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人工智慧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禪與科學】從量子力學探討「靈魂魄」的三身成就

文╱覺妙地明、謝璦竹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得道時,曾見證滿天星星,後世多不解其意,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則一語道破:這是我們體內的所有細胞,已經從物質體轉變為精神體,因此發出萬丈光芒。 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涅槃後,肉身沒有腐壞,成為全身舍利,由於違背物理規則,至今仍是難解的謎。 物質體(物)與精神體(心)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關係?科學界過去一直視此二者為兩條平行線,認為心理世界不會影響物質世界,物質界是客觀存在的。不過,最新的量子力學則模糊了心物分立的界線,這也讓佛經中開示的「萬法唯心造」,得到科學界更多的重視。 傳統牛頓力學探討的物理世界是肉眼所見的物質世界,而量子力學則深入原子、電子等肉眼不可見的粒子世界,意外碰觸到意識與心靈的物理性質。 物理學家最早在1994年就開始探索意識,英國物理學家、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潘若斯(Roger Penrose)與美國亞歷桑納大學骨科醫師韓默若夫(Stuart Hameroff)共同提出,主張意識的基礎不在神經活動電位上,而是發生在神經元內擔任骨架功能的微管束,其中的物質進入有序的量子狀態而產生的。 何謂量子狀態?在量子力學中,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稱為量子態。其中,最重要的是粒子的自旋,其運算規則類似於經典力學的角動量,並因此產生一個磁場。 意識在大腦中是透過神經元傳遞,因此過去大多是透過神經生物學探討意識。隨著量子力學的興起,由於神經傳遞訊息時亦涉及粒子的運動狀態,帶來許多劃時代的新發現。 「神經突觸傳遞訊息時,是透過離子,因此會有量子行為。」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整合醫學系教授、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淡水禪修會館負責人黃金龍(法號覺妙空明)說。 黃金龍解釋,以醫學來說,西醫以往只看到由分子組成的器官,但其實健康狀態決定於離子的行為表現,中醫的經絡理論,就是由帶電荷的離子產生的氣(電磁)推動運行的。 黃金龍展示他在淡水禪修會館內實驗的等離子體(電漿),瓶口明顯滲出許多結晶(見上方右圖),顯示這些等離子體相當活躍。相較之下,放置在一般室內的等離子體,則沒有那麼活躍。這說明禪修會館的磁場能量強大,且溫馨祥和,就像溫柔有愛的言語能讓水產生美麗的結晶。 意念為什麼能影響水的結晶?「意識會影響量子行為,已獲得許多研究的支持;就像在日本另類醫學博士江本勝的水實驗中,意念形成的能量狀態影響了氫鍵的鏈結。」黃金龍說。 心物一體 色即是空 意識會影響量子行為,可以著名的「薛丁格的貓」與「量子擦除實驗」來說明。 量子力學奠基者之一的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他推導出的薛丁格方程式,運用波函數描述粒子行為。也就是說,物質體可以用能量波的型態來表達。物質體既是粒子的組成,也是能量波,即所謂「波粒二象性」。 然而,這個波函數是一個包含虛數i的複數方程,因此不能被測量,過去一直令科學家感到困惑。因此物理學家把這個複數加以平方後,變成實數,以此表達粒子出現在特定位置的或然率。 薛丁格提出一個思考試驗來說明:身在實驗室的薛丁格,想知道家中的貓咪現在是在臥室?還是在客廳?於是用量子生物儀鎖定家的位置進行掃描,卻發現貓咪同時在房間和客廳,換言之,貓的量子形態呈現為能量波。 