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台灣好基金會

已找到 5 則相關結果

屏東南州迎王船今逢60週年 「幸福王船」藝術裝置於南州車站展出

台灣僅有三地擁有「迎王船」習俗,就是屏東的東港、小琉球與南州,而南州是其中唯一不靠海的鄉鎮。古早時期,人民透過迎王平安祭典掃蕩瘟疫、驅除惡靈,現成為保佑平安、祈福傳承、凝聚鄉民的祭典。三年一度的南州迎王平安祭典,今年適逢60週年,台灣好基金會、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與南州鄉公所發起「南州.幸福王船」共創計畫,邀請永續設計師韓世國與染織工藝師林潔怡以「永續南州.文化傳承」為主軸,與14村落300鄉親學子一起絹印了110艘乘載記憶的幸福王船,於60多歲的南州車站大廳展出,也是為即將改建的南州車站迎接旅人,祝願國泰民安。 「南州.幸福王船」共創藝術裝置設計統籌韓世國表示,台灣好基金會過去8年駐點南州,發掘在地文化元素後,他們設計出70多個在地IP,包括南州最自豪的農產香蕉、蓮霧與苦瓜種苗,在地信仰代天府等圖案,走進3所國小、1所國中、車站、農場、農會、市場、公司、社區關懷據點等,舉辦了近20場絹印工作坊。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說,「我們以「南州.幸福王船」共創計畫,讓300多位鄉親用自己雙手,呈現出南州特色和迎王慶典,也透過共創的過程,把自己對故鄉的情感凝聚起來。」 「南州.幸福王船」以永續精神,選用寶特瓶回收環保布料,結合植物染、竹工藝、絹印等多元工藝文化,韓世國表示,幸福王船底布以屏東名產洋蔥,將棄置的皮熬煮出染料,所有完成物都符合好拆與可重複利用的目標,落實環保永續精神。設計師只是點起火苗,更多是回到在地精神,而這些幸福王船在展期結束後,也會回到鄉親手上。」 南州早年有香蕉外銷與糖廠,南州車站成為出入門戶,也是少數仍保留早期島式月台的火車站。今年底配合台鐵南迴鐵路沿線車站美學與功能提升計畫改造,60多歲的南州車站也將換上新裝。「南州.幸福王船」共創藝術裝置展即日起至12/31在南州車站展出。

