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北藝中心
已找到 5 則相關結果
2024韓國原創音樂劇盛事K-Musical Roadshow,演出及論壇將於11/13、14兩日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登場。這次帶來5組音樂劇,分別為改編韓國暢銷親子繪本,以韓國傳統澡堂故事為主題的《長壽湯仙女》;韓國風格殭屍災難獨角音樂劇,講述「青年孤獨」的《The Last Man》;以韓國流行樂K-POP元素所創作的浪漫愛情喜劇《咖啡因》;以棒球賽事為主題,描述青少年棒球隊最終取得全國少年棒球賽資格的熱血音樂劇《棒球王,海洋隊!》;《有真與有真》則是描述曾受到暴力對待的青少年尋找自我,期望傳遞溫暖安慰與希望的音樂劇。 韓國原創音樂劇推介大賞( K-Musical Roadshow )為韓國藝術經營支援中心向世界各地介紹韓國原創音樂劇之重要活動,該活動始於 2016 年,最初以中國上海為主要市場,2022年起陸續拓展到英國倫敦、美國紐約和日本東京等音樂劇重鎮,今年首次來到台灣,《棒球王,海洋隊!》製作人朴敘延說:「 聽說今天有台灣跟韓國的棒球比賽,我好想去看,但好像門票已經賣光了。這個作品是以少棒為主題的家庭音樂劇,能夠在這樣特別的日子裡將《棒球王,海洋隊!》帶給台灣觀眾,感到很開心。」 《咖啡因》製作人聖材俊表示:「我是《咖啡因》的導演與製作人,這齣戲很特別的地方,是用咖啡和紅酒來作為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這個作品不只在韓國受到喜愛,在日本也受到相當大的歡迎。這次能夠透過 K-Musical Roadshow 將《咖啡因》帶給台灣觀眾,我感到非常開心。」 《有真與有真》製作人 Damiro說:「 這齣戲是改編自韓國知名的作者金率智同名小說,這個故事會讓大家看到兩位女孩遇到不幸事件後,是怎麼再次相遇與互相治癒彼此,以及如何成長的過程。這齣戲在 2021 年在韓國首演獲得很高的人氣,希望未來有更多台灣的觀眾可以看到。」 《長壽湯仙女》製作人金英仁表示:「這個故事是一個小孩跟著媽媽,在澡堂遇到了一個神秘奶奶,展開他們的探險故事。雖然身處在不同的空間和世代中,但在交流的過程彼此獲得成長。這齣戲老少咸宜,2021年在首爾演出後,這些年陸續韓國本地超過100場演出,還有了自己的劇場,現在韓國親子劇觀眾人口持續成長中,期待未來大家對韓國親子兒童劇有更多的關心。」 《The Last Man》製作人李憲宰表示:「2019年曾經因為《尋找金鍾旭》來到台灣,5 年後能夠帶著新作來台灣,非常開心。這次也帶了我最寶貝的一部戲來到台灣,是一部關於殭屍災難的獨角音樂劇,若能觀賞全劇就會比較理解,其實是要講述在韓國有蠻嚴重的『青年孤獨死』的社會議題。故事中主角即使非常孤獨,但還是非常想要活下去,其實不是他自己想要孤獨,而是社會讓他變得孤獨。」 本次演出及論壇活動完全免費,連結:音樂劇觀賞演出 、產業論壇&創作者分享會,歡迎有興趣的觀眾持續追蹤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臉書關注活動最新消息。
北藝中心今年夏天很熱鬧,有睽違12年重返台灣的「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APPAC)年會」,還有夏末盛事「亞當計畫」登場,從8/30至9/8首度推出「台灣表演藝術櫥窗演出(Showcase)」,有別於一般Showcase僅向策展人和場館代表開放,首次邀請一般觀眾入場,觀賞由台灣資深評論家精選出的22組台灣作品,同時有機會擁有策展人手冊、策展人名牌等,真實體驗策展人的工作,還能自己挑選心儀的節目,規劃出獨具個人特色的藝術節。 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APPAC)有超過20個國家的會員代表,加上「亞當計畫」總計有來自歐洲與亞太地區200位藝術家、策展人來台觀賞演出,北藝中心也將協助團隊在演出之外,整理出專業的巡演資料,拓展國際市場。 資深評論人汪俊彥是「台灣表演藝術櫥窗計畫」的評選召集人,他表示,此次活動展示了台灣現代城市文化的多樣性和力量,是一次文化交流的重要探索。本次在評選的過程中,著重討論亞太所共同發展的時代、城市和創作之間的關係,「其中所暗示的未來觀眾『兒童」、『城市』指的不僅僅是題目,而是城市在大環境和劇場滋養中,所帶出來的作品藝術能量。」 「台灣表演藝術櫥窗計畫」共有12場、23團演出,每團演出長度約為20至30分鐘,為讓觀眾有更完整體驗,北藝中心特別設計3種策展人套票,觀眾購買套票可獲得策展人線上手冊、策展人名牌等,深入體驗策展人的工作,理解藝術創造的過程。 此外,購買策展人套票的觀眾們,將獲邀出席「台灣表演藝術櫥窗茶敘」,近距離與台灣當今活躍的表演藝術評論人與策展人交流,分享彼此策劃節目的思考方式、選節目的標準,及如何拓展國際連結,如何找到好節目等。台灣表演藝術櫥窗將於北藝中心各空間演出,詳細場次可至官網查詢。https://tpac.org.taipei/festival-taipei/2024/program?kw_ids[]=1499