為了確定貓咪究竟在哪裡,薛丁格遣人去家中查看,發現貓咪原來在客廳,此時實驗室的量子儀器也同時測出貓咪在客廳,而非先前同時在兩個位置,顯示原本能量波的型態已塌縮為物質體,從虛數時空進入物質世界。 1996年,美國國家標準和科技研究院(NIST)以門羅為首的研究團隊做了「薛丁格貓」的測試,他們觀察鈹離子的自旋狀態,是「自旋向上」還是「自旋向下」,由此查看原本呈能量波型態的粒子,是否會在人類的觀察下塌縮成為物質型態?最後得到驗證。 該實驗還有續集,薛丁格這次把貓的狀態全程錄影下來,並請人照樣到家裡觀察貓的位置。確認後,這個人返回實驗室,繼續與薛丁格討論實驗。不料此人突然失憶症發作,腦中一片空白,把先前到薛丁格家中觀察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薛丁格趕緊檢查儀器紀錄的貓咪位置,發現貓咪竟然從頭到尾都呈現出「客廳與臥室同時存在的能量波型態」,這就是著名的「量子擦除實驗」。 既然貓咪位置已經過查驗確認,照理量子生物儀應呈現貓咪塌縮為物質型態,而不會同時呈現在兩個位置,但由於觀察者的意識被抹除了,竟也讓儀器中的紀錄回到能量波型態,再次說明人類的觀察(也就是意識)會改變物質世界的狀態。 既然意識會影響物質世界的狀態,那麼我們如何思考、對事物的情緒反應等,是否都會對身處的物質世界產生作用?如果確如佛經所言,「萬法唯心造」,那麼我們一味受外在世界制約的生活方式(心隨境轉),自認身不由己,無法改變世界等的「受害者心態」,會不會造成惡性循環呢? 另外,從禪的角度分析,這種「薛丁格的貓」同時存在於兩個空間的現象,其實並不是偶然,人體同時也存在這種現象。 人有兩顆心,一是人心(意識心),一是佛心(自性本心),同時存在於人體的四度空間之中,兩顆心存在於平行時空,完全沒有交集。然而多數人只知道意識的心,而不知道自性本心的存在。 一般人都是用意識心做主體,去做判斷、計劃、行動等等行為,多數人都忽略了存在於內心深處的本心;但有時我們會從內心閃現一些智慧,我們稱作「靈光乍現」;或是發出一些慈悲、歡喜、大愛的感動,這就是從另一顆心「自性本心」湧現出來的良知與良能。 禪修就是要將這顆意識心修得清淨自在,充滿大愛、慈悲與歡喜,與本心相應印合,最終心心相印,完全合而為一,這就是佛教稱為「見證自性」的現象。當然,這不是一蹴可幾,若要體內這兩顆完全存在於平行時空的人心與本心產生交集,必須經由禪定、深定的力量,超越地球時空,進入實相世界,才能見證。 而這不是靠個人就能完成,必須經由證道上師給予超生命力的指導和提升,才能加速完成。所以禪宗的修行,首重上師的提攜,上師猶如一盞明燈,照亮這條通往佛國的菩提大道。 量子心靈:AI不會取代人類 科學界長期以來不乏對靈魂的探索,究竟靈魂與意識間存在怎樣的關聯?意識難道只是大腦中神經電流的傳導嗎?而自我的意識又是如何從這些神經電流的傳導中產生的呢?如果僅僅是神經電流的傳導就可以形成自我意識,人工智慧也有電流傳導,會不會演化為人、進而攻擊人呢? 前台大校長李嗣涔曾深入探討意識與靈界的科學,他從薛丁格方程中的虛數,推導出四度實數時空之外,另有四度虛數時空,意識就是在這個虛數時空中,也就是他過去所稱的「信息場」。 由於人工智慧沒有進入虛數時空,李嗣涔認為,這就是人工智慧不會演化為人的原因。換言之,人工智慧沒有靈魂。 信息場俗稱靈界,李嗣涔透過手指識字及念力的研究發現,信息場內有許多高智能的神靈存在,可以連上他們的「網站」進去參觀。神聖字彙如「佛」、「耶穌」等,就是與對應信息網站連結的「網址」。手指識字就像「瀏覽器」,瀏覽器的功能視其大腦的功能而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開「天眼」。 神經生理學無法解答手指識字的秘密,因為手指並沒有感光細胞。後來李嗣涔在體驗過「信息水」之後,推論出如果大腦內的生理食鹽水在刺激下進入特殊的超導態或量子態,「天眼」就形成了。 雲南大學物理系教授朱念麟曾撰文描述一位具有念力的孩童,可以用念力把裝在不透明塑膠盒中的火柴搬運出盒子,進入一個常人肉眼見不到的「隱態空間」,當要求孩童把火柴搬回來時,只見這位小朋友說:「火柴出現了,飛來了!」但其他人仍然看不到火柴,小朋友用手去打火柴,還說火柴會閃避,彷彿火柴也有「意識」,當火柴被打到,就會顯身掉在地上。 