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已找到 24 則相關結果
隨著秋天的到來,天氣逐漸轉涼,痛風患者的發作風險可能會隨之增加,衛福部新營醫院家醫科柳鴻祥醫師的門診就遇到2-3位,年紀20幾到50的男性病友,突發性腳趾或腳關節紅腫熱痛,甚至需輪椅輔助才能至診間看診。家醫科柳鴻祥醫師觀察到季節變化可能對痛風的發作頻率產生影響,但這種關聯不一定是直接的,主要與生活方式和身體代謝變化有關。 柳鴻祥醫師說明,痛風是一種由於體內尿酸累積過多而引起的代謝性疾病,通常會在關節部位形成尿酸結晶,導致劇烈疼痛、紅腫和發炎。尿酸的生成受到飲食、體重、藥物使用和體內水分含量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在不同季節的變化中容易受到擾動。而秋季痛風發作的原因與影響因素包含以下幾點: 1.天氣轉涼:天氣轉涼時,體溫下降會使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這可能導致尿酸更容易在關節處沉積,增加痛風發作的機率。 2.飲食改變:秋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許多人會開始食用更多高嘌呤的食物,如海鮮、紅肉和酒類,這些都是痛風發作的誘因。此外,隨著節日和聚會增加,飲酒量也可能上升,進一步提升痛風風險。 3.水分攝取不足:在秋季天氣轉涼時,人們往往會減少飲水量,這可能導致尿酸更難從身體中排出,進一步增加尿酸濃度,促使痛風發作。 4.身體活動減少:隨著天氣變冷,許多人會減少戶外活動,導致代謝減緩,這對於尿酸的代謝和排出不利,進一步增加了痛風的風險。 因此,柳鴻祥醫師建議預防痛風發作的措施包含: 1.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避免過度飲酒。多攝取富含纖維的蔬菜和水果,有助於尿酸代謝。 2.保持水分充足:即使天氣轉涼,仍應保持每天充足的水分攝取,這有助於尿酸從腎臟排出,減少沉積風險。 3.適量運動:保持適度的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有助於減少痛風發作。 4.定期健康檢查:對於已有痛風病史的患者,建議定期檢查尿酸濃度,並遵循醫囑進行藥物調理,防止急性發作。 柳鴻祥醫師提醒,秋冬季可能會因多種生活方式和環境變化影響痛風的發作風險。患者應該根據季節變化調整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並諮詢醫生以獲得適當的健康建議,預防痛風復發。 原文出處
一名64歲的陳姓婦女因反覆頻尿且伴隨下腹疼痛常跑廁所而感到絕望,於是前來新營醫院泌尿科求助,經醫師診斷為間質性膀胱炎。陳女士一開始曾透過口服藥物與膀胱灌注玻尿酸等治療方法其症狀都不見顯著改善,於是泌尿科張哲綱醫師建議陳女士接受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簡稱PRP)膀胱注射治療,治療約三次後其下腹疼痛感顯著下降,頻尿次數也比以往減少,陳女士回診時看見她滿面笑容。 PRP是增生治療的一種,其方法是透過抽取患者自身的血液,至精心設計的離心機加以離心後,萃取其中含血小板的血漿,這個成分當中含有患者自體的生長因子,當注射進入接受治療的組織後,可以促進細胞自行修復與再生,而達到「回春」的治療效果。 PRP注射治療在醫療界已經行之有年,舉凡骨科的退化性關節炎、皮膚科或整形外科的醫學美容,以及耳鼻喉科運用於中耳或聲帶的修復治療皆時有所聞。近年來,該治療的領域已經拓展至泌尿科,其面向包含難治型的間質性膀胱炎,若口服藥物與膀胱灌注玻尿酸等效果都不好可以考慮膀胱注射PRP。 另外,應力性尿失禁也是婦女最常抱怨漏尿的主要原因,患者可能會因為肚子一出力,比方打噴嚏或大笑而造成漏尿等困擾而不敢出門社交。若患者對於保守或藥物治療的反應不佳,或對目前醫學上建議應力性尿失禁患者可考慮接受的尿道吊帶手術感到懼怕,或患者身體狀況不適合開刀時,也可以考慮在尿道注射PRP治療,改善下半身不時會「溼答答」的情況。 