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要替女道士的形象翻案!但我,卻老是想到「唐朝豪放女」夏文汐,噢不,魚玄機!>
在野史,或筆記小說中,女道士形象,很有爭議性。即便,明清小說,談及女道士,亦難逃這些刻板印象。
當然,有歷史因素,例如,唐朝是道教風行的年代,道觀不僅文人雅士愛去喝茶聊天談學問,也由於唐朝兩性關係相對開放,女子選擇道觀出家,以逃避婚姻枷鎖,或享受自在生活,更促成了道觀內,女性形象的「豪放化」。而文人雅士,與女道士的賦詩唱和,尤其被美化,或浪漫化。
史上最受矚目的女道士,應屬唐朝魚玄機吧!她多美?無圖可考。但她留下詩集,留下不少野史的浪漫傳說。她那兩句「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對沐浴愛河的情侶,絕對真理。因為她太有名,女道士的形象,「被魚玄機化」,也不可避免了。
昔日一部《唐朝豪放女》,請來香港夏文汐,她優雅面容,大膽露出,的確把一個有才情,有個性的唐朝女子,詮釋生動。從此「唐朝女」必「豪放」,幾成定論。但,女道士的豪放,還可以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來分析。會進入道觀的女道士,不外乎兩類。
一是家境貧困,養不起女兒,從小送進道觀。或,成年女性自己選擇入道觀,在道觀裡,她們學會讀書識字,灑掃應對。長相秀美者,甚至會被刻意栽培,做為道觀對外的形象大使。
二是,唐朝起,不少富家女,甚至皇室王公之女,選擇入道觀短期修行。有的別有意圖,如太平公主逃婚,有的是要享樂生活。她們成道觀的招牌,是道觀的經濟來源大宗,道觀更不致於干涉她們私生活,或人際交往。
不管是哪一種,道觀,尤其是都邑內,或近郊的道觀,都是該地文人雅士,富商豪門,大家閨秀,愛去遊玩,賞景,齋戒的地方。道士,女道士,自然要懂人情世故,應酬往來了。修行之人,過份世俗化,導致外界議論紛紛,形象爭議,隨著時間推移,以訛傳訛,積非成是,不足為奇!
不僅歷史上的女道士,因為魚玄機而被豪放化。即便現代商業電影,出現女道士頗多的香港電影,亦把女道士刻意「丑角化」,像吳君如、石榴姐等,扮演的女道士,不是插科打諢,便是以醜以笨,以配角呈現。
也扭曲了女道士的一般形象。
或許,女道士的形象,真的被扭曲嚴重吧!蒲松齡難得寫了篇,與鬼,與神,與狐,無關的,〈陳雲棲〉。講命中注定,一位家境富裕的書生,真毓生,小時,算命的,算他日後「當娶女道士為妻」。家人都認為是笑話。
當他長大,去外祖母家探望,聽說當地有個呂祖菴,菴中女道士皆美。他,竟然就去拜訪了!(豈非命中注定!)這菴遠近聞名,「黃州四雲,少者無倫」。為何四朵雲呢?為何「少」者無倫呢?
一朵雲,白雲深,年三十許。二朵雲,盛雲眠,二十出頭。三朵雲,梁雲棟,二十有四。四朵雲,陳雲棲,最小。真小生一見她,「曠世真無其儔,心好而目注之。」就是猛盯著她看啦!
但女生呢?「以手支頤,但他顧。」手撐著下巴,眼神往別的地方看,一副「你不是我的菜」模樣。確實,真小生後來幾度拜訪,陳雲棲都不出現。反倒其他兩位,白雲深、梁雲棟興致很高,又是邀他飲酒,又是喝茶的。而且很會吊他胃口。每當真小生坐不住了,要走,她們便揚聲,你再坐一會,你再喝幾杯,雲棲就來啦!搞得真小生非常無奈。但又何奈呢?誰叫他,那麼尬意陳雲棲啊!
道觀裡,問題多嚴重?
