本古都「奈良」日語音讀為「ならnara」,「良」在台語漳州音發「liŋ ,ㄌㄧㄤˊ」,由「liŋ」音去「i , ŋ」得「l」音轉來。 ●「りri」來自「利」、台語發「lī ,ㄌㄧ」。 「るru」來自「流」、台語發「li ,ㄌㄧㄨˊ」,由「liu ,ㄌㄧㄨ」去「i ,ㄧ」得「lu ,ㄌㄨ」。 ●「れre」來自「禮」、台語發「l ,ㄌㄝˋ」。 ◎「ろro」來自「呂」、台語發「lū ,ㄌㄨ」,但是ro音係漢字「路」台語發「lˉɔ ,ㄌɔ」。 「わwa」來自「和」、台語發「h ,ㄏㄛˊ」上古音發「h ,ㄏㄚˊ」,日語訓讀音發「わwa」。 ●「ゐwi」來自「爲」、台語發「i ,ㄨㄧˊ」,現今日文已不用。 ●「ゑwe」來自「惠」、但we音來自漢字「衛」台語發「ūe ,ㄨㄝ」,現今日文已不用。 「をwo」來自「遠」、日語訓讀音為「とおさtoosa」中「おo」之音。 ●「んn」來自「无」,「无」通「亡」,台語發「亡」為「b ɔŋ ,ㄅ゙ɔㄥˊ」,取其韻尾「ng , n」之音。 作者為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曾任華南銀行副理,板信銀行經理退休;多校台語教師,曾受僑務委員會聘請赴全美進行台語教學巡迴演講。著有《台灣人在滿洲奮鬥之憶景》、《華語、台語對照辭典》(上、下)、《台語漢字正解》、《新約聖經台語漢字版》、《由方寸之美看聖經》、《簡明台語漢字音典》等書。 延伸閱讀: 王華南》從世界語言看台語瀕危及世上本無閩南語 ●購書https://reurl.cc/GbKEby ●本文原發表於台灣網路教會,經作者同意轉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有研究者指出,台語淵遠流長,是古代殷商王朝的語言,後來商朝被周朝取代,商人被迫移居到福建廣東一帶,成為後來的百越人,他們的語言就是包括台語在內的閩南語。對於這種說法,近年來積極研究台灣史的前立法委員蔡正元指出,這是有一些研究者的主觀想像與推理,但絕不是事實。 撰寫《台灣島史記》蔡正元說,黃河中游從陝西、山西到河南,是中國漢族的起源地區,也是漢語系和漢文字的發源地,但是漢語系的變異從上古到今天,都還在不斷變異,連河南的伊洛河流域在不同時代,都有著不同的漢語。 對於台語、閩南語是繼承殷商及百越語的推論,蔡正元接受訪問時首先指出,現代研究很確定幾點: 1、漢代以前,河南的流通語言跟現代有很大差異,但是到目前為止的研究都還不能完全確認當時的語言是什麼,所有的說法純屬猜測。 2、西晉的洛陽語言,現代人就比較瞭解了,因為這就是現代客家話的前身。但是現代客家話已經混有畬族的語言,跟西晉的洛陽話還是有相當的差異。 3、東晉以後的福建一帶,才出現了漢族移民,泉州話也是從東晉才出現。泉州話內的西晉洛陽話音,比起客家話少了很多,反而含有更高比例的當時的南京話。 4、中國各地的漢語都含有不同比例的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所以多少都能讀出詩經到唐詩的一些原有音韻,閩南語並不是其中最具有古漢語特色的語言,就算能讀出部份這些音韻,也不表示就有比較高的上古或中古漢語的語言成份。 5、閩南語的南方中古漢語的比重特別大,這或許可以用來證明跟「河洛」無關。反而是客家話含有北方的上古漢語的比重更大,也證明近似西晉洛陽話。 6、歷史上,在民國成立以前,從來沒有「河洛話」的說法,民國以後才出現這種說法。硬是把閩南語說成「河洛話」,這是某一些研究者的現代想像。 有研究者認為,閩南語是百越的語言,還說是殷商的後代到了百越而延續的語言。