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主播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李文儀再度爆紅 媒體生涯多轉折

【記者林可妮報導】高雄市長辯論會於近日精彩上演,除了兩位市長候選人的精彩對決之外,主持人李文儀更成了一大亮點,氣質清秀的外表和流利的口條使觀眾印象深刻,也在網路上引起了許多討論。熟悉新聞圈的朋友都知道,李文儀媒體生涯經過不少轉折。 李文儀從小就想要成為新聞人,大學考上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但其實主播工作原本不在她的人生規劃中。畢業之後進入中國時報擔任報社記者,採訪政治路線,真正接觸到主播這工作是在多年後,進入東方衛視及年代新聞台擔任主播。2007年,離開年代新聞台赴英國深造,在英國這段日子開闊了視野,三年後回到台灣繼續打拼。 2013年,李文儀因身體免疫系統失調,宣布請辭離開TVBS,並退出主播台。不只有身體狀況,感情的事也被外界放大,謠言滿天飛,造成了不少傷害。 許多當過主播的人都知道,從記者到主播再到幕後,雖然會很開心能夠走在自己夢想的道路上,但其實像很多行業一樣,亮麗的背後常常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幾乎每一位主播都曾被折騰過,對於想要成為主播的人來講,或許這是不可避免的挑戰。 李文儀在休息一段時間後,又加入中天新聞台,擔任新聞節目主持人。2016年,赴大愛電視節目擔任主持人。2017年加入三立電視,從這之後便在三立工作。李文儀的再度爆紅,不只因為外表,她的表現也是受到肯定的重要原因。

讓情感遊走於抽象世界裡-長路漫漫個人畫展

圖/高麗貞2018抽象畫個人展現在正展於中正紀年堂4展廳  【特約藝文主播劉馥慈報導】那天,明媚的午後,我走入【長路漫漫】的展域裡。 佇立於畫展門口的布幔前,心中劃過一絲絲酸楚和暖意,我有種預感,這是訴說人生的故事。 踏進明亮寬敞的展區,一幅幅抽象畫映入眼簾,每幅畫都有著不同的顏色基調,時而陰冷、時而孤獨、時而綻放、時而空靈,就像在對觀賞者吶喊著筆下時的情緒,強而有力卻又不失細膩。霎那間,就像被捲入抽象世界的漩渦中,久久無法自拔。 圖/〔長路漫漫〕 2017 與畫展同名的這幅畫〔長路漫漫〕為畫者高麗貞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出畫者人生路途中的心境,不由地讓我想起【漫漫回家路】這部電影,猶如汪洋大海般(畫作中的藍色基調)的遙遙路途,內心的孤寂、悲與痛,在不斷地摸索與成長中,拼湊出人生的道路。在畫與電影中,同樣都帶給我震撼和感動,畫者藉由創作抒發了個人深沉的情感,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換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是化具體的情感為抽象的創作,無邊無際的美感,讓觀賞者在視覺和心靈上獲得滿足。 圖/〔意識的飛躍〕 2018  在眾多畫作中,〔意識的飛躍〕深深吸引我的目光,與〔長路漫漫〕相較之下,〔意識的飛躍〕撇開憂鬱的色調,揮灑著鮮活的色彩與活潑的型態,跳躍性的色彩,一層一層的堆疊、平塗、厚塗、渲染,呈現出意識在飛舞時的天馬行空,宛如穿行於色彩、結構混雜而融合的時空之中,優遊自得。這幅畫就像在對所有人說,擺脫現實的拘束,為自己的生命創造多變的律動! 圖/〔遠眺〕 2010  腳步一轉,位於我後方的畫作,〔遠眺〕具有獨特的意象,光和影的關係透過畫者的巧手細膩地被描繪出來,以大地土色為基調,給人踏實和感悟的感受,似乎隱含著點燃希望的寓意,讓人忍不住駐足靜思,淨空心靈與自己對話。  圖/〔呼喚〕 2013 圖/〔驛動的心〕 2014  畫者高麗貞認為「藝術即生活,生活亦藝術」,從她的畫中就能悄悄領會,她將生活中對人事物的表達內涵與思想,以抽象解構的方式呈現,「有時以僧侶般的隱喻表達一個強烈的思維,有時又以具張力性的表現方式頌揚一個朦朧的意義」,這樣極為衝突性是她一貫的表達手法。高麗貞在創作之時,期望能保留空間讓觀賞者盡情發揮。 圖/〔虛實之間〕 2018 抽象畫有別於具象畫,更重視於視覺世界背後的精神表徵,雖然較難讓人輕易地理解它所表達的意涵,但在高麗貞的作品中,其實能感受出每幅畫裡皆蘊含著創作者的意識與情感,畫者隨興恣意的繪畫方式,搭配色調的融合、堆疊,輕易地就能勾起觀賞者個人深處的感性和思想,而這可能還是平常你不曾有過的感觸! 在午後的時光,放下平日的憂煩,來與【長路漫漫】進行一對一的談話,一同找回迷失方向的自我,讓情感恣意奔放的遊走。 圖/i-Media愛傳媒特約藝文主播劉馥慈

