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中和

已找到 7 則相關結果

都市傳奇!中和鬧區藏「樹屋」

【愛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在車流不息、人潮洶湧的景安捷運站附近,一棟美輪美奐的現代大樓旁,在大約3、4層樓高的茂密樹梢上,居然隱藏了一間「樹屋」(見照片),看了真是令人稱奇。 這間樹屋的位置,就在新北市中和區景安路的民宅後,距離捷運景安站大約100公尺,走路只要2分鐘,樹屋旁的嶄新大樓,在1樓正面還有「新北市政府就業服務處」的清楚大字。 雖然樹屋的位置在鬧區,但是因為樹木其實是位於民宅後方的私有地內,沒有緊鄰大馬路,而且樹高、葉密,一般人經過時應該都不會發現,就算被告知樹上有樹屋,但是因為書屋也是用樹木架成,顏色渾然一體,要抬頭仔細看才能看出「蛛絲馬跡」。 附近居民表示,這株大樹位於私有地上,上面的樹屋存在很多年了,不過已經很久都沒有人使用了,現在應該已經廢置,但是還看得出當初樹屋的大概模樣。

超溫馨 興南國小畢業同學會持續半世紀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多久沒舉辦同學會了?興南國小有一班同學,感情特別融洽,畢業至今已經49年,除了男同學當兵兩年之外,其中47年都有舉辦同學會,大家都期待明年的畢業50年同學會。 資深媒體人林朝鑫在臉書分享表示,他們興南國小六年二班的小學同學們,在10月29日,一個令人滿心歡喜的日子,24位同學及眷屬,結伴到新店烏來內洞瀑布森林遊樂區及燕子湖畔餐廳,踏青聚餐,憶童年話家常,舉辦了畢業後的第49年小學同學會(見照片)。 林朝鑫說,他們這一班,每年都舉辦一次同學會。從民國61年小學畢業後,除了男孩子兩年的服兵役外,49個寒暑我們辦了47次的小學同學會,大家都非常珍惜這難得的情誼,更以此為傲。 興南國小這一班很期待明年的50週年小學同學會,還要掛紅布條舉辦,更期待再繼續舉辦60週年,甚至70週年、80週年,直到我們頭髮斑白,垂垂老矣。 林朝鑫感性的說:「真的,從小流鼻涕玩泥巴一起長大,大家相識至少超過半個世紀的同學,能維持近50個年頭的相交相伴,我們每個人都滿心歡喜呀!」更由衷期待「祝我們這一班,興南國小六年二班的小學同學老友們,大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嘿,期待再相會。」