對此,蔡正元舉出例證來反駁,因為春秋時代的越語,到現在還可以查到當時越語歌的作品,可以確定不是漢語。蔡正元提供證據指出,「越人歌」和「越女歌」,被認為是中國楚辭第一個翻譯作品,古書記載有這些作品的意譯和音譯的呈現。音譯的百越語歌詞,近似壯侗語、甚至是阿美族語,一聽就知道不是漢語,「濫兮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逾滲,惿隨河湖。」這段詞曲的越人發音,可參考影音連結:https://youtu.be/e4RbKN06Q_s。這是劉向《說苑》記載的音譯。蔡正元在考察的過程還發現,更有趣的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都有歌詞意義很接近的民歌,對於民族研究很有興趣的日本人,對此「大作文章」,寫出很多有趣的論文。 蔡正元認為從歷史來看,漢武帝把福建的閩越族全部遷移至江淮而消失,福建成了荒野,僅剩山越的少數人口,很快被江西來的苗族取代,這些苗族就是現代的畬族。到了東晉時,漢族大量移民福建的泉漳人,時與畬族起衝突。直到明朝的南京兵部尙書王陽明強迫畬族遷入客家地區,也強迫漢化,畬語與客家話才互相融合,但仍以客家話為主體。這些事件與閩南語的發展無關。 有趣的是,吳語確定是漢語,越語反而不是漢語。越國王室可能有漢族血統,或是漢化的統治階級,但是ㄧ般的越人卻肯定不是漢族,也不說漢語。古代文獻有「百越」之說,因爲漢族當時搞不清楚這麼多南方民族就通稱爲「越」,就像漢族移民台灣,也搞不清楚台灣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原住民就通稱爲「番」。 蔡正元也分析指出,福州話可以證明是吳語和楚語的混合,但是閩南語卻不是,至於為何如此,目前尚不清楚。
【愛傳媒王華南專欄】大約二十多年前,台灣人民開始對民主自由表達出較強烈追求意願,連帶激起台灣本土意識抬頭,其中最具體表現就是對處於奄奄一息之台灣語文突然恢復生機。 自1990年代起,出現幾種台語字典、辭典,對於台語未來發展卻產生各種不同論述見解,在拼音方面首先出現教會(基督教)羅馬拼音字衍生種,後來又有自創品牌,在文字方面更分成羅馬拼音字和漢字兩派,而漢字派又因個人主張選用不同漢字來表達,一時間幾乎是「百家齊鳴」,筆者曾受遠流出版公司之託參與校對一本大字典,當時才體會到找出正確台語漢字是一件大工程。校完後,筆者就下定決心,一切從頭開始,積極收集有關台語資料(包括書籍、專論等),對漢語音韻、漢字本意探源再下工夫研究。 在1992年及1998年得到台原出版社發行人林經甫先生鼎力支持出版《實用台語詞彙》、《台語入門新階》,反應還可以,而《實用台語詞彙》竟然有三刷,筆者深感欣慰。 2004年暑假承蒙僑務委員會邀請前往美國做12場台語教學示範,5月初決定受邀時,得到僑務委員會贊助,在出發前趕工完成出版《簡明台語漢字音典》。2005、2006年暑假受美國台灣人同鄉會及長老教會邀請前往美國各做10場台語文演講,得到當地台胞熱烈歡迎和肯定,幾位前輩一再鼓勵筆者繼續發表研究心得。2006年自美國回台後,亦積極投入鄉土語言教學,一些臺語教師希望筆者能以實用、趣味性筆調編作一系列有關語言、聲韻、文字研究書籍,一則可供中文或其他語言系所學生做為聲韻、文字學之入門參考,二則做為一般人了解漢語聲韻、字音及字義演變之知識性讀物,於是將筆者近十多年來苦心研究分享讀者大眾,幫助有心學者得到捷徑來探索漢語之堂奧精華。 筆者認為,可將《淵遠流長話臺語》當做認識臺語之基礎讀本,由衷盼望能讓大眾了解「台語保存古代文字音韻」、「台語是化石級語言遺產」,更深入一層體會「台語之優美典雅」。 