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台東
已找到 12 則相關結果
4月3日發生大地震,重創東台灣觀光產業。觀光署針對台東旅遊補助案,補助平日住宿每晚最高1,000元,專案原定9月底截止,但現傳出好消息,中央同意延長至11月底。另外,台東縣府也推出「預約台東假期」方案,有助更多遊客到台東深度旅遊。 交通部觀光署召開縣市政府觀光首長座談會,會中觀光署長周永暉同意台東縣政府提案,延長「振興震後獎勵旅遊個別旅客住宿優惠案」至11月底。台東縣府交觀處長卜敏正指出,觀光署對台東震後旅遊補助案,原自今年8月1日9月30日止,平日(周一至周四)住宿補助每房每晚最高新台幣1,000元,假日不適用(周五至周日),總金額1億5,600萬,統計顯示,台東縣旅宿業者目前已申請6,700萬、約佔總額43%。 花蓮在4月3日震後及颱風過後東部交通受阻,地方旅宿業者多次反應暑期觀光住房率不佳,期許中央提撥更多補助案,這次觀光署同意延長補助案時間,有助持續為台東觀光產業注入活水。 另外,台東縣政府也加碼推出「預約台東假期」3天2夜專案,優惠限量9,000人次,活動即日起到11月25日止,無論平日或假日,都能選擇半日遊或體驗更多元的台東活動。根據官網介紹,3天2夜專案雙人優惠折扣後1,999元起。民眾可考慮專案,享受台東慢活悠樂生活。
全台公認為台東十最首推的人氣小吃-老東台米苔目,沒吃過別說您來過台東! 漫步在台東這片土地上,深深感受到台灣東岸這片土地的生命與活力,孕育出瞭如此美麗的自然景觀,有海天一色的風景,有綿延的海岸線,更讓我對於台東這個地方的鄉土歷史產生了興趣。究竟應該從什麼地方來了解呢?食的文化,是最貼近生活,也頗具鄉土人情的一個指標喔。因為每到台灣一個鄉鎮大家必做的,就是去吃美食,所以由小吃了解歷史,是一個非常棒的方式。 老東台米苔目,是一家具有歷史與傳承的商家,不只提供美味,這一碗美食之下,更蘊含著歷史的故事,緣起自民國44年,第一代老闆是來自花蓮的吳金蓮老先生,他原是築路工人,因道路工程的開發而來到台東,為了生計,需要養活妻子以及五個嗷嗷待哺的小孩,實在非常艱辛,幾經思考後,在白手起家的情況下,決定擺攤賣吃的,這也算是門檻比較低的一個行業了 ,他毅然決然買下一台二手推車,開始擺攤學賣起米苔目,實在非常感人。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一開始,沒做過生意的夫妻倆慢慢摸索著該如何賣東西,將米苔目煮好放上推車後,每天就推到當時最熱鬧的「東台戲院」旁叫賣。其實初期生意並不好,一天連賣20碗都賣不到,但是吳金蓮先生並沒有放棄,為了一家人的生計,沒有後路可以退,只能不斷的學習,嘗試調整口味,逐漸口碑傳開了,大家喜愛的味道也終於誕生了,生意越來越好,一直到今天傳到了是第三代,成為家喻戶曉都知道的「老東台米苔目」。這一碗米苔目還蘊藏著這麼勵志的故事,刻劃者台東這片土地上人們奮鬥的歲月痕跡呀。 老東台米苔目菜單 米苔目是主角,而配角也毫不遜色,有許多的小菜可以享用 。 重點是大家看看這裡的價格有多平價,只能說老闆真的太佛心了。 老東台米苔目美味推薦 等待的過程,就讓人非常期待,這台東第一名的米苔目到底有多好吃,就讓妮妮來揭曉給大家。 滿滿的一桌菜,CP值超高。 韭菜豆芽 招牌小菜,推薦來這一定要點,尤其喜歡豆芽菜清脆感的朋友,一定會非常愛這道,裡面的韭菜和豆芽菜都好新鮮,搭配特製醬料加香油拌勻灑柴魚片,也不會過油過膩,而是開胃爽口 。 飛魚卵小卷 將飛魚卵塞入小卷中,然後切成薄片,搭配哇沙比,非常新鮮美味 ,感覺前一秒還是活的飛魚,實在太厲害了。 綜合滷味 必點的就是綜合滷味拼盤,裡面料好實在又澎湃,有豬耳朵,大腸頭,黑輪,豆干,滷肉切片,而且每一個食材都滷到非常入味。 豬耳朵彈牙,黑輪有彈性,豆干吸收滷汁好好吃,滷肉片一點都不肥,完全是瘦肉。 炸蝦捲 炸蝦捲外酥內嫩,吃得到鮮蝦顆粒,搭配美乃滋,同時一起享用米苔目,讓整體更有層次 。 湯米苔目 這邊的滷肉給的很大方,和一般米苔目相比,滷肉份量真的多出很多,濃郁的鹹香口味融入米苔目中,每一口又Q又彈,柴魚風味也會帶入湯頭之中,帶有海味鮮美 。