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台藝大
已找到 48 則相關結果
「妙音曼舞—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由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敦煌研究院及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同主辦,首站在新北市台灣藝術大學展出,展期從即日起至2025年1月8日止,全區免費參觀。之後依序將到花蓮東華大學、台中逢甲大學巡迴展出,歡迎各地民眾踴躍前往觀展。 「妙音曼舞—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共規劃三大展區,分別是「絲路漫行」、「淨土梵音」、「繽紛散樂」。第一展區「絲路漫行」。映入眼簾的是敦煌壯闊的景觀,一眼千年,重現千年前漫漫絲路。本區展示敦煌石窟千年前形成的沿革歷史與敦煌壁畫所使用的各式材料,包含模擬石窟的開鑿及相關壁畫,讓觀展民眾能深刻體會敦煌浩瀚偉大的的瑰麗藝術。 第二展區為「淨土梵音」。敦煌壁畫上的樂舞圖如同一部完整的音樂史,它見證了樂器與舞蹈的傳播和普及,展區懸掛了根據敦煌壁畫仿製的各式樂器,反彈琵琶、腰鼓、塤、排簫等,將之陳列於曼妙舞姿的圖畫前。每幅壁畫所呈現的肢體動作、樂器演奏,都得以窺見敦煌樂舞之華美,像是反彈琵琶是最具特色的藝術造型,表演者既是舞伎又是樂伎,在舞蹈中完成琵琶的反彈表演,也展示了優美的舞蹈姿態;而腰鼓舞是舞者腰間或胸前懸掛細腰鼓,邊擊邊舞的一種舞蹈,是敦煌壁畫中較為常見的舞蹈之一。 第三展區是「繽紛散樂」。該展區展出著名的《張儀潮出行圖》與《宋國夫人出行圖》,真實還原了中國古代樂舞的歷史文化生態。知名壁畫天樂不鼓自鳴圖則展示出宛在天界無人演奏,自會發出仙樂的景觀,充分描繪了敦煌壁畫的盛大輝煌。 參與開幕式的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鐘世凱致詞表示,到第一展區就看到絲路漫行的各式巨型畫作,感到相當震撼。很多歷史課本上的才能見到文物終於有機會能在現場欣賞到,是相當值得一遊的展覽。寶吉祥文史研究院長馮明珠則提到,雖閱讀過敦煌的文獻,卻一直無緣前往當地欣賞,許多影像資料都是透過基金會的展覽才有機會欣賞,因此每一次基金會辦的敦煌文化藝術展幾乎都沒有缺席。 沈春池基金會秘書長石靜文介紹,「敦煌文化藝術展」自2016年在各校巡迴展出,得到許多青年朋友的廣泛關注和喜愛。今年是疫情之後首度回歸實體展形式,展品上不論畫作或是各式樂器,都是在敦煌複刻完成再運送來台,呈現高清的壁畫複製展件,同時邀請多位敦煌研究院的學者到台灣協助布展。除了主題展外,基金會還安排了一連串精彩的專題講座,希望藉由更專業的導覽介紹與課程介紹,讓民眾在觀展之餘更能深入體驗敦煌之美。 石靜文指出,本次展覽另外一大亮點,是運用多媒體技術,把靜止的壁畫轉化為動態的視覺體驗,透過數位技術感受古代音樂與舞蹈的融合之美。期望透過巡展,讓年輕世代和一般民眾都能夠走到校園、進入敦煌,一窺千年樂舞的曼妙,同時也培養新一代重視傳統文化保護。 主辦方之一的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說明,從2016年起聯合敦煌研究院、台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合作舉辦敦煌文化藝術展巡展活動,深受廣大台灣觀眾歡迎。2024年展覽恢複線上下舉辦,相信廣大觀眾能通過觀展更全面瞭解敦煌的輝煌成就和豐富表現,進而深入理解中華文明。