在男性方面,也有許多研究針對PRP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做探討,透過在海綿體內注射PRP,以促進海綿體的血管組織再生還有修復陰莖血管平滑肌與神經,而達到可再重振雄風的效果。 新營醫院張哲綱醫師指出,PRP在泌尿系統的注射治療雖有侵入性,但是患者可以透過輕度麻醉(或稱舒眠麻醉)的方式來接受治療,建議患者術後住院觀察一天確認無其他併發症後再辦理離院手續,既舒適又有安全保障。 張醫師強調,目前新營醫院已經如火如荼的在進行PRP注射的治療,也積極的推廣該治療所帶來的效果與便利性。唯獨這項治療方式目前並無健保給付,屬於自費治療項目。患者若有任何相關問題或需要洽詢者,可親臨新營醫院泌尿科尋求協助。 原文出處
68歲男性患者長期患有心律不整,日前右腳突然變黑、冰冷且疼痛,忍了三天不見好轉,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腿動脈血管血栓堵塞導致血流中斷,右腳已陷入危險缺血狀態,隨時有截肢風險。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療團隊立即幫阿銘安排緊急取栓手術,清除血栓恢復血流,並進行筋膜切開術,減少缺血再灌注後的壓力增加及腫脹,成功挽救了病人的右腳。術後恢復良好,目前正接受後續治療與復健,行走能力逐步恢復中。 下肢動脈阻塞,警惕「腳中風」的危險信號!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介夫說,「腳中風」實際上是指下肢急性動脈阻塞,通常由血栓或栓塞所引發。當血液無法順利流至肢體末端時,會引發嚴重的缺血,進而導致組織壞死。根據2012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顯示,每年每一萬人約會發生1.5例下肢急性動脈阻塞,即使經過及時治療仍有2至3成的病人還是會面臨截肢的情況。 因此,及早辨識下肢動脈血栓的症狀,如:疼痛、皮膚蒼白、冰冷、麻痹、感覺異常、摸不到脈搏等緊急情況,須立即就醫治療,以提高肢體保留的成功率,若不及時治療,血流中斷時間過長,可能導致截肢,甚至死亡。根據2024年的美國心臟學會醫療指引指出,急性下肢缺血的治療效果與就醫時間密切相關。若未能在4到6小時內讓肢體再灌流,救回下肢的機會將大幅降低。 陳介夫指出,許多腳中風的病人往往合併有心律不整的問題,也是造成血栓形成的可能原因之一。心房顫動等心律不整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進而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因此,及早就醫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對於有心律不整風險的病人,定期檢查與適當的治療至關重要。陳醫師也提醒民眾,若有心律不整,遵從醫囑定時服藥是控制心律不整的關鍵,並能有效降低血栓風險。若發現肢體冰冷、劇痛、麻木或變色的情況,應立即就醫,切勿拖延,以免錯過寶貴的黃金治療時間。 陳介夫表示,針對下肢動脈阻塞的治療,取栓手術有多種方式可供選擇,根據病人的病情與阻塞位置,醫師會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常見的取栓方法包括傳統的外科取栓手術、微創的血管內治療,以及藥物溶栓。每種方法都有其適應症與風險,選擇取栓方式時,必須根據血栓的位置、大小及病人的全身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因此,提醒民眾在接受治療時,應與專業醫師充分討論,選擇最適合自身病情的治療方式,以確保最佳的治療效果。 原文出處