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APPAC)年會睽違12年後重返台灣,由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接棒主辦,於今年9/4-6日登場。本屆主題為"Mind The Gap, Lead The Path"(小心間隙,挺進前行),聚焦探討全球表演藝術場館面臨的傳統創新、在地連結、場館永續以及AI技術等四大挑戰,期待能為劇場經營者帶來全新啟發。 為期3天的年會活動包含1場專題演講、4場大型論壇、開閉幕表演及台灣表演藝術櫥窗計畫(Showcase)共計6場12組團隊選粹呈現,同步宣告即日起至8/15受理報名,除了AAPPAC國際會員之外,也開放國內表演藝術團隊與文化機構報名。 AAPPAC致力於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場館間的藝術交流,目前有來自20個國家的82個場館會員,此次年會鎖定4大議題進行交流,包含「藝術的持續創新:傳統藝術的保存與保鮮」、「鄰里生活:文化場館正與社區共舞」、「恆長永續:天長地久是一個動詞」、「演算劇場:AI技術的劇場旅程」。 今年也特別邀請到今年年會的策略夥伴、全球文化區網絡(GCDN)總監 Gregorio Lucena Scarpella出席,GCDN致力於打造不同國家與地區會員之間策略合作與知識分享的交流平台,並開創全球城市藝術文化產業交流的可能性和機會,文化區的營造將成為今年AAPPAC 年會對談的重要焦點之一。 而AI技術的發展與專業知識是如今全球顯學,AI如何應用在劇場也成為表演藝術界關注的焦點之一,今年特別邀請到Google文化藝術專案經理 Pierre Caessa,他將分享與英國編舞家 Wayne McGregor 共同合作開發出舞作《LIVING ARCHIVE》的創作歷程。這件作品透過編舞家數百小時的編舞紀錄影片及舞團成員的獨舞影片素材,訓練出一套AI編舞系統,改變了過往編舞家的創作方式。 此外,與談人還有布拉瑞揚舞團藝術總監布拉瑞揚・帕格勒法、新加坡實踐劇場總監郭踐紅、澳洲阿德萊德藝術中心執行長兼藝術總監Douglas Gautier、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執行長Yvonne Tham、以及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等一時之選。 年會期間共有6場Showcase、共12組團隊的選粹呈現。有近兩年造成劇場搶票熱潮的躍演《勸世三姊妹》、莎士比亞原著劇本經典改編的窮劇場《母親.李爾王》、2022年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及2023年台北藝術節廣受好評的《夢廻春閨》,演出型態包含音樂劇、當代舞、傳統戲曲等,展現滿滿台灣表演藝術能量。 年會的開幕表演由《桑布伊 X 布拉瑞揚舞團》以及舞蹈空間舞團 《碎月》擔綱,而閉幕演出則為台北藝術節同黨劇團的《父親母親》,報名參與年會的所有成員都可以在年會期間免費觀賞開閉幕演出以及Showcase的呈現。詳情請洽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官方網站https://tpac.org.taipei/AAPPAC2024