台藝大學109級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畢業展「祭祭祭祭筊筊筊筊」,展出逾百件木雕、彩繪、交趾陶、剪黏等多媒材藝術創作。台藝大古蹟藝術修護學系主要研究與保存台灣區域的文化特質,教學以傳統民間藝術技藝傳承、資料正確保存、古蹟專業修護為主軸,主要教習的工藝分別是傳統木雕、剪黏、交趾陶、彩繪等,皆為廟宇、傳統民居常見建築裝飾,多以吉祥寓意、諧音、典故為創作主題體現在自然生活之中,展覽將於5/16至26日在中正紀念堂3樓藝廊展出。 台藝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表示,「祭」為敬拜神明儀式,亦有慶典之意;「筊」平日寫作「擲筊」,台語則讀作「跋桮」(poa̍h-poe),為一對紅色半月形木頭,通常做為問神道具,具有詢問未來方向、給予建議、安撫心靈的功用,故以「祭、筊」二字象徵熱烈的祝福與未知的祈願。 此次展覽展出本屆109級畢業生在大學4年生涯所學習的成果,每位學生將會運用不同媒材,展出約3至4件作品,透過專業與系統化的技藝訓練,將傳統藝術、民間文化以藝術品形式展示,亦會展出學生們所參與的田野調查成果,其在課程中探訪了5間位於汐止的民居,了解汐止當地發展脈絡、民居與地方間的關係,記錄建築測繪資料,再利用計畫書的形式,試圖建構出老屋新生與地方發展的未來。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109級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畢業展「祭祭祭祭筊筊筊筊」】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109級古蹟藝術修護學系 展覽期間:113年5月16日-5月26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 開幕式:113年5月19日上午10時
圖說/臺藝大第68屆校慶典於10/28上午在臺藝表演廳舉行校慶典禮。 【愛傳媒報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創校68年,10/28上午在臺藝表演廳舉行校慶典禮。由鐘世凱校長主持並邀請歷任校長、海內外校友及產官學研各界貴賓蒞臨共襄盛舉。 開場由音樂系演出《吹響吧!號角》揭開序幕,氣勢磅礴的銅管齊奏,演奏者充滿活力隨樂器搖擺舞動,以輕快的旋律、明亮的聲響,率先祝賀臺藝大生日快樂;現場也蒞臨許多貴賓,包含退休教授、傑出校友等,一同見證臺藝大傳承68年,跨越創新之盛事。 圖說/師生在校慶帶來各種精彩演出,展現校園活力。 臺藝大68校慶師生帶來精彩演出 鐘世凱校長致詞表示,這是上任後首次校慶,既榮幸又擔憂,但不畏懼。新團隊職責是要讓臺藝大教育環境提升。68年來,臺藝大承載著培育藝術專才的使命,歷經升格改制、開拓校區至今,豐厚的累積都要歸功於歷屆校長、師生、校友的耕耘。校慶中的每一位都是臺藝大故事的撰寫者,未來將延續下去。 圖說/頒發資深教職員工及捐資教育事業單位代表致感謝狀 前校長黃光男校務顧問致詞提到,68年將邁向重要的里程碑,臺藝大是所有藝術相關單位的母校,孕育許多藝術專業人才,深耕各個角落,臺藝大的品牌將會繼續往前走,讓藝術發揮更大力量。羅致政立法委員也表示,臺藝大是板橋地區要角,透過藝術的教育及社區發展扮演火車頭,引領帶動新北市多元藝術的快速發展。而板橋浮洲地區將是藝術住宅的中心,以藝術教育為特色,擁有各種學制,從幼兒園、小學、國高中到大學,甚至碩博士階段,無疑成為板橋地區的核心指標。 典禮頒發第52屆傑出校友,共選出13位獲獎者,頒獎典禮上,臺藝大也向所有捐款單位對本校培育藝術文化種子的肯定與支持表達感謝。 圖說/臺藝大第52屆傑出校友合影 典禮呈現多元精采節目,音樂系《銅響星辰》銅管重奏,以熱烈舞曲節奏讓典禮洋溢歡樂氣氛。舞蹈系以飄逸水袖演出《絮語飛花》,象徵百花齊放、交織共融的美好風景。壓軸節目-校歌領唱,是由不同國籍的藝術學子們為大家獻唱,並且用各國母語祝福臺藝大生日快樂。典禮在眾聲喝采讚美聲中完美落幕,圓滿成功。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臺藝在2001年8月1日升格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當時帶領升格的王銘顯校長,12月7日傳出辭世,令人震驚哀悼。 王銘顯校長的校長任期時間,是從1998年到2004年,雖然只有六年多,卻是臺藝脫胎換骨的重要關鍵期間。 得知王銘顯前校長離世,包括現任校長陳志誠等多位臺藝師生紛紛發文表示哀悼。 陳志誠校長說,記得從巴黎大學轉回台藝大任教,有一天溫文儒雅又親切幽默的王校長找我去校長室,他說學校視覺藝術領域需要爭取設立研究所,我雖是初生之犢,他仍要我協助參考法國、西歐模式書寫當時台藝大視覺藝術領域的第一個研究所:造形藝術研究所計畫,至今仍感念其提攜後進感恩在心。 