藝文主播的美麗異想

圖/i-Media愛傳媒藝文主播劉馥慈【記者林可妮報導】「喜歡藝文使生活處處都有美感,它是活在靈魂的深處,就如血液般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藝文主播劉馥慈說過的話,不難看出藝文對她來說是多麼重要的存在。  從小在音樂繪畫的薰陶之下,讓劉馥慈對於「美」與「藝術」有自己獨到的眼光,並不盲從的跟隨著流行,劉馥慈表示可能也深受母親的影響,讓自己對生活品味的態度既不刻意也不隨意。 圖/文徵明書法作品 從書法到油畫,從單調到繽紛,從簡單到複雜,劉馥慈通通都喜歡,她認為每一種呈現方式都是美跟情感的交融,而沈浸在那種氛圍中是種享受、是種心靈得以沈澱的放鬆感。她甜甜ㄧ笑說,其實是長大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受到藝術這麼大的影響。 圖/陳炳臣作品 圖/陳炳臣作品 長大後喜歡新聞的她,發現每每打開電視,除了重大消息,新聞總是充斥著社會案件、政治批鬥事件、外遇偷吃與犯罪情殺等報導,再怎麼轉台,卻還是看不到與藝文有關的任何消息,沒有國內藝術新聞,更不用說是國外了,劉馥慈提及當時心裡感到十分失落,一天下來屈指可數的藝文新聞,這到底怎麼了? 在負面籠罩的現代社會,劉馥慈逐漸意識到藝文被邊緣化和忽視,甚至遭受誤解,藝文成為大眾眼中崇高的高牆,難以親近,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處處可見藝文的蹤跡,生活品味、穿著、建築等,舉凡歐洲國家隨處能見藝術被隨興揮灑於街道上,處處散發著藝文的涵養與風氣,並不是一定要到美術館、博物館才算藝文,這使劉馥慈萌生打破高牆的想法。 圖/陳炳臣壓克力顏料作品  該如何讓大眾了解藝文是劉馥慈一直在思索的問題,她認為就從「生活」開始吧!將生活中各種與藝術有關的大小事,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與輕鬆有趣的風格訴說藝文,用最真摯的口吻帶領觀眾進入藝文的世界裡,細細感受。圖/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圖/倒牛奶的女僕 撇開以往用艱澀的專業術語來說故事,劉馥慈想以情感與多角度的報導,勾起觀眾對活動、主題、事件,抑或是人物的共鳴與興趣。劉馥慈道:「藝文中最讓人動容的是這股無形的情感。」藉由文字、圖片、影音,以及聲光效果等方式,向觀眾傳遞藝文中最真實的情感。另外,透過多元化的角度,如建築、穿著時尚、生活品味等題材,打開觀眾對藝文的想像,不再只是藝術品、展覽品這種古板的想法,而是用心去領會生活中蘊涵各式各樣的藝文。  隨著藝文主播劉馥慈,走進美麗異想的世界裡,一同感受藝文的寧靜與美好,並將藝文帶進生活之中,讓藝文陶冶你的生活,盡情展現生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