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已找到 20 則相關結果
過去有腎結石病史的55歲高先生日前出現腰痛、背痛,他以為是結石復發,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但在做了影像檢查後,卻發現腰痛背痛不是腎結石造成的,而是腹部有顆8公分大的腹主動脈瘤。考量腰痛症狀逐漸加劇可能是即將破裂的徵兆,高先生被轉至急診接受進一步治療。經心臟外科醫師評估,由於這顆腹主動脈瘤的型態少見特殊,緊臨重要血管,所以無法置放一般的腹主動脈支架,加上病患年紀相對年輕,起初建議選擇傳統的開腹手術將主動脈換成人工血管;然而高先生卻在急診發生心絞痛,心導管檢查發現冠狀動脈嚴重阻塞,若此時執行開腹手術,將有高度可能併發心肌梗塞。進退兩難下,心臟血管外科楊凱文醫師以微創手術替病人置放難度較高且臨床較少使用的T分枝主動脈支架先避免主動脈瘤立即破裂的風險,再於術後十四天執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同時解除主動脈瘤破裂和心肌梗塞的危機。 主動脈是供應人體血流的主要大血管,依部位可分為胸主動脈跟腹主動脈,當血管壁因為疾病或老化退化變形、變薄或膨出,就會形成主動脈瘤。楊凱文醫師指出,男性發生腹主動脈瘤的機率是女性的四至五倍,且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大於65歲的男性約有5-8%的人有腹主動脈瘤,其餘則是好發在抽菸、三高控制不良、其他心血管疾病或家族史的人。腹主動脈瘤通常不會有症狀,除非是大到壓迫其他器官組織,或是已經破裂和即將破裂才會出現症狀,且症狀皆不明確,從肚子痛、腰痛、鼠蹊部痛到大腿痛都有可能,因此容易跟類似疾病混淆而延遲診斷,若是破裂則會大出血,此時未手術的死亡率將高達100%,即便手術死亡率也高達50%,可以說是人體的隱形炸彈。 醫療技術進步目前腹主動脈瘤多以傷口小、治療跟恢復速度快的支架置放為主流治療方式,但這種支架僅限於離附近重要血管間尚有一段距離的腹主動脈瘤。楊凱文醫師說明:「腎動脈、上腸繫膜動脈是腹主動脈上的重要血管,這名病人的主動脈瘤緊緊貼合兩條腎動脈,放一般支架會擋住重要血管的血流,犧牲掉腎臟,所以不適用傳統的主動脈支架;但開腹手術會增加心臟負擔及耗氧量,病人的冠狀動脈阻塞,無法提供相應血流便會缺血,極高機率併發急性心肌梗塞。」 而T分枝主動脈支架的特點是上面有許多孔洞,即便架到高處,也不會擋住重要血流,然而手術方式相較一般的腹主動脈支架複雜,要先以將導管從鼠蹊部穿刺,伸入腹部撐開支架,而後再從鎖骨下開一小切口,將導線送至腹部,在複合式手術室內透過X光導引找到支架孔洞,讓支架分別置入每一條重要血管內,藉此維持血管通暢。手術相當順利,術後十四天,高先生再次接受開胸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恢復良好,平安出院,未來不用擔心突發性的急性心肌梗塞。 T分枝主動脈支架並非新技術,但因置放過程相對複雜且傳統主動脈支架和傳統手術同時無法施行的案例不多,所以臨床實際使用此技術的案例較少,而除此類患者外,也適用於複雜型的腹主動脈瘤或合併胸腹主動脈瘤的患者。防患未然,根據國際治療準則,女性5公分以上的腹主動脈瘤或男性5.5公分以上就必須積極治療,以免增加破裂風險。楊凱文醫師提醒民眾,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都相同,高危險族群建議戒菸並將三高控制好,若曾在檢查中發現動脈瘤,務必定期回診追蹤確認是否變大,及早發現與治療。 原文出處