在台東能吃到這麼美味的的米苔目,讓人覺得完全不虛此行。一定要加這邊的辣椒,會更加提味喔,這裡的辣椒實在太厲害了,湯的米苔目加上了辣,能襯托出柴魚的甘甜,還有開胃的效果喔。 乾米台目 份量也是很大一碗,加上店內特調的滷肉,豆芽菜,柴魚,一碗Q度更足夠的米苔目,飄香四溢 。 乾意麵 麵條是選用蛋黃麵,而不是一般油麵,所以吃起來更香,搭配滿滿肉燥,一個幸福感滿分,意麵滑順的麵香,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 紅藜茶、紅烏龍茶、洛神花茶 在地特色紅藜做成的冷泡茶,有穀物風味,微糖滋味不苦不澀 。 紅烏龍茶則是得獎的茶品,喜歡原茶的朋友一定要試試看。洛神花茶則是微糖的口感,散發適中的洛神花香味,不會太甜,所以很適合搭配佐餐的時候享用。 老東台米苔目搭配小菜一起品嚐,實惠的價格、乾淨舒適的環境,真的是CP值很高的一間店,以銅板的價錢就可以吃到古早味的美食,真的是很滿足的一餐 。 現在老闆娘的兒子也傳承了這古早味,在原本老店的位置,經營了米苔目的甜品屋,同時提供鹹食招牌的料理,讓來這邊遊玩的客人也有更多的選擇,可以享用到到的米苔目飄香一甲子的好滋味!(經濟部商業司廣告) 文章/照片來源:妮妮女王的美食旅遊親子後花園 ●更多文章見該部落格,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台東在地五代傳承的驕傲與堅持-木可蘿蔔糕,是來台東必吃的早餐美食 台東寶桑路上真正的老店,非[木可蘿蔔糕]莫屬,早期坐落在熱鬧的寶桑路上,有許多銅板美食,木可蘿蔔糕就是這裡的老店。現在傳承到新一代年輕的老闆返鄉接手,柯老闆認為保留傳統古早味的手工製法,是一份使命!因為有愛台東這份土地的熱情,也想讓更多人可以品嘗到兒時到這樣單純的好味道,所以開始著手將(寶桑蘿蔔糕)這間老字號,進行品牌的轉型。其中和老一輩之間的意見平衡,和注入品牌創新的文青設計,都是這一路走來重重的關卡,並不輕鬆。堅持下去的是,心中的那份夢想與熱忱,想要讓台東這片土地的人文發光發熱,更希望將這份傳統的手工好滋味,分享給更多人,讓米香蘿蔔糕的故事,感動更多人的心。 其實蘿蔔糕的製作是一份非常費手工的製程,要堅持完全用純米、用木製蒸籠蒸煮,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心力,其實很多人有迷思,會覺得又濃又香的蘿蔔糕才是好,商人為了迎合這樣的需求,就添加了很多調味料,加了很多其他粉,以降低成本。但其實真正純米,沒有太多添加的古早味,才是極品,雖然吃起來味道不是那麼重,但是細細品嘗就可以吃得到食材原味的在來米香,來木可蘿蔔糕就是吃這樣的古早味,了解這樣的歷史故事喔。 木可蘿蔔糕最有特色就是主打蘿蔔糕、豬血湯、小腸、古早味紅茶等美食小吃,是來台東當地才吃到美味蘿蔔糕,是在地超過一甲子的老店,所以只要來過的客人再訪率都是非常的高,是目前台東氣氛不錯、又美味的人氣小吃店。 早餐用餐的時間都是滿的人潮喔,這就是好吃的保證,大家都願意排上10-15分鐘,就是為了傳承的美味,也是許多台東人美好的回憶,所以記得早點來喔。 木可蘿蔔糕菜單 點套餐的CP值最高,尤其是蘿蔔糕搭配上豬血湯和紅茶的絕配組合,是全台灣首創,也是只有在台東吃的到喔。 木可蘿蔔糕餐廳氣氛 經過五代傳承,手工製作的蘿蔔糕專賣店在地的老店,是早期台東人懷念的好滋味,可以說是非常有歷史的名店,從第五代老闆回來後將整個餐廳重新裝潢,新店店內的裝潢明亮又乾淨,讓人用餐的感覺更棒了。 很難想像吃蘿蔔糕可以這麼舒服,也讓年輕人的接受度更高了。 店內屬於白色的簡約時尚風格帶有活潑感、復古風格,文青的空間搭配上復古設計跳脫了一般小吃店給人傳統的印象,這裡可是很多旅客年輕人必來的早餐店喔。 店內獨門的醬汁更是一絕,傳統的醍醐味,喚醒兒時記憶,鹹香帶勁的辣米醬更是美味的秘密 。 店內也有許多獲獎和認證的證書,也是很多美食書會推薦的餐廳。 木可蘿蔔糕美味推薦 食材用料到烹煮器具都很講究,主要是遵循古法繁複的製作過程、精選蘿蔔洗乾淨,不削皮再將蘿蔔打成泥,混和再來米漿,送入特製的木製蒸籠。 