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已找到 5 則相關結果
夏季紫外線超毒!除了容易曬黑之外,更多人害怕的是太陽曝曬造成的肌膚傷害和老化問題,除了狂抹防曬乳,穿戴帽子、防曬外套和遮陽傘之外,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從飲食與保養下手,達到美白與避免曬黑的效果。淨妍醫美診所陳映瑜醫師表示,曬黑的主要原因是皮膚中的「酪胺酸酶」為保護肌膚免於紫外線的傷害而活化,導致黑色素增加。日常飲食建議多補充富含抗氧化營養素的食物,肌膚管理除了美白之外,更須注重「保濕」。 飲食避開感光食物避免生活作息地雷 想要達到由內而外的美白,飲食上須多攝取水份,改善體內代謝,也可多補充抗氧化食物,淨妍醫美診所陳映瑜醫師說明,一般常見的番茄、薏仁、奇異果、火龍果等,都能夠幫助肌膚減少紫外線的傷害,並且抑制黑色素形成,防止曬黑的同時又能抵抗自由基傷害肌膚,改善發炎情形,延緩肌膚老化。除此之外,也要盡量避免「感光食物」,感光食物容易讓肌膚對光線和紫外線變得敏感,因對光線較敏感,擅於吸收紫外線,會促使體內黑色素細胞活性增加,導致更容易曬黑,甚至產生斑點,一般常見的感光食物包含馬鈴薯、韭菜、九層塔、芹菜等。但民眾也不必過度擔心,感光食物營養價值豐富,對人體有益處,只要掌握飲食均衡的原則,適當攝取並做足防曬,大可不必擔心曬黑問題。 此外,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也容易讓肌膚看起來黯淡無光,如常吃甜食與高溫煎炸的料理,其中富含糖化終產物,會造成肌膚「糖化反應」,影響肌膚中的膠原蛋白變性,皮膚則看起來暗沉、蠟黃。或是時常熬夜,睡眠是人體自我修復最好的時刻,有充分休息的肌膚,會由內而外的散發彈性與光澤。 透亮光澤肌 重點在於保濕基礎 除了飲食秘訣之外,外在的肌膚防曬與保養也同樣重要。陳映瑜醫師說明,曬黑其實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當肌膚曝曬在陽光之下,皮膚中的酪胺酸酶為保護肌膚免於紫外線的傷害而活化,使得黑色素重新分佈或增加,來吸收並阻擋紫外線的侵入,進而導致肌膚曬黑。 想要美白與避免曬黑,需做到預防和保養。陳映瑜醫師提到,除了塗抹防曬品遮擋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損害之外,若想要更白的肌膚以及避免出遊曬黑,則可以使用含有維他命C、傳明酸、熊果素等成分的保養品,這些產品大多都是透過不同層面干擾酪胺酸酶運作,進而減緩黑色素細胞轉移或增加。 此外,也需特別注意不要一味追求美白,「保濕」也同樣重要,美白保養的基礎在於做好保濕,當肌膚保濕度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促進肌膚健康,且保水度足夠的肌膚也會看起來透亮光澤,因此建議加強保濕,來輔助提升美白效果,還原白皙的健康膚色。目前大多數人選擇更有效率的保養方式,如:脈衝光、皮秒雷射、水光療程等,透過雷射將黑色素擊退後,再藉由水光將保養成分精準注入肌膚底層。而上述的保養也並非曬後肌膚才適用,當肌膚長期處於乾燥、缺乏保養的狀態,外來刺激物就能輕易地穿越屏障,引起肌膚發炎泛紅,因此平時勤勞保養,也能讓肌膚處於健康狀態,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 原文出處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台灣心血管及胸腔外科學會榮譽理事長、台大胸腔外科教授李章銘醫師/本報資料照片圖 食道癌近年來不論是患者人數或年齡層,都出現增長以及年輕化趨勢,尤其和我國飲食習慣相似的日本相較,我國食道癌的死亡率高於日本許多;國內食道癌權威台大教授李章銘醫師指出,主因是日本在早期發現的比率高於我國,因此存活率自然提高。