34歲王小姐是一位長年飽受偏頭痛之苦的醫護人員,自從她國中時期以來,每月都要忍受超過20天的偏頭痛折磨。在奇美醫院神經內科楊浚銘醫師建議下,王小姐接受了健保給付注射「CGRP單株抗體」藥物的治療,偏頭痛獲得大幅改善。 奇美醫院神經內科顧問醫師林高章指出,近年的研究發現CGRP(抑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是偏頭痛發作時很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能夠擴張血管並傳遞疼痛訊息。隨著醫療技術的進展,許多偏頭痛病人的治療也逐漸多元化,從一般常見的口服藥物,到後來也納入健保給付每三個月注射一次的肉毒桿菌素,以及健保針對難治型的慢性偏頭痛給付的CGRP單株抗體藥物。而2024年台灣衛生福利部也核准最新的口服CGRP受體拮抗劑,相信對全台約200萬名偏頭痛病人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雖然藥價不便宜但國外的治療經驗效果良好,對偏頭痛病人也是另一個選擇。 楊浚銘醫師說,偏頭痛是一種常見且會造成失能的疾病,全球有超過10%的人口受到其困擾。這種疾病不僅帶來強烈的頭痛,還可能伴隨噁心、嘔吐、視覺障礙等症狀,嚴重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然而,很多人對偏頭痛的了解仍然不足,導致病人往往無法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與支持。 楊浚銘醫師表示,「自己的頭痛自己救」,了解自身的頭痛觸發因素、選擇適合的方式、參與治療計畫和記錄頭痛日記,保持規律運動及充足睡眠,加上正念減壓,回診時和醫師一起討論,不相信偏方祕方,才是對抗偏頭痛最好的治療方式。 原文出處
台灣偏頭痛盛行率將近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大約每10到11個人,就有一個偏頭痛患者。年先生,正值壯年,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有偏頭痛的情況,他的頭痛會隨著心臟搏動而痛,痛起來連走路震動到都受不了,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長期自己買感冒藥水或止痛藥,有痛就吃。經過預防藥物治療以後,幾個月才發作一次,生活品質有很大的提升。 新營醫院神經內科王威仁醫師說明,偏頭痛的病因目前認為跟基因有關係,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偏頭痛類型,已經有發現特定的基因造成。另外貧血、賀爾蒙變化(如月經週期)、生活習慣(如熬夜)、環境因素(有機溶劑、煙味、乳酪、巧克力等等)等等是誘發因子。 因為頭痛無法從外觀看出來,所以偏頭痛的診斷需要病人很好的描述頭痛的位置、型態、嚴重程度、發作時間、前驅症狀、伴隨症狀、加重緩解因子等等。常常有病人來看診自述自己偏頭痛。(怎麼痛呢?我也不知道,就是很痛就對了。一次痛多久?很久!)像這樣的對話在看診的時候很常遇到,完全無法診斷。所以長期頭痛的病人,會建議寫頭痛日記,詳細記錄自己頭痛的狀況。就診時精確地描述,診斷及治療就能直達核心、無往不利。 王威仁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台灣偏頭痛盛行率將近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大約每10到11個人,就有一個偏頭痛患者。偏頭痛發作時,患者常常會痛到無法工作,甚至手機重度成癮患者都可能放下手機,只想休息。有些特殊的偏頭痛病人,甚至會有神經學症狀,例如半邊肢體無力,天旋地轉,走路不穩。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除了痛起來之後吃藥,其實偏頭痛是可以預防的。除了規律的生活作息、運動、避開誘發因子之外,有很多種藥物可以減少偏頭痛病人的發作頻率,如果一個月發作超過4次,一般就會建議使用預防用藥。常用的預防用藥包括鈣離子阻斷劑及癲癇藥等等。藥袋上面的適應症可能不會寫偏頭痛預防。如果遇到醫師開立的藥物適應症跟自己認知的不一樣,記得跟醫師溝通,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就不吃這些藥,轉而吃傷害更大的消炎止痛藥,甚至嗎啡類的止痛藥,進而傷胃、傷腎、甚至成癮。 原文出處