使用的米都是兩年以上的,蘿蔔糕使用純米製作,磨成細緻的米漿,品嘗起來的口感,和一般粉料做成的口感不同! 專注於品質與工藝的職人手作蘿蔔糕,木製柴香無可取代,堅持每日手工限量製作,沒有添加防腐劑和其他的添加物。 蘿蔔糕 每一條古早味的長型蘿蔔糕,會切成片狀,將表面煎至金黃酥脆,讓蘿蔔糕吃起來更有風味,外酥內嫩的口感,在口中散發出再來米香,與蘿蔔的清甜,是永遠吃不膩的好味道 。 店內有3種獨門醬汁:辣醬、米醬、蒜頭醬油,其中辣醬、米漿是老闆每天清晨熬製調配,加入純米漿提味的獨門醬汁,不僅將濃稠度提升,還帶有焦香味,讓人搭配蘿蔔糕,會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起司蘿蔔糕 起司蘿蔔糕更是具創意,也是年輕人會推薦的,起司的濃稠更襯托出蘿蔔糕的甘甜滋味,一定要趁熱吃,還會牽絲喔。 紅茶、奶茶 店裡飲料也是一絕,以木頭杯子呈現,因為老闆自己本身每天也習慣喝一杯飲品,且對於飲品也有一定的堅持,所以在店內提供了精心調製的紅茶和奶茶。 紅茶喝起來甜度適中,有古早味紅茶的風味,奶茶甜而不膩,讓人喝起來很順口,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綜合+豬血湯 綜合湯裡面的配料有,小肚,小腸,肝連處理的都非常的乾淨。豬血是每天直送的新鮮豬血, 吃起來Q彈中帶有軟嫩,而且每一塊豬血都很大塊, 因為新鮮所以一點腥味都沒有,讓人一塊接著一塊吃, 很有幸福感喔。湯頭喝起來健康又甘甜喔,豬血湯搭配上韭菜一起享用,美味又好吃,也是木可目前人氣第一名的喔。 小菜裡面做工最繁複的是小肚,這邊的小肚也非常的有名,新鮮又很乾淨,吃起來完全沒有腥味喔!搭配特製的蒜頭醬油享用,QQ嫩嫩的很美味! 木可蘿蔔糕的柯老闆,傳承五代的美味,堅持使用傳統的工法,以較繁瑣的程序成就一塊美味的蘿蔔糕,深得妮妮喜愛。 木可蘿蔔糕是一間傳承古早味蘿蔔糕,但卻也注入了年輕人潮流與文創設計的老店,很值得來品嘗並體驗這裡舒服的氛圍。(經濟部商業司廣告) 文章/照片來源:妮妮女王的美食旅遊親子後花園 ●更多文章見該部落格,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廣容專欄】這次行旅台灣,東部山海之美令人驚艷,碧海藍天之純淨,土耳其藍色深淺之層次變化,在太麻里與蘭嶼海灘,呈現了最美的演繹。我們有如宇宙之遊子,在寬廣的海洋之前,狂奔驚喜,撿拾漂流木與貝殼,沙地上的足跡有如草書凌亂,漸漸在海風吹拂下成為風中之塵沙,飛向另一片天涯。人間之相遇,也正如這星沙與海風般巧逢,剎那間又是另一番風景。 在台東常見的花種是扶桑花與百合,我們在台東植物園欣賞瑰麗多變之扶桑花圃,新奇的混種花瓣,顏色或豔麗或素淨,多層次變化令人驚嘆。蘭嶼小島山上的氣象台附近,整片白色野百合,有如可愛羊群般溫馴文雅,出現在綠野中,生氣盎然。富岡漁港旁即是飛航基地,飛機盤旋低飛,襯著藍天綠野,呼嘯而去的身影,也成為富岡另一種特色景觀。 時序雖然進入立秋,但這大自然似乎仍有用不盡的生氣,花草仍然綠意蓊然。立秋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說:「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也就是收斂之意,而立秋分三候,也就是有三個徵象:「初侯涼風至;二侯白露降;三侯寒蟬鳴。」在立秋時節,漸有涼風,清晨有白露,此時大地萬物也逐漸轉為收斂之象,從酷熱暑氣轉為清冽涼意。漫步在大自然中,格外可以感受這時節之演變,也跟人生心境呼應,有春夏之豔麗奔放,也有秋收之內斂豐盈。 日本花道草月流創始人勅使河原蒼風的《草月五十則》,記錄了關於草月流花道之精髓及原則,在《花型》篇第十八則提到:「將主枝分株的花型是第五應用型。」這也就是說,把主枝再分成兩小株,增加層次變化,感覺更加豐富。從基礎花型再多衍生層次,是為了增加視覺變化及空間感,初學者可以多加練習。 我喜歡百合,是因為它的純淨,也是因為百合也是母親日本名字,格外有紀念性。這次創作我以野百合為主花,以蘭花草之線條勾勒出微風之吹拂,白色百合花象徵純淨,呈現出大自然純潔之美。