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加密貨幣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臉書要建國了?準備發行貨幣!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或許是臉書商業形式的新突破,但是就像想要攀登高山實現登頂,事前的準備工作與鍛鍊體力需要紮實,任何錯誤評估與輕率上路,行進路線中只要有嚴峻氣候上的變化,導致迷路或者嚴寒,將會賠上性命。區塊鏈行業迎來一位重磅玩家,Libra白皮書在全球期待中上線了。有人把Libra視為比特幣之後最重要的突破,再次掀起「加密貨幣」的風潮。 祖克伯格是一個電腦編程天才,從小就喜歡並精於程式設計,尤其偏愛通訊軟體和電子遊戲。 創立Facebook之後,企業和社會責任逐漸取代了好玩有趣,「透明度、信任、聯繫、分享」成為他信奉的價值觀。 對於植入了他自己理想的社交網路來說,這些價值觀至關重要,直到因為數據隱私問題被迫坐在美國和歐盟議會的聽證會上時,「加密隱私」是他設想的未來社交網路的樣子。 Facebook的商業模式是建構在用戶流量之上的,全球有27億用戶,遍佈168個國家。 但是用戶隱私問題的爆發,Facebook面臨著「竊取」的攻訐,用戶的數據被收集與利用,這將會在根本上動搖其商業模式。到2019年第一季度,Facebook由於隱私保護問題,已經額外支出30億美元,最終由於隱私保護調查而帶來的損失會在50億美元左右。 任何企業商業考量是第一位的,Facebook也不例外,它急需找到另一個流量入口,另一種流量變現的方式。 據「Libra白皮書」描述,世界上仍有17億人口沒有接入銀行體系,為這些客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成為一種強綁定,而對於其現有客戶來說,除了社交網路的用途之外,金融服務也能滿足其需求。Libra是一場社會實驗,白皮書發布時,已有27個共同發起人,作為許可節點共同治理,Facebook在其中擔任領導作用,預計2020年主鏈上線時,將會有100個節點接人。 所有持有Libra錢包的主體都可以稱為節點接人,Facebook聲稱自己和其他節點沒有區別,權限完全相同。 Facebook還依據美國法設立一個受監管的實體Calibra用來確保用戶社交數據和金融數據的分離,以及以Calibra的名義在Libra提供服務。Libra號稱建構了一個易於實現「快速支付,加密安全以及便捷跨境資金流動」目的的體系,是否成功不得而知,基本上是通過製造一堆新的問題來解決舊的問題。 例如:Libra 本身能否擺脫Facebook用戶和政府部門所擔心的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的問題? 它存在怎樣顛覆現有金融體系的風險和機遇? 這些在白皮書裡都沒有清楚交代。 Libra首當其衝的一個問題就是「數據監管」,理想中社交數據、金融數據相互之間不會打通,Calibra單獨營運,但是如何保證未來運行在Libra的數據不會由於商業目的而被濫用?Libra基金會設立在瑞士,首批27家創始成員中的商業實體大多在歐盟開展業務,歐盟將會對Libra以及Libra基金會展開監管,未來其數據流動怎樣合規將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來自「金融監管」。 Libra號稱其認證節點從地理上就實現了分布式,這意味著其普惠金融業務的開展需要滿足不同法域的監管要求,首先就是金融牌照問題。在Libra上展開的支付業務,跨境匯款也需要滿足所在國的金融監管需求,不同法域的規定差異會帶來國際法衝突,嚴重影響這些問題的開展。其次Libra是否有相應的技術結構和制度設計瞭解客戶規則、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 Libra設立了天秤儲備局,用以管理Libra幣的發行與消亡。 這類設計憑空創造了一個「貨幣的分開總閘」,有評論認為再造了一個世界銀行。 這種私人部門發行的「等價交換物」怎樣監管? 與目前各國央行探索建立的法定數字貨幣會不會存在衝突?Libra邀請了投資機構、商業公司、非營利機構作為合作夥伴加入其中,然而合作夥伴的目標是否一致? Libra的目標是實現完全中心化的治理,這意味著認證節點的權限將會被逐漸削弱,但沒有人會白白甘願放棄自身權益。 不論是外部監管還是內部治理,都會增加Libra實現快捷支付與匯款的成本。 Libra很多的機制設計不過是歷史上已有模式的再製造罷了!區塊鏈技術的生命力在於多大程度上解決了擬制的社會問題,加密貨幣都逃脫不了比特幣的魔咒。 區塊鏈擬製的社會問題其實是經濟問題,它建構了一個數位經濟的經濟體。 因此數據必須被使用,數據的價值增益是伴隨著使用頻率、廣泛程度、深度而逐漸遞增的,這才是數據的「價值」所在。 什麼技術可以實現數據的聚合與共享、數據流動、這種技術就有適用的價值。 什麼技術可以量化數據的價值,這種技術就可能成為數據經濟的基礎。 Facebook會聯合Mastercard、Uber等多家機構共同開展跨境匯款和支付業務,然而一旦完全向社會開放,所有人都可以成為Libra節點,大量無效的運用甚至黃賭毒都可能出現在Libra上,該如何防堵?祖克伯格和Facebook挑戰隱私保護、金融體系,敢於創立設計數字資產、數字貨幣等一系列的創新事務,只是我們不清楚,這樣的理想與嘗試是否帶來更繁榮便捷的金融體制,還是更加矛盾複雜的社會混亂?? 祖克伯格曾經說過:一個透明度高的世界,其組織會更好,也會更公平。 然而加密隱私,加密貨幣是不是使得透明度變低而讓世界更不好了呢? 時間會給出答案!