第26屆台北藝術節以「時間博物館」為題,將於8/2至9/8登場,今年節目有多位重量級藝術家帶來精采作品,包括第20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導演黎煥雄、國家文藝獎得主導演王榮裕、前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總監暨編舞家瑪蒂德.莫尼葉(Mathilde Monnier),以及日本傳奇舞踏大師麿赤兒(Akaji Maro)。加上8月底至9月初北藝中心舉辦的「台灣表演藝術櫥窗計畫(Showcase)」國際活動,也有22部作品精彩匯演,提供更多元的台北藝術節。 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表示,本屆主題「時間博物館」,顯示了時間會過去,而藝術創作永遠有代代新人接手,今年推出的節目包含經典重製、對女性處境的反思、時代集體與個體文化的壓抑,並且首度規劃近20場的「北藝人物」、「北藝筆記」深度講座。 台北藝術節策展人林人中指出,這次時間博物館的英文命題「Embodying Theirstories」強調的是經由劇場想像力,將眾人故事記憶重新書寫。當歷史(history)不再是他的(his)時候,每一次無可複製的展演、行動及經驗都成了一次活檔案的現身,而「時間博物館」希望能邀請大家走進劇場,感受那絕無僅有的時刻,思辨歷史,並與台上台下的眾人共同創造當下。 2024台北藝術節5/27北藝中心會員預購開跑,6/3全面啟售,購票請上OPENTIX:https://www.opentix.life/,所有活動請上官網https://tpac.org.taipei/festival-taipei/,或追蹤北藝中心粉絲團。 節目介紹 再現歷史現場 感受大時代氛圍 《闖入者》 1986年廿四歲的黎煥雄推出首部劇場導演作品《闖入者》,2024年由劇場重量級導演黎煥雄與新生代導演吳子敬攜手合作重現《闖入者》,跨越時空展現八〇年代「台灣小劇場運動」風華,隨著《闖入者》踏上時光機,呈現跨世代的對話。劇情融合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經典獨幕劇《闖入者》(Intruder)與卡波特(Truman Capote)短篇小說《美莉安》(Miriame),觀眾將透過劇場回顧歷史、反思當代社會,演出不僅是對當年小劇場風潮的致敬,更揭露青春的焦慮與對噤聲社會的對抗。《闖入者》將於8/2至4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上演。 《西來庵》 曾以《雨中戲台》入圍第32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表演團體獎」的王榮裕及金枝演社,這次帶來新作《西來庵》,以1915年漢人及平埔原民武裝抗日事件為背景,重現一場驚天動地的義軍搏命之戰。故事緊扣兄弟結義、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主題,透過細膩的角色刻劃與悍氣十足的場景,引領觀眾深入探索台灣歷史的B面,體會那段比正史還精彩的民間俠義傳奇。 導演王榮裕解釋,《西來庵》的英文劇名是「The Loser of Legend」,因為我們看到的大歷史都是成功者,但在世界上,成功者還是少數人,小歷史反而是一些所謂的「失敗者」所建立的。一個完整的人生觀、史觀,應該是有成功、有失敗;就像不是只有喜劇,也有悲劇英雄一樣。 金枝演社年年度史詩鉅作《西來庵》將於8/9至11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登場。 《父親母親》 同黨劇團《父親母親》故事橫跨半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遷,劇中年近半百的主角阿文,在養父遺物中發現一張疑似生父舊照,從而踏上尋根之旅,最後竟揭開家族暗藏多年的秘密。 本劇透過本土布袋戲發展,複寫台灣人在不同政權統治下求生存的努力,並帶出國族及身份認同、性別認同等多重議題。劇中6位演員精湛詮釋36個角色,《父親母親》2021年推出、2023年好評重演,今年再度將於9/6至8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上演。 同黨劇團的編劇邱安忱笑稱,此作品創作之初含括「台語、歷史、布袋戲」相對較有門檻的題材,今年卻迎來第三度的演出。導演蘇洋徵補充說明,雖演出題材對觀眾有進入門檻,但《父親母親》的詮釋就像用電影快速剪接的方式,讓故事像公路電影般在悲傷沉重間來回,用此方法說一個好故事,年輕一代就可以理解。「歷史在等待人們發現,而我們怎麼訴說才是重點。」 個人生命經驗的再回溯 尋求解放曙光 《一路到底》 比利時視覺藝術家米耶・沃洛普(Miet Warlop)回應瑞士導演米洛勞的劇場史命題,所呈現的《一路到底》將於8/23至25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精彩上演。這是一場無限循環的演唱、編舞及體操所組成的節目,沃洛普回應劇場史系列的方式是回溯自我創作的歷史,回顧自己的跨領域創作史。 