池上打造宜居環境 年底誕生首間五星級農村醫療診所

池上鄉從傳統農村積極轉型,除了推動有機米認證與冠軍米常勝軍,讓農民認可自己工作是值得尊敬,也積極吸引藝術家在此駐村。池上穀倉藝術館與每年吸引國內外民眾搶票的秋收稻穗藝術節,讓更多年輕人願意返鄉將創作與生活結合。而全國第一間農村醫療據點「池上好診所」也預計將於年底開張,為當地農民提供更貼近需求的醫療服務,成為推動全國農村醫療的起點。 林懷民、蔣勳愛吃的池上樂華小館,第二代方振宇原在台北做餐飲,疫情期間帶著越籍太太杜如月回到池上定居。杜如月在越南大學念服裝設計,在越南被歸類於美術系的紡織藝術類,論文也是關於蕾絲研究,布類藝術是其專長。來台灣念研究所畢業後,留在台灣從事設計工作,最後隨著丈夫方振宇定居池上。 來到池上,杜如月有分親切感,她出生的越南大叻也是農村,因此來到池上第一個作品主題,就是農村常見的芥菜。她除了以立體刺繡勾織做出各種作品,也進行跨域合作,與花蓮陶錫工藝創作出結合勾織與陶錫藝的可愛小物,也與越南藝術家胡燈禮異地合作,繪製出一幅幅以池上為主題的版畫,並受邀至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展出作品。 杜如月表示,刺繡勾織是家族傳統,每到晚上外婆、媽媽都在勾織衣服,而今年初,她與先生籌備的「里山藝術空間」開張,除了販售自己設計的服裝、媽媽跟外婆的勾織帽子與背心,也作為展覽空間。 杜如月說,台灣許多藝術展覽不收門票,對當時還是學生的她來說,減輕許多親近藝術的負擔,現在她的空間也希望成為大家容易親近的場所,平時會在此開設編織課程,以手做來鼓勵大家與自己相處。 藝術風氣在池上已然成型,池上鄉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長梁正賢是幕後關鍵人物。梁正賢是米廠之子,為推動有機稻米前往日本MOA學習自然農法時獲得啟發,以藝術生活、 淨化療法與自然農耕來進行農村改造。他與台灣好基金會合作,讓文化藝術成為池上生活一部分,除了池上車站特色的書法展覽,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與池上穀倉藝術館也已經打響名號,接下來他的第三大目標醫療,也逐漸看到了曙光。 池上沒有醫院也沒有復健診所,如果要洗腎看病,最近的地點是關山慈濟醫院,對病人來說舟車勞頓。透過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牽線,梁正賢與台東都蘭診所負責人余尚儒搭上線。余尚儒為推動在宅醫療,2017年到台東都蘭定居,與團隊積極推動巡迴行動醫療,他表示農村醫療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就是如何說服長輩願意出門看病,因為看病復健車程往返加上等待時間,往往需要耗費一整天,對心繫工作的老農來說CP值很低,「加上台灣農民都很能吃苦、忍痛,往往容易延誤病情,或是亂吃成藥釀成洗腎。」 余尚儒在都蘭醫療的突破點,就是將醫院帶到病人家中。余尚儒表示,一般農村常見疾病都與勞動引發的肩膀、骨骼酸痛有關,以及慢性病控制不好等兩大問題。今年初他們團隊在池上進行全國首次農民健康檢查,除了抽血,也幫農民做超音波檢查關節與骨質疏鬆症等,發現農民確實有高比例需要進行復健。 當池上好診所開張後,池上的老農可以就近復健,不需跑到台東市或關山,提高就醫意願,同時降低關節用藥的價格,讓農民減輕負擔也願意使用。另外行動醫療也能觸及到無法出門的長輩家中,帶著儀器與針劑到府看診,也能順便觀察長輩的用藥情況與生活環境。 余尚儒強調,很多人談地方創生,但真的要讓人能留下來,醫療才是穩定發展的關鍵,他期待池上好診所能作為台灣推動農村醫療發展的起點。池上好診所將添購大醫院級的復健儀器,也將召募復健醫學的醫師輪流進駐,並提供行動醫療、在宅醫療服務,一些專科醫療也可用遠距方式尋求北部醫院的協助,提高醫療品質。目前已經有台大醫院的醫師報名,笑說城市的醫師也需要喘息服務,來池上看診還能夠當成度假,相信當醫療環境成熟的最後一里路完成,池上更能從農村變成一個適合退休養老的宜(移)居環境。

