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健康醫療網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可怕的PM2.5 ! 快種植物清靜空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空氣污染是全球共同面對的議題,許多民眾除了空氣清淨機外,亦會在家中栽種植物以期改善空氣品質;對此,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莊凱任、副教授莊校奇等人研究證實,擺放盆栽的家庭空氣品質高於他人,更可以降低 PM2.5 濃度最高相差 1.29 倍。如天然空氣清淨 植栽有效改善空氣品質 許多民眾會在家中擺放盆栽,除了美觀,也想達到空氣清淨效果;據最新研究,在室內擺放盆栽確實有助於改善空氣品質;若是室內盆栽少於 2 盆,PM2.5 濃度會高於有盆栽家庭 1.29 倍。莊校奇說明,依研究偵測數據顯示,植物如同自然的空氣清淨裝置,對室內空氣品質有一定的幫助。 該研究共量測 60 個家庭,其中 30 個家庭種植 8 到 21 盆栽不等,另外 30 個家庭則是種植 2 盆以下或沒有盆栽;另外植栽種類,有 52.3 % 家戶都種有黃金葛、其次為虎尾蘭 27.6 %、常春藤 15.7 %。植栽分解甲醛、降 PM2.5 惟留意通風避生成臭氧 另外,莊凱任表示,除了清靜空氣外,多份國內外研究顯示,部分室內植栽更可有效分解甲醛等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好處甚多。不過,儘管擺放盆栽家庭能降低 PM2.5 濃度,但若是夏季溫度飆至 30 度以上,會導致空氣中的異戊二烯提升與都市廢氣結合成臭氧,因此建議民眾種植盆栽時要注意屋內的溫度及通風性,並加強隔熱就能降低臭氧形成的機率。長期暴露 PM2.5 危害強 正確栽種植物守健康 對於環境中細懸浮微粒 PM2.5 的危害,莊校奇依新研究指出,暴露於 PM2.5 會導致短期記憶下降、引起大腦結構改變與腦部發炎等反應;除此,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亦表示,PM2.5 對人體健康影響層面廣,包含:呼吸系統、心血管疾病等,若長期曝露甚至會提高形成腫瘤的風險,因此建議民眾在家中適當種植盆栽,守護自身健康。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25次試管失敗! 日不孕夫妻終在台圓夢

圖/國內目前已進步到第三代,以第二代的試管植入技術為基礎,並更偏重於胚胎著床前的遺傳篩檢與診斷。 第三代成功率高達70%  降低早胎、多胞胎率 國健署最新報告指出,105年全台有3.4萬人次不孕女性以人工生殖方式求子,年過35歲就占了68%,比前一年暴增4200多人次,以45至49歲增幅最多。近年來,台灣生殖醫學技術及成功率逐步提升,價格也較親民、還有嚴謹法規保障,吸引許多國家患者來台求診。 國內不孕症權威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醫師表示,第一代的試管嬰兒採用精卵於體外自然受精與胚胎移植技術,成功率大約20%~30%;第二代試管技術則使用單一精蟲顯微注射(ICSI),將卵子固定後,再以針管吸取單一精子穿透卵細胞完成受精。國內目前已進步到第三代,以第二代的試管植入技術為基礎,並更偏重於胚胎著床前的遺傳篩檢與診斷,當胚胎發育至囊胚時,便會取出5-6個細胞(分裂球)進行遺傳學檢查,確認胚胎染色體正常再進行胚胎移植,此方法將可減少早產、多胞胎、或遺傳性疾病的發生機率,成功率也大幅提高至60~70%。 台試管技術大躍進 助日籍夫妻成功獲子 一對已結婚十多年的日籍夫婦遲遲無法懷孕,太太為了求子,曾經走遍日本、香港、新加坡、甚至美國做試管嬰兒療程,從30歲第一次進行試管療程到現在42歲,期間總共進行了25次的試管嬰兒療程,初估光是醫療費就可能將近千萬台幣,還沒算上各國旅居的生活費,但遲遲沒有成功,因緣際會下得知台灣的人工生殖醫學進步,決定來台求診,接受專業醫療團隊的諮詢門診,以生長激素與血小板促進因子等改善患者的子宮內膜生成,並採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後已成功懷孕8-9週,成功晉身新手媽媽,初為人母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在茂盛醫院治療過程中,這位不孕症的日籍婦人將茂盛醫院當做自己的家一樣,幾乎每天不管有事或無事皆在醫院坐著,默默的獨坐一邊長達半年以上,守著醫院、醫護人員,以及守著胚胎與子宮,每個病人看到這位求子心切的不孕症病人都相當感動且給予禮遇,在內膜調整半年成功受孕後,後續仍在產後護理之家進行連續性的醫療照護,持續守護腹中得來不易的寶寶。 