鋼鐵人老爸 蕭金昌獲模範父親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既要守護家人、還要拯救地球!」新北市中和區86歲的蕭金昌,從小父母雙亡,隻身異鄉打拚,經歷艱困日子,深知安穩生活來之不易,婚後克盡父職照顧妻兒,在偶感苦盡甘來之際,二十來歲便投入志願服務至今不中斷,關懷人群、實踐環保、救助苦難,有家庭溫暖小愛,更有放諸人群長情大愛,是家人眼裡不折不扣的「鋼鐵人」,2021年獲新北市政府表揚模範父親。 新北市政府雖取消今年度模範父親表揚活動,市長侯友宜除特別錄製影音,社會局也為每一位獲得市級模範父親製作專屬影片、金戒指、賀匾等,分送給全市五十六位模範父親,中和區賴俊達區長即代表侯市長特地前往登門拜訪模範父親蕭金昌,給予表彰殊榮。 蕭金昌的父母在他幼少時期相繼離世,環境所迫致使在還未成年之時即得從雲林北上打拼,起初幫人理髮兼差開計程車,後來開大卡車求溫飽,直到1977年在一機緣下於公部門順利謀得一職,生活雖比過去漸漸穩定,但為養家活口和存孩子的教育費用,他在公務之外還得把握零散時間賺錢,與妻子吳伴子沿街叫賣芋頭冰,妻子也做電子零件代工貼補家用。 夫婦倆雖刻苦生活但感情互補扶持,孩子們也在不影響課業進度的情形下一起幫忙做代工,二女兒是先天性瘖啞,夫婦倆用心培育她從啟聰學校畢業,後隨同為瘖啞人士的夫婿移民巴拉圭,育有二女一子也已成家立業工作穩定,其中兩位兒女擁有西班牙、葡萄牙多國語文能力,一家人在艱困環境中凝聚精進向上、堅持奮鬥不懈精神,最讓蕭金昌倍感欣慰。 有了幸福家庭,蕭金昌也希望為社會傳遞更多溫情,二十多歲便投入義勇消防隊,曾參與山難救援、火燒山、火災等救難任務,其中,1989年加入慈濟「保全組」志工,自公職退休後正式受證慈濟志工至今已三十年,期間曾多次隨慈濟團隊投入臺灣大小災難,如九二一大地震、大園空難、臺北市仰德大道福音段車禍等,常年在慈濟各項勤務中默默付出、受到肯定。 蕭金昌擔任慈濟志工三十年來,尤其在環保投入極深,除承擔環保幹事,還協助慈濟雙和靜思堂環保教育站開環保車載運廢五金回收物,是這處環保站裡最年長的「司機菩薩」,眾人視他為典範。他表示:「慈濟事能做就是福,不求名不為利,闔家平安就滿足了」!而他幾乎天天偕同妻子向環保站報到,開啟一天「做環保、救地球」的使命,又大多與破銅爛鐵為伍,果然是社區鄰里及家裡的「鋼鐵人」。 很早就失去雙親的蕭金昌,年輕時一人來到臺北打拚,雖然面對失去親人的遺憾,但老來之際選擇踏入「慈濟菩薩道」,做為人生另一段里程碑,儘管環保志工經常搬粗重的廢五金,工作褲也常被鐵料割破洞,甚至曾被鐵釘刺破鞋子而腳底受傷,但只要開著滿載而歸的貨車,他還是不畏辛苦默默地為環境付出。 「快樂做志工、輕鬆無煩惱!」如今是蕭金昌的心情寫照,他平常早上四點起床練太極氣功,八旬年齡身體很硬朗無慢性病,對妻子吳伴子多年以來仍疼愛照顧,經常手牽手買菜,力行茹素蔬食八分飽,一同攜手走到雙和環保教育站做資源分類,夫婦倆的銀髮生活簡單充實,日子過得自在又快樂。

