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Lin Bay好油/這就是依賴中國的台灣價值嗎?

    7月12日看到蘇貞昌院長在他的臉書恭賀臺灣水果外銷產值創二十年的新高,今年一到六月水果出口產值42.3億,超過去年一整年的40.2億。

    由於前幾天三立芒果新聞的陰影,讓我現在都不太相信這些數據,還是自己去關務署看一次關務的資料最準確。根據關務署的資料,108年1到6月08類(食用果實及堅果;柑橘屬果實或甜瓜之外皮)的出口產值為43.6億,去年107年為42.2億。

    真的光今年1~6月水果出口的產值超過去年的總和耶,真是可喜可賀!那為什麼會創新高?那個部分成長了?

    關務署同一張圖可以看到,今年一到六月出口中國的產值是35.87億元,去年出口到中國的產值是31.40億元,原來是出口中國的部分大幅成長了。

    過去本人一直強調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越依賴中國市場越不是好事,畢竟以今年為例82.27%的鮮果外銷依賴中國,比例比過去更高,如果中國市場出現什麼狀況,一定會重傷台灣農產業。

    用關務署的資料可以整理出:

103年08類出口總產值27.87億 出口中國產值14.14億占比50.80%、

104年08類出口總產值41.04億 出口中國產值26.88億占比65.50%、

105年08類出口總產值36.73億 出口中國產值27.88億占比75.90%、

106年08類出口總產值33.67億 出口中國產值25.38億占比75.37%、

107年08類出口總產值42.22億 出口中國產值31.40億占比74.37%、

    過去六年從出口中國佔總額50.80%的比例,成長到今年82.27%,不只台灣水果出口創新高,依賴中國的產值跟比例也創新高耶!

這就是依賴中國的台灣價值嗎?

 

 

作者為知名評論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