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加持力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禪與科學】從能量醫學探討 加持力會影響人體能量嗎?

文/蘇立仁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科技反毒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 正規的西方醫學,把不同於實證醫學的醫療檢測與治療方式,統稱為「互補整合醫學」或「另類醫學」;其中,能量醫學就屬於這個領域。 實證醫學著重的是病理與臨床診斷技術的改良、基因分子機轉的偵測、以及如何治療疾病;而能量醫學認為,維持人體正常運作主要是靠能量系統,一般比較為人所知的就是經脈系統和脈輪系統。 排除能量干擾 疾病自然消除 能量醫學認為,一個人在發生疾病之前,必定是人體的能量系統出現異常,處理的方法是延續和調整動態能量的系統。他們認為,既然是系統受到干擾,那就設法解決這個干擾,讓身體能量不致受到阻礙。換句話說,只要系統能夠正常運作,疾病自然就會消除。 「南氏減敏療法」就是其中一種能量醫學範疇的療法。 南氏減敏療法(NAET,Nambudripad’s Allergy Elimination Techniques),在國外是自然醫學相關的醫師用來治療或調理過敏體質病人的一種非侵入性療法,不需吃藥,也不用打針;在自然醫學中,是以能量來調理生理的一種治療方法。 在美國官方的網站顯示,世界各地約有1萬2000名相關的醫療從業人員,接受過這種療程的程序培訓,並在各個國家提供服務。 此療法是由Devi S. Nambudripad博士於1983年提出,他應用了整脊學、針灸學及營養學的原理,發展出一種可以去除各種過敏、及治療因過敏引起的疾病的方法,據說這幾年已治癒了數以萬計的過敏病例。 台大醫院李嘉哲醫師便時常應用此療法來治療過敏,他曾說,從能量醫學的角度來看,有些物質在接近人體時,其能量訊息會干擾人體的經脈系統,造成氣脈流通受阻,進而引發過敏反應。 不過,雖然網路上可搜尋到許多成功案例的相關報導,但在西方醫學期刊資料庫裡,屬於正式醫學研究報告的論文並不多,目前僅檢索到兩篇個案報告,一篇是談論利用南氏減敏療法幫一名3歲孩童排除食物過敏的問題,另一篇是緩解食用花生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調整環境磁場 讓身體更健康 近年來,透過南氏減敏療法的測量方式,也衍生出一些不同面向的應用,比方以能量醫學來量測空間環境的磁場變化,就是其中之一。 幾個禮拜前,有幸認識了一位開南大學健康管理學院的助理教授,他本身是一名臨床醫師,非常推崇這種治療方法,同時也將此療法使用在病人身上。不僅如此,他還應用在風水與磁場的研究上。 那次會面,本來我們一行人是要去該校尋求有關解癮戒毒相關輔具的開發合作案,卻被這位助理教授帶去參觀校內的一個空間氣場實驗所,在這個空間裡有樑柱,一般對風水稍有概念的人都知道,樑柱下方的氣場對人體而言,要比沒有樑柱的位置來得不好,也較不健康。 他找了我們其中一人作測試,當此人站在沒有樑柱的地方時,平舉的手臂是不容易被壓下來的,顯示他所站的位置對人體是相對健康;可是當他站到樑柱下方時,就很容易把他的手壓下來。 有趣的是,如果把樑柱旁的窗戶打開,讓空氣流通,然後再站在樑柱下,則平舉的手又無法壓下來了。 從這個實驗,依這位助理教授的推論認為,這是一個可以運用在調整住家或所處環境變成比較健康的方法。 過去,在科幻或超科學的電影裡,常會看到擁有特殊能量的物品、與宗教相關的聖物、道行甚深的高僧衣物或遺物,外太空的隕石…等等,會讓人產生不可思議的生理及心理變化,像是恢復健康、變年輕、乃至長生不老等等。 加持力會改變人體磁場 有助健康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信眾或教友會佩戴屬於自己教派的圖騰或加持過的聖物,希望能讓運勢順利、身體健康。此外,一般人也認同「接受上師的祝福或佩戴加持過的聖物,可以趨吉避凶」。