張健豐》消失中的中和公路一村

【愛傳媒張健豐專欄】中和公路一村肇始於1952年,裡面的公路局員工曾參與重大的公路建設。這裡有閩南、客家和外省文化的交融,體現了眷村的人情味。但因環境的劇烈改變,珍貴的在地記憶逐漸流失,如何找回竹籬笆內的春天成了重要課題。 消失的公路一村站名 捷運中和線永安市場捷運站所在的公路一村,原是一個封閉的社區。因上世紀末的捷運開通及四號公園、國家級圖書館先後在此一帶落腳。於是,該眷村部分的圍牆被打破,從社區裡開通的中和路400巷,成為附近中永和居民和其他民眾進出捷運站的重要通道。每天上下班尖峰時間來往人車絡繹不絕,隨之而起的便是商家的進駐。捷運雖給當地帶來了繁榮和高漲的房價,但也帶來重大的改變。例如,原來在此地設置的「公路一村」站牌被「捷運永安市場站」取代。其實,永安市場離捷運站尚有近五百公尺距離,當初以此命名就有點不接地氣;而「公路一村」,目前也只出現在當地的房仲廣告裡,知道的人越來越少。村內因外地人的遷入及在地老一輩的凋零,該社區發展的歷史也逐漸為人所淡忘。 1952年草創的公路村 台灣光復後不久,位於台北市中正路(今忠孝西路)的台灣省公路局為了安置局內的員工和其眷屬,選擇在台北縣中和鄉潭墘村靠中和路一帶的水田,興建員工和眷屬宿舍,即公路一村,簡稱公路村。另於1953年,在中和鄉的連城路興建公路二村。前者,因碰到1951年的花蓮大地震,建材漲價於是因陋就簡,在考量所在地勢較低的潭墘容易淹水,便將地基稍微墊高,四周釘上木板成為牆壁,上覆以黑瓦屋頂,成為一樓的矮房群。 由於當時這裡仍屬台北的邊陲之地,一些職員寧願住在台北市或附近熱鬧的街區。選擇定居在此的人,雖然有生活上的不便,但也甘之如飴,因可和附近的田園融合,一派農村的景象。當時,鄰近的今四號公園一帶有葡萄園和水稻田,而社區內尚為泥土地,上面長滿了青草,因該社區尚未興築圍牆,外面的耕牛可以跑進裡面吃草,走飽後留下牛糞;社區內居民放養的雞鴨也會跑到鄰近的農地覓食;到了春夏之交的晚上,附近田園上的蛙鳴及螢火蟲伴隨居民入眠,真是一幅天人合一的景象。但颱風帶來的洪水,時常讓中永和的母親河─瓦窯溝溢出,公路一村也和附近的田園一樣,成為一片水鄉澤國。雖然環境如此克難,但公路村的員工仍參與台灣重大的公路建設,例如澎湖跨海大橋等。 1958年永和從中和鄉分出設鎮後,公路村仍劃歸中和管轄,隔著中和路便是永和,彼此的生活機能仍密不可分。當時中和路對面的商家也開始做起了公路村居民的生意,例如有擦皮鞋的,還有美味的「永和豆漿」店等。交通方面,當時中和路上沒什麼汽車,較多的是腳踏車和三輪車。除了有公路局的通勤專車外,也有公路局班車在此設站行駛到台北火車站,附近也有5路公車到相同的目的地。由於當時尚未有永安市場,公車可載送當地居民去中正橋對面的廈門街採買;也方便了該地學子去台北念女師附小(今市立教大附小前身),當時全校近三分之一是公路局的通學生。每當上下學時段,校門前公園路上,一支支林立的站牌旁,總是充滿了歡笑聲,公路局好像成了他們的校車一樣。不久,13路公車通過中正橋延長路線駛至公路村,方便該地居民到西門町及萬華。 此時,永和人口不斷激增,工商業發達。公路村四周也建起了水泥圍牆,大門設在今中和路400巷接中和路的出口處。此外,也有為當地幼童設的幼兒園,不受外面世界的干擾。 由於社區住戶有本省和外省籍,左鄰右舍閩南、客家和大陸各省的鄉音此起彼落。大家也都使出家鄉的拿手絕活,樂於分享給社區居民。有做年糕、搓湯圓、包肉粽,或是做包子饅頭等,所有閩、客和大江南北的口味都在此匯集;居民也彼此守望相助,門不閉戶、路不拾遺,形成台灣一道美麗的風景。 1969年改建新社區 此時公路局在社區裡興建了四層和五層樓公寓,配給與原來住在矮房的居民,由於建築堅固,不怕地震和淹水;用水也從地下水變成了自來水。此外,社區內的通道除了由石頭路改成柏油路,也加強了美化、綠化。例如,和公路村前的中和路行道樹一樣,種起了無尾熊愛吃的尤加利樹(大葉桉樹),大大改善了生活條件。不久,公路局便開放給住戶購買,一棟三房一廳的住所,40幾萬就可買到。當時台北市的大樓每坪35,000元至38,000之間;公務人員月薪兩三千元,也算廉價。 後來,圍牆外急遽發展,公路村有些公寓也開始和周圍合建,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淹沒了公路村的天際線,也加深了彼此的距離感和陌生。而公路村裡的學子大部分都讀到不錯的學校,出國深造後,就落地生根。有些長者也隨著兒女遠渡重洋,不再還巢。留在此的老人家們也只能在這裡鬧中取靜,頤養天年。 打破藩籬之後 上世紀末,公路村的部分土地被徵收為捷運站用地。設站的地點選在原公路村的幼兒園上。附近民眾可透過捷運到大台北各地,甚至轉乘其他鐵路設施到遠方或是出國。捷運雖給社區居民帶來了便利快速,也因房價的高漲留住了人。但隨後的捷運永安市場站聯合開發計畫,卻要求捷運站旁貫穿公路一村的寬八公尺計畫道路,要打通,須拆除圍牆。村民以社區安寧、住家安全會遭破壞而群起反對,但仍擋不住時代的洪流,在社區內開通了中和路400巷後,商家進來了,外面車輛也進來了,甚至半夜有飆車族呼嘯而過,給當地帶來了環境、治安等問題。 未來的展望 近年,連城路上的公路二村已拆除,改建成公園,只剩一段斷垣殘壁供人懷舊。它已成為當地重要的都市之肺,但當局卻有意改為社會住宅。而公路一村所在的永安市場捷運站,已興建了共構的高樓層大樓,導致從中和路上已難望其全貌。所幸社區內仍有部分圍牆獲得保留,也有一家保留該眷村口味的餐廳還存在。當局應該在當地設置相關設施,賦予該眷村文化的靈魂,並限制外面車輛進入區內,讓該社區回復舊有的寧靜。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觀察》雜誌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張健豐》新北環狀線沿線古蹟故事多

