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化療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作家小彤抗癌化療自嘲「獨臂神尼」 每3個月「開盲盒」拚存活率

作家小彤年初診斷出胰臟癌後,從開刀、化療都展現極高鬥志,她今(22日)入院進行第11次化療,拚命三娘終於卸下心防坦言「確實想過放棄,比想像中辛苦太多」;但面對最後2次化療和即將到來的2025年,小彤說:「如果可以用2億換5年,我會毫不考慮拿錢去換,換算下來一天是十萬,我現在每天醒來都覺得自己賺了十萬。」新年新希望就是好好活下去。 小彤胰臟癌手術後要做12次化療,她說療程最後一哩路越來越辛苦,所有的副作用我幾乎都遇上了。最明顯的是手臂發麻越來越嚴重,加上右側裝有人工血管,她盡量讓右手不提重物、不劇烈擺動,和老公苦中作樂開玩笑說整隻右手就像廢掉的感覺,加上預期中的落髮,讓樂觀的小彤忍不住自嘲:「我現在是獨臂神尼。」 現在她用左手打字,吃飯時筷子拿不穩,大部分用湯匙進食,減少手指過度用力而抽筋。小彤說:「血液腫瘤科醫生告訴我,確實很多人撐不過12次中途放棄;但他們鼓勵我撐下去,所以我就撐撐看。」另一個副作用是經常反胃想吐,小彤的應變之道就是「想吐時少吃,食慾好就拚命吃」,所以相較於很多病友化療後暴瘦,小彤竟然胖了兩公斤,讓她開心又有幾分得意,表示她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面對「癌王」,小彤展現無與倫比的生命力,但她坦言擔心還是有的:「擔心的不是化療帶來的不舒服,不舒服撐過去就好了,誰怕誰!比較會提心吊膽的是,每三個月要做一次電腦斷層,檢查有沒有復發或轉移。因為『癌王』的復發和轉移率是最高的,所以我每三個月就要開一次盲盒,希望每次打開都沒有中獎。」 談到對2025年的展望,小彤說:「以前都是說賺大錢,現在只希望好好活下去。」她認為,老天留著她這條命一定有其意義,除了一直在持續的公益捐款之外,這段日子因為新聞報導,很多不認識的臉友私訊她、告訴她因為她的正能量鼓勵了他們正在抗癌的家人,前陣子,她和一位臉友的姊姊視訊,對方正在和病魔搏鬥:「看到對方虛弱的樣子,一掛完電話我就潰堤了。」 小彤也想謝謝這段時間鼓勵她的讀者與粉絲,讓她在抗癌的路上不孤單:「療程結束後,我想做更多的事情幫助癌友,也想讓自己好好去環遊世界,我會努力拚存活率,讓自己有一個開心的2025。」

戰勝血癌 陽光藝術家展現生命韌性

畢業於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的張芸瑋,從小在父母及兄姊的關愛中成長,是個快樂的小天使,在5歲時因腳上、背部浮現一點一點的紅紫班點,被檢驗出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當時家人宛如晴天霹靂。 長期的化療、電療銬住張芸瑋,從此張芸瑋的生活失去了自由,每天不是關在醫院、就是家裡,連一般的上學讀書對張芸瑋來說,都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而在父母親張江榮、劉文靖賢伉儷無怨無悔、無微不至的細心照顧,以及兄姊不斷的加油打氣,讓張芸瑋燃起對抗病魔的堅強意志,開始接受一連串吃藥、打針、照光、抽骨髓等非一般人能忍耐的化療、電療療程。 儘管過程中產生不斷嘔吐、心臟不適、腹痛打滾,甚至休克,且因天天照光造成身體、腦力逐漸減退,張芸瑋仍常以開朗、積極進取的心態面對,終於憑著自我的信心與勇氣戰勝了病魔。病痛讓她體認到生命的韌性,更珍惜活在當下的每一刻。 張芸瑋抗癌25年如一日,依舊樂觀面對療程後記憶力變差、思考能力變慢等一切後遺症。她揮別25年抗癌陰霾,勇奪繪畫、直笛、鋼琴、書法、跳舞、游泳等多項才藝錦標,希望成為一位陽光藝術家──走進病房、關懷病人,把冷冰冰的白色病房,渲染上快樂的色彩,不愧為「血癌陽光天使」,榮獲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08年第11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化療後手腳麻又無力 中醫輔療讓他重拾步履

