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共感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音樂的社會性研究—凝聚共感

節奏似乎是一種能夠引起人們反應的共同語言——例如參加現場音樂會時,觀眾大多都會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彼此的連結——而這樣隨著音樂自動同步的現象,讓科學家進一步想要探問:音樂是否演變成了一種創造和建立社會聯繫的方式?這是早期人類的主要驅力嗎? 傳統和現代社會都在許多公共場合使用音樂,這有助於在群體中建立信任。一些研究顯示,體驗音樂之後,對群體的歸屬感持續存在,並增加了群體內的合作和凝聚力,甚至對僅僅14個月大的兒童都是如此;而由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探討,自動與音樂節奏同步,對大腦的特定區域以及積極聯繫感都有影響。 雖然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已經指出,自動同步與群體歸屬感之間有所聯繫,但理解尚不深入。最近在《社會心理學》期刊上發表的一篇報告研究了我們在演奏音樂時如何體驗共同感及自動同步。其共同作者之一 Warren Mansell表示:「有充分證據表明,同步涉及一系列日常活動,但該領域過去的研究,或是為人們設定節奏,或是允許人們在演奏時交流,這意味著他們可以用其它方式『告訴』對方,而不僅僅是純粹透過音樂來同步。」 引此,他們設計了自己的測試環境,專門探討了管理節奏的系統是否也涉及所謂的人際同步——包括協調和共享的積極感覺。該研究以49名學生為研究對象,他們被分為多個2-3人的小組,每組成員一起用MIDI鍵盤即興演奏打擊樂10分鐘,每位參與者每分鐘都對自己與同組夥伴的「聯繫感」作出評價。 結果發現,約有三分之一與小組同步時間最長的人(49人中的17人),對聯繫感的體驗更強,而且在10分鐘裡,這種感覺逐漸增加,也就是在他們身上產生了累積效應。 即使49名參與者中有32名並未表現出強烈的同步或凝聚力,可也沒有任何人表達負面的感受。研究者指出,這樣的結果意味著集體控制元素存在的可能,但這樣的力量也可以被消極地運用到負面的事務上,讓人們從事危險或有害社會的活動。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