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佛光山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監事會移師佛光山 盼媒體貫徹公是公非精神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第三十屆第二次理監事聯席會議6月1日移師佛光山召開,公會理事長暨《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安排參訪佛光山、宗史館、佛陀紀念館等地。提及會務發展,理監事認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言「公是公非」的精神,以媒體作為社會公器當善盡社會責任自期,並希望未來能積極培養媒體菁英、提升媒體素養,進而樹立優質形象。 會議於雲來集舉行,禮請佛光山妙熙法師擔任主席,並邀請文化院長依空法師、常務副住持暨《人間福報》發行人慧傳法師致詞,為會議揭幕。 依空法師提到,星雲大師畢生的願望即為文教弘法,大師以制度化開創佛教史先例,對佛教、媒體及文化皆有貢獻。至大師58歲宣布退位,傳承心平和上,光山的出家、人事、進修都設立了嚴謹制度,佛教事業化,開辦學校、出版社、寺院已逐步成形,給予年輕一代舞台。過程中相狀可能轉變,但本質精神不變,人間佛教貼近生活,但始終不離佛教。 慧傳法師援引大師所言「文字有力量、筆下有分寸」勉勵同座,認為媒體報導不能有偏見,且應當具備慈悲愛心,讓真、善、美能廣泛流傳。大師所創立的「真善美傳播獎」便是憑藉此精神而生,鼓勵媒體帶動社會向上,讓更多人的心靈常保健康。 主席妙熙法師則揭露當今媒體面臨的問題,即台灣媒體形象。若要破除困境,則須透過提升媒體素養、擔負社會責任來重新塑造優質新形象,重拾大眾對媒體的信賴。《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對媒體肩負社會責任進階闡述,他將「社論」比做剃刀上的文字,鋒利且不偏不倚。規畫將從公會網站開始,邀請專家學者、媒體人撰寫社會評論,秉持「公是公非」原則。 公會祕書長段家麒做整體工作報告及提案討論,包括為增加公會網站內容及聲量,擬邀請媒體先進以專欄方式投稿。今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首度增設學生組,將就讀大學院校新聞傳播系所學生納入競賽對象。為鼓勵更多青年學子參與,培養未來媒體精英,公會擔任「真善美傳播研習營」協辦單位。 常務理事、人間福報社總監楊錦郁針對「真善美傳播研習營」說明,研習營標準很高,能被甄選上的學生都是精英,透過研習營串連起更多新聞傳播系所。 梅花媒體集團總裁王綽中表示,若有媒體相關重大事件,公會應該要有明確的立場,維護媒體言論自由。媒體是社會重要公器,應當善盡社會責任。 教育廣播電台總台長黃月麗表示,誠如大師的「公是公非」,建議公會可以舉辦以「公是公非」研討會、工作坊等,提升媒體素養和影響力。 匯流傳媒集團董事長吳世昌說,在參加佛光山的禪修營後,對佛光山大改觀。他表示可多舉辦類似活動,讓更多人媒體人感受人間佛教,與佛法更親近。 好好聽文創傳媒內容長田麗雲分享參訪心得,原本以為宗教是件很嚴肅的事,但在佛光山看到大家都是充滿笑意,體會到宗教就是要在生活裡,在參訪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歡喜」。

「悟佛:夏荊山大師展」12/15在佛光山嘉義會館開展

由佛光山圓福寺、佛光山嘉義會館與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悟佛:夏荊山大師展」,12月15日至明年2月25日在佛光山嘉義會館展出;16日上午舉行開幕式,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趙忠傑為感謝與會的嘉義市長黃敏惠對藝術文化發展的支持,特將夏荊山的文創藝術品「回首麒麟琉璃」贈予她。 開幕式中,趙忠傑帶領團隊展開夏荊山巨幅佛像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隨後,趙忠傑除介紹夏荊山的生平,也提到夏荊山與星雲大師之間的交流,並因此奠定基金會與佛光山的多次合作基礎,也促成多次在佛光山各地道場的展覽合作。趙忠傑指出,此次在展覽現場展開的巨型畫作「千手千眼觀音」原先為北京故宮所收藏,但他希望夏荊山珍貴的真跡可以留在台灣,讓更多的台灣觀眾可以親眼體會畫作的攝受力,並歡迎在開幕式後,現場觀眾可以把握機會一賭夏大師巨型畫作的精緻度與氣勢。 佛光山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提到星雲大師創辦佛光山的理念,便是「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夏荊山的每一幅畫都是對佛教思想的表達,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及地藏王菩薩的慈悲、智慧等特質都在畫中得以展現;且夏大師的畫作均有題款,讓人不禁思考何為「悟」,「悟」的概念不是瞬間即成佛,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體悟、修行;透過大師的著作,人們能夠感受佛法的美妙,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慈悲,也呼應了夏大師提倡的「人間淨土」,在當下,修心、修口、持善念便是以實際行動弘揚佛法。最後,覺禹法師呼籲觀眾多帶親朋好友欣賞這場藝術饗宴,年節時間也能一起來參觀。 黃敏惠則回憶,嘉義能成為幸福城市,集結了很多姻緣,現今有機會與基金會合作,在佛光山嘉義會館展出夏大師的作品,為嘉義的文化提升帶來無窮希望。 黃敏惠也現場引用星雲大師寫的一段詞「幸福是什麼」,其實幸福的關鍵是念轉,從觀念轉變開始,幸福之鑰,就在學習愛,這就是緣;透過畫作的流傳,理解人縱有再多的順境、逆境,但觀念轉變,人就會很不一樣;這裡的大家都是菩薩,每位菩薩一起成就,有用心的信仰才能在這裡支持滿滿的活力;人生當中一定會有更精彩、更好的前路,夏大師學習佛法的心得都寫在畫作裡,祝願大家都能成為更幸福的人。 夏荊山(1923-2019),1949年隨部隊來台,以軍醫身分駐軍嘉義。嘉義是夏荊山來台定居的第一座城市,定居近十年的歲月,也是他人生展開另一個階段的重要之地,從嘉義到台北,培養無數佛畫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