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人工智能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圖/圖片取自Matthew Yohe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科技產品和服務從研發、測試、到最後成功商轉推出市場,最重要的一步應該是做出決策是否願意投資? 前提是企業有錢可以燒,科技研發是很燒錢的。 找創投公司投資,通常是新創企業的技術已經稍有雛型,而且具備潛力,才有機會獲得青睞。 賈伯斯非常願意為新的願景賭上一切,2000年網際網路破滅,讓其他高科技企業開始減少在新產品上的投資,他說:當所有人都在縮減投資時,我們決定以投資來一路挺過衰退,我們持續專注於研發,努力發明一堆新東西,以便在衰退結束後,立刻遙遙領先競爭者。 這個想法成就了當代僅見的企業創新,並且持續十年不墜。 人工智能的技術層面:機器學習,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企業如果想投入這塊領域,就得有一些跨界的想法,使用這些基礎技術,加上AI可能的應用領域,從自駕車和自動化工廠,到翻譯產品和面部識別軟件等等,改進一系列技術,最終形成產品。 最終是否能夠獲利? 可能需要做出正確市場評估,賈伯斯常說:消費者其實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 我們要替消費者創造需求。 AI到底可以為我們做些什麼? 我們真的不知道! 就像我們不敢想像有一天可以把電腦放在口袋裡(手機)。 中國正崛起為法律科技運用方面的領跑者,正努力實現司法系統的現代化,以解決缺乏熟練及資深律師的問題。 這是AI應用的潛在市場,機器人可以記憶海量的法律條文和案例,只是從想法到最後真正實際應用,這個過程就是新創企業一連串的挑戰吧! 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全球申請的法律科技相關專利的數量增加了三倍多,從2013年的202項增加至去年的933項。其中超過半數——51%,是由中國提交的,美國提交了23%,韓國提交了11%。 前兩年歐洲電訊公司覺得無人機可以當作可移動基地台,所以想要進一步升級無人機的使用,使其做更複雜的業務,但是他們需要投資,然後才能盈利。 移動基地台的可能需求是發生災難的現場,向社區提供幫助,或者是大型音樂節的戶外活動等等。 這麼做未必有鉅額利潤,最後不了了之。 人工智能是新興產業,企業的投資研發,潛在的市場和需求,商轉之後能否獲利? 這些是支撐起產業的鐵三角。 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訂立明確的相關產業政策,編列預算投入政府機構的研發開支之外,獎勵輔導新創企業加入新興產業帶動勢頭不容刻緩。
圖/圖片取自OFweek人工智能網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赤手登峰」,由美國無繩獨攀專家艾力克斯霍諾德挑戰914公尺高的酋長岩。 他用他的四肢攀爬岩壁,一度讓跟拍的攝影記者掩面不敢觀看,因為一個失手,就會一路墜下喪生。 每次聽到專家學者在描繪人工智能時,那種感覺就像沒過多久我們就得無繩攀岩走向下一個工業革命,不知是生是死? 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改變了生產方式,經濟效率大為提高。 第二次工業革命(個人電腦),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第三次工業革命 (網際網路),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消費和娛樂方式。 前面三種方式我們都開心期待且融入生活,覺得科技真的很棒讓生活越來越方便了。 這次的人工智能,涉及領域更廣,且許多應用一旦展開,我們的生活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巨變,會如何真的很難說! 機器人有可能取代人類,也讓大家心驚,因為許多工作崗位機器人也許做得比人類更好,已經一路下滑吃緊的各國經濟,因機器人而失去工作的我們,將如何面對這樣的生存威脅呢? 中英美已開始摩拳擦掌要做人工智能的領頭羊,中國媒體將2017年定為AI年,2018則是從學術飛入產業、普及應用的關鍵年。 產業基礎 :芯片 + 基礎技術框架 (科技巨頭的遊戲) 具體技術層面:機器學習,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新創企業的產品或服務) AI應用 :安防、金融、醫療、教育、零售、機器人和智能駕駛。 AI是未來,而這個未來充滿了不可預測性。 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更多的了解AI,才能像赤手登峰的無繩攀岩專家一般戰勝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