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台灣文學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陳耀昌/文壇老者康健、壯者接棒 心中踏實!

18日參加巫永福獎頒獎典禮,很高興看到大前輩李喬先生以85高齡,繼續創作,繼續得奬(得獎高齡破紀錄)。更高興的,他致詞時,聲如洪鐘,不须麥克風,而致詞內容,更是兼具年輕銳氣及哲理智慧(例如他提出的“ecology population”),令我太佩服了。相識二十五年,但至少十年沒見面的彭百顯兄,也是得奬人。他的得奬巨著「台灣五百年政治經濟編年史」大概有二千頁吧,用他自己的形容,大如「枕頭」。而且這只是他寫另外一本書的「副産品」而已。好期待他的真正大作。多年再相逢,倍感高興。意外遇到81歳的康寧祥先生,很高興這位國之大老,神態悠閒,動作敏捷,思慮周詳。還有莊萬壽先生,我預測他也過一難關,將來人如其名,萬壽可期。趙天儀教授也是健康如昔。蘇碩斌館長也來了。看到文壇上老者康健,又有壯者如蘇館長接棒,心中好踏實。我為台灣文壇高興。 作者為臺灣醫學血液疾病及骨髓移植教授、台灣史小說家,獲得多項文學獎●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一頁腳本翻文學 「2019臺灣文學數位遊戲腳本」徵選你的文學魂

【特約記者王查理報導】問起臺灣文學作家,大多數人第一直覺都是余光中、張大春、駱以軍等知名作家,而賴和、翁鬧、鍾理和、楊牧等名字似乎已經隨著歷史漸漸消失於臺灣新一代的腦海中,甚至連膾炙人口的「魯冰花」的原作者鍾肇政都有些陌生。 為了讓這些被淡忘的作家們被更多民眾認識,共同推廣臺灣文學,國立臺灣文學館於2018年推出「臺灣文學數位遊戲腳本徵選」,目前已正式進入研發階段,預計2019年推出遊戲。今年度的徵選抱持著持續推動數位結合文學的模式啟動!邀請各方有志者展現獨特創意,踴躍挑戰!除了高額獎金外,其作品將與專業團隊合作開發成實體遊戲。而國立臺灣文學館方也提供包括鍾理和的寫字檯、朱西甯的印章、魏清德的筆硯文具盒、琦君的相機、李魁賢的洋菇剪刀、三毛的車牌等藏品,應用數量不限,期待創作者能藉由先人遺留下來的足跡,再行創作,達到結合文學的華美與數位的有趣性,完成具有趣味,不失深度與推廣性的作品。腳本甄選要求提交約1000字左右的故事大綱,並簡略說明遊戲方式,以簡短頁數(一頁即可)能清楚表現出創意為原則的企劃方式,讓遊戲賦予深度的文學魂。徵件時間為即日起至5月31日止,請將作品連同報名表、聲明書及同意書,以掛號寄至「70041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並於信封上註明投稿「2019臺灣文學數位遊戲腳本徵選」,即完成報名。報名表格及徵獎簡章可至臺文館官網http://www.nmtl.gov.tw下載。   徵件期間在臺北與臺南各開設一場徵件共創工作坊,臺北場於4月27日上午10時,在齊東詩舍(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5號)、臺南場於5月4日下午2時,在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當日由館方提供臺灣文學背景故事以及遊戲未來發展案例與參賽者分享,歡迎有興趣者自由參加。

陳耀昌/台北國際書展 關心台灣文學的知識人

台灣文學館今年的壯舉是邀請了兩位熱心介紹台灣文學給世界的作家,德國的蔣永學Thilo Diefenbach 及日本 天理大學下村作次郎教授來台訪問交流一個月(2/11~3/11)。並在台北國際書展各有一場演講。今天來聽的,都是關心台灣文學國際化的知識人,包括姚嘉文前院長,「一個人抵過一個智庫」的范疇先生,還有致力台灣文學外譯的吳介禎姐妹。 蔣永學先生自力翻譯了「戒嚴」,他不稱自己為「漢學家」而創造了德文「台灣學家」的新字。 下村先生三十多年翻譯了十七本台灣文學書籍,特別喜愛原住民文學,現在正在翻譯我的「傀儡花」,預定九月出版。 兩人都是超級「台灣之友」。 作者為臺灣醫學血液疾病及骨髓移植教授、台灣史小說家,獲得多項文學獎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朱亞君/一整年裡最快樂的時候

好開心跟奕樵同台! 每年年底有幸站上Openbook的這個舞台,就是一整年裡最快樂的時候。 尤其得獎的是寶瓶出版首發新人,去年是廖梅璇和林立青,今年是奕樵。我心裡充滿著驕傲,知道又挖掘了一個台灣文學的出版好聲音。 另一個身分是電腦軟體工程師的奕樵,曾經在一個採訪中談到他的創作觀: 「我是用製作app的心情來寫短篇小說的,app的本質就是應用程式,如果跟同類型的應用程式相比沒有新的突破,就沒有存在的價值。我不想寫很多字,所以就一次全力做好,看一篇小說能不能回答世界一個問題。」 我聽著非常感動,這就是創作最可貴的核心精神。 不在著作等身,在於突破,在於原創,在於面對自己的誠實。 今年還有一個遺珠,那是洪茲盈的《墟行者》。她用洪荒之力調度了15萬字關於「愛」的孤獨辯證。儘管沒能擠進前十名,這本書仍將是一本該受到高度關注的小說。 謝謝這些我珍視的孩子們。   作者為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