直擊!田馥甄暴雨中兩度險滑倒 開唱前有陰影謝Selina開解

池上的天氣果然能讓人在一天中體驗四季,早上許富凱在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記者會上,才喜聞樂見天氣放晴,不料到了下午演出前開始下起大雨,現場2500名觀眾跟著台上的主持人曾寶儀、歌手許富凱雨田馥甄一起淋雨,沒有觀眾因為下大雨離開。田馥甄說,一週前她看可能有颱風來襲,心裡有點焦慮,但好友Selina傳來兒子小腰果穿著雨衣的照片,讓她豁然開朗:「願意來聽我唱歌的人,都已經做了好準備。」於是放下心中憂慮來到池上開唱,「畢竟我聽到取消會有點陰影跟恐慌。」 田馥甄認為在池上的天堂路稻田區開唱,整個很像是烏托邦的場景,因此特別安排了一般商演少見的歌單,例如〈烏托邦〉〈靈魂伴侶〉〈乘著無人的光影旅行〉,但也有她經典的歌曲〈小幸運〉,還翻唱蔡藍欽〈這個世界〉,以及跟許富凱合唱〈純情青春夢〉。 她演唱時表示,也許有人跟她一樣,曾經遇過看窗外天空很藍、陽光很美,但總是提不起勁,回到床上點開隨機播送的歌單,卻被無意間的一首歌給救贖了,那首歌就是洪佩瑜的〈這條小魚在乎〉,因此在今天演出特別演唱了這首歌送給現場粉絲。 田馥甄上台時,不小心踉蹌了兩次,也自嘲很久沒有台上說話,一時間竟不知道如何尋找合適的字詞,並感謝一起爬山的山友組團前來,「相信他們爬山的人雨備都很齊全。」主持人曾寶儀則表示,她能感受到田馥甄這次安排的曲目有滿滿的愛要送給台下粉絲,也表示這次的秋收是天地人的演出,地是長濱國中的「海子樂團」演唱的阿美族古調,人是許富凱的演唱,天就是仙氣滿滿的田馥甄。 許富凱笑說這次安排的曲目都是風沒有雨,怎麼會雨下不停,他一連演唱了〈祝福〉〈繁華攏是夢〉〈博杯〉等歌曲。曾寶儀笑說許富凱是曾媽媽跟田媽媽最愛,她們兩人可組「許富凱受害者聯盟」。田馥甄則稱讚許富凱唱歌很像絲滑奶茶、很好聽,也很願意陪她多練習兩人合唱的〈純情青春夢〉,笑說:「我媽看到心愛的女兒跟心愛的偶像一起合唱,這應該算敬天跟孝道,哈,我亂說的。」 田馥甄說,田媽媽一到後台,居然是先衝許富凱休息室。得知許富凱媽媽演出結束後就直衝火車站一天來回,不好意思跟許富凱道歉,「我居然讓你照顧我媽,想認你當弟弟好了。」許富凱也笑說:「放心,我都幫你做。」 而每回開唱,都被歌迷說是仙姑開示的田馥甄,這次有什麼話想對歌迷開示?田馥甄說:「這次是我們被天地跟大自然開示,我把這份感受透過歌聲唱給歌迷聽,相信歌迷這樣淋著雨聽了將近2小時的節目,一定有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跟美好,在這裡面看著飽滿的稻穗彎著身體,就好像人一樣,飽滿而謙卑,我相信他們一定感受到大自然傳遞給他們的所有力量,不需要我來告訴他們。」並和歌迷相約明天秋收最後一場演出再見。

田馥甄、許富凱唱跑風雨迎天晴 頭噴厚髮膠困住紅蜘蛛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今年邁入第16屆,邀請田馥甄、許富凱與長濱國中「海子樂團」今明兩天在池上天堂路稻田區開唱,監製陳鎮川表示,今年的演出遭遇到新考驗,前天總彩排時,第一次看到歌手邊唱歌還要邊幫忙抓著雨棚,苦主就是許富凱。昨天居民場則是看到田馥甄後半段淋雨演出,雨大到讓她對著天空大喊:「我還要繼續唱嗎?」 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梁正賢理事長表示,他還記得第一年池上秋收演出,場租是用兩包稻子相抵,觀眾僅300人,但16年後觀眾已經暴增至2500人,池上鄉每逢秋收演出就像過年一般熱鬧,心中有很多感動。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表示,今年因應觀眾人數準備了流動廁所,池上國中學生勤洗廁所,希望可以讓來池上民眾有五星級使用環境,連日本地方社區今年也會來池上觀摩地方創生,如何在175公頃的稻田看不到一根電線桿。而海子樂團的歌聲有著海邊長大的氣味,讓人覺得感動。 許富凱表示,來到池上感受到民眾生活的純粹,還會被阿姨約去喝雞酒,在池上開唱可以體驗到池上的一年四季,還能夠唱給稻穗聽,是非常難得的體驗。也是他出道14年來第一次碰到氣候挑戰,前天彩排時風大到不僅站不穩、麥可風也險些拿不住,雨水跟風還會灌進喉嚨,只能順著風向唱歌。也因風大頭髮用了幾乎半罐髮膠,「紅蜘蛛飛進去出不來」,被困在頭髮裡。 陳鎮川說,希望田馥甄、許富凱兩人可以負負得正,祈求今明兩天演出有好天氣,而早上的確也開始放晴。許富凱表示媽媽今天也會來看他演出,他笑說媽媽是他的洗衣機,「來這邊幫我洗衣服」,也跟小吃店老闆還有警衛阿姨聊天,打入當地生活。 主持人曾寶儀在16年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活動主持了12年,因演出現場是稻田區,她告誡大家不要隨意摘折稻米,沒想到許富凱從口袋拿出三顆米,氣得她大喊,「我剛不是才說不要摘」,許富凱委屈說:「我聽說身上放米可以避邪,這是我從地上撿的。」池上演出後,許富凱將會為舞台劇《五木大學》進排練室彩排。