【愛傳媒張健豐專欄】2020年春節前,新北環狀線的西環段啟動為期12日的試乘,以帶動板橋、中和、新店、新莊的觀光商機。筆者發現,捷運環狀線所經過的地方,有不錯的歷史景點,值得當局重視。 1月19日新北環狀線起試營運,並於1月31日正式通車。路線自大坪林站穿越新店溪,經中和區景平路、板南路及板橋區板橋車站,並越過大漢溪至新莊區思源路和新北產業園區,共15.4公里。此後可利用該線直接往返新店、中和、板橋、新莊等淡水河西側及上游的新店溪各行政區,可縮短乘車時間、分散運量、減少轉乘站的擁擠;並可銜接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板南線、桃園機場捷運,且可於板橋站轉乘台鐵與高鐵。 筆者選在春節前體驗,並利用古今地圖對照及相關文獻,試圖找尋沿路的史蹟亮點。 沿線50年間變化頗大 環狀線代表色為黃色,代碼為Y。14座車站中有6座車站沿用既有站名:大坪林、景安、板橋、新埔、頭前庄及新北產業園區(前稱五股工業區)等站。其餘8座車站,依地區舊地名及車站鄰近道路、橋梁或里名等命名,包括十四張、秀朗橋、景平、華中橋、橋和、中原、板新、幸福站。 環狀線列車採用的是無人駕駛的自動化設計。列車從大坪林出發後來到十四張站。因全線皆為高架路線,故有不錯的風景視野。該站所在原為農業區,可謂大台北的都市之肺。十四張是數百年前就存在的舊地名,乾隆年間(1735-1795),大陸移民從這裡上岸發展與開墾,形成斯馨祠周邊古稱「店仔街」的熱鬧市集。該祠的碑文,指出乾隆44年(1779)開墾大坪林的民眾建立土地祠,取名「斯馨」有閩南語思鄉之意。而附近原有可列為歷史景點的先人開發遺跡,卻在當局一聲令下,變成了捷運環狀線機廠用地,相當可惜。 從十四張站過新店溪後,便到達秀朗橋站。這裡原來的古地名叫尖山腳,有渡船來往兩岸。今日秀朗橋下有以彩繪及裝置藝術重現昔日,包括「尖山晚渡」的中和八景意象。 接下來環狀線列車沿著景平路經過景平和景安站,下方的台64快速道路一路相隨。這裡位在數百年以來尚存的地貌─瓦磘溝(舊稱潭墘川)的南方,屬於大南勢角地區。清代即有先民引新店溪水建永豐圳,灌溉尖山腳、南勢角、漳和庄水田370甲,故這裡也原是一大片水稻田。如今因捷運的方便等因素,遍布新興的高樓大廈,連景安站也蓋起了捷運共構大樓。該站的環狀線與地下站體共用出口,可轉中和新蘆線。 板橋林家和中和的淵緣 列車接著經過中和站、沿著過去台鐵中和線的火車路廊(板南路)走到橋和、中原站。這一帶主要是中和的工業區,當工廠漸漸轉移至大陸投資,原址就變成商場和社區住宅大樓。值得一提的是,中原站所在的古地名─芎蕉腳庄,和板橋林本源家的崛起有一段因緣。 林本源家創始者林平侯原是福建漳州龍溪人,於清乾隆46年(1781)隨父來台至淡水廳新莊(今台北新莊),受雇於鄰居米商鄭谷家,數年後積蓄銀數百元,鄭谷再借助千金,促平侯自立經商,因經營得法獲利甚豐,遂以致富。後老東家鄭氏以年老有意返回大陸祖籍,平侯感恩圖報,將創業之初鄭氏所提供的資金,加上利息,悉數奉還,鄭氏婉謝其好意。 林平侯乃將這筆錢在芎蕉腳庄置產,以歲收的租息贈與老東家,不但樹立「義利合一」之家風,並開始了林家對土地投資抱持著濃厚興趣的淵源。同治元年(1862)林本源繼承人林維源繼續擴大收買大台北重要灌溉水圳的租權,包括灌溉中和的永豐圳,並收購田園。經過數十年的累積,根據1903年《台北廳志》記載:「林本源所有土地占台北平原之過半」,當時淡水廳擺接堡的漳州人十三庄主要分布在今中和、板橋、土城地區,而以漳和庄的枋寮街最為繁榮。 枋寮街有「中和大廟」的廣濟宮,主祀開漳聖王,俗名聖王公廟,間接促成了該漳州人聚落的形成。另一和廣濟宮合稱「中和大廟」的福和宮,根據1932年的《中和庄誌》記載,祀奉神農大帝(又稱五穀先帝)。其緣由是移住於中和的漳州人,為開墾土地祈求豐收而奉祀。另據《台灣日日新報》稱,此宮由來與板橋林本源家最有關係。所以林本源家身為擺接堡漳州人的領袖,對清代中和地區的發展當然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環狀線的亮點─接雲寺 環狀線在板橋的歷史亮點,首推林家花園附近祭拜觀音媽(佛祖)的接雲寺。因它相對同為板橋古廟、但已變為現代廟宇的慈惠宮(媽祖廟),顯得古樸許多。一百多年前,板橋並無觀音媽廟,故本地居民只好到中和柯子(科仔)崙石壁湖山山頂的慈雲巖去參拜,成為擺接堡漳州人的信仰中心。當時交通既不便,且路途遙遠,山路又崎嶇難行,板橋首富林家遂臨時搭建一座簡單的廟宇,每年由慈雲巖恭請觀音媽至板橋兩三個月,以接受本地善男信女的膜拜,後再起駕回鑾。清咸豐三年(1853)此寺因漳、泉械鬥而燬於祝融,幸好當時觀音媽被迎到板橋,因此得保安然無缺。 今日步入接雲寺,放眼望去盡是古匾及石刻楹聯,頓覺古意盎然,增添古廟悠然文藝之風。正殿內,百年歷史的古匾有五個。其中,有署名「賞戴藍翎前特授台東都閫(墾)府劉嘉輝」敬獻板橋接雲寺【慈悲救世】的匾額。「閫」是指統兵在外的將軍。劉嘉輝生於1854年,先祖於1739年(清乾隆4年)由福建省漳州府渡海來台,開啟他和在台漳州人的一段情緣。台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治台期間(1886-1891)讚其勤勉任事,建設有功,奏准賞戴藍翎。 劉嘉輝同時也是林本源家的事業夥伴。他在乙未抗日期間,曾率林本源旗下的勁勇營子弟駐守桃園的南崁海口,和當時全台義軍統領的丘逢甲進士共同在南崁駐守要地,即今日機場捷運經過的地方。日據後,任林本源租館主任,深受板橋居民敬重。明治32年(1899),他見中和地區水田700餘甲仰賴的永豐圳忽遭水患,圳崩流絕,便不惜工本,極力修治,讓農民歡喜收割。此外,他也參與許多寺廟的整修工作:大正3年(1914)參與板橋接雲寺重修、大正14年中和福和宮的重建。 應以歷史遺跡作為亮點 目前網路上出現環狀線十大景點排行榜,將Y12中和站附近的枋寮老街列為最後的景點。其實,只要結合上述古樸的大廟廣濟宮、福和宮、瓦磘溝等歷史遺跡,配合當地的導覽,一定不會讓遊客空手而回。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觀察》雜誌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台灣最早鐵路遺跡 居然在中和還能看到