陳志誠校長表示,有好機遇受教於充滿人生哲理的生活態度與領導的王校長,我也發現直至今日設計學院其學生對其永遠愛戴!在在是因為王校長總是費心提攜後進,大公無私、不利己觀的為臺藝大,為設計、藝術界打造好人才。 王前校長始終關心校務,在陳校長接任校長時,王校長仍任校務顧問。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臺灣藝術大學11月4日上午舉辦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邀請多位資深導演與重要傳播學者參與。 擔任共同主持人的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指出,這應該是國內首場結合紀錄片與白色恐怖的產學論壇,意義非凡,他很高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能共同主辦。 擔任主持人的臺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說,早年資料不易取得,白色恐怖紀錄片仍對揭露歷史真相很有幫助,如今促轉會與人權委員會成立,應可提供更多資料,賴祥蔚提到延燒的「線民」話題,指出自己大學擔任總編輯的校刊以報導促成國民黨黨部退出校園,不知當年有無被監控,但是現場的鄭自隆教授是「刺蔣案」鄭自財的弟弟,則確實曾被監控。 資深導演曾文珍在研究所時以白色恐怖紀錄片《春天-許金玉的故事》,贏得第3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她說以前課本沒有提過白色恐怖,大學時因為聽到許金玉的演講,才知道那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於是投入拍攝許金玉的真實人生,花了六個多月準備資料並且申請輔導金,走訪了很多「不義遺址」,才知道資料只是表象,拍攝才看到更多真相。 大葉大學助理教授、紀錄片導演施佑倫指出,白色恐怖紀錄片最大的困難,在於許多當事人即使事隔多年,仍不願講出真相,尤其是參與中共「省工委」的「左統」人士,不知道是使命感還是受到社會氛圍或是家庭與第二代的壓力,對核心問題避而不談,似乎決心把秘密帶到棺材裡。 得過許多國內外大獎的李惠仁導演認為,白色恐怖紀錄片到目前都還不立體,因為沒有看到加害者,這樣怎麼轉型正義?要拍白色恐怖紀錄片,資訊正確非常重要,但是台灣現有團隊的規模、人力與能力都很有限,他也批評台灣政壇流行模仿韓劇《魷魚遊戲》,不知該劇其實是批判財閥控制司法。李惠仁說,白色恐怖時看個《泰戈爾詩集》就可能被入罪,他回憶在精誠高中高一時因為不滿宿舍菜色,發動罷吃,被教官恐嚇可以移送軍法審判,最嚴重可以槍決,還會影響父母。李惠仁導演想要紀錄這一段過往,可惜當事人很多都已經不在了,他回應提問時說,拍攝《不能戳的秘密》曾經接到恐嚇電話,他不敢跟家人講,只能隨時小心。李惠仁導演目前正在著手進行刺蔣案紀錄片的拍攝。 政治大學教授鄭自隆說,國民黨土地改革能成功,原因之一在於白色恐怖讓當年的台灣人心生恐懼。他說1970年4月24日發生在美國的「刺蔣案」,讓國民黨開始「吹台青」,台灣人開始被重用。在那之前,國民黨統治者幾乎都是外省人,當時內閣只有連戰的父親連震東一位台灣人,由此可見「刺蔣案」對台灣民主有重要影響。鄭自隆說,他的哥哥鄭自財念成大建築系,如果當年不走上反抗國民黨的路,投入建築營造,早就身家數億;現在80幾歲,身體健康,但每天生活費只有200元。「刺蔣案」另一位要角黃文雄則是鄭自隆的學長,也是鄭自財的內兄,如今更加晚年淒涼。他提醒現在大家有罵歷任總統的權利,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是前輩們犧牲換來的。鄭自隆教授也強調,不管國民黨或是民進黨執政,都別相信政府,國家機器很可怕。 對於未來如何繼續拍攝白色恐怖紀錄片,與會人士都認為應該回到對人性的關切,至於手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嘗試,匈牙利拍出的《借問阿嬤》,就充滿年輕人的創意,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對於呈現白色恐怖歷史時期的真相有熱情。 