《淵遠流長話臺語》一書共分12章,包含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從聲韻、聲調了解台語實際發音(漢語古音)及台語、北京話根源: 第1章探討中國話、北京話、國語、普通話、華語等名稱之實際內涵。 第2章介紹台語根源以及台語由泉州、漳州、廈門三大音系組成,並且探討「河洛話」之起源。 第3章介紹台語發音結構及標音符號,先讓讀者了解本書所採用之標音符號,以便體會後述文中之實際發音。本書採取國際音標和ㄅㄆㄇ注音符號並列方式,提供讀者選擇較熟悉方式來拼音。 第4章介紹台語三大音系、特殊腔調及聲韻。 第5章介紹台語「規則變調」及「不規則變調」之原則及實際運用情形。 第6章介紹台語口語中實際發生之變韻,進一步發現該等台語漢字真面貌(解決不知實際正字之困擾)。 第二部分包含: 第7章何謂反切?漢字發音如何切合?當讀者了解聲韻學入門之基本原則,對於其他古籍之論述自然更加容易通曉理解,成為本書最大實用之處。 第8章舉例說明語漢字基本八聲調符合古代切韻,證實台語保存古代聲韻,當讀者能發出正確台語聲調音韻,所有古代聲韻立即重現於今世。 第9章介紹聲韻學入門書──康熙字典,成為印證「台語保存古代聲韻」之最有說服力根據。 第10章介紹字形及聲韻方面重要古籍,指引有志者做進一步研究。 第11章以台語古音解讀古文,台語如同一把珍奇鑰匙,開啟古韻大門可探知古文真正原意,使得本書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 第三部分使讀者學以致用:「利用台語學日語」 第12章從日文假名印證台語保存漢唐古音,「利用台語漢字發音學日語」成為學習日語捷徑,亦使得本書具有特殊實用性,提高本書附加價值。 本書引用資料最主要是參考康熙字典。 一、康熙字典原書所載之「字母切韻要法」 因不少新修編版本之主事者大都已不解古代聲韻,對於原書在字典正文前之「字母切韻要法」等附錄資料,自認為在今日已失原有價值而刪去。實在是因為不少漢字由切韻法所得之正音和當今之北京話發音相差甚大,亦即北京話之漢字發音無法用古代字書之切韻法來表示,講白了,就是切不出來,尤其是北京話無入聲,所以根本無法和古音有所連結。而臺語漢字發音是正宗古音,因此字字相符。請讀者詳見本書所引之例。 茲先舉三例說明: 1.「失」見《廣韻》:「式質切」,「式」發「sik」取「s」及陰入調為聲母、「質」發「cht」取「t」及陰入調為韻母,切合成陰入調「st」。「式」、「質」在北京話發「ㄕˋ」去聲、「ㄓˊ」陽平聲,切不出「ㄕ」。 2.「而」見《廣韻》:「如之切」,「如」發「j」取「j」及陽平調為聲母、「之」發「chi」取「i」及陰平調為韻母,切合成陽平調「j」。「如」、「之」在北京話發「ㄖㄨˊ」陽平聲、「ㄓ」陰平聲,切不出「ㄦˊ」。 3.「吃」見《集韻》:「欺訖切」,「欺」發「khi」取「kh」及陰平調為聲母、「訖」發「kt」取「t」及陰入調為韻母,切合成陰入調「kht」。「欺」、「訖」在北京話發「ㄑㄧ」陰平聲、「ㄑㄧˋ」去聲,切不出「ㄔ」。 二、選自新修編版本康熙字典附錄之「歷代重要字書表」中所列之 1.《說文解字》2.《玉篇》3.《類篇》4.《切韻》5.《唐韻》6.《廣韻》7.《集韻》8.《禮部韻略》9.《韻會》10.《平水韻》11.《中原音韻》12.《洪武正韻》等上述十二本書,其係康熙字典在每一個字之發音、釋義方面引用最多的字書。 其次是參考許成章大師所著之「臺灣漢語辭典」、陳冠學大師所著之「臺語之古老與古典」,其中舉了不少例說明臺語漢字出自古籍,可上推論語、孟子、禮記、漢書、世說新語等。 