台東有最純淨之藍色海洋,白色百合映照著海天一色,純淨天真,為這次東部之旅留下一抹唯美註記。 作者為專欄作家及日本草月流師範,曾任《台灣藝術印象派》節目主持人,台大外文系及中正大學教育學碩士,紐約帕森斯藝術學院進修設計,關注主題為日本花道美學及藝術療癒,個人網站junghana.com 攝影/惟真紐約大學互動電子媒體碩士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葉志杰專欄】位於花東海岸山脈東側的台東縣長濱鄉,空氣涼爽而清新,出產的米曾勇奪「十大經典好米」殊榮,美麗的金剛山則是阿美族人心中的香格里拉。 長濱,位於花東海岸山脈東側,東臨太平洋。常常清早天氣晴朗,一過午後,外海由南向北流的黑潮受太陽照射的熱能蒸發,海風吹過海岸山脈,頓時,水蒸氣受地形舉升,山腰簇擁雲霧,對流雨發達。但也因水氣刷過海岸山脈的茂密叢林,空氣涼爽而清新。 長濱,山坡清冷溪水潺潺。海階上的梯田,是大自然的等高線。早期馬卡道族人曾開挖溝渠,引水注入節節梯田。水源純淨與否是農產品質的指標,這裡的稻米早在日據時期史冊就已記載是東海岸的米倉,近年更勇奪全台「十大經典好米」殊榮。 長濱舊稱「加走灣」,地名由來有三說:平埔族人紀念原鄉萬巒「加走」與此地海「灣」結合而成、阿美語「瞭望所」轉化而來、福佬話的「蟑螂」、「跳蚤」。近年來,長濱人種植咖啡並組成產銷班,力推「加走灣」咖啡,讓加走灣不再只是地名,而是品牌,重新定義了加走灣樸實奮進的故事。 想像的地景金剛山 採訪長濱的阿美族人,可感受到他們的快樂與樸實,這也反映在他們對自然地景的想像。 據說很久以前,石坑人住在金剛山下,整日辛勤工作,一有閒暇就跑到海邊或溪流捉魚,日子悠遊自在。不料卻發生怪事,例如晴天無端颳大風,掀撩起彎腰低頭、忙於農事的婦女裙子;男人工作時突然昏厥,睜開眼睛已身處斷崖峭壁上,全身是傷。族人無不議論紛紛,耆老們召開會議誓言揪出兇手。 耆老派許多青年男子隨婦女去田間,然後躲在暗處查看。果然看到大樹後隱約藏著巨大黑影,露出兩個大又亮的眼睛,眼睛下方吹出筆直有力的風。有人說是猴子,有人說是野人,因為沒有人敢肯定,只好先叫牠「Saraw(大巨人)」。 當晚,族人召開會議商量如何解決。有一少年說:「我認為從遠處看Saraw,像隻大猴子,如果是猴子應該很愛吃香蕉。我建議準備假香蕉,把真香蕉的果肉取出來,香蕉皮內塞滿泥巴給Saraw吃。當他吃進肚子時就走不動了,我們再趁機消滅牠。」 族人一聽,皆表稱許。於是趕快把附近田裡的香蕉通通摘來,婦女們攪拌泥巴裝入香蕉皮內,另外準備泥巴糰當武器。第二天,特製的假香蕉堆積如山,青年們再淋上香蕉油,然後躲在香蕉山旁草叢等Saraw出現。果然,遠處樹林傳來騷動聲,由遠而近。突然間,有隻大手從另一端樹叢伸出來。起初牠的大手搆不到香蕉,後來索性走出叢林、緩步靠近香蕉堆,一根根拿起來吃。等到Saraw快吃完時,眾人拿起泥巴團丟向Saraw。Saraw轉身要逃,卻因為吃進大量泥巴,身體太重,跌跌撞撞跑進樹林,因天色已暗只好隔日再追。 次日一早,族人再次聚集,沿著前日Saraw的足跡追捕,卻怎麼也找不著。突然有少年指向一山頭說:「牠在那裡!」部落後方多了座山,外形貌似Saraw,動也不動地側著身,面露凶惡。所有人見狀後嚇得一哄而散,奮力跑回部落。此後,石坑部落又恢復平靜。 後山走進史冊 後山開發較晚,原係部落社會,是自成天地的原住民樂園。清康熙、雍正年間,清廷對東台灣後山疏於經略,方志文獻也僅提及歸附的社名。東台灣後山的歷史零星散見各紀錄,如外國人的旅行報告,可說近乎空白。直到清同治13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次年奏請「台灣後山極需耕墾,請開舊禁」,解除番地禁令,後山面貌才載入史冊。 這段100多年的時間裡,根據毛利之俊所寫《東台灣展望》,長濱所在的新港支廳記充滿阿美族人對抗外來者的種種爭鬥。先是本島漢人、平埔族人的入墾,與阿美族人發生摩擦。接著是清廷以武力進入,強行納管,使之接受其統治,並殺害族人、搶奪財物,在原住民眼中,清廷軍隊是惡魔,每遇嫌隙便抗叛。