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佛性

已找到 7 則相關結果

【禪修釋疑】西方淨土就在心中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問:人生在世,痛苦多於快樂,請問要如何解除痛苦,得到快樂?又,如何才能找到西方極樂世界? 答:人本來就有痛苦,這是來自過去造業的「因」,才會得到今天痛苦的「果」,所以痛苦的時候,不要認為它是痛苦,要設法去度過這個苦,業就消了。 如果要真正脫離痛苦,一方面要做到達摩祖師開示的報冤行──對於我所受的痛苦,是我應得的,所以沒有怨言,而且甘心承受;另一方面,要把這個痛苦的心轉為清淨的心,希望以後能得到更多快樂,沒有痛苦和煩惱。 至於如何得到快樂?其實修行就是快樂,我們現在的痛苦和快樂,並不能決定將來是否還是一樣痛苦或快樂;也許現在覺得修行很辛苦,但將來可以得到快樂;可是如果現在每天追求物慾享樂,不關心身後的一切,雖然現在很快樂,但以後會很痛苦。 所以真正的快樂和痛苦,不是決定於現在,而是要看它的結果,如果結果是快樂的,那麼我可以忍受現在的痛苦;但如果將來會得到痛苦,我現在就不要貪求一時之樂。人生中有很多道理,都是從這裡演變而來。 如何找到西方極樂世界?我記得菩曼仁波切曾俏皮地說:「你可以戴上眼鏡,也許就找到了。如果年紀大一點,就戴老花眼鏡去找。」由他的回答可知,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向外面去找的,而是在我們心中,「心淨即淨土淨」,心如果清淨,就有淨土;心如果不淨,就沒有淨土。 舉例來說,金礦埋藏在山裡,可是山卻不知道自己有寶藏;這座山就是我們每個人,金礦就是內心深處的佛性,可是我們卻不知道這個寶藏的存在。那要如何找到祂呢?就是放下一切,離一切相,往內心求得清淨,就能見證極樂世界。 心與佛性是最接近的,只有一線之隔。不過,雖然只有一線之隔,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也就是說,如果修的是正法,就到佛國;如果修的是相法,甚至是邪法,就到六道輪迴,這是非常重要的。

【禪師說禪】明師正法 成佛法寶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人為不可思議眾生,古今中外,研究人類心性是善是惡,無一定論。 人之心性,有如天地,一體兩面,互相對立,互相矛盾,互變互用。物質愈文明,人心愈墮落;人心愈文明,人性愈光輝。 人心與人性,有如天地陰陽,質量互變,動靜互用,同生共存。人心為後天之心,人因爭生存、爭名利地位、爭財富權勢,無所不用其極。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分別、對立、敵視、抗爭,故人心本惡。人性來自天性,無生無滅,無善無惡,無惡便是善。故「人性本善,人心本惡」。 人性本善,已有定論,如何導正人心融入人性之中,令心性合一,除惡務盡,心性一如,性命一如,心身一如,清淨無染,善慧圓滿,佛智具足,一世圓證真如佛身,化娑婆為淨土,是為宗教立教之義,亦為人人當務之急。 至於如何圓證真如佛身,其法有三,分別為色身禪定入道、「明心見性、菩薩萬行」入道、佛心印心入道。茲分述於後︰ 色身禪定入道 色身為人性之體,人性為色身之本心。色身為本心之用,身心同修,內外一致,修得金剛不壞之身,證得無生無滅佛性。 如古代中國天仙羅漢之修煉法,先修煉色身「八脈通關」、「易筋換骨」、「大小週天運功」、「天地人三才合一」、「三三九合」、「六神統一」、「五氣朝元」、「三花聚頂」、「河車運轉」、「臥合仙功」等,脫凡胎為聖胎,脫凡骨為聖骨,不食人間煙火,超凡入聖,與天地同壽,頓悟解脫,證得法身,無生無滅,住於有餘涅槃。 「明心見性、菩薩萬行」入道 心為根塵,性之餘物;識得人心,不為塵染,清淨六根,修持五戒十善。 五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者,除五戒中不飲酒外,另加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合為十善。令善根圓滿,次修智慧;智慧者,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六種菩薩萬行,足以明心見性。