李章銘同時呼籲,高危險群一定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因為早期發現的食道癌手術,甚至不會留下任何傷口。 食道癌的高危險群為長期吸食香菸、檳榔和喜歡喝酒的民眾,另外一部份就是愛吃熱食者。因為上述危險因子長期下來會一直破壞黏膜,導致器官出現癌變;除了食道之外,口腔和下咽也是可能癌變的部位。 台灣心血管及胸腔外科學會榮譽理事長、台大胸腔外科教授李章銘醫師表示,早期食道癌大都只會在黏膜表層發生癌變,此時尚不會侵犯肌肉層或是淋巴轉移,所以只要以內視鏡透過口腔進入食道,將癌變的部位,以黏膜下切除的方式,把病灶刮除即可。既不必做淋巴廓清也不會切除食道或化放療。接受這種手術的患者,一天內就可以進食,三天內都可以出院回家恢復正常生活。 不過李章銘醫師也說,這類患者是比較幸運但也是警覺性高的;因為食道癌平常也不會有症狀,等到感覺吞嚥卡卡的時候,腫瘤大都是已經佔據食道管腔的至少二分之一了,這時候可能已經侵襲到肌肉組織甚至蔓延到淋巴。通常這時候就要做食道切除,和重建食道的手術及完整淋巴腺擴清。雖然這些步驟可以以內視鏡微創手術甚至是單孔內視鏡手術技術完成,手術傷口不會很大,就是一個約3公分大小的洞而已,但畢竟還是要從腹腔拉出一段胃管來重建食道,以保有食道的吞嚥功能,患者在復原的時間上還是比較長。 李章銘醫師指出,我國食道癌患者被發現的期別通常都晚於日本,這也使得飲食相似的兩國民眾,在食道癌的死亡率上卻是兩樣情;適用黏膜下剝離術治療的患者,都是警覺性高的,通常只要健檢時加做所謂的胃鏡,就可以從下咽到食道一直到十二指腸和胃部都會進行影像檢查,這些部位只要是有癌變都不難被發現。 李章銘醫師強調,我國民眾大約有百分之六十,身體缺乏一種專門代謝酒精的酶,許多人喝酒會臉紅也是因為這原因;這一類的民眾酒精代謝能力差,體內累積的酒精多,就容易引起病變。另外就是愛吃檳榔和抽菸,以及愛吃熱食的民眾,都是高危險群;建議四十歲以上的高危險群民眾,健檢時一定要加做胃鏡,確保一旦有問題時都能早期發現。以台大目前的臨床經驗,只要早期發現進行治療,存活率都可以在九成以上。 原文出處
台北馬偕醫院胸腔外科劉洪彰醫師強調,民眾如果發現身體有異常的腫瘤或生理不適時,不要懼怕醫療,應即早尋求專業的協助。圖/吳建良攝 20多歲男性平時性格較為內向、封閉,很少跟家人互動,一個多月來只要躺在床上就會無法呼吸,導致都只能坐著睡覺、長期失眠。馬偕醫院胸腔外科劉洪彰醫師檢查後發現,患者頸部有一個明顯的突起物,最後確定是15公分大的良性腫瘤,術後患者很快就恢復正常作息。 劉洪彰醫師指出,患者是由母親陪同來門診,主訴頸部腫塊,躺下時會因無法呼吸的窒息狀況,導致將近一個多月來沒有辦法躺下去睡覺。經檢查發現他的頸部有一個大概八到十公分的突起物, 因為會出現壓迫導致窒息狀況,所以沒有辦法給人觸摸。之前曾先到一家中型醫院做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腫瘤擴及於頸部及胸部前方縱膈腔位置,加起來有大約15公分,由於該中型醫院設備人力資源受限,因此轉院治療。 劉洪彰醫師說,由於腫瘤壓迫到血管及氣管,而且病患已經一個月沒辦法安穩的躺下來睡覺,所以安排緊急的手術。團隊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將腫瘤切下來,並且把腫瘤影響到的血管加以縫合,所幸不需要加做化療及放射線治療,就完成手術。 馬偕醫療團隊經過仔細的評估後,非常小心的將這個腫瘤手術拿下來,之後病理化驗是一個源自於胸部縱膈腔的成熟畸胎細胞瘤;但是由於時間拖得太久,腫瘤因為慢性的發炎造成周邊組織及血管的沾黏及侵犯。所幸病患手術後恢復良好,兩天後就將引流管移除,術後第一天即可以安穩的睡覺。 劉洪彰醫師強調,身體上如果發現有異常的腫瘤或生理不適時,不要懼怕醫療,即早的尋求專業的協助,像案例中的患者,如果早點求助,其實就可以不用撐了一個多月的無法睡覺的不適了。 原文出處