【愛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提到鐵路,應該不會有人想到中和,畢竟台灣鐵路從來也沒有經過中和。但事實卻是,中和不只在清朝就曾經有過台灣最早期的鐵路,而且最難得的是,至今還可以看到遺跡。 關於台灣鐵路歷史,一般記載都以清朝的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在1887年成立鐵路商務總局鋪設鐵路為開始。不過台灣現代鐵路的基礎,是在日治時期才真正奠定,早先劉銘傳鋪設的鐵路,後來大多廢棄沒用。其實在劉銘傳之前,台灣就有鐵路,但不是給一般民眾搭乘使用,而是用來運送煤礦。 目前可知台灣最早興建的煤礦鐵路,是清朝光緒二年、西元1876年建於基隆八斗子,為了運送煤礦的輕便鐵道,比起劉銘傳鋪設鐵路早了九年。 清朝時期,除了基隆八斗子,全台不少煤礦也都設有炭坑輕便鐵路,包括中和牛埔地區的煤礦,根據文獻記載,當時為了運煤而舖設的中和輕便鐵路,可以直達板橋,走的就是現在的板南路這個路線。牛埔煤礦產權後來幾經演變,才有益山煤礦。有些文獻記載只提到中和的煤礦是在日治時期的明治33年、西元1900年設定礦權,到了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開始有產量。其實這是因為日治時期的紀錄比較完整,但是事實上這裡在清朝末年就已經有煤礦開採,而且還鋪設了礦坑輕便鐵路。 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和也曾經有過煤礦,而且還有過輕便鐵路,這是因為即使是小有知名度的益山煤礦,也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停止開採,輕便鐵路當然也荒廢已久。 攝影師阿杜先前走訪全台礦坑拍攝時,發現在益山煤礦外還有一小段殘留的輕便鐵路遺跡(見影像截圖,攝影師授權)。位於中和區的這段輕便鐵路,歷史可以追溯至清朝末年,目前殘留的鐵軌看起來保存還算完好,不過已經有樹根從上面蓋過,可見年代相當久遠,但不知道這段鐵軌是後來在日治時期或是民國時期更新,還是從清朝一直留存到現在。看見鐵軌,可以藉此想見炭坑輕便鐵路的情況。 攝影師阿杜的老家在基隆深澳,爺爺是因肺矽病去世的礦工,他感念爺爺的辛苦,起心動念製作走訪礦坑的影片。 本報導部分內容出處為賴祥蔚教授之初稿,謝謝授權使用。