一位35歲的女性,長期左上腹痛以及胃酸逆流,經常在藥局自行購買胃散服用。上腹痛的情況時好時壞。某一次公司健康檢查抽血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抗體(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陽性,因此前來新營醫院肝膽腸胃科門診,經呂詠昕醫師問診及理學檢查後安排胃鏡合併切片檢查。檢查結果為輕度胃食道逆流、胃幽門糜爛、慢性發炎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病人在經過兩個禮拜的抗生素治療以及四個月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治療後,左上腹痛及胃酸逆流的情況漸漸改善,於第五個月安排碳13呼氣試驗檢查,確定胃內已經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呂詠昕醫師表示,幽門螺旋桿菌(以下簡稱幽門桿菌)是少數可存活於胃部的細菌。一開始會造成慢性胃炎,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可能進展成較嚴重的胃炎,比如說萎縮性胃炎或胃黏膜腸化生等癌前病變,再下一步就會進展成胃癌。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高達90%的胃癌和幽門桿菌感染有關,透過篩檢以及根除幽門桿菌,可大幅降低胃癌的發生,達到預防的效果。幽門桿菌確切的傳播途徑雖尚未定論,但已知幽門桿菌最重要的傳染途徑是經口傳染。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因此,透過幽門桿菌篩檢,不僅是保護個人、更是保護一個家族的健康。 幽門桿菌的症狀? 90%的人會有慢性胃炎、10%會發生胃潰瘍、10%會發生十二指腸潰瘍1-4 %會發生胃癌胃酸逆流、上腹痛。 幽門桿菌的診斷方式: 一、非侵入性方式 1、碳13尿素吹氣法: 是目前準確度最高的檢測方式,亦可用於評估除菌後效果。不過檢驗前,受檢測者須停用質子幫浦抑制劑(PPI)至少2週,抗生素或鉍劑則至少需停用4週,檢測費用在三種檢測方式中為高。 2、糞便抗原檢測: 可以了解幽門桿菌感染的狀態,也可於除菌後用來評估除菌效果,檢測費用相對較低。 3、抽血檢查: 可以檢測曾經或持續有幽門桿菌感染,但因為無法區分是目前仍然帶菌還是因曾經感染過而產生的抗體,所以抽血檢驗陽性者,會再以碳13尿素吹氣法或幽門桿菌糞便抗原檢測,確認陽性後,再給予幽門桿菌根除治療,檢測費用在三種檢測方式中最低。 二、侵入性方式(有上消化道不適症狀及胃癌高風險者) 1.胃鏡切片: 經病理醫師在顯微鏡底下發現幽門桿菌:較不易受到藥物影響 2.胃鏡切片幽門桿菌快篩: 須停用質子幫浦抑制劑(PPI)至少2週,抗生素或鉍劑則至少需停用4週。 呂詠昕醫師指出,一旦篩檢出幽門桿菌陽性,建議接受除菌治療。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10-14天之鉍劑四合一治療或14天之非鉍劑四合一治療。部分的病人在除菌治療期間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包括嘴巴有苦味、噁心、嘔吐、頭暈、腹部不適、腹瀉、食慾不佳等,服用鉍劑的人,排便顏色會較深,甚至是黑便,此為鉍劑代謝後的變化,非消化道出血。若病人出現嚴重無法忍受的副作用,以及全身紅疹、搔癢、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則建議盡快停藥,回門診調整藥物種類。 由於家庭成員的交互感染亦是再感染的原因之一,因此,呂詠昕醫師建議帶菌者成功除菌後,須注意個人生活及飲食之衛生型態改善,同住的家庭成員亦可考慮接受篩檢,以降低新感染或除菌者再感染的風險。 原文出處