據說長濱的彭子存、大通鼻庄、大俱來等地,均是原住民抗外的古戰場。除抵抗外侵者,阿美族人部落間也有零星爭鬥,致使阿美族人在尋求土地的過程中,不得不四處搬遷,直到日據昭和期間(1926-1945)才落腳定居。 抗外事件中最為人知的是清光緒3年(1877)大港口事件,另一為日明治44年(1911)「山崙事件:加走山埋石立誓、歃血為盟」。 大港口事件、成廣澳事件 據說「大港口事件」發生時,清軍為征戰阿棉社、納納社的阿美族人,曾招募加走灣地區的馬卡道族人和大莊平埔族協助,加走灣頭莊潘石玲、尾莊潘阿和等兩位地方頭人都加入了清兵,阿美族人對此懷恨在心。 後來日人徵阿美族人從事鐵路工程勞役,阿美族人不滿日人支付工資苛刻,時有衝突,且力役過於繁重,後來日警巡查遭都歷社頭目擊殺,即「成廣澳事件」,歷時48天始平息。根據《理蕃誌稿》所載,當時東海岸的阿美族部落憤慨集結,除了攻擊日警派出所、公學校,也準備和先前至此拓墾而起過衝突的漢人及馬卡道族人算舊帳,最終蔓延、引發成阿美族人的捍衛土地戰。日警趕緊徵調花蓮港警力,並沒收成廣澳以北阿美族各社家裡的獵搶,計116枝。 事件雖平定,日人試圖撫平阿美族人與漢人及馬卡道族人之間的仇恨,而介入協調。根據毛利史郎的〈黑潮とともに新港支廳下縱走-8〉原文所記,說明了此事件的發展: 龜山崙(即加走山)因誓約埋石而著名。這個誓約是明治44年(1911)成廣澳事件爆發,加走灣駐在日吏為攏絡阿美族的情感,避免與成廣澳事件阿美族人合流抗日,乃促使漢人、平埔族(即馬卡道族)人,於是年7月12日將成廣澳以北加走灣地區的全部保甲,阿美族各社頭目、耆老會合上龜山崙,雙方立誓無異心,對天地神明稟告明志並埋石為記,於是加走灣以北在成廣澳事件中得保平穩。 當時,馬卡道族頭人潘阿和與阿美族耆老石平貴,率領族人埋石立誓說:「在石頭未爛之前,兩方及子孫不得再動干戈,否則天地神明共滅之」象徵和解。據說雙方還在崙頂老樹下的巨石平台,共飲血酒為盟。 不確定是傳說或史實 不過,後來軍方興建雷達站時曾大興土木,卻未挖到巨石或石碑,無法證實此事。前原民會主委、長光社阿美族人林江義在〈台東海岸加走灣馬卡道族的研究〉論文裡,提出幾項疑點:首先,他認為阿美族耆老「石平貴」係誤植。因他採訪石平貴時,年齡才80幾歲,核其年代顯然有誤;其次,當時石坑社頭目係「馬腰」(Maya),而非石平貴;第三,所謂「埋石發誓」、「飲血酒為盟」一事,他曾親訪部落耆老,不曾聽說過先人提起類似的傳說;第四,他也考證過台灣南島民族、阿美族的文獻史料,未見飲血酒為盟的習俗;最後,石坑社阿美族與尾莊的馬卡道族素無往來,甚至馬卡道族人還歧視阿美族人,看不出盟約的可能性。 後山原住民研究向來文獻闕如,較之西部漢人仰賴口碑史料,很多說法有待考證。但原住民的傳說究竟是否為真實?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這如同信仰一般,只要相信就具有某種真實。然而,它不等同於史料的真實。 作者為歷史研究者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廣容專欄】這次行旅台灣,繼續來到台東富岡漁港。這是個靜謐的小漁港,也是坐船到綠島及蘭嶼的起始點。在蔚藍天際線下,客船與小漁船穿梭著,旅行者的行囊與載滿魚貨的漁網,成為漁港的視覺聚焦點。人與船移動著,海鳥拍飛著,漁船馬達聲,海風傳來遠方海洋的呼喚,小燈塔亮起溫暖的信號,在更遠的彼岸閃爍星子般光芒。我們駐留在這富岡漁港之畔,悠然的時光是飽和的湛藍色,感受這海風吹拂與天際飛機遨翔,海陸空之交會點,成為滿天星月一處隱微卻閃亮的座標。 時序邁入芒種,這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說:「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芒種分三候,也就是有三個徵象:「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芒種時節,北方小麥已經成熟可收割,綠意滿溢田野。