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這份清單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指名道姓,中國商務部強調任何企業、組織或個人在中國市場享有利益,卻做出損害中國國家安全與利益的事情將受到懲罰。
除此之外,中國將建立敏感技術出口管制機制,在美中貿易爭端日益惡化的背景下,中國逐步加緊了對美國採取針鋒相對的報復措施。
顯然在這次美中貿易戰當中,美國商界無可避免的成為夾心三明治,一邊苦於川普加徵關稅(利潤減少),另一面卻也不得不注意其在中國市場的立場與態度。
川普當選之前,美國商界與川普達成一項浮士德的交易:給我們企業所得稅減免,我們就支持你! 之後雙方都得到了彼此想要的東西,然而這場貿易戰已變成報復性關稅,供應鏈與市場都在發生轉變,跨國公司的損失最為慘重,而跨國公司可說是全球化的最大經濟受益者。
數十年來,美國商界一直抱怨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以及在「市場准入」沒有獲得平等對待,雖然這些是合理的抱怨,但到了緊要關頭,美國企業很少願意公開討論他們所認為的不公平貿易條件,因為擔心失去中國市場。
川普這次對華為祭出的禁令,可能削弱美國科技巨頭,尤其是谷歌保持主導地位的能力。 美國對華為的抵制始於其5G基礎設施業務,如今打壓已演變成更廣泛的禁令,使美國企業幾乎不可能與華為的任何部門開展業務,這其中包括華為風頭正勁的消費者部門,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生產商。
看來川普奉行「美國第一」的政策,最終可能意味著美國會是「倒數第一」。