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為慶祝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成立七十週年,該中心聯手台灣工藝發展協會,推出「歲月流金.城市脈動—流動於日常的金屬工藝」展覽,即日起至10月19日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展出。此次展覽目的在引領觀眾深入探索城市中那些看似平常但卻不凡的金屬工藝,並體會工藝中「用」與「美」的巧妙結合。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前身由被譽為「台灣工藝之父」的顏水龍於1954年創辦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發展而來。顏水龍一生致力於推廣生活工藝,主張「工藝不只是生產傳統的樣式與製品,而是要徹底考慮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生產生活的工藝品。」這一理念至今仍深深影響著當代的工藝發展。 此次展覽的六大展區涵蓋了金屬工藝的多樣性與深度。從「金工印象」展區中展示的台灣街道上常見的鐵窗花開始,展現了城市日常中的工藝之美。隨後,「用之美」展區進一步探討了工藝精神和功能美之間的關係。「花與器的日常」展區則展出工藝中心鶯歌分館金工人才培訓課程的成果,讓觀眾感受金屬與花藝的融合。 另外,展覽也特別設置了「形、色、質之美」展區,展示金屬材質的多重面貌,以及「未來之美」展區,結合了傳統材料技術與當代科技的創新應用。觀眾在此可見到金屬工藝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新思維與突破。 更具互動性的「來支夏日花神籤」AR展區,透過掃描QR碼,觀眾可以輕鬆拍攝展品並獲得幸運花神籤,增添了展覽的趣味性和參與感。這樣的設計不僅使民眾更深入了解金屬工藝的多樣性,也提升了展覽的互動性。 在當代金屬工藝創作中,台灣的工藝家們受到國際設計思潮的啟發,展現了對環境與社會責任的重視。不再僅限於使用貴金屬,許多創作者開始運用可回收材料,並融入ESG理念,展現出對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展覽中也展示了許多創作者利用廢棄物如塑膠袋、烤肉架等材料進行創作,既倡導環保意識,也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陳殿禮主任。陳殿禮分享,每一次搭火車回台東看父母,左側是廣闊無盡的太平洋,右側是巍峨聳立的中央山脈,看著海的寬闊與山的高壯,能坐擁天地大美於一身感覺很幸福;尤其是,由步調快速的台北,駛向慢活的台東,隨著車廂移動、換景,心息漸近相合,定靜逐步諧一,此般美境,既深刻、又珍貴、且難忘。 2023年9月,陳殿禮由台北科技大學受邀至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服務,從台東公東高工木工金牌,到近年的木藝之美倡議者,乃至今日的工藝設計發展推動者,無論角色如何轉換,生命中無數無意插柳柳成蔭的必然,使得他更加慎重地承擔使命,盡心籌謀。文化就是生活的積累,宛如釀酒,要有足夠的純粹、善的起手式和細心觀照,經過時間的淬煉、釀造與沉澱,一代代的傳承後,文化就成了那抹讓日常充滿美感的涵養底蘊。 「活工藝,工藝活」陳殿禮認為當人人生活中有工藝品,產業便能活絡,因此,讓工藝品走入生活,美化每個人的日常,是此階段工藝設計研究發展中心的要務。工藝之美的初始層次,是「用之美」!使用的歷程中,啟動了與器物對話,與職人的靈魂對話,與彼時的美學交流對映此時的品味的對話,陳殿禮希望工藝設計用品能處處可見,與每個人的生活起居緊密相連,是每個人不假思索隨身必備的物件,全身上下都能擁有足以展現個人品味的工藝物,形成全民工藝美學運動,讓文化素養成為自信亮點,從容自若交相輝映。 2024年是工藝研究發展中心70周年,六月工藝月,周周展開一連串的「工藝周」活動,尤其是6月8日的「工藝辦桌.文化饗宴」在草屯工藝園區席開70桌,享用美食之後,還能將桌上的工藝師們手作工藝精品帶回家收藏,讓工藝走進家裡,進入生活。陳殿禮主任邀請大家踴躍親近工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