這也是為何每逢特定節日或祭典時,都會有這麼多人去廟裡排隊求福袋,或是參加祈福儀式的原因。 然而從科學角度來看,這一切都真的有用嗎?持有證道上師加持過的物品,對身體健康又會產生什麼變化? 前陣子,筆者參與了一個大型聚會活動,恰巧該活動也有類似的實驗,可為加持力的科學性再添一分佐證。 那個實驗很簡單,就是讓受測者把一隻手放在身上比較弱的器官上,或是有慢性病的部位,另外一隻手則平舉,這時可以很容易地把受測者平舉的手壓下來(如下方左圖)。但如果讓受測者在按壓器官的那隻手上,同時握著一個被加持過的物品(如佛卡之類),然後再去壓另一隻平舉的手,就壓不下來了(如下方右圖)。 這個結果顯示,經過加持過的物品可以讓人的生理狀態趨於健康與正常;而且這種被加持的物品不需限定材質,也不一定要有宗教圖騰,即使佩戴的位置不同,也一樣可以產生全面性的效果。 另外,黃金龍博士也曾發表過類似南氏減敏療法的「單臂肌力法」實驗,當受測者與上師相應後,也會出現無法將平舉的手往下壓的結果。 西方醫學已認同禪定可改善體質 至於改善過敏體質,禪定的確是可以達到很好效果的方法,以筆者為例,從小就是一個過敏兒,尤其是呼吸系統,從有記憶開始,就和過敏性鼻炎結下不解之緣,只要遇到天氣變化或感冒,就十分不舒服,甚至無法上學。 尤其現在環境汙染嚴重,耳鼻喉科醫師總認為像我這樣的疾病是無法根治的,建議我出門最好戴上口罩,以避免粉塵及空氣汙染的危害。 但在30年前,我開始修印心禪法和達摩動禪,如太陽百歲禪、達摩無相神功等等,才短短半年,鼻塞問題就得到明顯改善,發病次數日漸減少,不像過去那般頻繁地進出醫院。大約兩年左右,過敏性鼻炎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許多西方醫學期刊都提到,禪定或靜坐會影響心理狀態,讓大腦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得到活化,減緩心跳速率及呼吸次數,進而達到穩定情緒的效果。不僅如此,在生理方面,尤其是血液生化值,可以抑制發炎因子的產生,減緩不明原因的發炎,甚至避免自體免疫反應相關疾病的發生。 尤其學習禪定,或是以禪定作為疾病治療的方法,是沒有年齡限制的,而且它是非侵入性、不需服用藥物、不會造成身體不適的副作用,甚至可以根本改變生理上的不良體質;這麼好的身體保養方法,真的非常值得全民一起來學習。 參考文獻: 1.NAMBUDRIPAD’S ALLERGY ELIMINATION TECHNIQUES (https://www.naet.com). 2.能量醫學(ENERGY MEDICINE)介紹(https://vitabuty.com/introduction-of-energy-medicine-and-alternative-health-care) 3.Terwee CB. Succesful treatment of food allergy with Nambudripad's Allergy Elimination Techniques (NAET) in a 3-year old: A case report. Cases J. 2008 Sep 19;1(1):166. 4.Nambudripad R. Alleviation of Peanut Allergy Through Nambudripad's Allergy Elimination Techniques (NAET): A Case Report. Glob Adv Health Med. 2014 Jul;3(4):40-2. 5.黃金龍博士「相應共振生正能量—上師相應法實驗探討」禪天下雜誌第170期34-39頁 蘇立仁博士 小檔案 學歷: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科技反毒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中央大學高通量實驗分析核心設施主任 財團法人博愛文化基金會董事 財團法人世界領袖教育基金會董事 中華民國天然藥物協會永久會員 愛群生醫國際董事 社團法人婦幼健康促進協會專業諮詢委員召集人 修行資歷:自1990年修行印心禪法迄今