對於高齡患者來說,癌症治療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恐懼常常帶來巨大的壓力與焦慮,特別是傳統治療方法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和嚴重副作用,對患者的身心都是一大負擔。因此,尋找既能有效控制腫瘤又能減少副作用的治療方式,成為臨床上的重要課題。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謝忱希主任表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以其高度精確、效能卓越、副作用低等優點,為高齡癌症與腎臟腫瘤患者提供了非侵入性的治療新曙光。 75歲的宋女士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以及慢性腎病,過去追蹤腎功能指數(血清肌酸酐, Creatinine)維持在1至2之間。今年3月,由於出現血尿及尿量減少,被轉診至急診,同時血清肌酸酐指數飆升至4.61。經影像學和病理診斷確診為第三期右側腎盂泌尿上皮癌。由於宋女士年事已高且希望保留器官,經醫療團隊的泌尿科曾一修醫師、腫瘤科暨血液科病房主任鄧仲仁醫師及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醫師討論後,決定對右側腎盂腫瘤進行5次SBRT治療,並合併化學藥物治療。 在醫療團隊的密切合作下,宋女士的療程順利在兩週內完成,過程中病患耐受良好,僅出現輕微的疲憊副作用。三個月後的磁振造影檢查顯示,原本約六公分的腎盂腫瘤已完全消失,內視鏡檢查顯示右側腎盂與尿管內膜僅有輕微腫脹,尿液細胞檢查未發現腫瘤細胞。後續的腎功能指數穩定維持在2左右,且宋女士的日常生活未受影響。曾經因診斷的憂心隨著療效的顯現而煙消雲散,宋女士也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曾一修醫師指出,腎盂泌尿上皮癌約佔腎臟腫瘤的5%至7%,占所有泌尿上皮癌約5%,且該疾病在男性中的發生率高於女性。其危險因子包括抽菸、接觸化學物質、慢性尿毒症、烏腳病流行地區、有家族史及曾罹患下泌尿道上皮癌的患者等。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約15%的患者並無症狀,通常是在其他檢查中偶然發現。大部分患者多以無痛性血尿來表現,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腎積水、腰痛、疲倦、貧血、體重減輕或因骨頭轉移而引起的骨痛等。初步篩檢方式包括一般尿液檢查、細胞病理學檢查、超音波及靜脈腎盂造影。診斷泌尿上皮癌則以泌尿內視鏡加上組織切片診斷為主。 治療腎盂泌尿上皮癌的方法包括外科手術、化學療法、放射治療、免疫療法和激素療法等。曾一修醫師表示,目前手術仍是治療腎盂泌尿上皮癌的主要方式,需切除整個腎臟、全部輸尿管及包圍腎臟的脂肪。透過達文西機器人輔助式手術可以減少手術疼痛、出血量及傷口大小,但對於高齡及多重共病的患者而言,手術仍可能伴隨較高的風險和副作用。幸運的是,利用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對腎臟腫瘤透過影像導引提供非侵入式、高精準度治療、超短治療時程、高局部控制率,且治療後5年內未見腎功能惡化。 謝忱希主任說明,醫療團隊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最適合的治療計劃,以減輕患者的壓力和不適。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具有多項優點,首先,其高精準度能將放射劑量集中在腫瘤區域,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周圍健康組織的損害,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其次,SBRT的高效能使得治療次數大幅減少,患者通常只需接受1到5次治療即可獲得良好效果,大幅縮短了療程時間。最後,SBRT在治療過程中及治療後的副作用顯著減少,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預防腎盂泌尿上皮癌的關鍵在於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定期檢查。謝忱希主任呼籲,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非常重要,包括血液檢查、尿液檢查、腹部超音波檢查或其他影像學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在飲食方面,應保持清淡且營養均衡,避免長時間憋尿。此外,應謹慎使用藥物,避免隨意服用成藥或接受不必要的激素治療,以免增加癌症風險。 原文出處
