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川普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美國ABC新聞網知名首席主播史蒂芬諾伯羅斯,貼身採訪川普整整兩天30小時,在影片中可以感覺川普很難集中注意力(常突然岔開話題或怪別人的咳嗽影響他),缺乏耐性與急躁,這讓我想起他的前任國務卿提勒森說,川普不喜歡閱讀,無法專注在閱讀或屬下做的簡報上。

G20峰會前一天,川普發推文抨擊盟友,從印度開始點名,指其對美國商品徵收過高關稅,到質疑美日安保同盟的價值,還有越南因美中貿易戰獲利最多,越南與美國的貿易順差較此前增加1/2倍,川普也說要加徵越南商品的關稅。

提及歐盟對美國科技公司發起大量反壟斷訴訟,也讓川普感到不平,川普自上任以來幾乎退出所有與盟友簽訂的協議,以展現他的強硬與呼應「美國優先」的政策,直至目前為止他已上任兩年半,罵媒體、罵所有不是美國的國家,攻擊在野黨領袖等等。

在他強勢的指責下,貿易協議、興建基礎設施,移民政策、健保方案、逼美國企業將生產線搬回美國等,所有這些議題沒有看到任何實質的轉變,引起盟友反感之外,美國國內從一開始相信他能夠讓美國重返榮耀的人,也終於醒了,知道川普的強勢無法有所作為以及為美國帶來改變。

孔子說:一日三省吾身,西方哲人羅馬皇帝奧理略,常在打完仗或工作後,晚上就著燭光靜思、重生、為自己注入新活力,這位哲學家皇帝「立足當下,放眼一生」,他是斯多葛學派,崇尚禁慾儉樸的生活,當然我們只是凡人,也許標準沒有這兩位東西哲人那麼高。

只是覺得每天如果能夠留給自己15分鐘或半小時的安靜時間,將會大大地改善與自己的關係,慢慢就會改善與他人的關係,並仔細考慮每個決定和每個承諾。

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美德、才能與特質,每個國家也一樣,具有不同的文化,地理環境與歷史。 美國今天的困境,能夠解開這個死結的只有美國人自己,想要藉由貿易戰爭,軍事力量或經濟制裁,都將只是一時的解藥,任何改變都由內在自我開始,國家也是一樣。

指責和怪罪都是負面的能量,川普應該閉上嘴巴做些正面的事情,讓美國一點一滴的恢復元氣,偉大的事業都由微小開始。 川普手上有太多內政需要著手進行,他卻浪費兩年半的時間閒磕牙,看到他就會警惕自己多說正面的話,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心平氣和的做事說話是正能量,不耗費內在的精神。

G20存在許多分歧,聯合公報的擬定也陷入兩難,美國堅持立場,歐盟主張納入「反對保護主義」的措辭。 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未來已成為一個困難議題,由於美國拒絕任命上訴法庭,WTO 的爭端解決機制面臨崩潰的危險。 美國和歐洲在氣候變化與環境政策方面也存在不同想法。

川普多次指責歐歐洲國家未能實現支付美國國防開支,國防開支應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GDP)2%的目標,最嚴厲的批評指向德國和梅克爾。

川普在飛往大阪的途中,發推文寫道:我在空軍一號上,前去拯救自由世界,看來最需要的是拯救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