王其/賀陳旦的兒子涉中國交易案?

新創界這月初最大的事,莫過於加密貨幣交易所最有名的Cobinhood柯賓漢公司經營權爭議,而牽涉其中的名人,除了與黃立成共創17直播的陳泰元外,就是賀陳旦的兒子賀陳修,他負責財務及業務,曾經半夜被免職,還被陳泰元說涉嫌犯下4大罪行。最終,這家公司有可能走上結束的命運。柯賓漢在金融新創圈無人不曉,它是台灣發行第一筆ICO(首次代幣籌資)的公司,是國際知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區塊鏈底層技術Dexon的新公司。2年前台灣第一筆風光ICO的新創明星有柯賓漢,科技部長陳良基還點名過,它可能是台灣兩家最有機會成為獨角獸的公司之一,現在卻鬧出經營權之爭,甚至牽涉刑事訴訟。柯賓漢公司經營權爭奪戰引發關注,主要因為共同創辦人陳泰元與技術長黃偉寧兩周來對外各說各話,分不清楚誰說的對。兼董事長的陳泰元先以極快速度開除專業經理人,包括執行長施子薇以及賀陳修。新創界說,他們兩人連夜收拾辦公室,搬走電腦。陳泰元同時發公開信指控,被臨時指派為CEO的黃偉寧的同夥們已經犯下了「刑事上的侵佔、背信、強制罪、破壞電磁紀錄罪」,他特別點名了營運長楊孟倫、商務總監賀陳修。其中關鍵人為黃偉寧與賀陳修,柯賓漢公司員工曉得,他是前交通部長賀陳旦的兒子,負責與海內外包括中國,談判新業務與資金調度。據說,投資爭議的導火線是今年四月份在與中國密碼貨幣交易所「LBank」進行的IEO(首次交易所發行)中,當時負責的執行長施子薇、管財務的賀陳修因操作有問題,導致IEO被原始投資柯賓漢加密貨幣的投資人批評質疑,但並不清楚其中的投資爭議,是來自投資人、陳泰元,或者是黃偉寧的反對。也有業界好奇,是不是跟中國等投資資金往來有很多秘密沒有說清楚,才會爆發糾紛?另外有一派人說,陳泰元跟黃偉寧與團隊會鬧翻,很大的原因是雙方在公司的經營的策略目標上意見相左,多數股東比較支持黃偉寧的方向,陳泰元才會緊急開除專業經理人,包括CEO施子薇。雙方在開除主管隔兩天約在柯賓漢的辦公室進行對話,但是沒有達成共識。事發後兩週,柯賓漢台北101大樓39樓一整層的豪景辦公室,員工到5/13周一才能進入,150名員工已二個星期在家或遠距工作,4月的薪水,至今尚未發放。而原CEO施子薇被開除隔週,竟還代表柯賓漢跑去美國臉書演講,引發爭議後就人間蒸發了。 目前仍擁有人事、財務權利的董事長陳泰元發信告訴員工,他被黃偉寧沒預警取消權限,公司電子郵件帳號就被停用,同時被踢出工作群組,才向銀行掛失還放在辦公室的印鑑,並透過 101 管理中心暫時取消大家的通行權限,5/13後可以進辦公室上班,5/15發薪水。但有主管也透露,公司可能要結束,這是其中方案之一,雙方應該有初步共識。從2017年8月到現在,柯賓漢與Dexon共有4次代幣籌資,募得3000多萬美元,總金額超過10億元新台幣。去年8月,Dexon也拿到國際大型創投IDG Capital的資金。隨著比特幣價格從去年高點回落,許多區塊鏈業者也陷入經營危機。但是柯賓漢和它推出的Dexon計劃,仍受到海內外投資人重視。但這家在區塊鏈產業當中,少數仍有光明前景的新創公司,卻因為經營權之爭陷入困境。在公司的人力頁面,寫著「101包層辦公空間,鳥瞰台北市與夕陽美景」,現在可能真的要看到夕陽了嗎?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