心明慧根具足,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正等正覺,住於極樂淨土。 佛心印心入道 佛心印心與一般加持灌頂有別:加持灌頂,為有為法;佛心印心,為無為法。加持灌頂,為人之他力助力;佛心印心,為佛智佛力。 佛心印心,為世尊在世四十九年說法之無為法,不傳之真傳,直指人心,直證涅槃妙心之真法正法。惟得明師真傳印心,修得正法,即可一世成佛。 為引證佛心印心正法,特以佛說舉證──經云︰「文殊菩薩問佛:『如何是智?如何是愚?如何是迷?如何是悟?願佛慈悲,廣為我說』。佛言︰『智者知也;知人知有佛道可修,知有聖教可學,知有明師可求,知有福可作,知有罪可懺,乃至知有入世出世間輪迴因果。如天有日,如暗有燈,能知能見,善惡報應,一知見後,便能捨惡從善,改邪就正,非理不說,非事不為,非道不行,非物不取,念念中正,步步真實,積德成名,流傳後世,是名知人。』 『愚者暗也;愚人心暗,不識高低,不知有天堂地獄,不信有罪福輪迴;一向貪花戀酒,殺生害命,而供口腹,一生中殺害百千萬劫眾生身,借下百千萬億性命債,輪迴相遇,邀相噉食,無有了期。何以故?一切牛馬豬羊畜生之類,皆是屢世冤親、善惡眷屬,墮入輪迴,改頭換面,來作畜生。愚人殺食,即殺自己眷屬身,即食自己眷屬肉;此遭彼殺,彼遭此殺,輪迴路上,親疏不知,相殺相食,無有休息。一失人身萬劫難復,迷戀顛倒無數,但念目前受用,不顧身後遭殃,迷真逐妄,背覺合塵,縱遇聖賢,不能救度,長沉苦海,永失真性,一入輪迴萬劫不復。』 真師非相求 正法非佛學 『悟者覺也;悟人覺知自己是佛,慕道修行,三業無虧,六根清淨,有方有便,無我無人,自度度他,同成佛道。雖住世間,世法不染,坐塵勞內,轉大法輪,化娑婆為極樂,變地獄為天堂,指迷途見佛性,作諸佛事,度脫有情,不捨慈悲,誓相救拔。若有眾生得供養者,所得福德,如供養三世諸佛功德,等正無二。何以故?自覺覺人,名為正覺,說法利生,妙用神通,與佛無二,能開眾生佛之知見,能指眾生悟佛知見,能引眾生入佛知見,能究眾生成佛知見,所以者何?大悟之人,得名菩薩,得秘密真正口訣。』 『若有男女得見得聞,信祂法化,皆是正因,皆是正果。是故少年修行,得其正法,即成佛道。二十歲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八十歲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男子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女人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富貴人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貧賤人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帝王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宰官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乃至人與非人,修行得正法,亦成佛道。』 爾時世尊說偈言:『若有男女等,得見明師,修行得正法,無一不成佛』。」 由此所知,真師與正法,為成就佛道之二大法寶。 佛道聖教,明師正法,可令人心轉化為禪心。禪心即佛心,佛心即聖人之心,乃真善美之心。得禪心者,心無偏見、無斷見、無邪見、無無明見、無分別心、無分別相、無對立、無敵視、無不平等、無抗爭,乃至無我執、無法執、無惑業、無妄念,身心清淨無染,一切解脫,一切自由自在,入於世,住於世,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攝取眾生,莊嚴眾生;攝取佛國,莊嚴佛國。 禪心世界,娑婆即淨土,眾生即佛陀,基督即佛,佛即基督,性海無波;「一心圓法界,法界本圓空,圓空空寂寂,寂寂空空空」。一切法界為眾生所共有,一切萬物為眾生所共享;地無南北東西,人無黃白棕黑,教無五教之分別心,唯有五教之共性。此一共性,締造天下大同,開世界萬世太平。十方極樂,同住人心佛性;十方極樂,自在禪心之中。

【禪師說禪】佛性才是真命天子