進入炎熱潮濕的夏季,加上全球暖化勢不可擋,近年來台灣的高溫和極端高溫天數不斷增加。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張閎斌指出,因熱急症前來急診的民眾數量也不斷上升,高溫和高濕度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張閎斌醫師表示,人體會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等方式來維持體溫恆定。然而,當外界溫度高於體溫時,「輻射」、「傳導」和「對流」這些散熱方式會失效,加上高濕度時,人體透過出汗「蒸發」來散熱的效率也會降低。因此,當人體暴露在高溫、高濕度環境下,就可能會出現各種熱傷害。 張閎斌醫師說明,在急診醫學裡,熱傷害急症可區分為5種: 「熱中暑」:很多民眾會誤解中暑的定義,其實,「熱中暑」是熱急症中最嚴重的一類,指的是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失效,出汗蒸發無法有效散熱,導致核心體溫升高超過40.5℃,引發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症狀包括躁動、迷糊、抽搐和昏迷等。如果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永久性損傷,且死亡率較高。 「熱水腫」:常發生在手或腳,特別是老年人在經過長時間交通旅途後,也可能出現在從寒冷環境回到溫暖地區的年輕人身上。由於皮膚血管擴張和組織液滯留所致,通常幾天內會自然消退,但少數可能延遲至六週。建議可抬高腿部並穿彈性襪以促進回流。 「熱痙攣」:容易發生於濕熱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的人。因大量出汗導致水分和電解質流失,腿部、肩膀或腹部會出現抽筋,可能持續達15分鐘。應將患者移至陰涼處,並給予鹽水或運動飲料。若出現小腿痙攣,可抓住腳趾向上翹,腳跟下蹬,同時伸直膝關節。如抽筋持續不止,需送醫處理。 「熱暈厥」:可能於熱環境中長時間站立時發生,因下肢靜脈血液滯留引起姿勢性低血壓。只需將患者移至陰涼處平躺並補充水分,通常短暫休息後症狀會很快消失。 「熱衰竭」:常發生於高溫環境中,或因空氣不良而大量流汗,導致水分和電解質流失。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皮膚濕冷、虛弱、脈搏快而弱、姿勢性低血壓、暈倒和視力模糊;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超過40C,意識清醒。應迅速將患者移到陰涼處平躺,保持呼吸通暢,可慢慢補充運動飲料,降溫後迅速送醫。 張閎斌醫師呼籲,民眾應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長時間活動,隨時補充水分,穿著寬鬆、透氣且淺色的衣物,保持良好的空氣流通。此外,也要避免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獨自工作,最好能以團隊方式合作,以避免可能的不幸發生。在炎熱天氣中,定期休息並避免過度勞累也十分重要,以維護身體健康。 原文出處