50歲的陳先生,長期有胃酸逆流至喉嚨症狀,至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就診,經胃鏡檢查,被診斷為巴瑞特食道。醫師建議陳先生長期規律服用氫離子阻斷劑,並定期安排胃鏡追蹤,以評估巴瑞特食道的變化。持續藥物治療4個月後,陳先生的症狀穩定控制,但只要服藥時間不對或漏服一天,火燒心的不適感就會迅速發作,他也非常擔心病變的可能性。醫師詳細評估並完整討論後,進行結合射頻燒灼術和內視鏡抗逆流的手術。術後2個月進行胃鏡追蹤,陳先生的巴瑞特食道幾乎消失,病理切片未發現異常細胞,整體症狀顯著改善,也不再需要服用氫離子阻斷劑。 巴瑞特食道是指食道細胞病變。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謝名宗醫師表示,近年由於飲食文化改變和生活步調加快,台灣胃食道逆流的發病率已接近30%。胃食道逆流不僅對日常生活造成不便,還可能引發食慾不振、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嚴重時,更可能導致食道潰瘍、巴瑞特食道,甚至食道癌。 治療胃食道逆流方面,氫離子阻斷劑一直扮演重要角色,能顯著改善症狀並預防巴瑞特食道的惡化。而隨著內視鏡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現今射頻燒灼術能有效去除巴瑞特食道病灶。2024年美國胃腸病學會指引中,建議儘量採用射頻燒灼術,去除巴瑞特食道細胞病變的病灶。此外,內視鏡抗逆流手術可在胃部高位處進行電燒或黏膜切除,而改善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食道射頻燒灼術,適應症為產生細胞病變的巴瑞特食道,在麻醉的狀態下,透過胃鏡將金屬導電片放進食道,觸碰病灶位置,進行燒灼並移除病灶。內視鏡抗逆流手術,適應症為胃食道逆流,在難治性胃食道逆流(藥物治療無效者)也能達到60~70%的成功率。這二項手術都是全身麻醉的內視鏡手術,術後大多能快速恢復。 謝名宗醫師提醒,儘管手術能顯著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和巴瑞特食道,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仍然非常重要。進食時要細嚼慢嚥、避免暴飲暴食、減少糖類和咖啡因的攝取,保持充足睡眠和進行適度運動,能延長手術的效益並防止症狀復發。 原文出處
56歲的楊先生罹患糖尿病超過十年,長期以口服藥控制,至診所定期追蹤。最近出現尿液中泡泡增多及雙腳水腫情況,轉至成大醫院腎臟科就醫,經檢驗後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變合併慢性腎臟病第四期,藉由飲食調整、藥物治療及衛教,楊先生的水腫情況逐漸改善,腎功能也沒有持續惡化。 成大醫院腎臟科林威任醫師表示,台灣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根據統計,台灣第2型糖尿病患者由2011年時的166.5萬,增加至2021年的245.7萬人,預估2030年將會增加至300萬人。高血糖對血管造成傷害,導致各種大小血管病變,包括:心血管疾病、周邊動脈病變、中風、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腎病變等。糖尿病患者約有20至40%會發展成糖尿病腎病變,而糖尿病腎病變則是導致洗腎的主要原因之一,約占40至50%。 林威任醫師說明,糖尿病腎病變分為五個時期: 第一期:高過濾期。腎絲球過濾率會上升,但其實是加重腎臟的工作負擔,腎臟會變大;這時期大多數患者身體沒有不適,有些人會一直停留在第一期。 第二期:靜止期。大約20至40%患者可能進入第二期,此時腎絲球組織開始出現病理變化,但白蛋白未從尿液中流失;患者也不會有明顯症狀。 第三期:微白蛋白尿期。這時期進入糖尿病腎病變,尿液檢測會出現輕微蛋白尿;如果患者控制血壓及血糖在良好範圍內,在此時期是可以逆轉的。 第四期:巨量尿蛋白期。此時腎絲球持續受到損害,病理變化更加劇烈。有些患者會產生高血壓,而對腎絲球進一步傷害。患者開始出現泡泡尿、水腫等症狀,腎功能也會逐漸惡化,腎絲球過濾率每年以10至12的速率下降。 第五期:末期腎臟病變。