圖說: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基督教說耶穌是主,佛教則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主;事實上,耶穌基督和釋迦牟尼佛都是代表佛性。在修行過程中,無論是行住坐臥,還是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要符合佛性,才能解決生老病死的大問題,才能找到佛國淨土。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國家的君主聽信了奸臣的話,這個國家必定是混亂的,而且民不聊生。同樣地,我們的心為什麼會亂?為什麼會有煩惱?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每個人就好比是一個國家,當心亂的時候,表示自己這個國家正處於混亂狀態,也就是奸臣當道。 為什麼會奸臣當道呢?因為那時的我們不是以佛性作主,而是以周圍的事物作為生活重心,於是根塵不斷湧入心中,當然會奸臣當道,所以才會生病,才會有煩惱。 這個道理非常淺顯,每個人都知道,但大部分的人還是會讓奸臣當道,因為世人都習慣以物役心,被環境的事物奴役而不自知,不知道我們的主人到底是誰。 賢君心中坐 內外皆清明 眾生之所以會有煩惱、會有業障、會受輪迴,就是因為奸臣當道。當自己的國家被奸臣當道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就會有競爭心、嫉妒心,以及種種不好的心,會彼此攻擊、批評,於是亂象就產生了。 那麼該如何讓自己的國家政治清明、風調雨順、人民生活富足呢?就是要把賢明的君主找出來,否則不可能有這種昇平的境界。 佛法是要實踐的,如果能真正做到一句佛法,人生的局勢就扭轉了,不需再聽第二句,所以我們要朝這個方向去努力,要認識自己的真命天子在哪裡,請祂出來教你,才能找到佛國淨土,才能解決人類「生老病死」的大事。 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找出自己的真命天子,找出自己真正的主人,而不是只有坐在那裡打坐。禪定時結的手印有什麼意義?修這個法門是為了什麼?而這些與我們解決煩惱又有什麼關係?都要切實地了解,了解以後就要去做。 譬如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還有很多科學家也發現許多定律,如果他們當初發現以後就算了,我們的物質文明就不會像現在這麼進步;就是他們在知道以後,想盡辦法運用這些定律來改善人類的不足,我們才能享有更好、更進步的生活,這是科學家的任務。 同理,一個修行人,一個真理的追求者,也要找出生命結構的定律,然後研究如何運用這些定律來改善生命品質,如何解決人類最大的問題──生老病死;修行人應該要這樣不斷地在生活中實驗。 要製造一架飛機,必須集合無數科學家的心血;所以,我們怎麼可能只是每天坐飛機,而不去想、不去研究,就可以成就呢?我發現幾乎所有修行人都只懂得坐飛機,而沒有更進一步地讓這些定律發揮它的效用,這樣怎麼能夠讓生命提升到真善美的境界? 不斷追求真理的心就是道心,也是所謂的菩提。菩提心有很多層次,從菩薩一直到佛,都有菩提心。菩提就是一種宇宙真理的現象,有了這種追求真理的心,才叫做菩提心,如果只是在表面做工夫,這樣的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 就像物理學家或工程學家如果每天只是唸公式、背公式,飛機會變出來嗎?當然不會。同樣地,我們修佛法,如果只是每天唸佛、背經、誦經,每天結手印打坐,會成佛嗎?大家應該要深思這個問題。 活用智慧門 佛性作主人 很多人把修行當成一項工作,只是為了求得心裡的平安,這樣是不會有成果的。應該要常常想︰我該如何把佛法運用於生活中?如果有這樣的心,勇於去嘗試,那就是智慧。 智慧不是坐在那裡什麼都不想,就會生出來;如果「什麼都不想」就是佛法,而所學的佛法又沒有一項用得上,怎麼可能增長智慧?所謂「以佛性為主」,道理雖然明白,卻從來也沒用過;「以心役物」,每個人都知道,可是有誰真正做得到?又有誰真正明白? 生活中該怎麼做,才是以佛性作主?再更進一步地說,怎麼做是「有相」的以佛性作主?怎麼做是「離相」的以佛性作主?怎麼做是「無相」的以佛性作主?怎麼做是「實相」的以佛性作主?這些境界都不一樣,可是又有誰去探討過? 修行不像上班,時間到了就去禪定,下坐以後就算了;而是像研究科學一樣,要不斷追尋、不斷創新、不斷突破。 當一個人不斷運用佛法來改善自己及周遭的生活品質,同時把這些方法傳授他人,那就是在度眾──度眾生煩惱的心、度眾生無知的心。 很多人修佛法還停留在背公式的階段,更有些人不只是背公式,甚至還拜公式,把佛經供起來膜拜,這樣怎麼可能成就?應該要找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把周圍瑣碎的事當作主人,這才是真正的修行,才不會自欺欺人。