長期抽菸的53歲鍾女士素來沒有心臟疾病,但日前在全身檢查中發現心臟主動脈根部居然有顆大達5.3公分的主動脈瘤,於是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楊凱文醫師的診間。進一步檢查後,發現鍾女士除了有主動脈瘤外,還伴隨主動脈瓣逆流的問題,於是楊凱文醫師替她施行主動脈根部瓣膜保留置換術,免除主動脈瘤不定時破裂的死亡風險外,未來鍾女士也不用煩惱心臟因長時間逆流而衰竭的可能。 主動脈是人體重要的大血管,心臟有三片主動脈瓣,正常的情況下,心臟收縮時瓣膜會打開,將血液輸送到全身,舒張時血液回流,但因為瓣膜關閉,所以血液不會逆流回心臟。若是主動脈瓣膜在心臟舒張時未關閉,血液灌回心臟,長久下來就會增加心臟壓力及負擔,進而導致心臟日益漲大、衰竭。 楊凱文醫師說明:「根部的主動脈瘤因為鄰近主動脈瓣,當主動脈根部擴大的時候,原本緊密貼合的瓣膜葉片因為形狀改變,無法緊密貼合,就會導致逆流。過去的研究報告指出大約50至80%的主動脈根部瘤患者會有某種程度的主動脈瓣逆流。」產生主動脈瘤的原因包含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基因遺傳、先天性雙葉主動脈瓣等,可是無論是主動脈瘤或是重度以下的主動脈瓣逆流病人大多一開始都不會有明顯症狀,而臨床上則是建議主動脈瘤要是大到5.5公分就要進行手術,在特定的病患(包括馬凡氏症候群及其他遺傳性主動脈病變,或者本身就因為主動脈瓣膜病變要接受心臟手術的病患)甚至在4.5公分便可建議接受手術。 在過去,主動脈根部瘤合併主動脈瓣逆流多會以置換主動脈瓣的方式來治療,病人可以選擇機械瓣膜或生物瓣膜,前者的好處是幾乎不會損壞,但是病人要吃一輩子的抗凝血藥;而生物瓣膜雖然不用吃抗凝血藥,可是使用壽命有限,大約十五至二十年就會可能退化損壞,得再次手術。 楊凱文醫師表示,主動脈瓣修補手術近年來不管是在國外或國內都日漸盛行,原因是因為若能將病人原有的瓣膜修補好,就能讓病人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不用再次手術或長期服藥。以鍾女士為例,因為53歲尚屬年輕,且她之所以會逆流單純是因為主動脈根部瘤影響瓣膜形狀所致,瓣膜本身的功能是正常的。因此楊凱文醫師在病人心臟停跳後,先將擴大的主動脈根部及升主動脈切除,再使用人工血管重建主動脈根部後,再將病人原本的主動脈瓣植入人工血管中,接著調整瓣膜形狀確保瓣膜的閉合功能,並在心臟重新起跳後直接術中透過經食道心臟超音波確定病人的瓣膜功能。術後約一周,鍾女士順利出院,目前恢復良好,定期回門診追蹤。 楊凱文醫師提醒,抽菸、喝酒及三高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險因子,若想避免心血管疾病,就要嚴格控制並定期回診。許多心血管疾病初期沒有症狀,等到有症狀時多已嚴重,若是民眾在健檢中意外發現自身有主動脈瘤或逆流情形,務必定期追蹤,若醫師建議手術也要儘早處理,才能防患未然。 原文出處
頭痛原因極為複雜,可能的病症多樣化,檢查和治療都不容易,許多人都只能與之和平共存,除了慢性頭痛,如果是突發性的劇烈頭痛,就必須認真對待。84歲范姓婦人,日前因為劇烈頭痛持續兩個禮拜到台北慈濟醫院就醫,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發現她顱內內頸動脈有顆達4毫米且形狀不規則的動脈瘤。為避免動脈瘤破裂造成顱內出血,影像醫學部神經影像科主任阮郁修醫師透過最新型的雙向血管攝影機,以微創僅0.5公分的切口自鼠蹊部伸入導管,執行「支架輔助線圈栓塞手術」,阻斷動脈瘤的血流供應,進而讓動脈瘤栓塞,讓范奶奶不再為頭痛所苦,同時解除動脈瘤破裂可能造成的中風危機。 「動脈瘤」是人體的動脈管壁長時間因為血流衝擊導致壓力不平衡,產生的氣球狀突起,常見發生部位有腦部、胸部、腹部。阮郁修主任指出,動脈瘤的發生原因包括長期高血壓、抽菸、高血脂、糖尿病、吸毒或自體免疫疾病病人,且女性多於男性,發生率比約為2比1若是停經後女性則是高達3比1,且媽媽遺傳給孩子的機率也較高。由於有8成的動脈瘤沒有症狀,所以大多病人是在腦部高階影像檢查中檢查出來,至於是否需要積極治療,必須由醫師評估動脈瘤的大小、位置和形狀決定。 一般而言,動脈瘤只要沒有破裂,大多可以透過血管內栓塞治療,執行方式與心導管雷同,即是從鼠蹊部大血管置入導管與導絲,導管和導絲就像手術醫師的雙手,巧妙且精細地將支架置放於動脈瘤口隨後再將線圈塞入動脈瘤中,阻擋血流。而後人體的內皮細胞會沿著支架生長,大約半年的時間,栓塞效果就可達到最佳。