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再生能源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編按:合勤講壇對談「台灣能源和減碳」,由國家公益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丙喜主持,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敏、前環保署署長魏國彥、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參與對談。文長,以下分4文。】 黃丙喜引述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7月22日民調,逾6成民眾支持「以核淨零」,而李敏、葉宗洸等2018年提案「以核養綠」公投也獲得同意。「非核家園」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葉宗洸表示,台灣自主能源比例非常低。再生能源是蔡政府時期的規劃,但是2023年台灣的再生能源占比僅9.5%,根本無法達到2025年的目標值20%,而賴政府剛剛在7月27日將核三廠1號機除役,核電的空缺最後是靠火力發電補足。「所以非核之後又如何呢?民眾到底是要無碳家園,還是火電家園?」 魏國彥表示,2015年我們通過了《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2022年又修法改稱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新法跟舊法的不同是,舊法以2005年為基準,要求2025年減5%、2050年減50%溫室氣體,而新法是2025年減10%、2050年減100%溫室氣體要減少,也就是「淨零」。 魏國彥:政策與手段背道而馳 執政錯亂 「核能全部歸零之後,我算了一下,缺178億度的電,這個缺口不可能用再生能源來補。」魏國彥說,所以一方面修更嚴厲的法,說要減碳,另一方面又要非核,這根本是執政的錯亂。 黃丙喜提到,上周去竹科,很多企業老闆都擔心缺電。李敏則表示,百分百再生能源是做不到的。核能最大好處之一是發電時不會排碳,未來若是抽碳稅,使用核能將可降低企業成本,這是現在歐美國家都改為核能的最大原因。 李敏說,全世界都轉向,獨獨台灣的領導人反核,根本違背全球潮流,事實上也違背全國人民的民意。不要忘了2018年通過「以核養綠」公投,這已經是全民共識。 黃丙喜說,上周跟中央大學教授梁啟源碰面,他也說全世界擁有核電廠的國家,只有台灣跟德國反核,但是德國跟台灣不一樣,德國可以很方便地跟鄰國法國買電,而且法國賣德國的也是核電;此外德國的再生能源發展步調也跟上來了。 再生能源不是愈多愈好電網難承受 李敏補充,再生能源的問題一是不可控,二是沒有慣性。所以再生能源不是愈多愈好,因為電網能承受多少再生能源是有限制的。電網要穩定,再生能源的比例不能太高。像德國必須向別國買進「非綠電」,另外也賣電給別的國家,就是為了要穩定電網。
德國綠能佔公用發電比重已經來到65%;到了2030年,這將會是德國綠能的一年平均佔比。 當社會關注的議題來到空汙、減煤、核電時,正是台灣好好面對能源轉型與綠能發展的議題。 馬英九說:台灣綠能,不能走太急、太快。這跟20幾年前,他反對總統直選、台灣民主是一樣的論調。不能太快、太急。 獨裁者以此作拖延民主的藉口,擁核者以此作拖延綠能的理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其他國家怎麼做,國際潮流趨勢怎麼走。 台灣的未來,掌握在你我手上。 作者為民進黨秘書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