【禪師說禪】明師的佛心聖光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什麼是佛?佛從哪裡來?我們修佛法,先要了解什麼是佛。一般人認為,覺者是佛,迷者是眾生;但我不從這個觀點看,而是從出世法的角度來看入世法,比較容易讓人理解和接受。 佛從哪裡來?從佛子而來,就像「大人從小孩而來」一樣。小孩又從哪裡來?從母親的懷抱而來。母親的懷抱又從哪裡來?從父母的因緣而來。我們又怎麼會因父母的因緣而來?因為父母「因緣和合」,所以才生下我們。由此可知,佛是講因緣、講因果的。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佛是從佛子來的;什麼是佛子?就是菩薩。前面說到,小孩是從母親的懷抱而來,那麼佛子又是從何而來?從「無始無生的緣生父母」而來,我們的色身是從無始劫以來的緣生(因這個緣而生)父母而來;然而,緣生父母又從哪裡來? 我們修佛法,就要這樣一步一步地深入探討,才不會迷信。所謂「無始無生的緣生父母」,就是從無生無滅的佛母而來,所以我們修佛,就是要回到「無生無滅的佛母」的常寂光淨土。 勤耕資糧位 皈依人天師 可是要找到自己的佛母,找到這個常寂光淨土,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祗劫,這是一條很艱難的難行之路,那該怎麼辦?我舉個例子,當我們爬山的時候,都會準備乾糧;同樣地,從佛子找到佛母的這條三大阿僧祗劫之路,也一定要有資糧;什麼資糧?就是佛法。 爬山有了資糧,才能在肚子餓的時候有食物吃,冷的時候有衣服穿;而修行有了資糧,才有佛光和甘露清泉給我們智慧,在黑暗中有明燈照亮,這樣才能到達佛國淨土。 不過,佛法雖然是佛子的資糧,卻不是隨處可得。一個佛子要成就一尊大圓滿的佛,一定要皈依「明師」;但這種皈依不是一般的皈依。 曾有人問我︰「我已辦過皈依,也修禪、坐禪好多年,為什麼一直沒有感應?」我問他︰「你皈依有什麼證明?」他說︰「我有皈依證。」我再問︰「皈依證在哪裡?」他說:「在我家的抽屜裡。」所以他皈依的是他家裡的抽屜。 真正的皈依是自性皈依,也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而唯一能夠代表三寶、集三寶於一身的,就是佛母。 佛是看不到的,一般我們看到的只是佛的法相,如果沒有經過證道者開光,只不過是一塊木頭或普通的畫像而已,但若經由大成就者開光以後,就不是原來的佛像了,而是佛的法身。 很多基督徒和天主教徒都批評佛教徒膜拜偶像,但他們拜的耶穌不也是偶像嗎?其實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真正意義是,耶穌基督的心是淨土,祂所顯現出來的是身光;可是一般人只看到「耶穌為了替世人贖罪,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外相,殊不知這十字架就是真光、心光、身光,也就是法身。所以耶穌是告訴我們,要將自己修成光體,才能到達淨土。 修行的方法很多,有些人早上起來做早課,晚上也做晚課;有些修密宗的人更嚴格,如果今天功課沒做完,留到明天才做,就要懲罰自己膜拜千遍,而且是五體投地,不像我們合十頂禮那麼輕鬆,拜完以後,還要再補昨天未完成的功課;這表示它是很珍貴的法,要修行者懂得珍惜,看看能不能從千辛萬苦的禮拜、或幾千幾萬遍的持咒當中,得到開悟;如果不能開悟,至少讓這顆世俗的心磨上五年、八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等磨得夠了,才傳法給你。 一般淨土宗教人唸佛,也是很好的方便法,因為唸到無念的時候就是「定」,只是能做到的人不多。 