對於諸位前輩、讀者一再支持、鼓勵及愛顧,筆者在此謹致最高敬意和謝意。 作者為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曾任華南銀行副理,板信銀行經理退休;多校台語教師,曾受僑務委員會聘請赴全美進行台語教學巡迴演講。著有《台灣人在滿洲奮鬥之憶景》、《華語、台語對照辭典》(上、下)、《台語漢字正解》、《新約聖經台語漢字版》、《由方寸之美看聖經》、《簡明台語漢字音典》等。 延伸閱讀: 王華南》從世界語言看台語瀕危及世上本無閩南語 ●購書https://reurl.cc/GbKEby ●本文為《淵遠流長話臺語》書序,經作者同意轉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王華南專欄】台語即古代漢語以及河洛話之正宗嫡系語言,古代殷商時代的語言。廣義的河洛話使用人數約在8300萬人,排名列為世界第12名。 ●河洛話分佈現況 河洛話的中心地區位於中國大陸福建省閩南地區。閩西的龍巖市區和漳平一帶也說閩南語。閩東地區福清市以及寧德市福鼎一帶的沿海部分地區,以語言島形式存在。 在浙江沿海、南部,以及西部和福建省、江西省交界地區,通行浙南河洛話,是河洛話的一種方言。 浙江省溫嶺市之石塘一帶,玉環縣之坎門、陳嶼,洞頭縣之本島、半屏島、元角、倪嶼,瑞安市之北麂島、大南鄉,平陽縣之水頭鎮、騰膠鎮、南麂島、東部沿海之西灣鄉、墨城鄉,泰順縣之東南角,文成縣之東南角,蒼南縣之靈溪、礬山、橋墩、馬站、漁寮、藻溪、赤溪、觀美、南宋、霞關、大漁、望里、莒溪、浦亭等城鎮,以及長興縣、臨安市、舟山群島等地,都通行河洛話。衢州市、開化縣、常山縣等村鎮地區存在許多孤立的河洛話語言島,往往是按照姓氏分支。 廣東省東部沿海之海陸豐地區、惠州地區,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平、北流等地皆通行河洛話。潮汕地區通行的潮州話,也是河洛話的一種方言。 此外,海南通行的海南話,與河洛話的泉漳片有很深的淵源。昔日被歸為河洛話的瓊文片方言,今日被劃出河洛話,直接隸屬於閩語支。 除上述地區之外,江蘇省宜興市南部山區,安徽省宣州和徽州山區,江西省玉山縣、鉛山縣、上饒、廣豐縣都有河洛話的使用者。 閩北地區、江西省玉山縣,浙南地區以及廣東省的惠州東部、海豐和陸豐都有早期的泉漳移民,有些至今還在使用泉州或漳州口音的河洛話。 ●河洛語屬於商漢語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 現今之語言族系之歸屬是將河洛話屬於漢藏語族之漢語之閩語支系之閩南語,但依現今之考證,河洛語是古代之殷商語融入較晚的漢語,而形成商漢語族。殷商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被歐洲漢學家認為是化石級之珍貴語言。漢字之前身甲古文及象形文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古老的文字,古埃及之象形文早已無人通曉使用,歐美學術界所推崇之拉丁語文也是在日常生活不復流通,僅在學術界使用。胡適博士將拉丁文語、古漢語稱為死去的語言,胡適不知台語是古漢語之正宗嫡系,至今仍有八千多萬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河洛話交談,因而有此感慨。 應為「河洛」(h-l)(ㄏㄛˇㄌㄛˋ)而非「福佬」(hok-l) 在台灣稱祖籍來自福建省漳州、泉州之移民為「h-lㄏㄛˇㄌㄛˋ」,通常以為該詞是指來自福建之移民,所以寫成「福佬」,其實不然。 