這場論壇吸引許多聽眾,包括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主任、臺藝大廣電系副教授單文婷與許多學者與年輕學子都全程參與。 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是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補助「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辦理,紀錄片創新研究計畫主持人為廣電系賴祥蔚教授。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台灣藝術大學教授張進勇2016年在校上課,下課回研究室休息時,不慎跌倒而陷入昏迷,始終未能清醒,2021年10月22日與世長辭。 任教於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的張進勇教授是雲林人,知名水墨畫家,致力於以新創顏料創作,創造不同的肌理與表現,讓水墨的技法有所突破,往更特殊的創作風格邁進。 張進勇教授2016年在台藝昏迷,照顧與醫療費用非常龐大,他的畫家妻子、也是台藝校友的楊企霞一直全心全力照料。 張教授平常身體沒有異常狀況,在學校研究室陷入昏迷,被學生發現之後立即叫救護車送醫。出事第一年,因規定住院不得超過一個月而不斷轉院,楊企霞後來接丈夫回家親自照料至今。夫妻深情,令人感動。 2020年台藝大協助張進勇教授依法辦理提早退休,讓他有退休金可領。 出事後,楊企霞努力維持家庭,除了自己考進博士班,希望爭取專任教職,三名兒子也先後考入了台藝大,成為父母的學弟,長子在音樂系,次子、三子跟父母一樣就讀書畫藝術系。 張進勇教授的告別式訂於110年11月12日星期五下午,在台北市第二殯儀館2樓至善一廳舉行,公祭時間為4:30。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在轉型正義的呼喚之下,白色恐怖的歷史真相持續受到關注。臺灣藝術大學舉辦「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回顧與創新」論壇,邀請多位重量級的學者專家一起討論。 受邀參與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的學者專家包括李惠仁(著名紀錄片導演、榮獲多項紀錄片大獎,代表作《不能戳的秘密》),曾文珍(著名紀錄片導演、榮獲多項紀錄片大獎,代表作《春天-許金玉的故事》),施佑倫(著名紀錄片導演、入圍了多項國際紀錄片獎項、最新力作《無聲時刻》),以及曾在白色恐怖時期被監視的鄭自隆教授(著名傳播學者、公視董事)。 這場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的主持人是賴祥蔚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以及莊伯仲教授(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討論題綱為:白色恐怖紀錄片階段的回顧、國家推動口述史影像的貢獻、轉型正義與白色恐怖紀錄片、白色恐怖紀錄片與敘事創新、白色恐怖紀錄片與映像美學。 論壇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智庫中心補助「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辦理,活動時間為民國110年11月04日10:20-12:20,地點:影音大樓417教室。座位有限,報名額滿為止。當天也開放線上參與。報名鏈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X5HRg6gjmYxkmJmmHmIdxy9Z4UBmfe6x2qClA1il5lANRMQ/viewform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再過兩天就是中秋節了,又適逢連續假期,很多人都想採購知名月餅當伴手禮。