【禪與科學】實驗證明加持力可抑制癌細胞增生

文/蘇立仁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 人體細胞若發生不正常增生現象,通稱為腫瘤;如果增生的細胞不會侵犯身體其他部位,醫學上稱之為良性腫瘤或囊腫;但如果細胞分裂增生的機制失控,甚至會局部地侵入正常組織,或透過體內的循環系統和淋巴系統到達遠端器官,那就是惡性腫瘤,簡稱癌症。 世界各國,尤其是先進國家,癌症都是非常重大且盛行率極高的疾病;在台灣,更是蟬聯30年以上的國人十大死因冠軍。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曾提出「要向癌症宣戰」,到了50年後的今天,雖然醫學的發展漸趨成熟,但仍無法終結癌症,而且每年的罹癌人數與死亡人數還逐年升高。 目前已知人體內的癌症種類超過100種,而造成癌症的因素也非常多,基本上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的因素。 先天性因素主要是遺傳,藉由父母的基因遺傳,而得到導致癌症的基因或缺損基因,例如先天BRCA1或BRCA2基因壞損。 什麼是BRCA1與BRCA2基因功能?簡單來說,就是當偵測到DNA(去氧核醣核酸)受到破壞時,這兩個基因可參與DNA的修復。然而,當這兩個基因產生缺陷時,DNA的破壞可能就無法完整修補,最終造成的結果,便是在婦女身上很容易產生乳癌或卵巢癌。 至於後天性的因素,是受生活習慣或環境影響而造成的基因表現錯亂或突變。過去數十年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發現,有幾項生活習慣與癌症有關,如抽煙、肥胖、飲食不均衡、運動不足、酗酒、暴露於紫外線或感染輻射線、暴露在重金屬汙染與空氣汙染的環境等等。 在台灣,肺腺癌是女性罹患機率與死亡率都很高的癌症,癌組織藉由生物晶片分析後發現,其中有一個名為EGFR(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的基因發生後天性突變,而這個發現也成為肺腺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癌細胞的特性 惡性腫瘤細胞有幾個不同於正常細胞的特性,例如不會受到細胞凋亡機制的調控、自我產生所需要的生長因子來進行細胞增生、不接受細胞之間接觸互相抑制生長的效果、本身具有侵入周邊組織或細胞的能力與促進血管新生的能力等。在這麼多不同於正常細胞的特徵中,其中涉及兩個重要的生物特性,一個是細胞週期的轉變,另一個是重新獲得細胞分化的能力。 所謂細胞週期,概括來說,可分為4期,包括DNA合成前期(G1)、DNA合成期(S)、DNA合成後期(G2)與細胞分裂期(M),這4個階段構成了整個細胞週期。 一般正常的細胞除了需要產生生殖細胞、修補組織的黏膜細胞,及受傷時要修復傷口的細胞外,絕大部分的細胞都不會進行分裂,也就是停在DNA合成前期(G1),或是DNA合成靜止期(G0)。然而癌細胞卻可以打開細胞週期,並頻繁運作,於是便增生大量的癌細胞。所以,如何抑制癌細胞進入細胞週期,與減慢細胞分裂速率,一直都是臨床醫學尋求解決的方法。 「腫瘤細胞分化程度」在臨床病理上是一個重要的鑑別指標,一般而言,除了骨髓幹細胞與生殖細胞外,大多數的正常細胞都是已分化完全的細胞,比較不會改變自己現有的特性狀態,然而癌細胞卻具有分化不完全的特性,於是當外在環境不利於它的生長時,就會改變自身特性來應付不良的環境。 血管新生作用就是典型的例子,當環境所需的營養不夠使用時,癌細胞就會轉型改變自身現有的特性,去分泌血管的新生因子,讓遠處周邊的血管延伸到腫瘤部位,以提供癌細胞更多養分。 另外像癌轉移和抗藥特性也是如此;在病理學的觀念裡,腫瘤分化等級愈差,癌症的惡性程度愈嚴重,這意味癌症患者存活下來或癒後復原的機率是相對低的。 禪定扮演整合治療重要角色 禪定在癌症醫療的應用上類似中醫,幾乎都歸類於互補整合醫學(complementary medicine)或另類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的範疇,一般人會將禪定當作減緩放射線療法、化學療法、外科手術等過程產生不適應症或併發症時的支持治療,或是幫助因罹癌之後造成負面心理,導致憂鬱症或相關「癌症性格」的減緩方法。 