李嗣涔的八度空間理論主張,我們身處的實數物質空間外,還有一個跟實數空間呈共軛狀態的虛數空間。在「隱態空間」的火柴會閃躲人的拍打,說明虛數i代表意識,意識就是指量子狀態出現,因此「意識」不限於人類,而是萬物皆有靈,只要其進入虛數時空即可。 對於這個存在虛數時空的「靈魂」,悟覺妙天禪師精確地將其分為「靈、魂、魄」三部分。靈性來自天上,在另一度時空,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性,是一個光體;而魂與魄則來自父精母血。魂魄攜帶的習性及根塵,將靈性的光明層層包裹。 魂魄是什麼?「現代表觀遺傳學的實驗曾發現,當一個人看完電影後,DNA的表現會出現變化,這和過去遺傳學的認知不同。我認為這就是妙天師父說的魂與魄。」黃金龍說。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必須禪修,才不會讓魂魄繼續汙染靈性的原因。 表觀遺傳不會改變DNA編碼,但基因的可讀性或表現會發生變化。當生活環境發生改變,DNA會做出細微的化學反應,將基因打開或者關閉。 《心經》開宗明義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色受想行識)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五蘊皆空」,通俗地講,就是意識歸零,讓這些生活中帶來的「汙染」都不影響內心自性,當靈性恢復光明,自然可以轉煩惱為智慧。 世尊證道見滿天星星 細胞轉化為精神體 由於萬物皆有靈,妙天禪師闡述釋迦牟尼佛得道時看到的「滿天星星」,似乎有了科學上的解釋:每個細胞進入量子態後,都有「意識」,也就是精神體。 從微小尺度的量子力學,到超大尺度宇宙學,物理學界不斷有新的理論與發現。201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帕馬特(Saul Perlmutter)、施密特(Brian Schmidt),以及瑞斯(Adam Riess)發現,宇宙中充滿一股斥力,叫做暗能,可以抵抗萬有引力,導致宇宙不斷加速膨脹。 「這種斥力,在人與人之間,就是形成自我意識的力量。在佛學中,就是『人我之別』,」黃金龍說。由於每個細胞都有「意識(精神體)」,因此需要佛光的淨化(超度),才能夠從分別心轉為無分別的大慈大悲,不過這些都必須經由證道上師的從旁指導才能完成。 當魂魄都清淨後,透過證道上師的指導,深入禪定,進入正定而契入靈性合而為一,此時再經由證道上師的佛光印心,即能三身成就,就可以和靈性一起達到成就,也就是魂達到應化身成就,魄達到法身成就,與靈性的報身「三位一體」,這就是即身成佛。

李家同/人工智慧的危險性

我們國家科技一直有「人來瘋」的毛病,最近瘋的是人工智慧(AI),我當然知道AI對人類的貢獻,但是我必須在此很誠懇地警告大家,如果我們濫用AI,AI是很危險的。這從最近波音公司的飛機空難中可以看出。 AI其實是一個程式,任何寫過程式的人都知道程式可能有錯的,學寫程式,也因此要學會偵錯。初期學寫的程式多半是與計算有關的,這種程式的輸入多半是數字,而且非常制式,所以程式偵錯也不難。 程式執行的時候,輸入仍然可能是錯的,比方說,應該輸入的限於數字,但輸入了一些文字,有些程式可以立刻不執行這個程式。如果程式是在計算,即使程式中有錯,算出來的結果不對,通常看結果的人會知道的,不太會造成太大的災害。 可是電腦程式已經不是僅僅在做計算了,程式的輸入變得非常複雜,現在大家在談自動駕駛的汽車,車子當然裝了一個軟體,這個軟體可以知道汽車在行駛中的所有狀況,前方有沒有紅燈,前方以及後方的汽車有多遠,左右有沒有車子,這些資料都要隨時送到汽車的電腦,使它能操縱車子順利前進。 汽車上的電腦如何得到這些資料的?當然依靠車上的感測器。我們可以想見,車上裝了好多的攝影機,這些攝影機所拍攝的影像送到電腦以後,要經過電腦裡的一個影像分析的軟體分析過的,這個軟體一定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分析送來的影像,而且做出正確的答案。 