肺癌是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第一名的癌症,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創新的治療方式。但治療肺癌目前為止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治療方式至今仍以手術最有效,馬偕醫院在近年來引進的阿基米德氣管導引系統就是在幫助醫師在處理時能夠更精準的定位及治療這些病灶。 台北馬偕胸腔內科楊勝雄醫師指出,氣管鏡切片是診斷肺癌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過去氣管鏡的限制在於僅能視察氣道的中間三分之一,對於位於外側三分之二的病灶,必須再透過內視鏡超音波進行位置偵測。這種方式耗時需要花費時間去尋找病灶,進而壓縮到切片的時間,有可能增加患者併發症的風險。 為解決這一需求,阿基米德導航系統應運而生。類似汽車導航系統的原理,它具備事前規劃功能,也能夠在檢查過程中提供即時引導。阿基米德導航系統透過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技術呈現病灶在呼吸道的路徑,有效縮短尋找病灶的時間,增加切片的機會,提高診斷率,同時提升患者的安全性。這項創新技術的應用,顯著改進了傳統氣管鏡的限制,使醫生能夠更迅速而精確地定位病灶。 除了氣道內病灶之外,台北馬偕胸腔內科施慧瑄醫師表示氣道外病灶的診斷,阿基米德導航系統也有辦法。在利用虛擬與擴增實境的技術導航到距離病灶最近的支氣管之後,系統會協助醫師找到氣管壁上能避開血管、避免出血之處,造成人造開口。 並在X光攝影與擴增實境融合導引之下,從人為的氣管壁孔洞處,以導管朝向病灶處在肺實質灶出一條通道,確認導管的終點達到病灶處,亦可併用內視鏡超音波再次確認導管終點的位置,再使用切片夾,甚至冷凍切片探頭,進而對病灶切片及診斷。 目前馬偕在切片之後,病理科醫師會當即做快速病理診斷。若病灶顯示為惡性,當次檢查之後,胸腔外科醫師當即切除。未來會再繼續發展經氣管消融術,當次診斷後,立即消融病灶,做到幾近無創的診斷與治療。 阿基米德導航系統其中兩大功能是應用在手術室,包括氣道外病灶切片診斷及肺小病灶導航定位手術。馬偕胸腔外科莫麗雯醫師說明其操作流程,在取得病人的影像檢查結果後,上傳至系統進行重組分析和術前規劃,病人在手術當天在手術室完成麻醉,接着通過氣管鏡注射螢光染劑標記出病灶的位置搭配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R)或是整合C-arm對氣道外病灶切片,後續再以微創胸腔鏡方式進行手術,達到精準切除,早期診斷的目標。 另外也指出在手術室應用阿基米德系統具有三個特色: 1.全過程皆由專業團隊執行。 2.一站式流程,避免病人頻繁移動轉送及等候的時間。 3.全麻醉進行, 減輕病人在接受醫療處置時的疼痛和心理壓力。 以45歲柳先生為例,馬偕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黃文傑醫師表示,導航系統會先以病人之氣管與肺部血管電腦斷層合成出模擬即時影像,並規劃出一條閃避肺臟血管的路徑,接著於支氣管上打出0.1公分的洞口,再以0.2公分的氣球擴張後開始「探鑽」,以近乎無創方式抵達沒有支氣管經過的肺結節位置,取出檢體,立即送交病理科進行細胞診斷,約莫10分鐘後即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緊接著安排進行單孔胸腔鏡手術切除癌腫瘤,手術全程約1.5小時,術後住院觀察3日後出院,目前追蹤狀況良好。 