今之福建省在宋代分設五州,即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漳泉原本不屬福建(原僅指福州、建州),何來「福佬」指漳泉人士之講法? 公元1278年(元朝至元十五年),設福建行中書省於泉州,三年後省會遷福州。雖然設省之後,在行政上漳泉歸福建省管轄,但至今亦未聞所有福建人被稱為「福佬」,若僅稱漳泉人士為「福佬」,顯然以偏蓋全、不合理,因福建西南部(永定、上杭、武平,以及連城南部,長汀南部)通行汀州片客家話,俗稱當地客籍人士為汀州客家人。 「河洛」一詞中之「河」係指「河水」,「河水」即今之黃河,「洛」係指「洛水」,兩水交會處古稱河洛之地,為中原之中心精華地帶,史記謂夏、商、周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即河洛為三代君王之王畿,其中之洛陽即東周、東漢、西晉之京都,西晉因五胡亂華而亡,河洛衣冠人士紛紛往南遷徙避難,抵達現今泉州境內,沿江而居,故稱為晉江。茲引下列佐證: ◆三山志所載:「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如閩者八族。」 ◆據舊志載泉州之晉江,因「晉衣冠避地,沿江而居,故名。」 ◆東都賦(東漢班固作):「立號高邑,建都河洛,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蕩滌,體元立制,繼天而作。」 「河洛」之洛,常用文讀音為【lɔ̄k】,但依同韻母之轉韻,洛可轉為【l】 ◎「河」本調屬「陽平」【h】,依泉州腔變調為「陰去」【h】,而泉州人之祖先大多於西晉末年逃離「河洛」至晉江流域避難,由此可推泉州話必留西晉之古音。 福佬一詞是指福建佬,而「福」發音【hɔ́k】在台語、古漢語皆為「陰入」調,按變調規則應轉為高入調【hɔk】,不符合「陰去」調之【h】音。 ◎「洛」之文讀音【lɔ̄k】本調屬「陽入」調,口語音【lōh】轉為「陽輕」調。 「洛陽橋」橫跨泉州市東北郊洛陽江中之萬安渡上,建於公元1053年(北宋仁宗皇祐五年),當地人稱洛陽橋為【lh-i-ko】。 和「洛」同韻之「樂」文讀音亦發【lɔ̄k】,而「樂」之另類發音(通稱破音字)可見《唐韻》另註:「魯刀切」,取魯【lɔ́】陰上調之聲母【l】和刀【do】陰平調之韻母【o】,按正切法合成【l】。 「樂」發音【l】之意,見《廣韻》另註:「伯樂相馬。」 一般切韻法通稱反切,係以下字之韻母定「平、上、去、入」四聲,再以上字所屬陰輕或陽濁來定聲調,而正切即以上字之聲調來定,在上例之上字為「魯」屬陰上調,因此以「陰上調」來定「樂」之聲調。 同理亦可訓「洛」之另一口語音為【l】。此種由入聲調轉為非入聲之上聲調,影響日後北京官話之發音將洛【l】轉發為「洛」【lu】,即今日華語之「洛」發「ㄌㄨㄛˋ」。 作者為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曾任華南銀行副理,板信銀行經理退休;多校台語教師,曾受僑務委員會聘請赴全美進行台語教學巡迴演講。著有《台灣人在滿洲奮鬥之憶景》、《華語、台語對照辭典》(上、下)、《台語漢字正解》、《新約聖經台語漢字版》、《由方寸之美看聖經》、《簡明台語漢字音典》等。 延伸閱讀: 王華南》從世界語言看台語瀕危及世上本無閩南語 ●購書https://reurl.cc/GbKEby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