蒲松齡如實描繪了。白雲深、梁雲棟兩人拚命勸酒,真小生最後佯裝醉了,「兩人代裸之,迭就淫焉。終夜不堪其擾。」這兩位女道士,就代為脫衣赤裸,跟他那個那個了,搞得小生不堪其擾。
一大早,他趕緊離開,連續多日不敢再去。但他實在想念雲棲,於是藏在道觀門外,伺機而動。有天,機會來了,白雲深出門,小生比較不怕梁雲棟,便大膽敲門。運氣好,應門的是盛雲眠。盛引他去見雲棲。
站在窗外,雲棲對他說:「人皆以妾為餌,釣君也。頻來,身命殆矣。」她們以我為餌,要釣你這條大魚,不要上當,不要再來了。她還表態「妾不能終守清規,亦不敢遂乖廉恥,欲得如潘郎者事之耳。」我就算最終不能守住清規,也不致於毫無廉恥心,隨便期待類似潘郎與妙常那樣的韻事啊!(暗示性很強哦!)
為何說這話有暗示?有典故的。明代有一齣才子佳人大戲,《玉簪記》,講南宋時期,書生潘必正與道姑陳妙常的姻緣。兩人道觀相遇,互相傾慕,私訂終身,後來幾經風雨,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
為何雲棲會引這典故?因為,真小生第一次見到她,聽她姓陳,讀書很多的小生,立馬想到《玉簪記》的故事,於是遂自稱「奇矣!小生適姓潘」真巧啊,我剛好姓潘!當時陳雲棲就臉紅耳赤,表示她聽懂這挑逗之意。難怪,後來幾次小生來訪,她都不肯出面,不好意思啊!
真小生當然明白,陳雲棲的心意,她並非隨便之人。要,就要明媒正娶。她開出了條件。以二十金贖身,她會等候三年。小生答應了。匆忙返家。不料,父病驟逝,當然不好談這婚事。而母親家教很嚴,他更不敢提要娶女道士的事。
故事講到這,各位應該已經明白,女道士何以在一般富貴人家眼裡,形象不佳了。
真小生只能暗地裡偷偷的存錢。過了一陣子,他藉口外祖母曾經要幫他配婚,再度前往道觀。誰知,「院宇荒涼」!才知道老道士過世,四雲星散。雲棲不知下落。真小生傷心難過,四處打聽。真媽媽後來得知兒子騙她,很生氣。
某日,真媽媽上山還願,住宿當夜,店家送來一位女道士,同舍共宿。兩人聊得投緣,女道士自稱陳雲棲(巧吧!)但真媽媽哪裡會知道她跟自己兒子的關係呢?但雲棲知道真媽媽的故鄉後,託她向「表哥潘生傳話」,說自己目前在師叔王道成那。
真媽媽回家後,跟兒子聊起這事,怎知,兒子立刻跪下,承認「潘生就是我!」母親大怒:「不肖兒!宣淫寺觀,以道士為婦,何顏見親賓乎!」以德治國,以孝持家的社會,父親不在,母親最大。兒子能怎樣?
之後,又是一陣混亂。
真媽媽回娘家奔喪。途徑妹妹家,見一美少女,很想介紹給自己兒子。她妹妹說對方父母雙亡,暫時借住。真媽媽親自跟美少女聊天,越聊越投機。建議她跟自己回家住一陣子。
到了家。真小生隔床偷看,驚為天人。又想與雲棲的三年之約,早已過去。雲棲亦不知人在何處,天涯茫茫,不如靠岸吧!誰知,真媽媽跟美少女談這聯姻構想時,美少女說曾經答應潘氏婚約,若他還單身,自己必須守約。若他已婚,當然可以考慮嫁給真小生。
這時,好玩了!這真媽媽心想,真是見鬼了,怎麼又來一位女生,要找潘先生?她告訴美少女,上次這次都找潘先生,但此地確實沒有潘姓大戶人家啊!美少女才驚訝,原來之前在山下住宿時,同宿的是真媽媽?!真媽媽亦才知道,那女道士竟是眼前的美少女?!