腎臟已經無法有效排除身體中有害物質,腎衰竭的症狀產生,病人將依賴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維持生命。 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過往集中在控制高血壓和高血糖。有一部分患者難以穩定控制,近期的新型藥物開啟了治療可能性,特別是第二型鈉-葡萄糖轉運通道抑制劑(SGLT2抑制劑)和新一代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MRA)等藥物,不僅可以延緩腎功能惡化,還能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SGLT2抑制劑可減少腎臟對糖和鈉的再吸收,促進尿液中糖和鈉的排泄,而降低血壓、減輕腫脹,並減少腎臟負擔。而新一代MRA能阻斷礦物質皮質激素在腎臟中作用,減輕腎臟損傷,也對心血管系統產生積極的保護作用。 林威任醫師提醒,對於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早期介入治療至關重要。配合專業團隊的衛教和藥物治療,可以有效保護腎臟和心血管健康,也避免惡化至腎衰竭及洗腎。 原文出處
8歲的林小妹妹,是一名可愛的小學生,一年前在學校不慎跌倒,右臉頰遭撞擊造成深部外傷,如今傷口雖已癒合,卻留下長達約7公分血管增生型的紅色明顯疤痕,因擔心別人異樣眼光,上下課時總要隨時配戴口罩,為此家長帶著林小妺妺至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主治醫師葉敬淳門診求診,葉醫師檢查後安排雷射療程,林小妺妺的臉頰疤痕明顯改善,也恢復往日的活潑。 36歲的唐先生,服務於臺南科學園區某科技大廠,二年前在工作時不慎遭強酸化學藥劑灼傷,造成右手腕三度化學燒傷,如今傷口雖已癒合,卻留下約長7公分、寬3公分紅色疤痕且過度增生,並伴隨著疼痛與搔癢不適,生活極為不便。日前至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主治醫師葉敬淳門診就醫,在接受壓力衣使用與雷射療程後,疤痕顯著改善,疼痛症狀減輕,生活品質大為改善。 傷口癒合三階段,疤痕增生不再恐怖! 疤痕是皮膚受傷後的自然癒合過程,但對於許多人來說,疤痕不僅影響外觀,也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困擾。疤痕的形成與傷口的深度、位置、大小、感染、發炎等因素有關,而個人的年齡、體質、生活習慣等也會影響疤痕的增生程度。因此,對於疤痕的照護,預防跟治療應並重,才能有效減少疤痕的不良影響。 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主治醫師葉敬淳說,傷口癒合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發炎期、增生期和成熟期。發炎期是傷口剛發生時,會有紅、腫、熱、痛等症狀,持續約三天;增生期是傷口開始癒合,會有新生的血管和膠原蛋白填補傷口,持續約三個月;成熟期是傷口完全癒合,膠原蛋白逐漸重組和降解,持續約一年。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膠原蛋白的生成和降解失衡,就可能導致疤痕增生,形成凸起、硬化、色素沉澱等問題。 傷口護理四大秘訣,不留痕跡的關鍵在這裡! 葉敬淳醫師指出,疤痕的預防要從傷口發生時就開始,傷口的處理和縫合技術也很重要,應該選擇合適的縫合材料,減少傷口的張力,並及時拆線。此外,好的傷口護理才能避免傷口感染或發炎,減少疤痕的機會。因此的管理過程很重要,要保持傷口的清潔和濕潤,遵循醫療建議更換敷料,並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菸、酒、辣椒等)及激烈運動,以免拉扯傷口影響癒合過程。傷口護理目標是為身體的自然癒合機制創造一個最佳環境,減少感染和隨後的疤痕風險。 除了傷口照護,葉醫師也建議,傷口癒合時,可著重在最小化疤痕外觀的介入措施。