在學校裡,影像分析的環境是很理想的,光線很充足,方向也合適,所以影像分析也就比較簡單。汽車的攝影機所遇到的環境可說是千變萬化的,行進的路徑可能忽然轉彎,可能起大霧、下雨,這種情形一旦發生,影像分析就可能發生錯誤了。 在美國,曾經發生過自動駕駛的汽車出車禍的事件,事後發現車子前方有嚴重反光的物體,這使得攝影機所拍攝到的影像是失真的,電腦因此做了錯誤的決定。自動駕駛車上的駕駛員是一個非常信任AI的人,他因此完全讓電腦做決定,最後的結果是駕駛員送了命的。 以上的例子,感測器並沒有問題,但是感測器所受到的訊號可能是完全意想不到的。車子行進時忽然碰到大雨,就可能使攝影機根本無法讓電腦知道車子周圍的情況。 更嚴重的是,感測器本身忽然壞了。任何一架儀器都有可能忽然失功能的,如果電腦依賴感測器,當然所做的決定可能有錯了。 AI的核心仍然是一個程式,這個程式本身就可能有錯的,簡單的程式只需要應付制式的輸入,無人汽車的AI程式必須能應付所有可能碰到的狀況,這實在是不可能的。簡單的程式寫好以後,程式測試者還要假想各種不同的輸入,如果程式用在無人汽車上,測試者當然會用盡各種方法來假想可能遇到的情形,但這是很困難的,因為在現實環境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實在多到無法事先預料。 我的學生有時會發現程式中有錯,但是程式已被使用了二十年,可見得雖然程式會經過嚴謹的測試,仍然可能有問題的。 因此,我們知道至少有下列三種情況都可能使AI程式出錯:感測器無法應付非常不好而突發的環境、感測器可能壞掉、電腦程式本身就有問題。 任何一個情形發生都可能使AI所做的決定是錯誤的,問題在於,如果AI的程式是輔助性的,那就沒有關係。以汽車來說,駕駛員還是可以做正確的判斷。以飛機來說,飛機的起飛和降落都是由駕駛員操作的,如果空中情況非常正常,自動駕駛是可以的。如果碰到特殊情況,駕駛員要能親自控制飛機,我們看電影就常常會看到這種情況。 這次波音飛機的空難,似乎電腦程式做了決定,駕駛員不能再自己控制飛機了。這種由電腦完全控制飛機的想法是絕對的錯誤,如果真的如此,我們只能責怪飛機設計者沒有智慧。這個世界上的確是有人對科技有絕對的信心,而且這種人相當之多,非常危險也。 我絕對不是反對AI的人,因為任何能夠幫助人做決定的程式都是有意義的。一家煉油公司必須購買不同的油品,油品的種類很多,價格也都不一樣,如何購買某一種油品的組合,幾乎都是靠軟體決定的。我們也可以說這種軟體是AI軟體。這種軟體即使有一點錯,也不會有什麼關係,因為使用者都是有經驗的人,他們還是會做最後決定的。 如果我們迷信AI到如此程度,讓它可以做與人生命有關的決定,而且還不讓專家干預,那就犯大錯了。希望大家能了解這一點。 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家長面對人工智能的難題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AI應用是個新時代,一切憑著企業的創新引領大家摸著石頭過河體驗新時代的降臨。 因為沒有規範與界限,最後會形成一個什麼樣的機器人時代,社會面臨的挑戰到底有多光怪路離,香港最近發生一個事件可供我們參考。 一名十幾歲的女孩因為家庭作業的抄寫課業太繁重,買了一個能模仿她字跡的機器人,替她抄寫教科書中的短語或課文數十次(這是學習中文常見的重複性工作),機器人可以為她做這件事。 這件事引發了社交媒體上的熱議,像她一樣也在重複的家庭作業上花費無數個小時的網友反應不一, 有人說:放過她吧!抄寫有什麽意義呢? 另一位則說:人和其他動物不同,就是會製造使用工具,小姑娘已經學會第一步了! 這名女孩花了大約120美元的壓歲錢購買機器人。 她在機器人的幫助下完成了作業,比她母親預期的要快得多,他的母親在打掃時發現並摔碎了機器人。 事情很快結束是因為母親當機立斷摔壞機器人,如果沒有被發現的話,長期下來小女孩的寫字能力退步,或者學業成績受到影響,與父母發生爭執等等。 總之,小女孩已經動腦筋請機器人代為抄寫,將來機器人若為有心人使用會帶來什麽樣的風險? 道德與法律又該如何制定? 這真的是一個大時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