而在這盛夏時節,螳螂昆蟲多滋生,伯勞鳥開始鳴叫,反舌鳥卻無聲,大地開始進入一種夏天成熟熱烈之氣氛,田園中蛙鳴也如火如荼,漫步在夏夜之田野,也感受熱鬧蓬勃之萬物節奏。 草月流創始人勅使河原蒼風的《草月五十則》,記錄了關於草月流花道之精髓及原則,共為八大章節,在《入門》篇第十二則提到,「學習插花之順序,從盛花到投入花,以枝條為真副,以有莖的花為控。」換言之,初學者從學習盛花開始,再來學習投入法的插花法。盛花是以水盤為花器,而投入法是以直立的 花瓶為花器,需要以枝條製作十字形放置花瓶瓶口,以作為插花之支撐點。投入法也是初學者感覺比較難的部分,需要耐心學習。在盛花之結構中,真與副是以枝條為主要架構,花則放置於控的位置,也呼應了天地人之哲學架構,這與唐朝傳到日本之儒道思想有密切之關連。 扶桑花是台東隨處可見之花,也是原住民用來當作地界的花種。美麗的扶桑花有各種不同的顏色與姿態,在培育之後,漸漸有更變化多端的顏色與花瓣,令人驚艷。我們在台東公園的扶桑花園區盡情欣賞各式各樣的綻放美姿,扶桑花適合在炎熱地區種植,我們撿拾掉落的花朵作為花材,海邊的漂流木也當成素材。這盆我以扶桑花為主花,以漂流木為架構,白色的漂流木感覺像是河川之線條,而豔麗的扶桑花綻放如火,純真的姿態盤據中心,標誌著這大地之熱情與狂喜,花瓣如舞裙翻飛,在蔚藍海天之際,釋放出原始生命力,令人感受這大地之母溫暖的能量。 作者為《台灣藝術印象派》節目主持人、策展人、專欄作家、日本草月流師範,台大外文系及中正大學教育學碩士,紐約帕森斯藝術學院進修設計,關注主題為覺醒、日本花道美學及藝術療癒,個人網站junghana.com 攝影/惟真紐約大學互動電子媒體碩士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廣容專欄】這次行旅台灣,深入台灣東部,聽說鸞山有會走路的樹,這真的讓人深感好奇。鸞山,原住民語為Sazasa,意為這片土地甘蔗會長得高,動物會活躍,人們會活得很好。而這片會移動的森林城堡,日本名動畫導演宮崎俊也曾造訪。十幾年前,原住民阿力曼與貪婪財團獨力抗衡,盡全力保護這塊祖靈之地,近幾年終於漸漸開花結果,也獲得基金會及更多人支持,更多人參訪這塊美麗神聖的巒山聖地。 我們跟著原住民領隊先來到會走路的樹,這片白榕樹林茂密繁盛,氣根枝蔓綿延數公里,母株已經無法追蹤,而根據領隊所說,這片森林在他的祖父一代就已經存在了,真實年代也不可考。白榕樹氣根及枝條糾纏盤踞,有如天羅地網,濃密綠意中灑下幾許陽光,神秘靜謐的氣氛有如電影阿凡達中的幽林密境,讓人感受原住民祖靈似乎也繼續活在這異次元空間,繼續與天地洪荒共存。 我們跟著領隊繼續往巒山身處邁進,走進茅草木頭建造的原住民小屋,啜飲了甘甜的小米酒,一起品嚐現烤的山豬肉,感受這原始風味。接著,我們正式邁向巒山入口。領隊把預先準備的檳榔葉及米酒放在平台上,開始了祭拜祖靈的儀式,告知祖靈並祈求平安順利,而這項儀式根據傳統只能是男性參加。 我們繼續往巒山深處邁進,首先挑戰一線天,側身鑽過非常狹窄的山壁,然後抓住繩索,慢慢走到布滿繩梯的山丘底部。我們慢慢抓住繩索往上攀爬,這大概也快有兩層樓高吧,有點膽戰心驚。順利爬到高處,感覺很輕鬆,似乎完成一趟意料之外的野外求生訓練。從這片高原往下眺望,豁然開朗,奇樹古木,綠意參森,蔚藍天空中,老鷹恣意遨翔,自由靈魂本應如此。 我們繼續漫步回到會走路的樹那片森林,開始即興的花藝創作。。草月流創始人勅使河原蒼風的《草月五十則》,記錄了關於草月流花道之精髓及原則,共為八大章節,在《入門》篇第十一則提到,「主枝是骨架,從枝是皮肉。」換言之,在插花時主枝是主要的架構,附屬的從枝雖然是次要結構,卻有映照之姿,呈現了花之內涵。因此,真與副的結構是插花時最需費心思量之處。 在這綠意蜿蜒氣勢磅礡的樹根底部,無疑是最佳的創作地點。剛剛在山邊採摘的山茶花及綠葉枝條,隨手拈來就是花材,以乾椰子殼為花器,紅色及粉紅色山茶花為主花,漂流木作為架構,以極簡的線條架構凸顯山茶花之美,而這作品也似乎融入於會走路的樹林之中,成為一抹隱微淡淡的微笑。在這具有神秘感的巨樹下創作,格外感受大自然奇妙的脈動。 蓊鬱樹蔭透過斑斕陽光,森林是靜謐的,也充滿了無比的美妙聲音,鳥鳴蟲鳴呼應著微風陽光,布農族守護者大冠鷲,低空徘徊。