過往醫材不如現在進步,導絲、線圈或支架較硬,在執行手術時可能造成動脈瘤破裂,或是無法栓塞得緻密,導致手術中有相當程度的併發症且復發率高達15至20%;而今醫療進步,不但相關醫材改良,減少了上述風險,降低復發率,更可以透過先進的影像儀器提高手術安全和成功率。 阮郁修主任提到,台北慈濟醫院引進的雙向血管攝影機擁有大螢幕、高解析度和輻射劑量低三個特點,腦部動脈瘤通常在2至4毫米,所以在新型儀器的高清顯像下,醫師可以看得很清楚,且因為儀器具有兩個攝源,能夠在操作手術時看到兩個不同面向的情況,避免導絲刺穿動脈瘤或小血管。此外,輻射劑量較舊型儀器降低至少30%,醫療人員與病人的安全都得以提升,手術時間縮短約三分之一,也縮短了病人的麻醉時間。 台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於今年1月引進新型的雙向血管攝影機,將之應用於全身各處血管病灶的診斷與治療,進而提升病人的手術安全及效果。阮郁修主任提醒民眾,動脈瘤破裂就是出血性腦中風,死亡率高達三成以上,且會造成肢體上和認知功能上的障礙,因此戒菸、控制血壓、穩定血糖可以預防動脈瘤的產生,若是有家族史的女性可以接受腦部高階影像檢查,提早發現,及早治療。 原文出處
高齡82歲的黃爺爺前陣子開始,只要上廁所肛門就會出血,用手摸還摸得到一小肉塊,但他總以為是痔瘡,將小肉塊推回去就好。然而出血情況持續將近一個月,在家人的堅持下黃爺爺才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就醫。大腸直腸外科陳莊偉醫師檢查發現,黃爺爺的口中的肉塊並非痔瘡,而是一顆4.6公分大的息肉在直腸裡面,且形狀寬扁,無法透過大腸鏡切除。考量息肉位置在距離肛門口5公分的地方,陳莊偉醫師以經肛門微創手術替他切除息肉,因為這是一種經人體自然孔道的微創手術,經由肛門的自然孔洞,配合3D內視鏡影像系統,黃爺爺術後完全沒有腹部或其它額外傷口,恢復得很快,隔天就出院,不再為如廁出血所苦。所幸最後病理報告為大腸原位癌,不需化療或放療,只需要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直腸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長度因每個人生理結構不同而有差異,約略在12至16公分不等,由於位於狹窄的骨盆腔內,周圍同時有膀胱、輸尿管、攝護腺或子宮卵巢,因此若有腫瘤或息肉要切除並不容易。陳莊偉醫師說明,簡單直腸息肉可以在大腸鏡檢查時一併切除,而複雜的腫瘤或息肉就要透過腹腔鏡手術或傳統手術來處理,不過就必須連帶切除部分腸段並進行腸吻合,術後可能發生腸道癒合不良滲漏的風險或可能需暫時依賴腸造口排泄,相當不方便。而經肛門手術的好處是利用肛門的自然孔洞,無須另做腹部切口及腸段切除手術,但是以直腸腫瘤來說,傳統的經肛門手術只能針對小於3公分和周徑小於直腸30%的腫瘤,且必須在離肛門口8公分的位置才能執行,而做法與痔瘡手術類似,即是將肛門口撐開伸入器械處理,所以光線無法照進去、視線範圍有限、助手協助受阻都會影響手術效果。 而經肛門微創手術的好處是結合了內視鏡影像系統和特殊手術操作管路,但凡在距離肛門口15公分內,未達乙狀結腸的直腸病灶都能處理。因為微創方式不會傷害到肛門括約肌,而且在3D內視鏡影像系統與4K高畫質放大螢幕的協助下,醫師和助手的視野範圍不再受限。陳莊偉醫師表示:「經肛門微創手術的操作是採單孔腹腔鏡的形式,所以有其難度,但對已孰悉腹部單孔腹腔鏡手術之專業醫師而言並不困難,可以提供病人復原快以及安全、預後更佳的治療。」經肛門微創手術的適應症涵蓋:早期直腸癌、直腸困難息肉(大於3公分或形狀扁平息肉)、黏膜下腫瘤如腸胃道基質瘤或內分泌神經瘤等,術後病人肛門功能得以完整保留,且有失血量少、減輕疼痛、縮短手術和住院時間、不必切除腸段、避免腸造口等優點。 為了提升直腸腫瘤或困難息肉患者的治療預後,台北慈濟醫院積極發展經肛門微創手術,自2011年至今,治療年齡層橫跨33歲至91歲,目前已完成超過150例手術且所有病人預後都相當好。