原本就非常受歡迎,日前又被選為網路聲量第一名的「小潘」,再度出現大排長龍的情況,人潮從小巷子一路排到中正路的大馬路。 愛傳媒先前曾經報導,市面上的月餅品牌眾多,許多名店以獨具特色的糕點備受矚目,其中隱身在板橋小巷弄之中的「小潘蛋糕坊」最受到網友熱議。小潘除了有蛋糕,蛋黃酥、鳳凰酥都很有名,而且走的是平價路線,CP值最讓人滿意。有忠實顧客就說,如果要比好吃,小潘一定是前幾名,但不一定是第一名,但是如果加入價格考量,小潘一定是第一名,因為其他競爭品牌的價格都非常貴。 日前《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呈現月餅十大品牌聲量,小潘位居第一名。 根據這項聲量分析,小潘蛋糕坊以其「鳳凰酥、蛋黃酥」深受民眾喜愛,不少網友表示:「吃完小潘後,小潘目前永居第一」、「小潘蛋黃酥真的太強!但到底怎麼買的到」。 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說,板橋的小潘蛋糕跟台藝大的距離不太遠,有時他去上課會順路買蛋糕到學校跟學生們分享,只要不是在假日或是連續假期前往,應該都很容易就可以買到,但是遇到中秋連假這種時刻,恐怕最少要排隊半小時甚至1小時。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定宇報導】各大學陸續開學,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迎來超強新生,她是國內各大劇本獎的常勝軍葉綠綠(照片取自原住民電視台截圖)。 葉綠綠是布農族原住民,本名為Mulas(穆拉斯),族語的意思是草莓。 雖然本名是草莓,葉綠綠一點也不像漢人的草莓族,她五十歲才開始學習創作劇本,一開始創作就能量驚人、得獎紀錄也驚人,曾經連三年推出六件作品參賽,四件得獎、兩件入圍,創下了紀錄。 葉綠綠創作不歇,劇本在各大獎項入圍及得獎的次數驚人,2011年首次投稿,就獲得優良電影劇本獎,2012年獲得電視劇本獎,2013年獲得原住民族主題微電影及電視劇本優等獎,同年完成另一作品獲優良電影劇本獎佳作,在這之後連續創作及參賽,最近的得獎紀錄是2021年獲得金穗獎優良電影劇本獎。 本身也是福音微電影金鷹獎評審的葉綠綠,保持創作與學習的熱情,2021年考上台藝大廣電系的在職碩士班,成為超強新生。 台藝大每年新生都有超級強棒,例如得獎連連的知名行腳主持人麥覺明在2020年考上台藝大的廣電系碩士在職專班。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由陳耀昌原著《傀儡花》改編、曹瑞原執導、黃世鳴編劇,公共電視現在正強推的旗艦大戲《斯卡羅》,最近引起各界對於卑南族與排灣族歷史的討論,意外引起日治時期「鹿霧事件」真相的關注。 歷史作家、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在《聯合報》撰文指出,先前有研究發現,布農族人對霧鹿事件的記憶是日本官方設了陷阱,發動對布農族的屠殺;但是日方記載卻是日本人保護布農族免於被其他原住民族殺害。一個事件,雙方說法居然南轅北轍。 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發生霧鹿事件,事後總督府為貫徹「理蕃政策」,決定重新打通清朝時期吳光亮總兵開通的八通關越嶺道路,在大正八年、西元1919年正式動工,全線於大正十年、西元1921年完工。 昭和七年、西元1932年發生「大關山事件」。總督府在當年運了幾尊大砲上山,目前還有一尊留在身上被稱為霧鹿古砲。 賴祥蔚指出,這批大砲的來頭是先前日俄戰爭時,俄羅斯帝國在西伯利亞最新生產的武器,結果戰敗,帝國崩解促成蘇聯興起,大砲等武器則被日本擄獲,來到臺灣幫助總督府貫徹理蕃政策。 《斯卡羅》的歷史真相引起很多討論(照片取自《斯卡羅》臉書粉絲專頁),台藝大教授賴祥蔚認為能引起各界對原住民歷史的關注,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好事,至於霧鹿事件的真相又到底是什麼?有侍更多努力才能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