在創作的當下,心似乎有如一抹水塘映照著這純淨的天光,喜悅瀰漫著脈動著。我們留下這作品,讓它繼續呼吸著吟唱著八部和音,作為一種對大自然及祖靈崇敬的供養,似乎成為一處宇宙曼陀羅,靜謐一心。 作者為《台灣藝術印象派》節目主持人、策展人、專欄作家、日本草月流師範,台大外文系及中正大學教育學碩士,紐約帕森斯藝術學院進修設計,關注主題為覺醒、日本花道美學及藝術療癒,個人網站junghana.com 攝影/惟真紐約大學互動電子媒體碩士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廣容專欄】行旅台灣,深入台灣東部,也造訪一些預料之外的秘境。佛頂山,就是其中一處美景。 一開始我們想搜尋能夠俯瞰太平洋之高點,而看到網路介紹這處佛頂山有日出雲海,我們便興致勃勃開車出發。然而,這條久未人至的小路野草蔓生,只容一台車輛經過,勉強從巨高野草叢林中穿梭而過。這小路悠悠漫漫,我開始擔心到底能夠是否能夠安全至山頂。終於,蜿蜒許久之後,我們終於抵達山頂平台。 首先,有一尊地藏王菩薩雕像在入口處迎接,久懸之心終於放下。到了平台,眼前豁然開朗,寬廣的平台有一尊高達三層樓高的觀音菩薩,高大莊嚴,面向太平洋,慈悲俯視眾生。我們都被眼前美景驚懾住了,俯瞰蔚藍太平洋,山下石雨傘及三仙台顯然可見,天際雲海翻騰,恍如人間仙境。我們欣賞美景許久,令人深深感懷,因此,在此處我們想來創作一盆花藝作為供養。 時序邁入小滿,這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說:「小滿,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也就是在夏季,萬物漸有充盈和滿之象。小滿分三候,也就是有三個徵象:「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在小滿時節,苦菜又稱為苦苣菜,此時多茂盛,野草或有枯死,而麥類已漸漸成熟。在此時節,天氣炎熱,大地萬物懷持夏日熱情,滋長繁榮,也漸漸邁向初夏時節。 草月流創始人勅使河原蒼風的《草月五十則》,記錄了關於草月流花道之精髓及原則,共為八大章節,在《入門》篇第十則提到,「自由花之創作是來自於基本花型及應用花型之練習。」換言之,初學者在熟悉基本花型及應用型之後,才能漸漸掌握自由花之精髓,隨心所欲,呈現內心風景。基本的花型練習是一切變化之基礎,從古典而創新,這是循序漸進之過程。 本週是以台東佛頂山為背景,我以佛頂山上的紅色粉撲花苦及雛菊為主花,野草作為陪襯,以海邊撿拾的椰子殼為花器。我以野草拉出極簡的線條,有如觀音菩薩手中之楊枝甘露,紅色粉撲花為焦點,這粉撲花也呈現台東野地之熱情,樸質原始,別有風情。謹以此花供養觀音,也同時感念當時搭建此道場之眾多因緣,雖然已經人去樓空,只留下這尊慈悲觀音,繼續俯瞰蔚藍海洋,垂念紅塵芸芸眾生,雲海深處不知處,苦海常作度人舟。回顧來時路,更有感於觀音護佑,一念千千。 作者為《台灣藝術印象派》節目主持人、策展人、專欄作家、日本草月流師範,台大外文系及中正大學教育學碩士,紐約帕森斯藝術學院進修設計,關注主題為覺醒、日本花道美學及藝術療癒,個人網站junghana.com 攝影/惟真紐約大學互動電子媒體碩士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廣容專欄】之前常往台東海灘放空休憩,但往往匆匆往返,未能盡興,但這次是長期旅宿,更能深刻感受東部之美。台東小野柳豆腐岩層層堆砌,地質岩層經過海水及時光之侵蝕,自然孕育出奇妙之蝕刻,有如時光之版畫,令人嘖嘖稱奇。小野柳海邊更有造型奇特之岩層,駱駝、海龜、青蛙、猴子等維妙維肖,坐在岩石上傾聽浪濤聲,聲聲入耳,洗心滌塵,寵辱皆忘。這也是我最喜愛的私房景點之一,這次也帶了簡單畫具,在關海亭寫生,慢慢享受安靜悠閒的下午,海浪為伴,與造物同遊。石雨傘也是另外一個令人驚艷的景點,海水長期侵蝕形成的雨傘岩石,岩洞崎嶇怪異,有如身置月球表面般詭異有趣。而這景點也經過我們探勘之後,覺得很適合戶外創作,就開始準備戶外插花需要的自然素材,開始即興創作。 