57歲李先生是攝護腺癌的病人,在注射化療三、四個月後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且逐漸加重,甚至影響運動功能,產生左腳板垂足、自行步行困難導致需使用拐杖之情形。由於症狀在化療停止後並未改善,因此來到奇美醫院中醫部許晉嘉醫師的門診就醫。 經中醫證型鑑別診斷與體質辨證後,診斷李先生屬於整體氣虛與腎陽不足,經過兩個月的辨證處方治療,手腳麻感消退許多,原本踏地的增厚異常感明顯減退,腳的肌力逐漸恢復,並可慢速自己步行,踏地不穩及漂浮感也消失。同時,在罹癌後體力較差、胃口不好、虛弱、尿失禁、焦慮、焦躁等問題皆有顯著緩解,整體狀況明顯改善,身體逐漸恢復正常。 許晉嘉醫師說,癌症治療中的化學治療雖然可以殺死惡性腫瘤細胞,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不適反應,例如噁心、嘔吐、虛弱感、白血球降低、貧血等。其中,化療後的手腳麻木成為了病人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屬於「化療引起之周圍神經病變(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 化療藥物在進入人體後會隨著治療療程逐漸蓄積在周邊神經細胞中,誘發細胞變性、凋亡,從而逐漸引起周邊神經系統的神經毒性病變與損傷,使病人產生感覺異常或感覺喪失。隨著治療持續,神經毒性損傷不斷加重,同時對神經細胞周圍的組織也帶來了傷害,例如支持細胞與血管等,從而進一步加重神經的受損。 CIPN的症狀常見為感覺神經異常,病人最常出現的不舒服包含四肢麻木、感覺鈍化、疼痛、針刺感、以及燒灼感,發生部位呈「手套、襪子」狀分布,主要出現在手腳的末端。多數的感覺異常屬於對稱性以及進行性,常隨著治療的劑量累積與療程進行而逐漸加重,也有部分病人在整個化療療程完成後才出現症狀。 少數病人會表現出運動神經相關之症狀(例如無力、動作失調、偏癱)、自律神經相關症狀,以及腦神經症狀等。情況較嚴重者可能有肌腱反射消失、肌肉萎縮甚至癱瘓。CIPN在化學治療初期即可出現,在療程結束後這些症狀通常可逐漸緩解、消失。然而,部分病人症狀可能長期存在,嚴重者甚至持續數月至數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許晉嘉醫師指出,針對化療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現在西方醫學的治療方式主要為神經疼痛抑制、營養補充和維生素補充,但對於「麻」這類的感覺異常,現有的預防以及治療手段似乎不盡如人意。常見的暫時緩解方式包含按摩、熱敷或者冷敷。CIPN的不適程度因人而異,若在化療進行中出現較強的不適感,可能導致治療中斷或需要更改藥物,進而影響整體抗癌治療進程,讓醫師與病人相當困擾。 許晉嘉醫師表示,從化療的急性不適,如血球降低、噁心嘔吐、便秘腹瀉、失眠等,到中後期的虛弱無力、落髮、以及本案例提及之手腳麻木或綜合調理等,皆是中醫介入之理想時機。中醫的治療講究體質判讀與個人化處方,有著「同病異治」的特色,癌症病人若為手腳麻症狀所苦,可至中醫部進行就診與辨證診斷,由中醫師為您打造專屬於您的處方。從頭到腳全方位照顧,讓對癌症的恐懼不再!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