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厲害在哪?

【實習記者廖韋晴報導】「黑鏡」是前陣子影起巨大迴響的英國影集,每集都是獨立式間可以單獨欣賞,全劇主旨為「科技」,探討科技進步對人性和生活的影響,以黑暗和諷刺的語氣和或輕或重的實驗感來表現劇情;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主題則是「教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譽為「台版黑鏡」 ,到底厲害在哪? 這兩部影集同樣的地方是採用超現實的手法來探討一社會現況,大家在看劇的時候會十分有共鳴,因為很多情節是現在社會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的。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取材自吳曉樂作家的同名小說。全劇5個單元,大多都在探討,書到底為誰而讀? 在教育裡誰才握有主控權? 到底什麼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 這正是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經歷過一次的家庭革命。 該影集起初定調為青春校園偶像劇,但因為導演在癌症復發住院休養的期間,再次翻閱原作,看見作者在序中寫道『如果你覺得看了不舒服的話,是因為那些都是真實的,那些孩子就是這麼不舒服,而且現在可能還有更多孩子一樣的不舒服』,因此決定忠於原著的創作精神。 劇中建構了一個個只看重分數與成功的變態社會,和因此所產生的扭曲黑暗的親子關係。劇組期望劇情能深入探討現況背後盤根錯節的複雜性與黑暗面,讓觀眾透過五篇活生生的詩選劇進行反思,在娛樂之餘,也發人深省。期望為備受教育體制壓迫的孩子與父母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劇中的每一位家長都似曾相識,每一句傷人的台詞都是那麼的熟悉。每個人學生時期一定都聽過那麼一兩句。「你是要考醫科的人」「學生的本分就是讀書」「你考那什麼爛成績?你怎麼那麼沒用?」「你這種成績,媽媽臉往哪擺?」...... 每一位觀眾都能產生共鳴,每一位觀眾都有能反思的地方,因為它談的是社會上不斷發生的悲劇,沒人能否定它真實性,我想這就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成功的地方。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如同黑暗中的一把寶劍,斬斷包裹在老舊思想外的荊棘,讓人看見那些傷痕累累的心靈,更看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