陳莊偉醫師提醒,直腸癌占大腸癌約3成,早期直腸癌則占其中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若能在早期就手術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而直腸困難息肉則有2成左右是惡性可能,不可不慎。醫學的進步使過去必須要切除腸段的手術如今可以透過自然孔洞就能治療,所以民眾更要保有健康意識,50歲以上是大腸直腸癌的好發族群,因此50至75歲的民眾可享政府2年1次的糞便篩檢,若有陽性則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此外,痔瘡的出血是黏膜破損所致,大都是短暫間歇出血,若如廁出血超過2週或是大量出血,就要及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原文出處
47歲的鄭先生在去年10月下旬出現莫名持續頭暈及嘔吐的症狀,甚至頭暈目眩跌倒,儘管當時有去醫院檢查,卻無診斷出任何異常,10月底時突然出現左上肢無力偏癱、說話口齒不清等症狀,所幸當時正在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看診,醫護人員察覺異狀後立刻送鄭先生去急診,緊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發現是出血性腦中風,會診神經外科並轉入加護病房,經處置後,於11月中順利出院。 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顯中表示,鄭先生為自發性出血性腦中風,經電腦斷層檢查,本次出血位置在腦部基底核區域,血塊大小雖不需要緊急開刀,但仍持續對腦組織造成壓迫,與家屬溝通討論後,決定先用降腦壓及降血壓藥物控制,並於11月1日進行ROSA機器人立體定位血塊抽吸手術,在機器人精準定位的輔助下,順利抽出血塊。兩天後鄭先生的上肢功能就逐漸恢復,講話口齒也變清晰,並於11月21日順利出院,開始展開復健療程,1月底時可自行至診間回診,如今恢復狀況相當良好。 陳顯中醫師指出,在台灣,腦中風大致可分為出血性與梗塞性兩種,其中出血性的占比約莫三成,依病人出血大小、損傷區域會有相對應的治療策略,但主要還是在血壓及腦壓控制,減少再出血的機會,而腦傷嚴重程度、後遺症也因此有所不同,因此,後續三至六個月的黃金治療期間也得持續復健。 陳顯中醫師表示,鄭先生屬於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最常見自發性腦出血的主因,與本身體質,或血壓控制不佳相關,初步判斷,早先的頭暈、嘔吐也可能與血壓控制不當有關,這次手術能順利完成並在短時間內復原良好,真的相當幸運,也建議鄭先生務必遵守醫囑控制血壓,避免二次中風。 根據統計,腦血管疾病長年盤據十大死因前段班,也是國人失能的主因,平均每年奪走一萬人的性命,也同時影響著無數的家庭,為避免陷入「一人中風、全家發瘋」的窘境,雙和醫院呼籲,民眾除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有問題快打119」的口訣來提升對腦中風的警覺外,更得重視自身健康,從防止腦中風發生做起。雖然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但卻能透過維持健康、規律的生活型態來預防,實行「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有三高病人要定時服藥及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等,家中如有相關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有長期頭痛、頭暈或其他神經學症狀,建議前往神經外科門診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原文出處