驚訝,驚訝,太驚訝!我是說我啦!有沒有換上女道士的制服,會差那麼多嗎?真媽媽認不出來?真媽媽總是原來模樣吧!女道士陳雲棲,自己可以變身美少女,但她認不出真媽媽?毫無疑問,這是作者蒲松齡的敗筆!
但,算了,不跟他計較,反正他也作古多年了。這時,真媽媽才去把兒子叫出來,兩人相認。「則潘生固在此矣。」這時,真媽媽反倒完全不在乎,兒子要娶的,是曾經當過女道士的陳雲棲了!看看,「偏見」這玩意,是不是很諷刺!
好,按理講,兒子如願娶了女道士,這女道士還俗,本姓王。真媽媽也當成寶貝一樣疼愛。幸福美滿,故事應該結束了吧!
噢不,還沒。
這陳雲棲美則美矣,溫柔可人亦沒問題。但,她,偏偏不善處理家務!如今這年代少子化,個個是寶。不會料理家務,很合理啊!而且,女兒要「嬌著養」,已成定論,不是嗎?人家美女不嫌你兒子不會家務事,不嫌你兒子請不起外傭,你就很阿彌陀佛了。你,還敢嫌人家美女不做家務?
但千萬不要忘記,蒲松齡的故事,發生在清朝。女子無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內,是社會共識的年代啊!
怎麼辦呢?蒲松齡在跟我們談「際遇」。有些人,際遇是天注定的!嫁作富家新娘的陳雲棲,某日,搭船巧遇盛雲眠。道觀裡,跟她最好的姊妹淘。雲眠羨慕她意中人天作之合,雲棲則在想,怎麼幫仍四處流浪的雲眠,找一條出路。
突然,她靈光一閃。
帶雲眠回家,佯稱是姊姊。真媽媽一見如故,雲眠又應對得體,兩人成了好友。雲眠甚至可以在真媽媽意念所及之前,先把事情安排妥當,真媽媽更是覺得沒有她不行!真媽媽主動對媳婦說起自己的盤算,留雲眠長住下來。
陳雲棲乾脆建議,「母既愛之,新婦欲效英、皇,何如?」歷史傳說,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為妻。真媽媽含笑不語。陳雲棲趕忙通知老公,你老媽同意啦。而盛雲眠則但求陪伴老人家,並無其他念頭。
可是做妹妹的堅持。於是,真小生,運氣真好,又娶了一位美女道士!洞房花燭夜,雲眠告訴真小生,「妾乃二十三歲處女也。生猶未信,卽而落紅殷褥,始奇之。」這段文字,意境,皆好。真小生為何不信?因為他在道觀裡看過其他女道士的淫亂。
但為何蒲松齡要寫這段?他顯然要替道觀裡,出汙泥而不染的女道士們講幾句公道話。這對姊妹淘,感情真好。雲眠不願鳩佔鵲巢。但雲棲卻積極製造腦公與雲眠夜宿的機會(這老婆真好!)雲眠的長處,在於持家,「自得盛,經理井井,晝日無事。」真媽媽多開心啊!「兒父在時,亦未能有此樂也。」
真媽媽這時感嘆,「我初不欲為兒娶一道士,今竟得兩矣。」這故事好玩在,人的際遇,真有天注定這事嗎?另外也在於,女道士的社會觀感顯然不佳!但,蒲松齡不願一刀切的看待人性,有好有壞,要看個案,應該是他歷練人生後,最大的體悟。
就像科舉官場,考上的,未必真才實學,未考上的,也多江湖人傑,怎麼能一概而論呢?〈陳雲棲〉這位善良,懂得自保的女道士,足以一掃魚玄機以來,女道士的淫蕩刻板!
只是,陳雲棲究竟多美?我無法想像,腦海中,浮現的,都是「唐朝豪放女」夏文汐!
延伸閱讀-
作者為知名作家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