佛傳妙心法 覺行菩提道 修佛有很多法門,就像世法一樣,有士農工商;有些人喜歡種田,有些人喜歡做生意,有些人喜歡當公務員,都是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想要的。 佛法也一樣,有方便法和究竟法兩種,大家可依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不管選擇哪一種,都是對的。修佛法本來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如果有一種佛法,時常要約束自己、限制自己的修行自由,我想這種佛法不一定是正法。修佛法是修智慧,只要是正法,都可以修。 但不管修什麼法門,最重要的是要印心。傳妙心法門,如果沒有妙心心印,如何能達到那個境界,得妙心成就?要持這個佛心印,才能登佛國。 妙心心印,是由佛來印心,由佛來點亮心燈,才不會走錯路,才不會像離群的羔羊。因為離群的羔羊是很危險的,隨時都可能被其他野獸攻擊,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離開佛性,如果離開了佛性,就像離群的羔羊,尤其世間無常隨時都會發生,一切災難隨時都可能落在我們身上,所以要特別注意。 如果能夠親近佛性,就可以時時刻刻消滅這些障礙;因為佛性是最清淨的,如果能讓自己隨時都處在清淨的法界中,就不會有災難,也不會有痛苦。 所以要隨時提醒自己「世人皆迷,唯我獨醒」,所謂獨醒的醒,就是「覺」,也就是覺悟,要時時刻刻都保持在清淨的法界,而不是只有在打坐或唸佛、持咒的時候才保持清醒;是不管「行住坐臥」,還是「過去、現在、未來」,都要住在佛性之中。

【禪修釋疑】在汙濁中長養智慧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一般我們看到的佛菩薩像,都是坐在蓮花上,或是腳踩著蓮花;請問這象徵什麼意義? 我們都知道,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但如果懂得用禪的智慧去參,就會發現不一樣的智慧。蓮花生長在汙濁的泥水裡,接受汙泥的供養,開出美麗聖潔的蓮花;這些供養它的汙泥,代表世間法的一切貪瞋癡和五蘊,都隱藏在娑婆世界裡。 我們每天不管吃得好不好,或是吃葷吃素,都是為了供養這朵蓮花。這朵蓮花就是我們的佛性,祂會不會開花?什麼時候開花?是每個人今生最重要的事。為什麼?因為身體有沒有病,不過是幾十年的事,但如果這朵蓮花開了,表示佛性超越了汙濁的娑婆世間,可以進入寂滅的淨土,得到永生。反之,如果沒開,最終又會變成汙泥,再去供養別的蓮花,也就是輪迴。 所以,我們不是只求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要修禪,找到自己的佛性,而且要讓這朵蓮花開得非常聖潔、完美。如果能有這樣的認知,就不會生病,或是有病也會很自然地消失;因為眾生才有病,佛菩薩是沒病的。所以,什麼時候能超越眾生,證到佛、菩薩,就沒有病,就算有病,也會痊癒,歸於完好。 由此可知,吃葷或吃素,要有智慧去判斷,如果吃葷能讓佛性開出蓮花,也沒關係;如果吃素,蓮花卻開不了花,也是惘然。其實,成就並不在於吃葷或吃素,而是有沒有具足超智慧的能力、超智慧的意志和超智慧的力量。 但絕對不要像浮萍;雖然浮萍看到蓮花在水面上開得非常漂亮,也想仿效;卻不願像蓮花把根深入汙泥,吸收養分,只在水面上隨波逐流,結果永遠開不了花。 所以,如果要成就佛性、要開出這朵聖潔的蓮花,就不能離開世間法。像浮萍認為汙泥很髒,就離開世間法,那是不會成就的。一切佛,都能隨緣於世間法,而不變其真如佛性;如果變了,就會變成汙泥;不變,就開出美麗的蓮花。

【禪師說禪】讓身心住在光明淨土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什麼是禪?一般人的解釋都離不開「靜」和「定」,修的禪也是一種「靜、定」的禪法。其實「禪」與「修禪」有實際上的分別,修禪就是身定、意定、心定。 如果能做到身定、意定、心定,就可以見到大自然的一切,也可以體會、甚至覺悟大自然的一切,包括大自然的存在、大自然的天性,以及大自然的純真。 也就是說,如果能夠身定、意定、心定,就可以證到大自然的純真、至善、完美,而這正是禪的境界,也是所有宗教追求的境界,因為禪就是宇宙的生命之母。 