67歲的李先生兩年前開始有左耳聽力下降的情況,時常聽不清楚家人說話的聲音,原以為是年紀漸長所導致的老化性聽力障礙,因此並不以為意。直到半年前情況越發加重,甚至時常聽見「嗡嗡嗡」的雜音,加上四肢出現麻刺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李先生才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門診。透過小腦核磁共振檢查,徐賢達主任確認李先生罹患的是「聽神經瘤」,遂安排「耳朵後入路手術」將腫瘤移除,術後李先生恢復狀況良好,不僅顏面神經沒有受傷,耳朵不再聽到吵雜聲,聽力檢查也顯示沒有進一步受到損害。 人體總共有十二對腦神經,聽神經是其中一對感覺神經,位於內耳,由掌管聽力的耳蝸與負責平衡的半規管所組成,周圍還有顏面神經,分別從小腦連接到腦幹。「聽神經瘤」指的是負責平衡神經形成的腫瘤,其發生原因尚不明確,但可能與年齡增長、遺傳因素、基因突變、輻射暴露、罕見血管增生疾病VHL症候群有關。 徐賢達主任說明:「聽神經瘤屬於常見良性腦瘤,根據不同地區和研究,聽神經瘤的盛行率大約在十萬分之一到二左右,多數發生在單側,且生長速度很慢,容易被誤以為是聽力退化。」但當腫瘤生長大於2公分且壓迫到聽神經或顏面神經時,就可能會有聽力損失、耳鳴、耳朵有壓力感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平衡異常、面部麻木。若是沒有及時處置,使腫瘤進一步成長壓迫至腦幹,就會有危及生命的風險。 一般而言,聽神經瘤的治療策略通常是抑制腫瘤變大或手術切除腫瘤。抑制腫瘤變大的方法為直線加速刀,是一種利用高劑量的輻射線照射腫瘤的放射線治療,但卻有造成聽神經遲發性聽力喪失的可能。而手術方式可以分為耳朵後入路手術、耳朵上入路手術以及中耳入路手術,術式選擇取決於腫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聽力狀況。 大部分患者的術式選擇會是後入路手術,以李先生為例,首先醫師會在後顱窩處劃一7公分開口,在高倍率顯微鏡的輔助下,磨掉內耳道骨骼並深入病灶,同時利用監測器探測腫瘤是否有與周邊神經沾黏,最後再將腫瘤移除。過程中需要隨時注意監測,避免傷害周圍重要神經,造成病患不可逆的傷害。 聽神經瘤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可能與退化性聽力障礙相似,因此徐賢達主任提醒,若民眾自覺有聽力下降、雜音干擾等狀況時,建議先尋找專業耳鼻喉科醫師進行檢查,避免延誤疾病初期治療。 原文出處
猝死來自於心腦血管疾病,其中又以心臟疾病為我國十大死亡原因第二號殺手,近年來明顯出現年輕化趨勢,顯然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國病。亞東紀念醫院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團隊發表全新「震波血管內碎石術(Shockwave 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手術方式,成功替兩位病患緩解心絞痛與呼吸急促症狀,大幅改善改善其生活品質,同時也降低了未來發生心肌梗塞之風險。 擊碎鈣化病灶 「震波血管內碎石術」創新治療方式 近年來,醫界發展了創新的治療方式「震波血管內碎石術」,利用震波球囊發出的超聲壓力波引發鈣化組織的碎裂,以完成斑塊修飾,並且能夠有效地震碎位於血管壁較深層的鈣化斑塊,進而促進支架的展開,為克服深層及重度鈣化病灶的理想治療選擇。心臟血管內科醫師葉衍廷指出,重度鈣化的冠狀動脈病變一直都是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挑戰。 冠狀動脈內的鈣化斑塊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後不良預後有關,可能導致支架未完全展開或不貼合,增加形成支架血栓和支架內再狹窄的風險。葉衍廷也說明,適當的斑塊修飾技術能夠減少這些併發症,傳統的治療方法包括切割球囊,但在個案出現阻塞性鈣化時,可能會導致球囊難以遞送和展開;而對於重度鈣化病變,可以考慮使用冠狀動脈內旋磨術或軌道切割等技術作為二線治療策略。 