時序邁入立夏,這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說:「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也就是大地萬物此時都能成長壯大,欣欣向榮。立夏分三候,也就是有三個徵象:「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在立夏時節,天氣炎熱,鳥獸昆蟲傾出,田野蚯蚓也鑽土而出,瓜果熟透,萬物豐榮。 草月流創始人勅使河原蒼風的《草月五十則》,記錄了關於草月流花道之精髓及原則,共為八大章節,在《入門》篇第九則提到,「基本花型法是應用花型法的基礎。」換言之,初學者要能夠把基本花型徹底練習,這是一切應用花型之基礎,乃至於自由花亦然。先學規矩,而後才能隨心所欲自由變化。從基本的盛花與投入法,熟悉真副控之空間配置,按照要求的角度及花型練習,漸漸能夠領略草月流古典之美,之後才能學習更多的應用變化。 以台東的石雨傘為背景,以之前撿拾的玫瑰、雛菊、蘆葦、乾椰子殼及漂流木為素材,在這岩石之巔進行即興創作。陽光下的蔚藍海岸,海風和暢,白色浪濤拍浪之聲,甚覺療癒。先以乾椰子殼為花器,再以漂流木形成力量支撐架構,在海風強勁的當下,固定花型是比較困難的。椰子殼內盛水有重量,蘆葦與漂流木形成架構中的「真」與「副」,玫瑰與雛菊則為「控」,雖然是自由花,但仍帶有古典之韻味。在海天一色之襯托下,這個作品呈現樸素之風,有如我心之自由遨翔,在創作之當下,只聽得浪濤聲聲,宇宙都已靜默,而靈魂卻是如此顫動喜悅,時間似乎凝固靜止在這一瞬間。 作者為《台灣藝術印象派》節目主持人、策展人、專欄作家、日本草月流師範,台大外文系及中正大學教育學碩士,紐約帕森斯藝術學院進修設計,關注主題為覺醒、日本花道美學及藝術療癒,個人網站junghana.com 攝影/惟真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在海拔七百多公尺的台東山上,人跡罕至的一處古道旁,有一尊神秘的大砲,見證了百年來世界變遷下的台灣命運。 這座大砲,位於台東縣海端鄉的霧鹿部落,因此又被稱為「霧鹿古砲台」。說起霧鹿部落,一般人可能不太知道,但是霧鹿古砲正位於知名的八通關古道東側,隨著近年來古道熱潮,知道古道的人就多了。 這尊大炮來到台灣,跟世界歷史以及台灣歷史息息相關。大正三年、1914年台灣發生原住民抗日的「霧鹿事件」,日本決定強力落實「理蕃政策」;到了昭和七年、1932年,台東又發生原住民抗日的「大關山事件」,日本政府因此在當年運了幾尊大砲到台灣來,恫嚇布農族等各地的原住民。這批大砲來頭不小,是先前在日俄戰爭時,日本奪自俄羅斯帝國的大砲。從1904到1905年日俄戰爭,以俄羅斯戰敗告終,這也是促成俄羅斯帝國被革命推翻,後來被蘇聯取代的重大關鍵事件之一。位於八通關古道的這尊俄羅斯大砲,在昭和年間來到台灣,要提醒原住民的正是當年日本的強大。 台灣的八通關古道,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是清朝為了管理原住民而所建橫貫台灣東西部的三條道路之一,也是目前僅存的一條。日本接收台灣之後,總督府政府為了實行理蕃政策,重新打通「八通關越道路」。大正八年、1919年正式動工,全線於大正十年、1921年完工。 從路程來看,這門大砲旅行了將近一萬公里,才從原產地來到台灣,從此在八通關古道定居,成為台灣的一分子。據了解,同型號的這款俄羅斯大砲,在台灣最少有三門,除了八通關古道之外,先前在新公園(現在改名二二八公園)本來也有一門。 從歷史來看,這門大砲經歷過沙皇的俄羅斯時期、參與過日俄戰爭、見證了俄羅斯帝國的終結、曾經成為日本皇軍的武器,後來又來到台灣協助日本總督府落實理蕃政策,當日本撤出台灣時,這門大砲繼續留在台東深山裡的八通關古道,成為歷史景點,也成為布農族人呼籲世人記取歷史教訓、和平相處、互相尊重的重要「紀念碑」(照片為原住民族電視台報導截圖)。 本報導部分內容出處為賴祥蔚教授之初稿,謝謝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