繼7年前沃洛普悼念亡兄的作品《Sportband》之後,《一路到底》讓我們看見悲傷未曾消失,然而藉著彼此承擔,讓悲傷轉向成對生命和集體的歌頌。劇中呈現的現場競賽與演唱像是沃洛普精心鋪陳的隱喻,如慶典般將彼此獨立又一同完成這場合奏,看似互不關聯的個體,因著一首歌形成共同體,12位表演者透過一首歌的表演,突顯劇場的生命力與社會意義。 《黑暗之光》 法國大師級編舞家、前法國國家舞蹈藝術中心總監瑪蒂德.莫尼葉(Mathilde Monnier)帶來新作《黑暗之光》,於8/31至9/1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亮相。這件作品改編自德法公視影集《H24》,劇中揭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遭受環境給予的種種暴力。 女性身處各種困境,從街頭騷擾到性侵,從蕩婦羞辱到父權至上,《黑暗之光》挑選《H24》中九個真實故事,將鏡頭語言轉化成其他表現手法,包含身體、音樂和言語,展現女性面臨此情境的憤怒感慨、並抒發創傷,同時也期望能為每個故事,都點亮希望之光。 《曼谷公寓》 來自國際藝壇的矚目力作《曼谷公寓》將於8/24至25日在水源劇場上演,是由泰國新銳導演維帢亞・阿塔瑪(Wichaya Artamat)經典作品重製,以獨特的隱喻手法,探討泰國社會的集體盲目信仰或崇拜。 演出呈現採雙面舞台,故事講述二間公寓、四個人,平行的生活交織出對社會結構的犀利反思,是對當代泰國社會的深刻寫照,並且窺探泰國社會不可觸碰的三大支柱:宗教、軍隊與君主制度。 《剩女經濟》 《剩女經濟》由台北藝術中心與法國國家舞蹈中心跨國共製、台灣女性主義藝術家蘇品文所創作的最新舞作;跳出《少女須知》三部曲、《少女練習》向觀眾體現社會期待下的「女性」樣貌,這次將焦點聚集在探索「剩」的文化與市場消費導向的經濟意義,關注「大齡」、「剩女」等社會標籤,以全新觀點出發,引領觀眾們探索一段跨越語言及文化背景、共同思辨現今性別權力關係的對話。《剩女經濟》將於8/30至9/1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7樓大型排練場演出。 從希臘神話到架空世界的現世寓言 《太陽》 日本劇作家前川知大(Tomohiro Maekawa)的經典作品《太陽》,由四把椅子劇團藝術總監許哲彬執導,集結劇場中、新生代優秀演員,帶領觀眾進入一個架空的世界,帶來一則哲學式的科幻寓言,將於8/9至11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演出。 故事在一個病毒蔓延的時空背景下展開,探討族群分化、刻板印象與進化論的命題,唯有互相理解才能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劇中設定原本人類賴以為生的「太陽」,卻很諷刺地成為劃分人類成一邊一國的關鍵因素,在經歷政治失能後,深入詰問人們對於「生存」與「選擇」的哲學思辨。 《黃金雨》 日本舞踏團大駱駝艦舞踏團麿赤兒(Akaji Maro)與法國當代編舞家馮莎・夏紐(Franois Chaignaud)則將於8/17、18日,攜手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帶來舞蹈作品《黃金雨》。 這場以希臘神話為靈感、串起兩地神話、相異舞蹈風格的跨文化對話,將帶領觀眾進入一場超越國籍、文化與年齡的身體交流。顛覆主流社會的審美經驗,二名舞者分別以太陽神和愛神的形象出現,開啟各種相遇、試探與互動。由81歲的日本舞踏傳奇麿赤兒與馮莎・夏紐共同呈現,演出獵奇,既是舞蹈,也像是一場探索人類身體的神聖儀式,將探索人性、身體和扮裝的無限可能性。 除展演節目,延續去年啟動的「Cruising」國際策展人駐節研發計畫,印尼策展人海莉・米納提(Helly Minarti)攜手太魯閣族藝術家瓦旦.督喜、菲律賓藝術家吉諾(Ginoe)與日本藝術家上原沙也加(Sayaka Uehara)潛入島嶼及海洋史觀的《內之海》,將呈現階段發展。 此計畫今年迎來京都藝術節策展團隊接棒,以「味之旅」為概念邀請李銘宸與台灣、日本、菲律賓藝術家進行食物遷徙與混種史的研究。而歷經與倫敦國際劇場藝術節(LIFT)3年研發共製,由台灣生物藝術家顧廣毅與英國設計師羅伯特.強森(Robert Johnson)共創的作品《蝙蝠祭》,結合裝置、飲食、遊戲、講述及參與式展演的生物藝術市集,邀請民眾一同體驗。 台北藝術節包括9檔售票、1檔免費節目、2場免費駐地研究分享,共計40場次演出,參演藝術家來自日本、法國、比利時、泰國、台灣,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展現看待及處理歷史的多元角度。售票節目5/27由北藝中心會員預購起跑,6/3全面啟售。購票請上OPENTIX:https://www.opentix.life/