重返健康航程 震波球囊賦予全新人生 現年73歲的梁先生過去曾多次接受介入治療,但左前降動脈持續出現阻塞,傳統方式置放的支架也無法擴張到最佳狀態。在採用最新的震波球囊後,成功將支架於阻塞處擴張至理想大小,大幅降低再次阻塞的風險。 現年67歲的吳先生的情況更為複雜,不僅有多年洗腎經驗,冠狀動脈多處阻塞且鈣化情形更加嚴重,傳統治療效果有限。然而,結合了冠狀動脈內旋磨術和震波血管內碎石術的複合治療,成功地粉碎了鈣化斑塊並重建了血管通暢。 亞東醫院副院長林子玉表示,亞東醫院一直以來致力於提升醫療品質與技術創新,投入大量資源,以強化治療團隊的專業訓練,為每位病患提供最適當的治療方案。同時,林子玉也強調,民眾也應該留意自身健康,特別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如抽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族群,平時應該密切關注身體狀況,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預防和早期發現疾病。 原文出處
高齡90歲的林奶奶由於腦幹中風長期臥床,並由家人透過胃造廔口協助灌食。五個月前,林奶奶因高燒不退、灌食消化不好而被送至急診,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林奶奶的病況為膽結石所引發的急性膽囊炎,考量病人生命徵象不穩,在與家屬溝通後決定執行「內視鏡超音波導引膽囊十二指腸吻合術」,引流膽汁並取出膽結石。術後隔日林奶奶順利退燒,各項指標也趨於穩定,一個月後回診取出支架,復原狀況良好。 膽囊位於肝臟下方,用於儲存自肝臟製造出來的膽汁,同時會將膽汁的水分濃縮後經由膽囊管、膽總管至十二指腸來幫助消化脂質。若是膽囊因膽結石阻塞膽囊管,使原本膽囊內的膽汁因滯留而有大量細菌滋生,有可能會造成急性膽囊炎。 膽結石的形成目前在醫界並沒有明確致病因子,陳建華主任表示:「根據美國研究統計,膽結石的發生率約10%至20%,有『4F』特徵的民眾為好發族群,即女性(Female)、40歲(Forty)、肥胖(Fat)與多胎產婦(Fertile),另外,一些內科疾病,比如肝硬化、遺傳性高血脂、出血消化性潰瘍手術後等,也都是危險因子。」 急性膽囊炎的症狀是心窩下或右上腹位置有強烈腹痛,發作時會持續數小時,同時可能伴隨發燒、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的話,有可能導致膽囊局部化膿、壞死甚至破裂。有的時候,膽囊中的膽結石會掉入總膽管,造成膽管阻塞、膽管炎,嚴重可能引發敗血症。 急性膽囊炎的治療方式可分為外科手術與內科引流兩種,外科手術即是以傳統剖腹或微創腹腔鏡的方式將發炎的膽囊完整摘取,一般通常會以外科手術作為主要選擇。但若是病人有高齡、多重共病等風險考量,則另有內科引流的選擇,包括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併支架膽囊引流術以及內視鏡超音波導引膽囊十二指腸吻合術三種。 以林奶奶為例,因長期臥床的緣故,她的消化功能較差進而引起急性膽囊炎,卻因為長時間服用抗血小板製劑,無法立即施行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且膽囊管口徑過小不適合採用膽胰管攝影術,遂選擇超音波導引膽囊十二指腸吻合術。透過內視鏡超音波導引,將金屬支架置於膽囊與十二指腸球部之間,使膽汁能夠順利流通,同時利用機械式碎石金屬網取出膽結石,術後待二者之間的廔管形成後再移除支架。 陳建華主任指出,由於膽結石並非短時間內就會再次形成,因此復發機率相對降低,這個術式適用於大多數高齡長者,但若病人本身有出血傾向或腸胃道狹窄導致內視鏡無法到達病灶,就需要依病人情況選擇其他治療方式。 陳建華主任提醒,本身有膽結石的民眾若食用太過油膩的食物,可能會使膽囊劇烈收縮,導致結石卡在膽囊管,引發膽囊炎,因此建議以清淡飲食為主。此外,若出現強烈脹腹痛甚至發燒時,務必盡快前往就醫,避免引發嚴重併發症。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