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包庇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2024巴黎奧運除了金牌之外,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藥檢爭議」。尤其在美國奧運田徑選手埃里揚奈頓(Erriyon Knighton)興奮劑陽性案件諸多疑點懸而未決,大陸《環球時報》社評直指,「人們完全有理由懷疑,美國反興奮劑機構對國內運動員濫用藥物的情況是否疏於監管,甚至有意包庇」。 《環時》認為,有必要通過各種手段,如公布樣本濃度、提供相關證據、獨立協力廠商檢測等,同時應對美國參加巴黎奧運會的運動員實施更加嚴格的檢查,以確保賽事公正。 根據世界運動禁藥管制組織(USADA)說法,奈頓在3月26日的興奮劑賽外檢測中被查出呈類固醇(群勃龍)陽性,而這是由「運動員食用了受汙染的肉類引起的」,因而決定不對其實施禁賽處罰。近年來,全球測出過的數百起群勃龍陽性案例,絕大多數都是基於4年禁賽的標準予以處罰,為何奈頓偏偏例外?這種小概率事件又是如何「恰巧」發生在奈頓身上的? 《環時》強調,在奈頓案件中,所有調查結果均來自USADA的一家之言,其真實性有待WADA的核驗。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關奈頓的「無罪聲明」目前已被USADA從官網中撤稿,一併被撤的還包括其過往無過錯汙染案件的聲明與報導。這一連串蹊蹺動作不免引發猜測,USADA需要回應外界對整件事各個環節的質疑和關切。 《環時》指出,長期以來,由於美國在反興奮劑領域「只能我查你,不允許你查我」的霸道做派,導致其國內的反興奮劑工作程式和標準參差不齊,形成了巨大的體育暗箱。WADA主席班卡此前直接言明,包括職業和大學體育運動員在內高達90%的美國運動員,都沒有遵守WADA相關條例。 在美國國會痛陳「不再信任世界反禁藥機構」的菲爾普斯,他在2009年的吸毒醜聞震動世界。然而美國相關機構竟「渾然不知」,直到一家英媒將照片公之於眾,菲爾普斯才不得不承認吸毒並向公眾道歉。按照規定,理應禁賽2至4年,但最終美國游泳協會也僅僅以禁賽3個月的處罰將此事輕輕帶過。同樣以「反興奮劑旗手」自居的美國運動員路易斯,他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獲得男子100公尺金牌。2003年在一位美國醫生的爆料下,路易斯承認自己在美國隊選拔賽期間的3次藥檢都沒有通過,但美國奧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環時》認為,過去漏洞百出的案例表明,僅靠美國相關部門「自查自糾」,難以讓人相信美國隊選手的清白。特別是,如果按照美方「誰成績好就應該重點查誰」的邏輯,那麼在田徑、游泳等美國長期占據優勢的領域,美國選手尤其應當受到「重點照看」。接受來自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國際檢測機構(ITA)、世界田徑(World Athletics)等相關國際組織的監管,是證明美國金牌乾淨與否的一個有效途徑。 美國常常在國際場合大談規則,但對人對己往往是兩套規則,在反興奮劑問題上同樣如此。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國際奧委會發言人馬克亞當斯2日在記者會中表示:「(中國)游泳隊是巴黎奧運上接受興奮劑檢測最多的隊伍。自1月至今,該隊接受了600多次測試。所以他們經受了全面的檢測。」 這一席話,引爆大陸全網怒火,網友怒批美國游泳選手賽後個個臉紅成「紫薯隊」,西方媒體還一再抹黑,相當可惡。復旦大學教授沈逸直指藥檢已成為西方霸凌中國的武器,中國官方應出面捍衛運動員的清白。 「他們接受了最多的檢測,」國際奧委會發言人馬克亞當斯被問及在巴黎比賽的中國游泳隊員是否乾淨時說。「沒辦法做到100%。但能做的都做了。」 網友去調查潘展樂的藥檢次數,他被查了29次,照樣在自由式百米得到冠軍! 大陸隊這次在游泳突破了很多項目,當然會讓美國、澳洲跟加拿大吃味。自1月至今,600多次的興奮劑測試,當然可見美國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