真空實妙有 禪道在其中 宇宙的一切森羅萬象、一切生命,都是從宇宙禪而來;一切現象、一切物相,包括眾生的法相,也都是從禪出來的,等於是禪的影子,就像看電視一樣,雖然可以從螢幕上看到人,但那是真人投射出來的影像,是人的影子。一切從五官感覺到的事物,都是幻相。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定生命期限的生命體,有開始和滅度的現象,這些都是有餘物。所謂「有」,是「真空妙有」,是真空裡面的實相,也就是圓空;圓空包含了實相。 在禪的境界裡,我們要放下五官,放下以後,才能得到現在意識的清淨。什麼是現在意識?就是現在的思想、現在的思維活動,我們要把現在的思維、現在的意識暫時放下,把它空掉,同時也把過去的意識空掉;現在的意識是我執,過去的意識(潛在意識)是法執,我們要做到「我、法」二空。 世尊成佛的時候說:「眾生皆有佛性,只因有我執和法執,所以才不能見到佛性」,所以禪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放下我執和法執,放下現在意識和過去意識,然後住於第三腦室。 第三腦室就是第八意識,也就是所謂的光明藏。修禪一定要將專注力住於第三腦室,也就是禪心脈輪,所以我一直強調,平常都要專注禪心,若能如此,就可以隨時都住在淨土。 禪的境界是一切森羅萬象,一切原始生命之母,也就是禪光,或稱為聖靈之光,不管任何宗教,所追求的都是這個禪光、聖靈之光。如果要證到宇宙根源,證到一切生命之母,就是要從現在開始,讓自己能夠身定、意定、心定。 自持清淨戒 圓證光明藏 佛教教義告訴我們,要「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不管罪惡多大或多小,都不可以做;不但不可以做,更不可以去想。同樣地,一切善事,不管大小,都要去做,這樣就可以清淨意念。 說得更深入一點,就是當五官接收到訊息、到達第六意識時,就要自淨本意。我認為應該把「自淨其意」改為「自淨本意」,要清淨本來的意識,而不是其他的意識。當第六意識清淨以後,還要再清淨第七意識潛在意識,但我覺得這樣的翻譯還不夠完整,就像解釋禪一樣,這些文字相很難說得透徹。 我認為,真正的佛教教義應該是除了「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本意」之外,還要強調智慧;因為有了智慧,就可以破除一切假相、一切無明,證到實相的境界;而要證到實相境界,就要有禪的智慧,所以我們要修禪,也就是要做到身定、意定、心定。 這是我們修行的方向,不要才剛開始練習禪定,就受不了腳痠腿麻或腰痠背痛而放棄,修行修的是精神力,要去體會這是體內的眾生在叫苦,要讓這些眾生跟著我們的心靈一起超越三界。所以在禪修當中,要以超越的精神突破生理上的病態,突破精神上、心理上的困擾和障礙,才能找到心靈的境界,印證禪的智慧,最終證到禪的光明寶藏。 禪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中國的禪從達摩祖師開始,但在祖師還沒來到中國以前,中國就已經有禪了,那時不叫禪,只是一種修行人修「人身不死」的方法;等到祖師從印度把禪宗的禪帶來中國以後,就把這種「人身不死」的修行與「心靈無生無滅」的修行合而為一。 所以有些人誤以為這是道家、那是佛家,其實都是錯誤的,都不圓滿。佛法要求圓融,能包容一切,講究智慧;所以非智慧、不圓融的都不是佛法。 我們常聽人說,「蓮花出汙泥而不染」,蓮花是因為有了汙泥的供養,才會開出聖潔又豔麗芬芳的花朵。這汙泥就象徵著娑婆世界,不管在生活、工作中,都不要讓自己的心被汙染,而是要在汙染當中,保持原有的佛性,讓它開出蓮花。 我們身為修行人,要不離世間法,才能夠成就。千萬不要像浮萍,雖然它也和蓮花一樣,都生在水中,但浮萍無根,它害怕汙泥來汙染它、侵犯它,所以永遠開不了美麗的花朵。我們要做蓮花,不要做浮萍。