在地人也未必知道的中和煤礦

【愛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在北台灣提起煤礦,多數民眾想到的應該都是瑞芳的九份。其實台灣處處都有煤礦,幾乎有山就有煤礦。以新北市來說,境內多山的新店區就有很多煤礦;即使是中和區也有煤礦,而且在地人也未必知道,就算知道應該也不知道怎麼前往,更不用說親眼目睹礦坑了。 台灣在清朝時期已經開始開採煤礦,基隆是早期開採煤礦的重點之一,當時還包括了中和牛埔地區的煤礦。牛埔煤礦產權後來幾經演變,更名為益山煤礦。 有些文獻記載只提到中和的煤礦是在日治時期的明治33年、西元1900年設定礦權,到了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開始有產量。其實中和山區在清朝末年就已經有煤礦開採。 益山煤礦的礦權本來在日本人手裡,後來由中和游氏家族的游興仁經營。游家在新北市中和一帶是出了名的大家族,早在康熙年間就已經來台灣開墾,三百年來枝繁葉茂。位於復興路上的廣平游氏大宗祠,更是中和區非常出名的地標,很多外地人士經過看到時,往往以為這是一間超大型的寺廟。 益山煤礦在民國52年已經停止開採,目前為廢棄的情況,許多入口都已經塌陷不可尋,不過紀錄片拍攝者阿杜還是在專家的協助之下找到了一處入口,拍攝到了難得的畫面,並且授權愛傳媒使用(見畫面截圖)。 雖然益山煤礦內部的照片看起來非常漂亮,但是阿杜特別提醒礦坑拍攝現場極為辛苦,而且充滿危險,千萬不可以貿然進去,他鼓勵觀眾去看影片,但再三提醒絕對不要貿然跑進礦坑,不然可能會失去小命。 阿杜的老家在基隆深澳,爺爺是因肺矽病去世的礦工,阿杜感念爺爺的辛苦,起心動念製作走訪礦坑的影片。 由於影片是阿杜在經濟拮据下自費拍攝,目前因經費不足,暫停更新。礦坑紀錄片清單如下: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Pb53AQHj_VEHjjl_f2wZc60jqMfesN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