蔣勳、曾美玲、董承濂從藝術出發 詮釋《金剛經》諸相非相世界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迎來遍地金黃之際,台灣好基金會也邀請藝術家蔣勳、曾永玲與董承濂在池上的穀倉藝術館舉辦《金剛經.諸相非相》展覽,以藝術面向來詮釋金剛經所描述的「諸相非相」。蔣勳表示,西方博物館最重要的繪畫都來自聖經,但東方卻很少人用金剛經做展覽,源起於西元前2800年前的金剛經,不僅是當年一場關於佛法的辯論,也是闡述如何追求生命真理的寶典,「在疫情過去後,希望大家都能夠祝福眾生,能心裡歡喜吉祥,並把這個展覽獻給所有眾生。」 蔣勳接觸金剛經,最早是因為父親過世,後來也為朋友抄經祝福,有次他朋友眼睛要開刀,成功機率只有5%,他花了6天時間為朋友念經並錄音,想著萬一朋友日後失明可以聽經,沒想到等他錄好音送到醫院時,朋友手術奇蹟似成功了,而這個錄音,就是目前網路上流傳的版本。 蔣勳為「諸相非相」展覽,除了有油畫《袛樹給孤獨園》,描繪出他心目中當年悉達多太子講課的園林,想像兩千八百年前在森林裡靜坐修行的萬物眾生,他覺得現在的池上就像當年的袛樹給孤獨園,很多人在這供養的他們的善意。畫作前還特別供養一盆董承濂多年前從吳哥窟帶走的菩提樹種子,所分支出的菩提樹盆栽,別具意義。 另外以往因陽光直射不曾放置展覽品的長廊,也展出蔣勳清晨恭敬手抄的十八連幅金剛經,而且是裱貼在牆上。蔣勳表示,看到泰山摩崖刻石金剛經的毅力,也很好奇這些書法在經過時間的洗禮會變成什麼模樣,搭配蔣勳朗讀《金剛經》與寺廟鐘聲,還有當年蔣勳為父親在病榻前朗讀的唐代印本《金剛經》也是首度公開展出。 另外曾於東海大學美術系受教於蔣勳的藝術家曾美玲、董承濂亦參與《金剛經.諸相非相》的策畫與展出。曾美玲與董承濂對於金剛經各有詮釋與領悟,並融入他們的創作中。擅長金工工藝的曾永玲表示,她工作時都會聽蔣勳老師念的金剛經,很多聽不太懂,像是「云何降服其心」,但蔣勳告訴她,不用急著找翻譯,「有一天句子會來找你。」這次曾永玲展覽的作品,藉著大坡池的荷葉,以展間燈光輪替的映出的影子明暗,來呼應展覽主題「諸相非相」。 董承濂虛實相應的多媒體裝置作品「八十八吉祥」,以「萬花筒」的概念打造各種不同的「諸相非相」,其中一件由無數鏡面包圍的《八十八吉祥之我執與無我的法輪》,可讓觀者坐在其中,感受有我、無我,由明到暗,外相內在與萬物相連的世界,此件作品參觀人限時3分鐘,需現場抽號碼牌。 蔣勳表示,「諸相非相」展覽的英文命名原先有7個版本,最後他選擇了董承濂的「Diamond Sutra - Beyond All Illusions」,不執著、不框住,就是無限創造,也是展覽真正的目的。 此外,《金剛經.諸相非相》也獲得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國家圖書館的支持,提供宋開慶元年壽聖寺刊本(西元1259年)及元至正元年雙色套印(西元1341年) 復刻本,見證信仰帶動印刷發展的經典文獻。現場另設置聲音留言與傳送專區,來訪的觀眾可以留下自己的聲音,為眾人獻上祝福。 之後《金剛經.諸相非相》也將進行跨域聯展,於池上蔣勳書房,及台南和通蔣勲書房策畫,《金剛經.夢幻泡影》和《金剛經.應無所住》,讓觀眾體驗一場平靜自在的內在對話與生命追尋。 《金剛經.諸相非相》 日期:2024/10/25(五)~3/2(日) 時間:週三~週日10:30~17:30 地點:池上穀倉藝術館(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電話:089-862-089 門票:全票50元 / 優惠票20元 / 池上在地鄉親出示證件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