【禪師說禪】通往心靈的路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要能夠放下,但要做到真正放下,必須先要開悟。所以我常說,一個人如果還沒走到「絕」路,就不會去找「覺」路,道理就在這裡。 達摩祖師教我們禪定法門,要做到「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然後才「可以入道」,這是壁觀禪定的口訣。 外緣諸行滅 禪心堅如石 外息諸緣,就是外面這些緣,緣起緣空,最好都要能放下。內心無喘,就是內心不亂,不亂就是定。但只有「外息諸緣、內心無喘」還不夠,還要做到「心如牆壁」,心絕對不受動搖;如果動搖了,汙染就會進來,心燈就點不亮,這一世就白來了,除非有很高明的人,幫你把汙染淨化,重新再點亮心燈。 所以要成佛,就要心開。心要怎麼開?就是要開悟,開悟以後,才能真正放下、真正解脫。可是一般的弘法師父、法師或上師,都只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僅此而已,並沒有教人如何找到智慧、找到心靈。 基督教有句話說:「我找到了。」找到什麼?依本門的說法,是找到心靈,他們是找到耶穌或上帝,可是真的找到了嗎? 修行一定要清淨,要開悟,要徹底放下,才能真正解脫。就像哥倫布在海上發現新大陸後,就朝著目標(新大陸)一直前進;我們的目標就是自己的道心,要很堅強、很堅定、不受動搖,才能到達彼岸。 一個人要成就,要先見到自性,然後就會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自性。自性是通往心靈的路,這條路每個人都有,不光只是我有。所以我好,別人也要好,若能如此,就不會嫉妒別人。 「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這是很多人常犯的毛病,如果比我好,就會嫉妒他;但如果我比他好,就會傲慢。其實是好是壞,要等蓋棺論定,所以沒有什麼值得比較的。 很多人都會說「真空妙有」,卻不知道它的真正意義。這個「有」,是指自己的心靈,也就是靈性;「妙」是佛光,有了「妙」,有了光以後,就要「用」,用光去照破黑暗,讓它充滿光明,這就是妙用。所以成佛以後要做什麼?要用妙心去妙轉法輪,普度眾生。 以燈泡為例,我們都知道燈泡裡面是真空的,在這真空當中有一個燈心(鎢絲),每個燈泡都要通往燈心去發光。這個燈泡就好比我們的身心,燈泡裡面的真空就是自性;真空就是清淨,所以我們要讓身心清淨,才能往裡面找到自性,再進而找到佛性(燈心)。每個人都一樣,這就是法性。 知道什麼是法性以後,就知道原來這些法性都是通往佛性的,最後見到佛性,見到自己的本尊佛。大家都一樣,不是只有我才有,也不是我可以占有它。所謂占有,是用我執和法執去占有自己,結果不但妨礙了自己,也妨礙了別人。 這個「性」是一條光明的路,可以到彼岸、到淨土、到佛國的路,叫做性。所以每個眾生都有佛性,但不是每個眾生都是佛,要修行以後,才能成佛。 覺知在悟性 佛度有緣人 曾有人問我:「佛菩薩有沒有能力讓眾生成佛?」我說有,沒想到對方竟說:「那佛菩薩就不慈悲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既然佛菩薩有能力,為什麼不讓所有眾生通通成佛?因為佛菩薩不願讓所有眾生成佛,寧願讓眾生受苦,所以一點都不慈悲。」 我說:「雖然你的說法看似沒錯,但卻鑽牛角尖了,因為你的智慧只有這麼一點小格局,沒有通達整個宇宙。你以為佛只要一句話、一個動念,就可以讓眾生直接到彼岸,為什麼還要讓眾生受苦?若果真如此,佛國淨土就變成娑婆世界了。其實地球這個娑婆世界原來也是淨土,你要往這裡去參悟。 為什麼說『佛度有緣人』?什麼是無緣?就是不相信佛,所以是你離開了佛,離開了自己的心靈。你只看到眼前這幾十年,只看到外界的緣起性空,只看到物質的世界,但你不知道還有精神的世界、心靈的世界,像你剛才的抱怨,就是在精神的世界。既然眾生在物質的世界裡受苦,為什麼不接引他來修行,讓他可以到心靈的世界呢?那是一個光明的世界,多麼美好!所以很多事要檢討自己,不要怨天尤人。」 每個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己有錯,自己不知道;或是執著於自己沒有錯,都是別人的錯。當然,也可能是自己沒錯,別人錯了;或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圓滿。人與人之間有誤會,可以直接問對方,這是解除誤會最快的方法,最怕的就是繞了一大圈,還找不到誤會的原因,再加上自己不清淨,心就會更亂,而且影響修行。 修行一定要清淨,再加上智慧,才能夠圓滿,才能夠圓覺;見到佛性以後,才證到自己的心靈,然後圓證佛身──應身、法身和報身,成就正等正覺的佛陀。修行一定要有這樣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