2024台北兒童藝術節(台北兒藝節)將於6/29-8/1登場,規模更甚以往,共有11檔焦點節目,2檔童創基地,節目類型涵蓋馬戲、音樂、戲劇以及音樂劇等,此外在台北市10個行政區還有免費演出,門票將於5/20中午12點全面啟售。購票資訊請洽OPENTIX 兩廳院文化生活查詢,活動詳情請上官網:https://tpac.org.taipei/festival-tcaf。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今年兒藝節有超過200場免費活動及售票節目,包含63場國內外售票節目,另有「互動式展覽-忘記時間的秘密基地」在北藝中心南極座與二樓公共空間展出。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王文儀則指出,今年兒藝節擴大規模,除精彩售票節目,藝術樂園免費演出延長到四週,節目安排上也希望照顧到更多族群,因此首度規畫《莫札特的盛夏》輕鬆自在音樂會,觀眾可以依自身狀況隨時進出觀眾席,不必擔心發出聲響造成其他觀眾的困擾,希望每位觀眾都能用最舒適的方式欣賞演出。 今年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還有大型戶外免費演出,7/20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將帶來《潘朵拉的盒子》,有小朋友相當喜愛的特技、雜耍、舞蹈和小丑表演。7/21則有身聲跨劇場的演出《希望之翼》,融合現場音樂、戲劇肢體、傀儡高蹺等形式,陪伴大小朋友度過歡樂夏日時光。 焦點節目十一檔 類型多元經典回歸 邁入第25屆的兒藝節,焦點節目共有11檔,類型多元涵蓋馬戲、音樂、戲劇以及音樂劇等。除了受好評的經典回歸,也有全新創作,更引進二齣熱門國外節目。以下為節目介紹: 《宇宙大冒險》 由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呈獻的《宇宙大冒險》,是專為親子設計,大小朋友都能盡情享受的馬戲表演,邀請觀眾體驗一場別開生面的太空之旅,太空人將使出高超技藝,包括夢幻的特技大環、高空表演、飛躍翻滾、疊人等特技,一一克服航程中遇到的困難。6/29、30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演出。 《莫札特的盛夏》輕鬆自在音樂會 《莫札特的盛夏》輕鬆自在音樂會是為所有觀眾提供無壓力的藝術共融場合,由長榮交響樂團於7/6、7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演奏《莫札特G小調第四十號交響曲》。這裡允許久坐不適的人隨時進出觀眾席,不必擔心他人的眼光或身體狀況,自在地盡情享受音樂的美好。 《凱吉一歲—永遠不回頭》親子版 《凱吉一歲—永遠不回頭》親子版是一場充滿遊戲的聲響實驗室,全程為遊走式演出,觀眾可近距離觀看解構的樂器。此作品由動見体林桂如、董怡芬、王仲堃共同創作。擅長音樂、舞蹈、機械裝置的三人,探索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的音樂理念。觀眾將透過觸摸、覺察、傾聽、發現,啟動感官探險。曾在多個國際藝術節演出廣受好評,此次親子版演出將於7/5-7日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演出。 《等一下下再回家》 僻室(House Peace)《等一下下再回家》,將於7/6、7日於水源劇場演出。《等一下下再回家》曾獲得2023年台北兒童藝術節「兒童戲劇劇本創作」第三名,故事講述小寶在生日當天選擇了一趟特別的冒險,探索著失去、遺憾和單親等議題。本劇以真實孩童的視角,打造貼近孩子心靈的作品;這將是一趟大人也可以參與的、屬於孩子的公路之旅。 《那一天,我在離家出走。》 《那一天,我在離家出走。》由玲瓏全勤身創作社的林方方獨角戲呈現,於7/11-14日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排練場演出。故事以六歲主角「方方」的視角出發,描述她一個獨自在家的下午,萌生離家出走的念頭。觀眾將置身於色彩繽紛的大帳篷中,與方方一同探索幻想世界,笑中帶淚,充滿溫暖與感動,邀請觀眾攜帶玩具一同參與。 《我的初戀是頭鹿》 去年創下好評的《我的初戀是頭鹿》是為青春學子打造的原創音樂劇,將於7/12-14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上演。