可使用一些預防性的治療方法(例如:肉毒桿菌素、雷射、皮下注射產品等)或是使用一些新興的治療方法(例如:再生生物材料、細胞因子、生長因子、細胞外成分等),這些方法可以促進組織的再生,而達到無疤癒合的效果。一般來說,最常用的是矽膠、維生素E、植物提取物等外用治療方法。手術後七到十四天,就可以開始使用疤痕矽膠產品(例如:矽膠凝膠或矽膠貼片),來預防疤痕的增生。 矽膠產品能維持角質層適當的保水度讓膠原蛋白能正常地生成及排列,並改善因疤痕造成的紅、腫、搔癢、疼痛等不適感。矽膠產品的使用要持續不間斷,每天至少使用八小時,並持續三到六個月以上,才能達到最佳的疤痕照護效果。 如果疤痕已經形成,或是想要加速疤痕的淡化,葉醫師表示,可以考慮美容醫學無創技術來協助,如雷射光療、電波拉提、肉毒桿菌、玻尿酸等,針對不同類型的疤痕,如紅疤、黑疤、凹疤、凸疤、蟹足腫等,提供個別化的治療方案,改善疤痕的外觀和質地,提升病人的自信和生活品質。 葉敬淳醫師提醒,疤痕的形成和治療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抗疤痕,預防跟治療並重,需要多方面的方法和策略。需要結合良好的初始傷口護理、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以及在必要時針對性的治療。因此病人與醫護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以制定一個考慮到每個人疤痕的獨特方面和整體健康的治療計劃,可以減少疤痕對美觀和個人生活質量的影響。目前,醫學界對於疤痕的預防和治療都有不斷的研究和進展,但仍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和挑戰。希望未來能有更有效的方法,讓傷口癒合後不留痕跡,讓人們擁有健康和美麗的皮膚。 原文出處
78歲的謝女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2年前因肺炎住院治療,合併急性肺水腫惡化,導致呼吸衰竭,隨即接受氣管插管,進入加護病房照護。治療後肺炎改善,而肺水腫以利尿劑藥物處置,持續調整下情況仍反覆不穩定;以胸前及經食道心臟超音波仔細檢查,發現二尖瓣膜有連枷式脫垂併嚴重二尖瓣逆流,故與心臟外科醫師討論手術事宜。考量謝女士高齡及各項共病,手術風險過高,團隊與家屬詳細討論後,採行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術。術後恢復良好,立即脫離呼吸器,各項生理指數也都改善,出院後定期回門診追蹤,健康狀況維持良好。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陳則瑋醫師說明,心臟衰竭的典型症狀表現為「喘」、「腫」、「累」等,各種成因需透過詳細的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及相關診療等過程確認,再給予適當地處置,冠心病、三高、心律不整或嚴重瓣膜性心臟病,都可能導致心臟衰竭。以二尖瓣嚴重逆流來說,若是合併心臟衰竭,很可能惡化至需住院治療,愈晚介入治療預後則愈差;根據美國近期統計,整體死亡率五年高達五成。 嚴重瓣膜性心臟病標準治療方式包含了心臟衰竭用藥、傳統手術及經導管修補術。為了減緩嚴重的三尖瓣逆流心臟衰竭造成的水腫,標準治療常需搭配利尿劑,而使患者在腫脹與如廁之間穿梭,大大影響生活品質。若是進行手術的風險較高、不適宜或不願意開刀患者,過往會持續以藥物控制,但藥物治療效果仍然有限。 陳則瑋醫師表示,隨著儀器的改進與大規模研究的證實,經導管二尖瓣膜與三尖瓣膜修補術是現今導管治療的新利器,近幾年已獲得歐盟和美國標準規格認可,手術成功率都能達到九成五以上,大幅改善症狀,對預後有幫助,也提升患者生活滿意度。 高齡者或有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肺疾病等多重合併症患者,都是手術高風險族群。針對不同患者的各種狀況,心臟內外科團隊會詳細整體評估,並和患者充分討論後,共同決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