過去很多相關研究也會提到,禪定有助於提升罹癌病人各方面的生活品質,生理學觀點也不只一次說明,禪定有助穩定呼吸頻率、放慢心跳頻率、安定大腦思緒,甚至還可以穩定自律神經系統。不僅如此,受大腦控制的全身發炎反應也會明顯下降,這是讓人類遠離癌症的重要關鍵。以上這些發現都指出,禪定是非常好的預防與輔助方法。 加持力可抑制癌細胞增生 不過,國立交通大學余艇教授的研究團隊,所做的一個關於禪定加持力的實驗,卻打破了「禪定僅是治療癌症的輔助角色」這個既有觀念,並於2003年發表在國外生物醫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1)。 他們將前列腺癌的癌細胞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做體外的培養,並請悟覺妙天禪師進行超生命力加持,而對照組則完全不做任何處理。 加持過的癌細胞經過4天的培養之後,可以看出癌細胞分裂的速率明顯減少,比原來沒有加持的細胞生長速度減緩30%(如上方左圖);但整個實驗過程中,並沒有看到癌細胞在培養過程中,發生壞死或凋亡的現象。 由此可以推測,經由加持過的癌細胞減慢了細胞週期的時間;換句話說,就是癌細胞的分裂速度變慢了,於是生長速度就不如對照組的速度。 除此之外,實驗中也檢測了前列腺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從上方右圖可知,分化程度愈高,代表癌細胞的惡性狀況愈低。換句話說,對於治療所產生的抗藥性能力會下降,癌細胞爬行與轉移到其他器官的能力也會大幅減少。另外,實驗中也發現,禪師以超生命力加持的實驗組,其分化的程度高過原來3倍。 最後一個是前列腺癌細胞癌化的分析實驗。由於正常細胞必須貼覆或依附在固定的表面上才能生長,但癌細胞傾向不受這個特性的影響,而可以在半固體凝膠中懸浮生長。所以這個實驗是從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培養皿中的黑色區域,來判定染色後的癌細胞生長形成聚落的情況。 從上圖可知,實驗組(右方培養皿)的細胞聚落數量遠少於對照組(左方培養皿),這表示加持過的癌細胞並無法在懸浮狀態下繼續分裂與生長,癌細胞有被減低癌化的現象。 這篇科學研究成果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從余艇教授的團隊研究實驗中證明,經由禪定得到超生命力加持的功效,可以產生減慢細胞週期與細胞分裂、及提高腫瘤分化的效果,不再是一般人既有觀念中,禪定只是用來穩定患者情緒、緩解治療過程所產生的後遺症與副作用,或生前最後安寧的生活品質方面的輔助醫療而已。 更重要的是,禪定可以改變與逆轉癌細胞的生理特性,轉變成比較良性的腫瘤,或像正常細胞的發展,這將啟發現代醫學研究在未來有更多方向,有助於了解如何讓癌細胞恢復為正常細胞。 參考資料: Yu T, Tsai HL, Hwang ML. Suppressing tumor progression of in vitro prostate cancer cells by emitted psychosomatic power through Zen meditation. Am J Chin Med. 2003; 31(3): 499-507. PMID: 12943181 蘇立仁博士 小檔案 學歷: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科技反毒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中央大學高通量實驗分析核心設施主任 財團法人博愛文化基金會董事 財團法人世界領袖教育基金會董事 中華民國天然藥物協會永久會員 愛群生醫國際董事 社團法人婦幼健康促進協會專業諮詢委員召集人 修行資歷:自1990年修行印心禪法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