劇情講述高中生阿朱在學校發生破壞事件後,陷入了一系列神祕事件之中,卻意外愛上一位少女。《我的初戀是頭鹿》由胡錦筵、徐啟洋、陳星佑、吳璟賢四位創作者共同打造,並由曾多次入圍台新藝術獎的僻室House Peace製作演出。獲得2023年兒童藝術節「童創基地」計畫支持,帶觀眾重返校園,喚起初戀的回憶,感受青春的熱血與甜蜜。 《搗蛋鬼莫札特》 由澳洲頂尖馬戲團隊瑟卡馬戲團(Circa)帶來的《搗蛋鬼莫札特》,將於7/12-14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演出,帶領觀眾進入音樂與馬戲結合的奇幻世界。這場獨特的音樂馬戲表演以史上最具玩心的音樂天才莫札特為主題,由3位表演者包辦肢體表演與現場手風琴,帶來一連串的俏皮神曲。瑟卡馬戲團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在六大洲40多個國家演出,超過150萬的參與觀眾,締造場場爆滿的佳績。 《晚安!星際泡泡》 加拿大科普斯劇團(CORPUS)帶來的《晚安!星際泡泡》,將於7/18-21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上演。由藝術總監大衛‧丹戎(David Danzon)親自裝扮成小丑帶來獨特的默劇表演,他在泡泡裡畫畫、跳舞、唱歌、跑來跑去搞笑,觀眾們坐在泡泡周圍,與表演者互動體驗奇幻魅力。科普斯劇團成立於1997年,作品不僅在加拿大國內廣受好評,更巡演全球35個國家、進行2500多場演出。 《救援小英雄Poli - 出動吧!找回黃金獎盃》 《救援小英雄Poli - 出動吧!找回黃金獎盃》是由韓國授權的兒童音樂劇,結合炫目的燈光、投影與舞臺效果,將於7/19-21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故事講述布姆鎮遭遇危機,運動會的黃金獎盃被偷走的故事。波力、安寶、羅伊、赫利等救援小隊成員將出任務,聯合登山救援隊馬克和巴奇,一起奪回獎盃。由芯誠所製 C MUSICAL 和 SO International台韓合作,帶給觀眾一場充滿歡樂和感動的冒險之旅。 《媽呀!外星人》 《媽呀!外星人》是一部充滿驚喜、感動和親情的音樂劇,將於7/20-21日在水源劇場上演。本劇為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自製節目,主創及演出人員皆為北藝中心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歷屆學員,去年在「童創基地」演出獲得極高評價。故事講述國小一年級的小魚在家裡享受快樂時光時,突然發現家中出現了一個外星人,還搶走媽媽的愛。小魚試圖用各種方法趕走外星人,最後發現了一本《外星人使用說明書》,藉此了解外星人。 《小路決定要去遠方》 《小路決定要去遠方》自2020年首演即一票難求,隨即巡演全台成為兒藝節經典之作,7/25-28日將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上演。這部深具魔幻色彩的作品講述關於孤獨、情緒、尋找和友誼。故事從學生小誠失蹤、小路彎彎離家出走同步展開,最終老師能順利把小誠從黑婆婆家帶走嗎?詩意多變的敘述和空間運用,打破傳統兒童劇的刻板印象。 童創基地二檔 實驗室概念激發可能 「童創基地」以培養皿的角色、實驗室的概念為基礎,今年共有《哈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二檔節目。 《哈囉》 《哈囉》以單一台詞「哈囉」為主軸,深入探索孤獨、渴望連結的世界,將於7/12-14日在水源劇場演出。透過角色的寂寞、自得其樂、想像與期盼,如同發送摩斯密碼一般。由孫唯真與胡書綿領銜,並邀請舞台設計曾彥婷(河童)、燈光設計王芳寧、音樂設計羅棋瑄(咪咪)共同創作。演出將與觀眾互動,邀請觀眾共同探索未知。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帶來經典童話主角的大集合,挑戰觀眾對故事結局的意料之外。故事以一位久病在床的男孩為中心,他透過翻轉童話故事的結局,尋找幸福與快樂,希望觀眾能體驗面對困境時換個角度思考的力量。《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將於7/19-21日在中山堂光復廳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