黃文傑主任說,若民眾檢查後腫瘤已達4至5公分以上,或腫瘤位置就在氣管上,可直接使用傳統方式手術;不過,2公分以下的肺結節較難透過影像判斷良性或惡性,侵入性確診檢查的風險也高,病人經過醫師諮詢及完整術前麻醉評估後,可考慮以相對風險較低的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進一步確診。 黃文傑主任指出,施行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以近乎無創方式抵達沒有支氣管經過的肺結節位置,採檢後當場交由病理科同仁進行細胞診斷,平均耗時僅30分鐘。若確診為癌症,即可馬上由胸腔外科醫師接手進行胸腔鏡手術;若為炎症則可後續觀察,減少病人不必要的手術風險,完成精準定位及病灶切片。 馬偕醫院總院張文瀚總院長說此次馬偕醫院為全國首創並成立亞洲胸腔疾病介入診療培訓中心,培訓計畫包括阿基米德系統支氣管內導航、離體動物試驗、活體動物試驗及臨床操作支氣管鏡下經肺實質肺結節抵達術(BTPNA) 等系統性的方式來進行訓練,期待將阿基米德氣管鏡導航技術推廣至全台灣甚至是亞太地區,造福更多病人,讓世界看見台灣醫療科技的發達。 原文出處
60歲陳女士,於10年前停經。近一兩個月開始出現停經後陰道出血,她先行前往住家附近的婦產科診所進行檢查,醫師幫陳女士檢查超音波,發現她的子宮內膜厚度達1公分,於是建議陳女士前往大醫院就診。經國泰綜合醫院黃家彥醫師幫陳女士進行子宮內膜切片,病理報告呈現惡性,即所謂的子宮內膜癌。經過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後,判斷為早期子宮內膜癌。黃醫師幫陳女士進行內視鏡微創手術,所幸術後的病理報告確認為第一期(早期)的子宮內膜癌。陳女士術後恢復良好,接受定期門診追蹤中。 另一位48歲林小姐單身未婚,近兩個月開始出現下腹部腫脹,她前往國泰綜合醫院腸胃科檢查,發現她有大量腹水,並且有卵巢腫瘤,高度懷疑是卵巢癌。腸胃科醫師將她轉診給婦產科醫師,判斷林小姐必須接受手術。 林小姐詢問是否可能進行內視鏡微創手術,但醫師認為,林小姐的病情不適合接受內視鏡微創手術,必須接受剖腹手術。手術時切除卵巢腫瘤,同步進行冷凍切片檢查,經由病理科醫師確認為卵巢癌。術後林小姐恢復情形良好。最後病理報告確認為第三C期的卵巢癌,林小姐後續接受了6次化學治療,目前恢復良好,接受定期門診追蹤中。 何謂「內視鏡微創手術」? 黃家彥醫師表示,內視鏡微創手術是利用腹腔鏡或是達文西機器手臂系統進行手術。有別於傳統剖腹手術,內視鏡微創手術是利用3到4個1公分以下小傷口進行手術。 「內視鏡微創手術」有何優勢? 內視鏡手術具有傷口小,出血量少,恢復快,住院天數短的優勢,而且手術視野會放大,手術醫師可以將病灶看得更清楚。 婦癌手術適合「內視鏡微創手術」嗎? 並不是所有的婦癌手術都適用「內視鏡微創手術」,必須經由專業的婦癌科醫師判斷。 目前一般適合的情形為: 1.早期子宮內膜癌 2.早期卵巢癌 黃家彥醫師強調,晚期的子宮內膜癌與卵巢癌因為有癌細胞藉由腹腔鏡手術而擴散的疑慮,目前婦癌相關治療共識皆不贊成採行腹腔鏡手術。至於子宮頸癌部分,根據新英格蘭雜誌(NEJM)2018年11月的一篇論文指出,微創內視鏡子宮頸癌手術,較傳統開腹手術,病患4.5年的存活率會降低10%(微創內視鏡子宮頸癌手術6.0%,傳統開腹手術96.5%);目前一般認為,2公分以下的腫瘤,術前影像檢查未有淋巴轉移的子宮頸癌患者,才適合採微創內視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