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醫師提醒,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的成功率可高達7成,以茂盛醫院為例,每年大約進行百例。這項技術是進行傳統試管嬰兒療程時,在胚胎植入前先進行胚胎採樣,找出正常染色體的胚胎來植入,若是不正常染色體胚胎就淘汰,因此可以避免植入染色體異常胚胎及唐氏症之機率,提高著床機率,並可減少植入胚胎數目,甚至只要植入1顆胚胎就會成功懷孕,降低多胞胎的風險,同時降低早產機率。第三代試管技術可適用於男女性的不孕症,同時也適用於年齡超過34歲的高齡產婦、試管嬰兒多次失敗、重複流產者,或是夫妻其中一方或雙方有遺傳疾病或有家族染色體異常的夫妻,健康求子機率將可大幅提高。 醫:30歲及早凍卵 存一個幸福的可能 李茂盛院長建議,女性生育力關鍵年齡是35歲以前,應盡早安排凍卵。除了此時卵子仍有一定的數量與品質,在存卵效益的考量上也較實際,根據國健署統計,35歲以下婦女以新鮮卵子進行試管嬰兒,活產率仍有39.1%,但如果超過40歲,若還想生的活產率只剩9.4%。李茂盛院長提醒,國內高齡女性拚生子的情況越來越多,建議年屆30歲時就該考慮及早凍卵,為自己存一個幸福的可能。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出生僅兩杯手搖飲重 連專業護理師也茫然

圖/台灣面臨少子女化挑戰,為讓每位早產兒都能健康成長追上同齡足月兒之發展,減輕早產兒家庭照顧負擔,故委託早產兒基金會,集結新生兒科醫師、護理師、衛教及傳播領域專家共同編製「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電子版。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擔任護理師的小花,因體質關係,第二個孩子醬醬僅在腹中待了短短29週即提早報到,出生時僅1120公克,相當兩杯手搖飲重量,剛開始得靠呼吸器維生,還因為黴菌感染,接受了一個多月的藥物治療,吃足各種苦頭。而不少早產兒家庭,在照護早產寶寶相當手足無措,只能依靠谷歌大神,為了讓更多早產寶寶照護有所依循,獲得正確的照護模式,國民健康署與早產兒基金會於世界早產兒日推出「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與早產兒爸媽一同守護小腳ㄚ。 寶寶提前報道 具備護理專業也慌 護理師小花分享,雖然自己有8年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師經驗,但當自己成為早產兒家長,對照護早產寶寶也有茫然感,所有專業知識彷彿瞬間歸零。而現在網路資訊太多,且無從查證其正確性,小花護理師說,有了國民健康署出版的這本手冊寶典,相信可以讓很多早產兒爸媽安心照顧寶寶;且為提升資訊之可近性及便利性,手冊電子內容還提供下載便於查閱,推薦父母們多加參考利用,讓小腳ㄚ們平安長大。 早產兒爸媽別慌 e化專家資訊帶著走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台灣面臨少子女化挑戰,為讓每位早產兒都能健康成長追上同齡足月兒之發展,減輕早產兒家庭照顧負擔,故委託早產兒基金會,集結新生兒科醫師、護理師、衛教及傳播領域專家共同編製「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電子版,內容涵蓋ㄧ般生活照護、健康照護及特殊問題照護等,期盼透過各專業攜手e同守護,讓早產兒爸媽面對照顧小腳ㄚ挑戰時,除了到醫院諮詢專業醫護外,也能有所依循的「照書養」。 早產兒併發症多 矯正年齡追上正常發育 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彭純芝醫師說明,在早產兒成長過程中,呼吸道發育不全、胃食道逆流等,都是常見問題,透過長期追蹤觀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守護小腳丫健康成長的不二法門。 此外,不少早產兒父更擔心寶寶成長追不上同齡足月兒,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醫師表示,矯正年齡是從寶寶原本的預產期開始算的年齡,是追蹤其成長發育的重要根據,建議家長可參考書中的寶寶成長曲線圖,不必一味與其他足月兒比較,以避免不必要的焦慮。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